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88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ocx

浅谈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怎样用导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宁安市朝鲜族中学物理组:

尹英子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我们学校也近几年要求改革教学方法,让教师们通过各种方法研究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物理学科知识难度大,学生听讲尚感艰难,大部分物理教师更难以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才能既切实提高物理成绩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为我是朝鲜族,汉语水平有限语言表达不顺通请谅解)2014年5月22号我参加过牡丹江市朝鲜族理科年会,那时我出了高一物理“必修2第7章3节功率”一节的公开课,当时上完课之后感觉比较好,因此下面我以那次出的公开课为例,在新教才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谈一谈自己微不足道的看法,。

一.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分析好这一节课的内容。

导学案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学案首先分析好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要分析好一节课的教材内容如: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确了这些之后,教师要围绕这些内容一步一步地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方法。

我在功率这节课的教学上重点放在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

通过研究讨论功率概念,使学生学会接受新知识的方法和思路,科学地思考相关物理问题。

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与讨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既是描述做功快慢又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而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更是难点,导学案设计中应该以瞬时功率公式的应用计算为核心,加强例题分析,龙其是机车功率一定时,力与速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最大功率匀速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的关系应用,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认真对待。

可以设计加强双边活动,通过练习找到并掌握处理该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要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确定知识目标。

教师在准备导学案时应明确,学生通过这节课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了解什么、会应用到什么程度,这一节课围绕以上重点和难点要确定以下的四个知识目标: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P=W/t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3、根据功率的定义式推导P=Fv,并能用于分析、计算和解释现象。

4、对机车的启动问题的讨论巩固对公式P=FV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的关键,只要知识目标明确了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好了知识目标的内容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其次教师要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和解决什么问题。

我在这一节课,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用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又让学生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机车的启动过程的分析掌握应用P=FV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再次虽然物理科目是单调枯燥的科目,但要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节课通过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只要目标明确了,为了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而研究教学过程和每个环节的处理方法,还有提出合适的思考题、探究题、练习题,学生通过解决这些的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理好学习过程这一环节。

学习过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准备、学习思路、学法指导、阅读、探究、质疑提问等等。

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把“功率”这一节课分成了导入部分、三个知识点部分、能力提升部分、巩固部分等。

把学生分成10组按组为单位每组选一名组长,让组长对自己的组员负责进行小组讨论、安排谁到黑板上去表现或回答。

导入部分——学习准备部分。

(用课件展示)

1.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_______,且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3.谁做功快?

(用图片展示以下内容做功过程)

1)一头牛一天能耕地五亩田地,一台耕地机一天能耕地约20亩田地。

2)老农挑水,抽水机抽水。

从复习功的概念引入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让学生自由回答过程中点出主题,衡量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概念建立的过程,理解概念的内涵。

之后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导思交流一:

(用课件展示:

阅读教材p60页,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点一和跟踪训练1各组准备回答。

知识点一:

功率的概念

1、定义:

2、定义式:

3、功率的物理意义:

4、单位:

跟踪训练1、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

给学生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P60页完成知识点一和跟踪训练1的内容之后,让小组对答案比较,教师可让学生按小组为单位举手回答。

这部分是这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首先让学生知道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P=W/t分析问题,并了解用比值法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之后进入导思交流二部分。

导思交流二:

(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说一说”部分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点二部分,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会求平均功率,第十组代表准备回答其它组可以抢答)。

知识点二:

功率的种类

1.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机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值是_____________,是发动机____________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_____________额定功率。

但短时间内实际功率可以________额定功率.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公式P=W/t表示的是t时间内的________功率,当t趋近于0时对应的功率为______功率.

这部分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之后,让第十组代表回答,要是回答的不理想可让别的组抢答,之后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问题并进行按组互答或老师直接回答。

因为这部分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可能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分不清例如:

为什么实际功率可以短时间内大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内大于额定功率?

或日常生活中一般什么样的是额定功率?

什么样的是实际功率?

等等。

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几幅表示额定功率的图片,例如:

自动型洗衣机、液压挖掘机、和各种机器的表示额定功率的商标等,还可举例如:

开运动会时你能用跑100米的速度跑完1000米吗?

等问题学生可用比较法去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和含意。

之后进入导思交流三部分。

导思交流三:

(课件展示:

仔细阅读课本第61页“功率与速度”内容和“做一做”部分,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点三部分,请推导公式P=Fv,第一、二、三组代表到前面或后面的黑板上写出推导过程并完成讨论题。

知识点三:

功率与速度

1、推导过程:

2、讨论:

分别可以用哪个公式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P=W/t,P=FV

这个公式是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教师先巡回看一看学生按各小组进行讨论的情况,也可参加个别组的讨论,三个组的学生代表可以在自己组内完成的及时到黑板上去展示推导过程,等三个组都完成之后,老师可让其中一组的代表给学生简单说明自己的推导过程,讲完之后教师应适当地给于表养或鼓励。

还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答或老师给回答,这样处理能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太难因为教科书里都有推导过程因此可能很快能推导出来,但学生可能不会注意到公式P=FV适用范是什么?

