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29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x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04-1415:

24:

00  来源:

一大把网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

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

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

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

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04-1415:

24:

00  来源:

一大把网

  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

日本、美国、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英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食品主要来自内地。

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2007年上半年两次大规模食品抽样检测表明,香港地区食品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6%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04-1415:

24:

00  来源:

一大把网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

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

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

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

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04-1415:

16:

00  来源:

一大把网

  食品质量不断提高表现在:

一是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

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

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见图)。

  二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

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

三是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经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整顿,中国28大类525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日常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提高显著。

据统计,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分别为: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

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见图)。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新特点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04-1415:

08:

00  来源:

一大把网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食品分为:

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茶叶,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及其他食品共28大类525种。

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

(如图所示)

  据统计,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不含烟草),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同比增长23.5%。

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20%。

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

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2%、17.5%、24.0%、23.5%、14.7%和21.5%。

2007年1月至6月,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128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

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啤酒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了中国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

三是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液体乳产量占到乳制品总量的85%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粮油行业中,特制二等以上的精制小麦粉占小麦粉总产量的65%;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8%,特等大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到33.9%;一级油、二级油(分别相当于原国家标准中的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在食用植物油中所占比重合计达到58.5%。

水产品出口前三季同比增9.8%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12-3117:

18:

32  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从农业部获悉: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今年全国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总产量达到4890万吨。

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提高。

水产品出口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76.5亿美元,同比增长9.8%。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介绍说:

近年来,农业部大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实现了由“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转变,重点开展了休渔禁渔、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水域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生态补偿等工作。

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2007年,养殖产品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已占到69%,渔民人均纯收入6937元。

  渔业科学发展,促进了渔民增收。

伏季休渔控制了捕捞强度,使我国近海捕捞产量保持稳定,重要经济鱼类产量有所上升,促进了渔民节支增收。

今年受水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养殖渔民生产积极性较高,截至10月底,淡水产品1737.5万吨,同比增长7.3%,淡水养殖成为今年水产品产量的主要增长点。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渔业局加强监管,开展了以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综合执法,加大对阳性样品的立案追查和处罚。

今年奥运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福建、山东等15个重点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本省(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特殊监管方案,加强重点基地监管,实施产地准出。

总体来看,2008年水产品质量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水产品药残合格率稳中有升。

(作者:

冯华张毅)

直航开通台湾水果价格猛降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12-3117:

15:

43  来源:

商务部网站

  自从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北京市场上的大部分台湾水果价格已开始降价销售,并且降幅十分明显。

其中,凤梨由原来的2.8-3.2元/斤降至现在的1.8-2元/斤;木瓜由17-18元/斤降至4-5元/斤;杨桃由20元/斤降至15元/斤;芭乐由16-20元/斤降至8-10元/斤;番荔枝由40-44元/斤降至20-24元/斤。

总结2008食品行业三大焦点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12-3117:

15:

39  来源:

生意社

  2008年对食品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三鹿毒奶粉、汇源并购、达娃之争等引起阵阵惊涛,08年留给我们太多思考。

  焦点之一:

食品安全

  甘肃14名婴儿喝三鹿奶粉患上肾结石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引起强烈反响,甘肃卫生厅介入调查,质检总局也表示高度关注。

  同时在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调查揭示,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竟然是三鹿集团违规在奶粉中添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三鹿毒奶粉无疑是08年食品行业的一颗重磅炸弹,随着事件被媒体的充分暴光,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几乎降到了冰点。

联想到之前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毒大米,以及康师傅不断暴光的饮用水问题,食品行业盛行的潜规则和安全问题一时成了过街老鼠。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为此,国家紧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食品行业的新的国家标准和规定,来规范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

近期,随着“新国标”、“新规定”的陆续出台将为消费者的“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焦点之二:

食品价格

  从国家已经公布的08年前10个月的CPI指数来看,平均CPI达到6%以上,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

以08年5月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最大达20.8%,是CPI上涨的主导因素。

  食用油涨价、猪肉涨价、可乐瘦身变相涨价、洋快餐涨价,就连早点摊上的烧饼油条也在涨价,几乎所有食品的价格都在08年更上了一层楼。

民以食为天,民众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

  令人费解的是,08年的11月12月,CPI指数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然而,食品的价格却鲜见下跌。

最近,连一直不和国际接轨的燃油都大幅降价,食品价格却依然坚挺。

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减薪,社会整体购买力将有所下降,市场分析人士甚至担心,食品行业的生产扩张和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必将导致食品生产过剩,“牛奶倒进大海里”的一幕会不会重新上演呢?

