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18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心理评估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评估总结.docx

《心理评估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评估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评估总结.docx

心理评估总结

心理评估总结(皖南医学院适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第一章心理评估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评估:

是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的描述与鉴定

2.心理诊断:

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理异常的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二、填空

1.心理评估的特征:

间接性、相对性和互动性

2.心理评估的过程:

评估阶段、搜集资料、资料解释和报告

3.评估准备包括:

阅读申请、决定评估的内容、确定评估的目的、选择作决策的标准和拟定计划

4.评估的目的有:

诊断、筛查、预测和进程评价

5.决策的标准有:

常模标准、自身参照标准和专业标准

6.资料来源于:

评估对象、知情人、文字记录

7.资料的搜集方法是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其他方法等

8.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有态度严肃、尊重评估对象和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

9.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即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

10.心理素质包括人格特点、智能水准和社交技能

11.1869年高尔顿出版的《天赋的分类》,其贡献是引起了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将统计学方法用于心理测验

12.1890年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程序》,率先使用“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13.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量表是斯坦弗-比奈智力量表,他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智力的鉴别进入了数量化的阶段

14.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经典测验理论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50年代以后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并存的现代测量理论阶段

15.心理评估工作的新趋势:

一是加强心理评估工具对各种潜在认知加工成分的评估,二是心理评估的计算机化

第二章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测量:

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法则,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某种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2.标准化:

是指测验编制与实施等所遵循的一套标准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包括测验材料的标准化、测验实施的标准化、测评分数的标准化和测验解释的标准化。

3.名称量表:

是事物属性或类别的一种量表,其特点是对事或人进行分类和描述

4.等级量表:

是对事物进行排序所形成的量表,其特点是即没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又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

5.等距量表:

是一种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的量表,但它却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只具有相对的零点

6.比率量表:

是一种既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又具有绝对零点的一种测验量表

7.常模:

是指标准化样本上的某种测验分数的分布,如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来解释时,可以用它来表示个体分数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8.发展常模:

是指儿童的身心特质按照正常途径发展所处的发展水平,包括发展顺序常模、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

9.百分位数常模:

是指某一百分位置上的某个分数的多少;它是百分等级的逆运算

10.测量误差:

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是因素所引起的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或不准确

11.真分数:

表示真正特质水平的分数,这种分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一般施测结果的平均分数就是真分数

12.信度的定义:

任何信度系数都可以直接解释为各种方差的百分比

13.重测信度:

又称稳定性系数,采用的是重测法,即我们用同一份测验对同一组在不同的时间测试两次所得的结果的相关系数。

重测信度越高,说明测量的结果越一致、越可靠

14.复本信度:

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对同一组被试在最短的时间内测试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的相关系数,认知测验较为常用

15.内部一致性信度:

主要是反映测验项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到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

16.评分者信度:

就是分析评分者评分是否一致性的信度估计方法。

相关系数越大,表明各个评分者之间的评分效果越一致。

当相关系数为1时,各个评分者之间的评分是完全一致的

17.内容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对欲测内容的覆盖程度,目的是探讨测验题目取样的恰当性问题

18.结构效度:

是指心理学理论对所测行为的解释程度,也就是说一种测验分数能够根据某种心理学结构来解释的程度

19.效标效度:

又称效标关联效度,统计效度或实证效度,研究某个测验与某些效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以检验测验的有效性

20.测验间方法:

是同时分析几个测验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几个测验结果是否测量了同一结构

21.预测标准误:

是指所有具有某一测验分数的被试在效标分数分布上的标准差,即预测误差大小的估计值

22.项目难度:

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是反映最高行为的测验难度水平的一个指标

23.项目区分度:

是用于分析项目对所测心理特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即区分项目的优劣指标,又称项目鉴别力。

24.反应定势:

是被试在测验中因某种心理定势所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被试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

二、填空

1.完成一次测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测量的对象、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

2.测验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测验的内容是一个样本,测验的方法是一种系统

3.心理测验的特性:

定量性、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4.优良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良好的测量单位,二是要有一定的参照点

5.好的单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单位的距离等值

6.参照点有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之分

7.测验量表分为:

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类

8.心理测验从实质上讲是一种等级量表,但在实际上,却当作等距量表来使用

9.常模团体要具备的四个条件:

样本要明确、样本要有代表性、取样过程要有详细说明和样本大小要合适

10.常模团体的抽样方法有: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体抽样

11.常模从解释方法上可分为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

13.Z标准分数是一种等距的量表分数

14.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有转换表和剖析图

15.根据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误差分为: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6..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测验分数和真分数关系的假设

