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5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121++认识内能沪粤版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12.1认识内能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6•十堰模拟)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

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2.(2016•南岗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

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

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3.(2015•德州模拟)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4.(2015•聊城)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5.(2015•武汉)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2015•威海)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7.(2015•枣庄)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8.(2014•常德)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9.(2015•成都)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

10.(2015•广州)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1.(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12.(2016•长春二模)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

A.温度B.密度C.热量D.内能

13.(2016•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4.(2013•沈阳)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塞子的      能.

15.(2016•东莞市校级二模)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填改变内能的方式)的方法增加白糖的内能,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6.(2014•高州市校级模拟)热传递:

①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要有      差.

②热传递的实质:

内能从      物体传递到      物体.

17.(2016•永州)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8.(2016•阜康市校级模拟)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壶盖的      能.

19.(2016•巴州区一模)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内能的单位是      .

20.(2016•张家界)“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煮粽子是通过      方式改变粽子内能,同时人们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      现象.

21.(2016•济南模拟)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用摩擦的方法使它燃烧•前者是用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后者是用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

22.(2015•吉林)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爆晒下,通过      的方式,使气球内能      ,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23.(2015秋•台儿庄区期中)寒冬腊月,可冷可冷的啦,把小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小女孩呵气取暖,男孩搓手取暖.他们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分别是      ,      .

24.(2015秋•卢龙县期中)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的动能与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内能就越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5.(2013秋•揭阳校级月考)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      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      升高,      增大.

(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      的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      转化为      .

(3)如图丙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      ,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      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橡皮塞的      能.

(4)如图丁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      ;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      气体.

 

12.1认识内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6•十堰模拟)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

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解答】解: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D.

 

2.(2016•南岗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

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

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解: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不正确.

B、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无法比较,因为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故B不正确.

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和动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两者的大小没什么关系.故C不正确.

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3.(2015•德州模拟)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解答】解:

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

B、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4.(2015•聊城)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解答】解: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

C、该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

D、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可以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故该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5.(2015•武汉)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A、在状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C错误;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6.(2015•威海)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解答】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此选项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此选项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B.

 

7.(2015•枣庄)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解答】解:

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所以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B错误;

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所以C错误;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所以D错误.

故选A.

 

8.(2014•常德)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解答】解:

A、物体的温度降低,则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A正确;

B、0℃的冰变成0℃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如果温度一样,则就不会发生热传递,故C正确;

D、摩擦生热,是用克服摩擦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正确.

故选:

B.

 

9.(2015•成都)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

【解答】解:

A、摩擦生热,即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内能,故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正确;

B、围火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错误;

C、雾霾弥漫中的雾霾不是分子,故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错误;

D、雪花纷飞中的雪花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A.

 

10.(2015•广州)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解答】解:

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解答】解:

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而该过程是对凉牛奶加热,因此牛奶的温度应该逐渐升高,由图象可知,乙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故A错误;

B、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故B正确;

CD、由图可以看出,水从高温降低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比牛奶从低温升高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对应的温度坐标轴上的长度小,即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牛奶温度变化比水快.故CD错误.

故选B.

 

12.(2016•长春二模)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

A.温度B.密度C.热量D.内能

【解答】解: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温度差,这样热量才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与它们的密度、热量、内能等没有关系,故A正确.

故选A.

 

13.(2016•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解答】解:

A、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4.(2013•沈阳)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 内 能转化成塞子的 机械 能.

【解答】解:

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

内;机械.

 

15.(2016•东莞市校级二模)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热传递 (填改变内能的方式)的方法增加白糖的内能,待白糖 熔化 (填物态变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 凝固 (填物态变化)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解答】解:

冰糖葫芦是小朋友喜爱的零食,制作时,先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适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白糖的内能;

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冰糖葫芦.

故答案为:

热传递;熔化;凝固.

 

16.(2014•高州市校级模拟)热传递:

①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要有 温度 差.

②热传递的实质:

内能从 高温 物体传递到 低温 物体.

【解答】解:

①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要有温度差.

②热传递的实质:

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故答案为:

①温度;②高温;低温.

 

17.(2016•永州)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做功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

小华从滑梯上滑下,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得其臀部的内能增加,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

增大;做功.

 

18.(2016•阜康市校级模拟)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内 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 内 能转化成壶盖的 机械 能.

【解答】解:

水烧开以后,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把壶盖顶起来,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

内,内,机械.

 

19.(2016•巴州区一模)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减少 .内能的单位是 J .

【解答】解: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减少;内能的单位是J.

故答案为:

减少;增加;J.

 

20.(2016•张家界)“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煮粽子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粽子内能,同时人们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 扩散 现象.

【解答】解:

端午节煮粽子时,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

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答案为:

热传递;扩散.

 

21.(2016•济南模拟)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用摩擦的方法使它燃烧•前者是用 热传递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后者是用 做功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

【解答】解:

点燃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火柴的内能;

擦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

热传递,做功.

 

22.(2015•吉林)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爆晒下,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使气球内能 增加 ,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解答】解:

气球胀破前,在烈日爆晒下,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球内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体积膨胀而炸裂.

故答案为:

热传递;增加.

 

23.(2015秋•台儿庄区期中)寒冬腊月,可冷可冷的啦,把小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小女孩呵气取暖,男孩搓手取暖.他们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分别是 热传递 , 做功 .

【解答】解:

呵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

热传递;做功.

 

24.(2015秋•卢龙县期中)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 的动能与 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剧烈 ,内能就越 大 .

【解答】解: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

做无规则运动;势;剧烈;大.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5.(2013秋•揭阳校级月考)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 硝化棉燃烧 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 温度 升高, 内能 增大.

(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 瓶口出现“白雾” 的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

(3)如图丙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 推出 ,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 内能 能转化为橡皮塞的 机械 能.

(4)如图丁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 二氧化氮 气体.

【解答】解:

(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用力打气时,活塞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当瓶塞跳起时,同时还能看到瓶口出现“白雾”的现象,说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水蒸气会把软皮塞冲出.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皮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现“白雾”.

(4)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故答案为:

(1)硝化棉燃烧;温度;内能;

(2)瓶口出现“白雾”;内能;机械能;(3)推出;液化;内能;机械;(4)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二氧化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