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584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

邓曾指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四、具体内容

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

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所以本学期根据语文学科内容,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2、教育学生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

3、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开展种植活动,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4、使学生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

5、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总之,德育教育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融化贯通与各课当中,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进步。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高云光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但语文课又不是专门的德育课,不能包罗万象、迎风趋时地说教,而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即“见缝插针,随机育人”。

一、挖准教材的“亮点”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就内容而言,有反映社会生活,赞美人情美的;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祖国河山的;也有讲述寓言童话故事,阐明道理的。

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但是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挖准教材中的德育“亮点”。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们该让学生通体会文中深挚的父子情,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在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中,要让学生认识皇帝及大小官员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教育学生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做一个诚实的人;冰心的《小桔灯》,要抓住小姑娘的性格特征,教育学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力戒忧郁颓废。

只有挖准了教材的德育“亮点”,在课文教学中,我们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改好作文、日记

“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一般也都是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写日记更不例外,因此,作文是学生做人的体现,日记是学生心声的流露。

因此,批改作文、日记,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批改,更应该通过批改作文、日记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

几年来,我在学生作文写下的批语中一般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作文技巧方面的;一是做人方面的。

而对于日记评语,更多的是从思想、做人方面的引导学生。

总之,语文老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至于如何育人,各有其法。

既然不能长篇大论地说教,那么我们就充分利用每个教学小节,在教学中“见缝插针,随机育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