17.信度的估计方法有:

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等

18..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测量的误差来源与内容取样和所取样的行为变量的异质性

19..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分半法、库德-理查逊法和克龙巴赫a系数法

20.rxx=0.90,认为多的分数的变异中有90%的变异来自真分数,10%的变异来自测量误差的变异

21.信度系数多高才能应用,一般原则:

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估或预测,也不能作团体比较;当0.70≤rxx﹤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xx≥0.85时

,才能用于鉴别或相似测验

22.测量标准误的作用是用来衡量实际测验值与被试的真值的偏离程度,具体可用作估计个人真分数的范围和比较两个分数的差异情况

23.影响信度的因素:

测验长度、样本特征和测验难度

24.测验长度越长,测验内容越广;测验越长,被试测验分数受猜测的影响越小

25.样本越异质,分数的分布范围越分散,相关系数就越大,其信度系数也越高;反之,

样本越同质,分数的分布范围越集中,相关系数就越小,其信度系数也越低。

26.当测验难度分布范围缩小时,测验分数的分布范围也相应缩小,其信度降低;只有难度适中,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时,测验的信度才有可能最高

27.效度的性质:

相对性和连续性

28.常用的效度指标是:

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29.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是逻辑分析过程

30.检验结构效度资料的方法是:

测验内方法、测验间方法、效标效度法、实验法和观察法

33.效标效度分为:

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34.效标效度估计的方法有效度系数、组的分类、命中率

35.效度的指标是决定系数和预测标准误

36.影响效度的因素:

测验的组成、测验的实施、被试的状态、效标的性质和样本的特征

37.难度计算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是项目通过率

3.选择项目难度的一般原则是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0.50,各项目的难度分布则视测验性质而定

39.常用的项目估计方法有: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区分度指数和积差相关法

40.量表编制的一般程序:

确定测验目的、编制试题、测验编排与预测、标准化、编写测验手册

41.测验目的的确定包括明确测验对象、用途以及目标

42.编制试题的来源1.直接从正式出版的标准测验及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项目、2.由测验编制者和专家自行编写、3.依据临床观察和记录形成项目

43.命题的一般原则:

内容选取有代表性、文字表述力求浅显简短、难度适中、编制测验项目库和避免编制带有社会敏感性方面的题目

44.测验编排中,试题的审定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修改题意不清,用词不适、逻辑不当,内容重复的试题2.检查试题内容与计划内容是否吻合3.审核试题难度是否符合测验目的

45.试题的编排方式有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46.标准化的工作包括:

试题编制标准化、测验实施标准化、测验的信、效度以及建立常模等

47.测验的标准化包括:

测验内容标准化和施测条件标准化

48.测验的选择要从:

是否符合测量的目的、测验的实际因素以及测验技术要求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49.反应定势的常见类型是默认、装好或装坏、推诿、极端性、求“快“与求”精“和猜测与谨慎

三、简答

1.在实际上,把心理测验当作等距量表来使用的原因?

原因有二:

一是在统计上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对实测分数或原始分数进行处理;

二是在测验编制上,采用各种标准化的方法尽可能地控制各种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编造出有力的测验,以使误差降到最小

2.测验标准化工作的内容

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测量工具的项目进行的质量分析,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常模建立等;二是对构成测量工具的项目进行的的质量分析,如测验难度、鉴别度及猜测度的分析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他们的区别在于所涉及的测量误差不同,信度只考虑了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不仅考虑了随机误差,还考虑了系统误差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4.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能够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是有效的

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可以客观测量,即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测量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5.猜测在实际的实验中避免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采用了有利于猜测的命题方式

测验的计分方式有利于猜测

测验的题目太难或被试的能力偏低

某一题目本身为另一题目提供线索,违反局部独立的假定

对误导项缺乏分析

第三章行为观察与临床访谈

一、名词解释

1.行为观察:

是指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通常用于诊断或相关目的

2.自然观察:

就是在自然、不加以控制的情境下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3.模拟观察:

也称控制观察,是指观察者设置一定的情境、控制被观察者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改变进行观察

4.临床访谈:

也称临床晤谈或临床会谈,是访谈者与来访者之间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沟通的手段之一,是临床心理学工作的基本功,是临床心理学家与来访者沟通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重要方法

二、填空

1.行为观察可分为:

自然观察和模拟观察

2.按访谈目的来分,主要有收集资料性访谈、诊断性访谈和治疗性访谈;按访谈形式可分为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

