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67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2)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3)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A.记叙 议论  描写  说明

B.记叙 议论  抒情  说明

C.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D.记叙 抒情  抒情  叙述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2分)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奉为“创业宝典”。

C.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D.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的。

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

中国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

4.短语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老师——偏正短语  美丽的花朵——偏正短语   慢慢地爬——偏正短语

B.把句子——介宾短语    漂亮极了——偏正短语     可爱的中国——偏正短语

C.学习汉语——动宾短语  跑一圈——动宾短语       学习讨论——并列短语

D.热得发烫——动补短语  关系复杂——主谓短语     无私奉献——主谓短语

5.下列句中使用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武侠大师”们的一一离去,武侠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江湖”中如何自处?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有一句名言: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

D.新建的公园距离你家就二、三里路,你可以租骑共享单车去那里参观。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褶皱(zhě)      臀部(diàn)         骨骼(gé)

B.潮汐(xī)     驮着(tuò)        携带(xié)

C.陨石(yǔn)      衍射(yǎn)          排斥(chì)

D.熔化(ròng)   深渊(yuān)       铱(yī)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十月围城》剧组在北京召开誓师大会,制片人、导演和主演等十几位影帝影后级巨星都悉数到场,为电影上映造势。

B.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制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D.法院认为,被告人以暴力手段围攻、阻止执行公务,并编造谎言蛊惑群众、诋毁执法人员,严重妨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元大都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

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入年(1271年)建立元朝,决定将政治中心南移,在金中都旧城东北,以琼华岛(北海)一带金代离宫为中心,另建新城。

1272年新城基本建成,即为元大都。

大都坐落在华北平原北端称为“北京湾”的地方,西有太行山,北横燕山,往南直达河洛,数千里内一望平川,交通无阻;向北可通过燕山长城关隘要道,连接辽东、朔北、漠北、西北。

北京实在是沟通南北交通的要地,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东北文化在这里交汇,自古具有多元的色彩。

古人常用“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来称赞它。

元大都是严格按照预先的规划建设起来的,布局严整,规模宏伟。

大都东西6700米、南北7600米,基本方形,远大于辽南京和金中都,比起北宋汴梁来,也有过之,约与唐东都洛阳相近。

其东、西墙分别与以后明清北京内城的东、西墙大体在同一直线上,南墙较后者南墙往北近二里,北墙较后者北墙往北约五里,除北面二门外,其他三面均开三门,正门称丽正门。

正对各门有大街,除被宫殿区阻隔和城内湖泊打断外,各大街皆纵横相通,基本上是九经九纬。

在二门之间及沿城内一周也各有一条大街。

城墙全为夯土,有马面,四角有角楼。

元末,在每个城门外加设瓮城。

皇城在城内南部,正门称棂星门。

皇城内在全城中轴线上有宫城,又称大内,正门称承天门。

皇城之北鼓楼一带是最主要的市场。

在皇城外左右都城东西城门------齐化门和平则门内分建太庙和社稷坛。

方正的城市外廉,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东西对称格局,位于全城中轴线上的皇宫,纵横正交的街道网格和以左“祖”、右“社”作为宫殿的陪衬都浸透了皇权至上、等级严格的宗法伦理政治观念。

大都十一个城门,每门都建城楼,城外有瓮城,它们和角楼、城墙一起,组成了城市外国丰富的立体轮廓。

在城内几何中心建中心台,台稍偏西建鼓楼,其北又有钟楼。

由中心台向东的大街,正对外城东面中门崇仁门,鼓楼和钟楼都颇高大,“层楼拱立夹通衢,鼓奏钟鸣壮帝畿”。

这些高大的建筑有规律地分设在各主要街道和关键部位,成为主要大街的对景和统率各地段的构图中心,使整座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8.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元大都的?

9.阅读文段,请在下图中A、B、C三处填上合适的建筑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段说说元大都是否符合《考工记》所描述的国都建设的要求。

(链接材料)

《考工记·匠人》中记载:

“匠人营国(国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背影

李鹏修

母亲节又至,早就想写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却如梁实秋先生在《想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言,迟迟不敢轻易下笔。

想必不论是名人还是草民,情感都是一致的。

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女人,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七个,我排行最小,得到了母亲最多的宠爱。

母亲不识字,仅识自己的名字,但她的勤劳和爱干净在家族内外是出了名的,每天喂养鸡鸭鹅狗,操持家务,农活忙时,她还要去地里劳作。

每天熄灯时分,辛劳一天的母亲经常会自语一句:

“又享福了。

”我那时年幼,不解其中的含义,便学着母亲的样子,往床上一躺,也学着说了一句,引得父母亲和哥姐们大笑。

改革开放的大潮袭卷而来,母亲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这个家富足起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跟在母亲背后,那时她的背影是挺拔的,步履是轻盈的。