  焦点之三:

行业并购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数量,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对食品行业来说,诱惑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从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传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食品行业即将面临或正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并购潮,酒类、饮料、乳制品、肉制品加工等行业,市场整合异常激烈。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日清等跨国企业的蠢蠢欲动,无一例外的昭示着其市场垄断的野心。

  令我们尴尬和不安的是,食品行业几乎所有的跨国并购案例中,我们的民族企业始终是处于弱势方、被收购方及被吞并方。

如何做大做强民族食品工业,打破国际食品巨头的市场垄断,是中国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为食品行业利用中国制造和中国原料的双重优势,发展、壮大自主品牌,逐步走向全球,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契机。

  08年我们遭遇了许多困难,09年让我们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食品工业对外贸易凸现万亿商机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8-12-1717:

07:

43  来源:

新华网

  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正在逐步融入中国城市生活的进口食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五年,将对中外客商形成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商机。

  16日在武汉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博览暨交易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西班牙以及港澳台等地客商期间交流互动,并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种进口食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对提升中国食品行业竞争实力极为重要。

  3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一个食品供应短缺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7年,中国食品行业实现工业产值3.2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78年的69.3倍,预计到今年底,全国食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

  目前,中国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鲜冷藏冻肉、饼干、果汁及果汁饮料、啤酒、方便面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30%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产品的附加值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

  而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口味新奇、包装精美、消费时尚为主要特点的海外精加工、深加工食品,正在快速冲击国内高端消费市场。

  据专家分析,作为未来10年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后和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正在颠覆性的改变国内消费市场的架构,掀起了消费进口食品的潮流。

  在专卖店布局不广、跨国超市刚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特大型城市设点的近5年内,进口食品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的水平,远远高于中国食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王文哲介绍说,1992年,中国食品出口达到96亿美元,进口只有40亿美元,但2007年,在中国食品出口323亿美元的同时,进口则达到了306亿美元。

  这15年间,中国食品出口增长了2.36倍,进口则增长了6.65倍。

以目前的进口规模看,未来五年,将有万亿元人民币的商机。

  业内人士还预计,未来10年是中国进口食品“井喷式”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的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

  业内专家分析说,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加强中国食品工业的对外贸易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高端食品,培育时尚消费,既是中国现时的市场需求,也是促进中国食品工业从初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的需要,并能推动中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一体化。

(作者:

熊金超)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6-08-3109:

37  来源:

经济日报

  商务部副部长 魏建国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进出口发展潜力仍较大。

一是未来十五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预计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2000美元。

“十一五”规划将为进出口增长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二是国际市场空间仍然较大。

未来十五年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按照国际贸易增长6%、我国出口增长10%左右计算,2020年我国可能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

三是市场多元化空间非常广阔。

目前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占我国出口份额只有1.4%,很多周边国家,如泰国、印尼、印度等只有1%,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的份额更小,只要抓住机会,敢于开拓新市场,既能寻觅新的商机,就有可能改变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状况。

  现在,我国外贸“坐三望二”,贸易大国地位坐稳了。

2004年,我国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有197种,10亿美元以上的有61种,100亿美元以上的有9种。

加入世贸组织四年来外贸平均增速30%以上,数量确实上去了,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距离,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从出口看,目前“层次较低、档次较低、品牌较少、收益较少”的特征非常明显。

我国出口的55%靠加工贸易或外资企业,处在低级的加工层次,自己掌握研发和营销这两个利润丰厚的核心环节的产品不多。

如我国是DVD出口大国,但在DVD的57项关键技术中只掌握9项。

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是“生产能力强,交换能力弱”。

虽然有人称中国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很少有人称我们为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因为我们在利润丰厚的流通领域能力弱,只拿到一小部分利益,在国际交换中处于分工的低端。

  从进口看,我们是大买家但缺少国际定价话语权。

因缺乏定价话语权,资源和能源产品进口成本越来越高。

2005年前11个月,我国重点监测的42种主要资源、能源产品进口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多支付300亿美元。