三、简答题

1.行为观察的优缺点和要求

优点:

1).获得个体不愿意报告或无法清楚报告的行为数据

2)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进行即时的记录,所获数据比较客观、准确、全面

3)观察者可以对影响被观察者行为的品质、特定的情绪进行记录,因而可以对心理活动的有关因果关系做出推论

行为观察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1)行为观察成本高

2)当被观察者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时,其行为表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扰,导致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3.)行为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

4.)必须获得被观察者的知情同意

2.行为观察的具体内容及步骤

内容:

1.)仪表2.)身体外观3.)人际沟通风格4.)言语和动作5.)在交往中所表现的兴趣、爱好和对人对事对自己的态度6.)在困难情境中的应对方法等7.)行为产生的情境条件:

包括被观察者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

步骤:

1.确定目标行为、确认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确认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定义应该是客观的2.)定义应该是清楚的、容易理解的、没有歧义的3.)定义应该是完整的

2.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行为观察的记录方法有很多:

有间隔记录、事件记录、频率记录、持续时间和潜伏记录,还有评定量表记录方法

3.确认实施观察的方式,获得目标行为的代表性样本。

首先,观察者必须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其次,实施观察时必须确保可以获得目标行为的代表性样本。

3.临床访谈与一般交谈的区别

1)访谈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的;

2)访谈需要按照一个有意义的访谈结构进行,需要了解和掌握沟通技巧和规则

4.临床访谈的基本过程

介绍阶段,适当称呼,表示关注

开始阶段,初步询问,建立关系

主体阶段,深入交流,评估问题

结束阶段,总结问题,给予指导

终止阶段,明确约定,友好告别

5.临床访谈的基本技巧

1)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包括尊重、温暖、真诚和共情;

2)参与技巧,包括言语沟通方法和非言语沟通方法,言语沟通是重心,包括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肯定、重述、概述;

3)影响技巧,包括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影响性概述、解释、自我暴露、指导性建议

6.临床访谈的应用

用于成年精神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1).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访谈问卷,SADS是诊断式结构,其第一部分是搜集在访谈前一周内来访者的现实问题和功能情况,第二部分涉及已发生的精神紊乱状态的基本资料。

SADS项目描述了症状的持续时间、过程或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情况,该访谈一般需要1.5-2小时才能完成

2)诊断性访谈问卷,DIS是一个结构化程度很高的访谈问卷,是为美国首次心理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而编制的访谈问卷

3)DSM-Ⅳ结构式临床访谈问卷

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1)儿童青少年诊断性访谈问卷,DICA具有良好的访谈结构,适用年龄范围6-17岁;

2)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访谈问卷,SADS是在成人SADS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适用于6-17岁儿童和青少年,K-SADS适用于熟练的临床家评估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品行障碍以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生、病程、近期严重程度、过去发作情况

第四章智力的理论与评估

一、名词解释

1.智力:

2.流体智力:

在那些非言语的、受文化背景影响较小的能力,包括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它与心理过程和操作有关

3.晶体智力:

在与生活环境有明显关系、获得性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们已掌握和建立起的认知功能,它与心理活动的结果和成就有关

二、填空

1.韦氏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智商的分等:

130以上,极超长;120-129,超长;110-119,高于平常;90-109,平常;80-89,低于平常;70-79,边界;69以下,智力缺损。

高于145,称为天才,低于69称为智力障碍。

50-69为轻度智力缺损;35-49,中度智力缺损;20-34为重度智力缺损;19及以下为极重度智力缺损

三、简答题

1.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因素分析理论,包括Spearman的两因素理论,Thurstone的群因素理论,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和Cattell和Horn流体-晶体智力

1)Spearman的两因素理论:

Spearman最早用因素分析方法来研究智力,提出智力由一个共同因子(g)和多个特殊因子(s)构成,并且用未旋转的因素分析法证明g因子的存在

2)Thurstone的群因素理论:

Thurstone采用旋转的方法对多个智力测验进行研究,认为智力是由七种相互独立的基本能力构成,它们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一般推理、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语词流畅性和机械记忆

3)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Vernon将Spearman和Thurstone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智力呈一个层次模型,其最高水平是g因子,次级包括言语-教育和空间-机械两个主要因子,再次级各个主要因子下又分别包括若干次要因子,最低层为一些特殊因子

4)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像一个由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组成的立方体,将智力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心理活动对各种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5)Cattell和Horn流体-晶体智力:

Cattell提出人的智力可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二)认知理论,包括PASS理论模型、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和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

