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4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1.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

“啊,大海有这样大!

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

”河伯望洋兴叹。

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

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

兴,发出。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g)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__,

现在多比喻__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原意/比喻意)。

【答案】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

(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解析】【分析】

(1)望洋兴叹,读音wàngyángxīngtàn,兴,xīng,兴盛;流行,兴叹,发生感叹 。

据此分析即可。

(2)根据常识可知,词语出自《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比如,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河伯望洋兴叹,指河伯感到自己在大海面前自己很渺小。

据此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理解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要在语境中具体分析多音字是哪个义项。

(2)本题考查对成语相关知识的理解。

《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

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

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望洋:

仰望的样子。

(3)本题考查对成语语境义的理解。

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

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

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意义的掌握。

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nèn lèn)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关。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________(āi ái)挨挤挤    嫩________(nèn lèn)黄色

(2)文中写了白荷花的________种姿态。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荷叶的颜色是碧绿色,形状像一个大圆盘。

②“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写出了荷花残败的生命力。

③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5)欣赏千姿百态的荷花,会让人沉醉,产生奇妙的联想。

如果你变成了一朵荷花,哪只小动物会过来跟你打招呼,告诉你什么呢?

【答案】

(1)āi;nèn

(2)三;优美   

(3)①对②错③对

(4)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

(5)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

【解析】【分析】⑴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⑵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从三个(有的……)可知,文中写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优美。

⑶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⑷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⑸大胆想象,敢于去想,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故答案为:

⑴āi;nèn;⑵三;优美;⑶①对;②错;③对;⑷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

⑸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

【点评】⑴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⑵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⑶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⑷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⑸此题考查想像和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因为它的嘴太小,一口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所以一堆食物要七八次才能吃完。

不过它吃食物的速度真可谓是飞速的,有时简直快得让人看不清楚。

看它吃饭的样子,好像看体育比赛一样紧张,所以我看了总要发笑。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盖    捧    舔    低    缩    送

①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②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2)请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4)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之情。

【答案】

(1)捧;送;低;舔;缩;盖

(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

(3)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捧、送、低、舔、缩、盖

(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

(3)比喻句:

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拟人句: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 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 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适应 适宜)     (适应 适宜)________了

(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

请你选一选。

(填序号)“它”指________,“它们”指________。

A.昙花   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    ”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

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E. 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答案】

(1)适宜;适应

(2)A;B

(3)C

(4)D

(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适宜:

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

适应:

动词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

故答案为:

(1)适宜、适应

(2)A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共11分)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根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来花上就色彩缤纷。

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

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牌,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同系,那就大错特借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学着阳光。

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

啊,美啊.……

   有一次_____我问一位老农_____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_____他乐呵呵地说_____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吗_____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

果真特别!

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

山茶呢?

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累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般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和

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3)用横线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

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

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

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

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

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

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搞不________(清晰 清楚)    (轻快 轻松)________的口哨   (伴侣 陪伴)________老爷

(2)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

也许是________。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 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 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 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7.【答案】

(1)《鸟是人类的朋友》;3

(2)米;7;L

(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

(5)反问句。

改为: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

【解析】【分析】

(1)阅读可知,短文主要描写了鸟类,中心句是文章的开头一句话,所以可以截取“鸟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文章的标题。

(2)粮,部首为米字旁,所以应该查米字部,找到后再查良的笔画数7画。

粮,读音为liáng,所以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L。

(3)短文主要介绍了鸟类是捉害虫的能手,也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开头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短文就是围绕它来写的。

(4)阅读第2自然段可知,先介绍了啄木鸟,接着介绍了山雀,然后是燕子、猫头鹰。

(5)阅读结尾一句话可知,“谁还忍心……?

”这是典型的反问句形式,真正的意思是谁都不忍心。

改写时去掉语气词“呢”,问号变句号,将“还”变成否定词“不”即可。

(6)可以写开卷有益,这是宋太宗说的;也可以写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的。

故答案为:

(1)《鸟是人类的朋友》;3;

(2)米;7;L;(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5)反问句。

改为: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

【点评】

(1)本题考查给短文加标题的能力。

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能代表文章的中心,可以选写作对象及其特点的描述所成的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

(2)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

部首查字先在部首目录找到汉字的部首所在的页码,然后再看去掉部首剩几画,就在检字表部首下查几画,就能找到所要查的字所在的正文页码,找到这个汉字,可以查到它的读音、释义、组词等内容。

音序查字需要知道汉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3)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辨析能力。

中心句一般存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其它位置。

中心句主要能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从短文中不难总结到介绍的鸟有哪几种,应该在第2自然段中总结。

(5)本题考查对句子类型的认识与改写。

句子从形式上分,有一般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其中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借以加强表达效果。

(6)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默写。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

这些名言都是说读书能增长人的智慧。

8.【答案】

(1)消失;减少

;扩大

(2)裸露

;黎明

(3)一块块;明明白白

(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

(5)拟人

;不停的下

(6)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请放下那些锋利的斧头。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出现—显露出来。

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

缩小—使在规模、数量、范围或数目上减少;由大变小。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裸、黎”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一张张”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来来往往”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消失、减少、扩大

(2)裸露、黎明(3)一块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

(5)拟人 不停的下(6)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请放下那些锋利的斧头。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

”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

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

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

为什么?

请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________,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

金币又看见________,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

金币接着看见了________,这一次它选择________。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

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答案】

(1)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牧童太天真;学者;学者太清高;富翁(主人);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1、牧童2、牧童太天真3、学者4、学者太清高5、富翁(主人)6、回到富翁的衣袋(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螳螂(节选)

法布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