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856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教案

古诗两首

(一)《村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同学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

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同学自同学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同学读准字音。

    

指导同学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四、这首诗的意思是:

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五、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古诗两首

(二)《咏柳》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同学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同学自学能力,培养同学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同学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

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

朗诵的真好,可假如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依照什么原则来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

(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

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

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

(预计出现问题:

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

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同学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

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

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局部的颜色相似?

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

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

柳树的哪一局部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

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

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

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

请考虑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同学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

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

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提示:

请大家把自身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

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

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溢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

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

(板书:

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

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

(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

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

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身当诗人。

(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

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

(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

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身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

(出示学习要求)(板书:

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布置)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

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

(板书学法)

2、作业安排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

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

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

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找春天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

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

从哪里找到的?

怎样找到的?

激发学生多读书吧。

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

歌曲磁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板书:

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

(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

是的。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她藏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二、感知课文

师:

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

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

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

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

(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

指导朗读。

 ⑵ 师:

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此时,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

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

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

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

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

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

探躲:

    课件出示“探躲”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师:

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

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

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

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或你还想说些什么?

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或还想说些什么?

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引读: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

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她,我们听到她,

     我们闻到她,我们触到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师:

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

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生1:

画春天。

    生2:

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

  3、自主组合,赞美春天:

    画画组:

展示画。

    写话组:

把写的话串成一首诗。

  4、展示成果。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拓展学生的语文空间。

《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课文改成诗歌,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充分利用文本来拓宽学生写话的空间。

由此可见,教材不应是码头,而应是航船。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1.会认“邮、递”等16个生字,会写“邮、递”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讲故事。

3.读懂课文,懂得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对图片中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开满鲜花的小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结合注音,学生自主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识记:

弟—递奇—寄立—粒子-籽果—裹

(2)形近字比较识记:

油—邮波—破推—堆

(3)同音字比较识记:

员—原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重点指导生字。

①啊:

多音字,在句尾时读轻声。

在句首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念几声。

②绚:

念“xuàn”,不念“xún”。

③懊:

念“ào”,注音时注意没有声母。

④丧:

多音字,在“懊丧”中念四声,还有一个读音是“sāng”,如“丧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组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出现哪些动物朋友?

(2)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点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学习用邮递员的口吻来读句子。

2.点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读长句子,抓取信息。

(谁给鼹鼠先生寄了什么?

3.老师读第3自然段。

(1)这段话有几个句子?

(2)鼹鼠先生是怎样去邮局领包裹的?

(骑着摩托车)

(3)鼹鼠先生的包裹里有什么?

(一堆小颗粒)

你们猜这些小颗粒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玩一玩“打地鼠”游戏。

2.出示词语和对应图片,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

邮递员黄狗原来大叔摩托车邮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

“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①这句话是谁对谁讲的?

②指名学生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

鼹鼠先生很懊丧。

①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讲解“懊丧”的意思。

(沮丧,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②思考:

鼹鼠先生为什么很懊丧?

(包裹破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东西都不见了。

③指名学生读句子,读出“懊丧”的情绪。

2.学习第6~10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分角色让学生读一读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和鼹鼠先生的对话。

(3)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句一: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多美啊!

句二: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①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②让学生画出这两句话中不同的地方。

③指导学生读准对话,读出惊叹和赞美之情。

④教师指导积累词语,学习两对近义词: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惊奇——奇怪

⑤示例课后第二题,练习说句子。

3.学习第11~12自然段。

(1)教师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画出松鼠太太说的话。

(2)课件出示:

“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松鼠太太的话,指导读出感叹之情。

②松鼠太太说的“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美好的礼物”?

(学生举手回答)

4.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借助图画讲故事。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的是花籽。

这些花籽撒落在小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收到过哪些礼物?

那么其中哪些礼物你们觉得是最美好的礼物呢?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

教师指导正音。

2.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讲解“递、原、局、黄”。

(1)递、原、局:

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或捺画要写得伸展。

(2)黄:

上下结构,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中间的竖画不要穿头。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提醒写字姿势)

4.口头组词,加强记忆。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长颈鹿大叔花籽

鼹鼠先生开满鲜花的小路

松鼠太太美好的礼物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知14个生字。

会写“邓、植”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认知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

14个生字的识记。

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理解课文。

2、难点:

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歌曲、小黑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板书:

邓小平

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3、出示课文插图:

你认知图中的老人吗?

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

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

今天,俺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

邓小平爷爷植树

4、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1、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2、说说自身对《春天的故事》的了解和理解。

3、说说自身知道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4、看图说话。

5、齐读课题。

6、质疑,猜测课文内容。

增加课堂愉悦的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同学思路。

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同学质疑、设疑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

1、我们猜的对不对呢?

请小朋友读读课文。

2、反馈:

课文写到了哪些你猜测到的内容。

3、你能再读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并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准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说说自身的预想和课文中相一致的内容。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反馈:

⑴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⑶齐读课文。

培养同学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在说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反复地读中熟悉课文,读正确课文。

感悟理解课文

1、把课题略作变化:

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你能读读课文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2、反馈:

⑴讨论交流:

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为什么这么认为?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⑵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3、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这样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地种树呢?

他当时心中会怎样想呢?

4、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小朋友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

你看着一棵正在茁壮生长的小柏树,想跟邓爷爷说句什么话呢?

1、自由读课文,考虑。

2、讨论交流: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

“移”字可换“放”吗?

比较理解。

3、读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反馈:

交流小组意见。

4、朗读全文。

5、说说自身心中的想法和自身的理想、愿望等。

6、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以读为主,引导同学学会读课文,尊重同学个性化的理解。

让感情升至最高点,让情感升华,让情感共鸣。

课外延伸

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地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你可以向家长询问了解、可以翻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书籍杂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各自通过各种途径或运用各种方法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资料。

开拓同学的知识面和视野,发展同学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14个生字。

会写“爷、节”等8个汉字。

2、拓展知识,发展同学语文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认知14个生字。

会写“爷、节”等8个汉字。

2、难点:

14个生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1、上节俺们学了课文,老师现在要考考你。

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课文讲了有关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邓爷爷种了一棵什么树?

这件事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