1)PASS理论模型:

其中“P”代表计划,“A”代表注意,两个“SS”代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过程

2)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

Sternberg将智力分为三个亚结构:

一是情境亚结构,二是成分亚结构,三是经验亚结构

3)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

Gardner认为智力的主要内涵应当是在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测验过程中的行为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有两个:

1)评价本次测验的有效性,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试的真实水平;

2)对被试在测验过程中的反应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思维的逻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全面地评估被试的智力特点和水平

3.智力结构特点的分析的具体作用

1)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以便于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

2)让被试了解自己的智力结构特点,在求职时可以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特点的工作

3)分析发现智力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

4)可以作为制定教育干预、康复治疗方案的依据和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4.智力的应用

智力测验广泛运用于教育,医学临床、司法鉴定、心理研究以及职业咨询和人才选拔

第五章:

人格理论与评估

填空

1.人格特质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克森,相对应的理论有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和现代特质理论

2.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的特质分为共同特征和个人特征;个人特征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3.卡特尔的特质理论,提出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分为四层: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4.现代特质理论包括:

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和七因素模型

5.三因素模型:

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6.五因素模型:

经验开放性、认真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7.七因素模型:

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和因袭性

8.人格类型理论包括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和多元类型理论

9.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建立,最早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理论的中心理念是人格结构观、人格动力观和人格发展观

10.人格结构包括:

本我、自我和超我

11.人格动力过程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虑

12.人格发展是阶段:

口欲阶段、肛欲阶段、性器欲阶段、潜伏期阶段和生殖期阶段

13.人格评估手段包括:

晤谈、观察、作品分析和测量

第六章能力倾向测验

一、名词解释

1.能力倾向:

又称向性,是指一个人经过适当训练或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

二、填空

1.能力倾向测验大体分为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和多重能力倾向测验两大类

2.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包括:

感知觉测验和心理运动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文书能力测验、艺术和音乐能力

3.感知觉测验分为单一目的测验和多重目的测验,单一目的测验又分为:

视觉敏锐度测验、听觉敏锐度测验和颜色视觉测验

4.常用的学术倾向成套测验有差异能力倾向测验学校和大学能力测验、学术能力倾向测验和研究生水平考试

5.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

数量关系、言语理解、推理判断和资料分析

6.能力倾向测验有两种功能:

分类和预测

三、简答题

1.能力倾向测验在选拔行政职业人员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作用:

1)为报考人员提供了一个均等的机会2)通过竞争性考试能够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

问题:

1)能力倾向对于成功来说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能力倾向测验预测失败比预测成功更为准确

2)对能力倾向测验分数的解释需要慎重

3)对能力倾向测验用于预测目的时也需要慎重

第七章兴趣与态度测验

一、名词解释

1.兴趣:

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2.态度:

是个体对某一客体、情境、机构或人物作出习得性正面或负面反应的倾向

二、填空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兴趣指向的目标可分为: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霍兰德将职业兴趣分为6类: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3.职业兴趣理论的类型:

罗尔的职业兴趣理论(不同的专家对人或事物的兴趣上存在明显差异)、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兴趣是人和职业匹配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格)和我国中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艺术型、事务型、研究型、社会型、技术型和自然型)

3.兴趣的评估方法:

兴趣表达、行为观察和兴趣量表

4.兴趣量表的编制策略:

经验效标法、同质性方法和理论法

5.现在通用的测量态度的方法是行为观察法、自由反应法、生理反应法和自我评定法

6.编制态度量表的一般方法:

态度对象的界定、条目库的建立、条目反应形式(非项、最同意到最不同意的等级回答以及迫选项目)

7.常用的兴趣量表有斯特朗兴趣量表SII、库德兴趣量表KGIS、霍兰德的自我指导探索量表SDS、生涯评估量表CAI、杰克逊职业兴趣量表JVIS

8.SII包括四类量表:

一般职业主题量表,基本职业兴趣量表,职业量表和个人风格量表

9.库德编制的第一个兴趣量表是.库德偏好记录-职业版

10.库德偏好记录-职业版的修订版是KGIS,增加了一个验证量表

11.KGIS的修订本是KOIS库德职业兴趣量表

12.生涯评估量表CAI目前有两个版本:

生涯评估量表—职业版和生涯评估量表—提高版

13.我国职业兴趣量表:

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包含活动、潜能、职业和自我评判4个形式的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6个因素: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14.常用的态度量表有Thurstone态度量表、Likert态度量表和Guttman态度量表,其中Thurstone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