其中原油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多支付118.1亿美元,钢材多支付62.1亿美元,成品油多支付24.3亿美元,塑料原料多支付36.0亿美元,铁矿砂多支付14.6亿美元。

  形势所迫,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首先是增强核心竞争力。

抓好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两个关键环节,大力培育自有品牌,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出口,提高出口附加值,由“出口创汇”向“出口创利”转变。

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创出自己特色,培育中国自己的世界级跨国公司。

其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由简单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高端加工转变,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增强对产业和经济的带动作用。

第三,发展绿色贸易。

限制资源型和高耗能商品出口,保护我国战略性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进口资源、能源、技术。

第四,加强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参照铁矿石统一谈判模式,尽快启动原油、氧化铝、铜精矿等商品联合对外谈判机制,扩大长期贸易协议比例,加快发展完善期货市场。

第五,发展服务贸易。

今后必须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提高国内服务业层次和水平,推动我国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

  2006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贸易顺差、贸易摩擦和对外经济关系等,将是影响我国国际市场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

  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前一段时期中欧、中美纺织品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我国面临的摩擦呈现出“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的特点。

  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从外部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根本原因。

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花样不断翻新,反倾销、保障措施、特保和反补贴措施被广泛利用。

一些国家还利用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限制我出口。

从内部看,我国出口低价竞销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

  关于摩擦应对,我认为就是一句话:

“平常心看待、责任心应对”。

为什么要平常心?

因为贸易摩擦是普遍现象,各国之间都有。

贸易摩擦对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要以平常心正确看待,着眼于个案处理,不应轻易上高度,影响双边正常经贸关系。

为什么要积极应对?

因为摩擦涉及到企业和工人农民利益,我们有义务保护好他们的利益。

同时,我们的企业要加强自律,避免打价格战授人以柄;一旦出现摩擦,也要积极应诉,维护自身利益。

  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主要经贸伙伴和国际组织关系面临新的调整。

我们要按照“和平、发展、合作”的精神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灵活务实地实现这些调整。

  与大国经贸关系面临新的互动。

  今后中国与美欧日等西方大国经贸关系走向,应存在“三个不会变”:

即在中国外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不会变、共同发展的主流不会变、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基本框架不会变。

  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新的调整。

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部分产品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如纺织产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2002年孟加拉国纺织服装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80%,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占70%,毛里求斯占60%。

如果按照2001~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家5%左右的速度,2010年我国可能占发展中国家80%以上的纺织服装出口,对他们的就业和发展会带来一定压力。

我们要继续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要将对外援助、境外资源开发、扩大进口、债务减免等密切结合起来,扩大政策的综合效应。

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消除经贸关系中的障碍,争取实现共赢。

  与周边国家关系需要新的合作。

  周边是首要。

今后需要创新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内容,不断增强互信,立足长远,处理好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竞争与合作、周边与其他贸易伙伴等关系,解决好贸易不平衡、摩擦抬头等问题。

  与主要国际组织关系需要新的定位。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能力还很弱。

我们要顺应我国经贸发展的新形势,实现由国际规则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多年保持99%以上

字号显示:

大中小  2007-12-0310:

33:

00  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网

  “中国的食品质量是好的,安全水平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需要各国政府通过合作、加强沟通,共同来面对和解决。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近日表示。

  李长江说,中国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对出口食品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卫生注册、分类管理,对其中高风险的重点出口食品企业实行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对出口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实行备案管理、疫情疫病监测和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等。

同时,中国政府还对出口食品企业实行了“红黑名单”制度。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等类别产品中,绝大部分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其中肉制品的合格率达到97.6%。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合格率为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合格率为99.8%。

日本今年7月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中国输日食品合格率为99.42%。

(编辑赵云霞)

经济】2009年4月份我国各项经济数据(2009-05-1121:

29:

15)

标签:

经济 财经 cpi 食品出口 百分点 中国 杂谈 

分类:

新闻战线

          4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1.5%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水平的环比数据看,4月份CPI环比下降0.2%。

    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3%,非食品价格下降1.5%;消费品价格下降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

    食品类价格继续带动CPI下行。

统计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