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76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高考复习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练习

《离骚》

一、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_____,通_____,_________)

2.忳郁邑余侘傺兮(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通_____,_________)

5.芳菲菲其弥章(______,通_____,_________)

6.延伫乎吾将反(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

1.善

①好的,美好的。

(例: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出师表》)

②此处活用,讲作“向往”。

(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

③善于,擅长。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度

①法度。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估计。

(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3.固

①固定,稳固,可引申为“固执”。

(例: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②本来。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

①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

(例: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②看,审察。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相国,宰相。

(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④互相。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

①翻转,颠倒。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反,对立。

(例:

然而成败异变,功出相反也《过秦论》)

③反而,反倒。

(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省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师说》)

④背叛。

(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6.虽

①即使,纵然。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

(例:

虽无予之,路车疾马?

(《诗经·小雅·采菽》)

7.修

①美好的。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长。

(例:

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修理,整理。

(例:

退将复修吾初服)

三、词类活用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_____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_______)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_____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____________)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_____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_______)

《孔雀东南飞》

一、通假字

1.吾今且报府  (_____,通_____,_________)

2.终老不复取(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蒲苇纫如丝(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槌床便大怒(______,通_____,_________)

5.摧藏马悲哀(______,通_____,_________)

6.合葬华山傍(______,通_____,_________)

7.府吏见丁宁(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2)可怜体无比(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3)千万不复全(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4)叶叶相交通(_____,古义:

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5)感吾区区怀(_____,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仕宦于台阁(名词“     ”作动词,         )

头上玳瑁光(名词“     ”作动词,         )

(2)名词作状语:

①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____”作“___”的状语;         ) 

②手巾掩口啼(名词“____”作“___”的状语;         )

③卿当日胜贵(名词“____”作“___”的状语;         )

④晚成单罗衫(名词“____”作“___”的状语;         )

(3)动词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动词“_____”做名词;____________)

(4)形容词作动词:

千万不复全(形容词“___”作动词;___       )

 (5)使动、意动用法:

①足以荣汝身(“__”形容词使动;_______         )

②以此下心意(“___”名词使动;      ___   )

③戒之慎勿忘(“___”动词意动用法,     __    )

四、一词多义

(1)  为:

①为诗云尔(词性        ,词义        )

②非为织作迟(词性        ,词义        )

③阿母为汝求(词性        ,词义        )

④时时为安慰(词性        ,词义        )

⑤自名为鸳鸯(词性        ,词义        )

   

(2)  相:

①及时相谴归(词性        ,用法________,词义        )

②儿已薄禄相(词性        ,词义        )

③好自相扶将(词性        ,词义        )

④誓不相隔卿(词性        ,用法________,词义        )

⑤相见常日稀(词性        ,词义        )

(3)且:

①吾今且报府(词性        ,词义        )

②且暂还家去(词性        ,词义        )

③四体康且直(词性        ,词义        )

(4)自:

①自可断来信(词性        ,词义        )

②本自无教训(词性        ,词义        )

③好自相扶将(词性        ,词义        )

④物物给自异(词性        ,词义        )

⑤不图子自归(词性        ,词义        )

⑥自君别我后(词性        ,词义        )

⑦我自不驱卿(词性        ,词义        )

(5)何:

①何乃太区区(词性        ,词义        )

②隐隐何甸颠(词性        ,词义        )

③何意致不厚(词性        ,词义        )

④言何复来还(词性        ,词义        )

(6)遣:

①为仲卿母所遣(词性        ,词义        )

②十七遣汝嫁(词性        ,词义        )

③县令遣媒来(词性        ,词义        )

(7)会:

①会不相从许(词性        ,词义        )

②于今无会因  (词性        ,词义        )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汝是大家子(用“       ”表判断)

2.宾语前置:

何言复来还(“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

  __________    )

3.状语后置:

仕宦于台阁(“         ”后置,正常语序:

           )

《兰亭集序》

一、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_____,通_____,_________)

2.虽趣舍万殊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所以游目骋怀(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例句)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

(______,意为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______,意为__________)

不知老之将至:

(______,意为__________)

少长咸集:

(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

况修短随化:

(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

死生亦大矣:

(_______,意为__________)

(3)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意为__________)

(4)数词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意为__________)

四、一词多义

1.  修

①动词,做,从事。

(例:

修禊事也)

②形容词,高。

(本文:

_______________)

③形容词,长。

(例:

况修短随化)

2.   一

①一边。

       (例:

一觞一咏)

②数词,一个。

(例:

若合一契)

③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本文:

_______________)

④一样。

(例:

其致一也)

3.以

①介词,把。

(例:

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②介词,因为。

(例: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③连词,用来。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

①介词,到。

(例:

终期于尽)

②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例:

当其欣于所遇)

③介词,对或在。

(例:

暂得于己)

④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

①动词,作为,当作。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动词,成为。

(例:

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6.之

①结构助词,的。

(例: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

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④动词,到,往。

(例:

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

⑤代词,它。

(例: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7.所 

①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用“       ”表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用“       ”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   __ 宾语和_______宾语“_____”)

(2)列坐其次(省略介词“_____”)

(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介词“_____”)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后置,“       ”后置,正常语序:

      ________________     )

(2)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    ”后置,正常语序:

     __      )

(3)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

(4)不能喻之于怀(介宾短语后置,“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__________   )

六、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

___________)

终期于尽(期:

__________)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

_________)

是日也(是:

_______)

信可乐也(信:

________)

向之所欢(向:

_________)

列坐其次(次:

____________)

及其所之(及:

____________)

《赤壁赋》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通_____,_________)

(2)山川相缪(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_____,通_____,_________)

(4)杯盘狼籍(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2)白露横江(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3)凌万顷之茫然(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4)望美人兮天一方(_____,古义:

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_____,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

(2)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   (     ,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③下江陵(攻占)(     ,         )

④顺流而东(     ,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    ,_________;    ,__________)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  ___________       )

泣孤舟之嫠妇(     ,    ___________     )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     ,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

 渺沧海之一粟(     ,         )

四、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②动词,眺望,远看。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

   

(2)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②副词,像。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

(3)虚:

①指月缺。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4)白:

①白露横江(形容词,白色的。

②发白,即天亮了(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

(5)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

②介词,从。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介词,被。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6)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副词,永远。

②动词,增长。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7)然:

①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8)歌:

①动词,唱。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五、重要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词性     ,词义  _____     )

(2)倚歌而和之。

(词性        ,词义   ____     )

(3)正襟危坐而问客。

(词性        ,词义  ___      )

(4)侣鱼虾而友麋鹿。

(词性        ,词义     ____   )

2.之

(1)哀吾生之须臾。

(词性        ,词义     ____   )

(2)凌万顷之茫然。

(词性        ,词义     ____   )

(3)苟非吾之所有。

(词性        ,词义     ____   )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词性        ,词义     ____   )

3.乎

(1)而又何羡乎。

(词性        ,词义     ____   )

(2)相与枕藉乎舟中。

(词性        ,词义     ____   )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词性        ,词义     ____   )

六、特殊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用“       ”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用“____”与“_____”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用“___”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用语气词“____”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乎”表____________)

3.省略句 

(1)(____)如怨如慕,(____)如泣如诉(省略     词或语)

(2)(________)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     词或语)

4.倒装句

①  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  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    )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

(“  _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_____    )

《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4.于是余有叹焉(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5.而卒葬之(_____,古义:

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有泉侧出(     ,表   __    ,_____       )

(2)名词做动词

始舍于其址:

(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__________。

名之曰褒禅:

(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____________。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_名词做动词,___________。

而其见愈奇。

(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__________。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__________。

(3)形容词做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

(4)形容词做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___________。

火尚足以明也:

(_____形容词用作动词,________。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

四、一词多义

 

(1)“道”

①名词,路、道路。

(例:

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②名词,道理。

(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名词,主张。

(例: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④动词,说、讲。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

⑤名词,方法。

(例: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盖”

①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充)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③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例: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④动词,超过,胜过。

(例: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3)“文”

①名词,文字。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词,纹理。

(例: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活板》)

③名词,文章。

(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动词,掩饰。

(例:

文过饰非)

(4)“然”

代词,如此,这样。

(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形容词,对、正确。

(例: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5)“观”

动词,观察。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景象。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要虚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词性        ,用法        ,词义        )

②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词性        ,用法        ,词义        )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词性        ,用法        ,词义        )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词性        ,用法        ,词义        )

2、“其”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⑤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⑦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词性        ,用法        ,词义        )

⑧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词性        ,用法        ,词义        )

六、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         :

表      的句式,译为:

                      )

2、何可胜道也哉!

(         :

表      的句式,译为:

                      )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表      的句式,译为:

                      )

七、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_____ ”后置,正常语序:

   ____    _________    )

(2)省略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___)以怠。

       (省略     词或语)

2.余于仆碑,又以(___)悲夫古书之不存。

(省略     词或语)

(3)判断句

1.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