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07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docx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

中考语文名著文学常识考点整理

《简爱》

【主要内容】

1.作者概况:

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题思想: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人物性格:

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4.精彩章节:

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5.艺术特色: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考题练习】

1.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

2.罗切斯特太太是怎样死的?

跳楼

3.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

4.《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和圣约翰曾要与简·爱结婚。

5.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

6.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海伦。

7.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

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肺病。

9.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了家庭教师。

10.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圣约翰所救。

《西游记》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曲折,胜利到达西天取经的故事。

2.作者概况: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

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4.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②善于塑造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刻画得栩栩如生。

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

5.精彩名句: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6.精彩情节: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7.人物性格:

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他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人们的喜爱。

【考题练习】

1.《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修成正果的人生真谛。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骆驼祥子》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2.作者概况: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3.主题思想:

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4.艺术特色:

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平民化语言,合理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5.精彩名句:

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6.精彩情节:

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进城准备拉车为生那一部分对祥子的描写。

7.人物性格:

祥子:

老实、健壮、坚忍,如骆驼一般;后来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

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考题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150字左右)叙述《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

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2.请简述祥子的“三起三落”的过程。

一起: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

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

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

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来安葬虎妞。

3.请尝试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中的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

示例: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

4.请简述“骆驼祥子”这一个绰号的由来。

略,具体见故事梗概。

5.请简述一个体现祥子爱心的行为。

示例:

一天晚上,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

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

6.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7.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前期特点: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变化: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原因:

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8.用简洁语言把省略部分的情节补写完整。

(60字左右)

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到第一辆车……最后一次买到的车还是卖掉,给虎妞办丧事。

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后来,他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结果碰上孙侦探一锅给端掉了。

祥子跟虎妞结了婚,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9.《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样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

请问样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或:

他最终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基础,通过描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展示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画面。

2.作者概况: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

他在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负伤,后来身带弹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充分体现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

3.主题思想:

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4.艺术特色:

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

②写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英雄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5.人物性格:

保尔:

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朱赫来:

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导者。

6.精彩语段: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7.精彩情节:

①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相自杀最终战胜自我。

②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考题练习】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3.1928年,在他24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科托夫斯基》,也就是后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章的初稿,这大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

4.保尔的爱情故事。

他与冬妮亚(林业官的女儿)、丽达(女政委)、达雅(工人)的三段恋情,暗含了一个红色的俄罗斯男人逐渐远离肉体、远离奢华,而向精神、原则、理念皈依靠拢的心灵历程。

对冬妮亚的爱出自一个懵懂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自然产生的对美好、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丽达女政委的爱情产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革命高于一切”的口号窒息了保尔心中残留的对丽达的爱恋;与工人女儿达雅的结婚与其说出自爱情,不如说出自拯救,这时的保尔已肉体残缺而精神凸现,保尔靠着“精神”“意志”自救,也拿着它照亮达雅的眼睛。

他的精神已被视为“共产主义事业燎亮的明灯”。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童年》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作者概况:

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人物性格:

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

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

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

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4.经典名句:

①人生是艰苦的。

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②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该嬉戏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

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③生命还须前进。

动,便是生。

【考题练习】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高尔基(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6.《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7.《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

阿廖沙的成长。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鲁滨孙漂流记》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由于遭遇沉船,漂流到一个荒岛上。

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斗争。

后来,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可怕的食人族,勇敢的鲁滨孙从食人族手里解救了一个土著人,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星期五”。

从此,鲁滨孙和星期五在岛上相依为命地生活着,直到二十八年后,被路过的一艘商船搭救,才返回了故乡英国。

2.作者概况: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对英国和欧洲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人物性格:

主人翁有着勇于冒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无拘束的生活以及积极面对困难的豁达态度和非凡的创造力。

4.精彩名句:

①世界上的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那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②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③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就出来,幸福更大。

【考题练习】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

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4.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1659年9月30日。

5.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六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6.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36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

7.鲁滨孙来到岛上第23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

两年后,他救下这群野人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8.1686年12月19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

《朝花夕拾》

【主要内容】

1.文集概况: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

"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2.作者概况: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3.主要内容:

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

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4.主题思想:

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5.艺术特色:

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6.精彩句子:

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二十四孝图》

②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考题练习】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3.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阿长买的。

《繁星·春水》

【主要内容】

1.作者概况: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2.体裁:

诗歌。

3.成因:

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主要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

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考题练习】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

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6.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

《傅雷家书》

1.走近作者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主要作品有《约翰·克里斯朵夫》《高老头》等等。

2.内容梗概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写信目的:

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做个警钟,做面“忠实逇镜子”。

主要情节:

儿子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要怀有赤子之心。

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3.人物性格

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

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艺术特色

(1)以书信的形式;

(2)真情的流露;

(3)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海底两万里》

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乘坐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欢航海,曾擅自离家做水手。

1848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却去了剧院做秘书,写剧本,并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现。

1863年,因出版《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从此开始职业创作。

他一生写有60多部科幻小说,大部分作品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的作品集。

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主要内容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

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

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人物形象

尼摩船长:

这是一个带有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任性等性格特征。

他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生的自由和幸福。

阿龙纳斯教授: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康赛尔:

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

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

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

尼德·兰:

一个引人发笑的小人物。

他勇敢、直爽,遇事鲁莽急躁。

虽然因为贪吃惹出过不少麻烦,却能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不凡的身手。

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3、场面描绘与细节刻画交替出现。

4、人物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点梳理

1.鹦鹉螺号曾经去过南极吗?

——是

2.尼摩船长用什么办法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热水

3.大章鱼身上有多少个吸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