高中要到县城去读,县城离家百余里,为了节省费用,不到节假日我不回家,我开始体味离别和思乡的滋味。

记得那年国庆假期结束准备返校,家距车站有近十里的山路,母亲为了保证我能赶上去县城的大客车,天未亮便起来生火做饭。

我赖在温暖的被子里不肯起,听着柴火的噼啪声,水在锅里将开未开的滋滋声,闻着爆锅的香气从厨房钻到卧室,再瞟一眼床边,母亲不知何时早已把我该带的东西准备好……顿时心生无比的幸福。

有妈妈疼爱,孩子万事无忧啊。

吃过早饭,就要动身,可天依然黑黢黢的,母亲坚持要送我一程。

母亲也怕黑,便叫上了我年幼的侄儿一同送我。

走过一程又一程,母亲和侄儿直把我送过高高的山岗,直送到天微微亮。

熹微的晨光中,望着母亲和侄儿返回的背影,一老一少,母亲略显老态,但步伐依然矫健,我的心不禁一酸。

考上大学,举家欢喜。

大一那年寒假,回到家时,却发现母亲患上了脑血栓,并留下后遗症。

母亲为了让我安心读书,没有让家人告诉我。

从那一年开始,我分外害怕别离。

哥姐们说,有父亲和他们在,不用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返校的那天早晨,母亲还不忘给我包饺子,把自己平时攒的零钱都塞进我口袋,甚至还有角币和分币,她怕我在学校吃不好,穿不暖。

三哥赶车送我,母亲拖着病腿出来送我,久久不肯离去。

晨曦中,母亲的背影有些落寞,脚步是缓慢、蹒跚的。

很想给她唱一首满文军的《懂你》: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时间来到2011年,父亲去世六年后,母亲被查出了癌症,全家人都瞒着她。

在县医院见到她时,原本微胖的母亲已消瘦了许多,原来穿在身上刚好的衣服,现在显得格外宽大,两条腿更是,裤管松松的,瘦得让人心疼。

那天在医院走廊,望着刚做完检查,被姐姐搀扶的母亲清瘦的背影,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恰巧母亲回头,见此,她不再清澈的眼眸中满是无奈和不舍。

回城上班前,母亲拉着我的手说:

“我的那些照片,你想带就带着吧……”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但已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能给最爱的孩子,事实上她也没什么东西能留给她的孩子们了。

2012年,被盛传为世界末日的那年,末日未来,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母亲走后,五月成殇!

和煦的阳光里,满大街各色的康乃馨,再也没有一支是属于母亲的了,而母亲的背影从此只能在记忆里明灭了……

11.文章共写了五次“母亲的背影”,请通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全下面的表格。

时间

母亲的背影特点

改革开放后

“我”读高中

“我”考上大学

2011年

母亲走后

记忆里明灭

1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天熄灯时分,辛劳一天的母亲经常会自语一句:

“又享福了。

13.请从感官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4.文章最后一段写“和煦的阳光”和“满大街各色的康乃馨”,有何作用?

15.文章以“母亲的背影”为题,有何妙处?

(题文)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

可幸福是什么呢?

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

“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

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

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

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

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

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

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

古人云: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为什么要“知足”呢?

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

“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

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6.(小题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7.(小题2)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小题3)将第⑥段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

首先提出观点_______________,接着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进行论证,最后论述_________________。

19.(小题4)有人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对比阅读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20.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樯倾楫摧,薄暮冥冥(__________)

(2)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连月不开           开怀大笑

B.沙鸣翔集           集思广益

C.至若春和景明       良及美景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实事求是

22.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3.甲乙两文同是作者失意之时所作。

但从文章看,________(人名)的思想更积极,境界更开阔一些,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24.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李贺)

(3)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

(4)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

(5)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

(《如梦令》李清照)

(6)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

(《赠从弟》刘桢)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古诗文阅读。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5.本诗写于白居易离任杭州的那年春天,其中最能表现诗人此时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6.最绕不开杭州之美的一个诗人,当推白居易。

在白居易的这首诗中,你又读到了怎样的一种“杭州之美”?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答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27.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韵。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汉字,亲近汉字,你们班要开展以“领略汉字魅力、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汉字魅力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性选题,小组讨论后做出最终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人使用电脑打字的时间越来越多,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汉字书写能力的退步,提笔忘字、错别字多、笔顺易错等等,问题多多。

面对这些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家能不能正确地书写汉字无关紧要。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来(100-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28.作文

有许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无意中遗失了:

一棵树的向阳,一碗粥的香甜,一段情的纯美,一种精神的高贵……曾经的那些小幸福呀,填满了我们的内心,悦纳了我们的灵魂,牵扯着我们的思绪。

请以“重拾那份小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