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05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x

第24次课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

课时授课计划

第24次课

【教学课题】:

§3-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掌握杆件在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时的内力——轴力的求法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轴力的求法

处理方法:

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内力的概念

应力的计算。

处理方法:

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三角板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第24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科学。

所谓构件的承载能力是指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能力。

在设计构件时,不仅要满足安全的要求,还要考虑经济问题。

【新课内容】

第四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均匀连续假设:

认为整个物体内部充满了物质,没有任何空隙存在,同时认为物体内任何部分的性质完全一样。

2、各向同性假设:

认为材料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3、小变形假设: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变形,构件的形状、几何尺寸和位置将会发生变化,材料力学研究的问题,限于变形的大小远小于构件的原始尺寸。

二、外力及分类

载荷:

作用于构件上的外力。

分类:

1)按作用方式分:

体积力和表面力。

表面力又分为分布力和集中力。

2)按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

三、内力、截面法、应力

1、内力的概念

内力:

因外力作用引起的内力改变量,也称为附加内力。

2、截面法:

用截面假想地把物体分成两部分,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

其步骤为:

1)截开

2)代替

3)平衡。

3、应力:

内力的集度。

单位:

帕斯卡。

四、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杆件:

横向尺寸远小于纵向尺寸的构件。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2、剪切

3、扭转

4、弯曲。

轴向拉伸与压缩

4.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工程实例

力学模型

受力特点:

直杆,所受外力或其合力与杆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

沿轴线方向将发生伸长或缩短变形。

杆件的这种变形形式称为杆件的轴向拉伸与压缩。

发生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杆件一般简称为拉(压)杆。

 4.2拉(压)杆的轴力和轴力图

4.2.1内力的概念

外力——杆件以外物体对杆件的作用力。

    (前面研究的力,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内力——外力引起的物体内部的作用力。

 

(物体本来存在内部作用力,外力引起了内部作用力的改变)

也称为附加内力。

   拉(压)杆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内部材料微粒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其相互作用力也发生了改变。

这种由外力引起的杆件内部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内力。

内力的特点:

1)完全由外力引起,并随着外力改变而改变;

 2)这个力若超过了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杆件就要断裂;

  3)内力反映了材料对外力有抗力,并传递外力。

   内力的大小和分布形式与杆件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弄清楚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用截面假想地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

4.2.2拉(压)杆的内力——轴力以轴向拉伸杆为例,用截面法求得任一横截面m-m上的内力

   F'N与F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因此,无论研究截面左段求出的内力FN,还是研究截面右段求出的内力F'N,都是m-m截面的内力。

   为了使取左段或取右段求得的同一截面上的轴力相一致,规定其正负号为:

轴力FN的符号由变形决定——拉伸时,为正;压缩时,为负。

截面法:

(1)截——沿欲求内力的截面上假想地用一截面把杆件分为两段; 

(2)弃——抛弃一段(左段或右段),保留另一段为研究对象; 

(3)代——将抛弃段对保留段截面的作用力,用内力FN代替; 

(4)平——列平衡方程式求出该截面内力的大小。

截面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

注意:

1)外力不能沿作用线移动——力的可传性不成立;变形体,不是刚体 

    2)截面不能切在外力作用点处——要离开作用点。

4.2.3轴力图 

轴力图——用平行于杆轴线的x坐标表示横截面位置,用垂直于x的坐标FN表示横截面轴力的大小,按选定的比例,把轴力表示在x-FN坐标系中,描出的轴力随截面位置变化的曲线。

例4-1图4-2-2a所示的等截面直杆,受轴向力F1=15KN,F2=10KN的作用,求出杆件1-1、2-2截面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1)外力分析先解除约束,画杆件的受力图。

(2)内力分析外力FR,F1,F2将杆件分为AB段和BC段,在AB段,用1-1截面将杆件截分为两段,取左段为研究对象,

右段对截面的作用力用FN1来代替。

假定内力FN1为正,列平衡方程

(3)画轴力图

 

【小结】:

内力的概念

【作业】:

4-24-3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