老师要强调,物体做变速运动中时也可用此公式,公式中的速度可以是平均速度也可以是瞬时速度。

之后进入下一环节

三.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选好例题和达标测试题也是很重要。

(用课件展示:

请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能力提升例题1、2部分,第四、五组、六组完成能力提升例题1,第七组、八组、九组完成能力提升例题2,完成之后各组代表到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能力提升例题1、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试求:

(1)汽车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的速度?

(2)如果阻力不变,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用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实际功率多大?

能力提升例题2、

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功率

(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功率

温馨提示:

涉及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的功率”以及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这部分是这节课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可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解题,分组讨论互相帮助计算完成,各组的代表们完成的同时到黑板上去进行解题,教师巡回看一看各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等各组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进行点评,还是让4、5、6组中的一位代表给学生讲解能力提升题1。

7、8、9组中的一位代表讲解能力提升题2,讲完之后教师应适当地给于表养或鼓励。

知识点处理完后,要让学生理解好这节课的各知识点的目标和重点,难点内容就要选好题,让学生通过精练的,有代表性的能解决重点和难点的题来解决这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用能力提升题1来让学生理解好,用公式P=FV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巩固对公式的理解、还有在实际问题中,以额定功率启动过程中功率P不变时速度与牵引力的变化关系、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和阻力的关系等。

通过这一道题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额定功率与瞬时功率的区别。

用能力提升题2来解决,学生对公式P=W/t的进一步理解,还让学生能区分对哪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这样用两道能力提升例题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且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能给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互相帮助、还能引起学习的热情。

达标测试

1.用公式P=FV分析

P一定时,F与v成_________,如汽车上坡时减小速度以增大________。

v一定时,F与P成__________,如汽车速度不变时,加大油门以增大_______。

F一定时,P与v成________,如汽车匀加速行驶时,速度增大,功率也________。

2.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

为什么?

3.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阻力F保持不变。

当它以速度V、加速度a加速前进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从此时开始,发动机始终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1)汽车的加速度和速度将如何变化?

说出理由。

(2)如果公路足够长,汽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这部分处理时可能时间不够不能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1、2题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回答,第三道题是有探究性的可留作业回家完成,其实应用公式P=FV,来讨论发动机的两个启动过程、及匀加速启动和以额定功率启动过程是这节课很难解决的问题,一节课40分钟很难达到让学生对这部分理解透,因此要在下一节课里专门讨论这部分的两个发动机的启动过程。

小结:

课件展示。

1、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

P=W/t(该式一般用于求平均功率)

3、计算式:

P=Fv(该式用于求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瓦特W

作业:

教科书P63页习题1-3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先创设情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过程中引入本节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和了解其意义,体会用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学会求解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功率问题,又通过探究、讨论机车启动过程到匀速运动过程中公式P=FV和F-f=ma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还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课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对机车启动过程理解的不透要通过下一节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浅谈怎样用导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宁安市朝鲜族中学物理组:

尹英子

2014.9.18.

 

宁安朝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

设计者

时间

课时

课型

教具

尹英子

2014.5.22

第1课时

新授课

多媒体

课题

必修2第7章3节功率

学习

目标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P=W/t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3、根据功率的定义式推导P=Fv,并能用于分析、计算和解释现象。

4、会用公式P=FV分析发动机的两个启动过程。

重点

功率的两个公式

难点

应用功率的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连接:

1.课件展示;复习功的概念,公式等。

2.课件展示:

谁做功快?

导思交流一:

阅读教材p60页,导出功率的概念并完成跟踪训练1各组准备回答。

知识点一:

功率的概念

1、定义:

2、定义式:

3、功率的物理意义:

4、单位:

跟踪训练1、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

导思交流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说一说”完成下列两个填空题,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会求平均功率(第十组代表准备回答其它组可以抢答)。

知识点二:

功率的种类

1.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机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值是_____________,是发动机____________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_____________额定功率。

但短时间内实际功率可以________额定功率.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公式P=W/t表示的是t时间内的________功率,当t趋近于0时对应的功率为______功率.

导思交流三:

仔细阅读课本第61页“功率与速度”内容和“做一做”部分,请推导公式P=Fv,第一、二、三组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推导过程并完成讨论题。

知识点三:

功率与速度

1、推导过程:

2、讨论:

分别可以用哪个公式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P=W/t,P=FV

*请小组讨论、第四、五组、六组完成能力提升1,第七组、八组、九组完成能力提升2,完成之后各组代表到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能力提升例题1、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试求:

(1)汽车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的速度?

(2)如果阻力不变,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用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实际功率多大?

能力提升例题2、

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功率

(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功率

温馨提示:

涉及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的功率”以及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达标测试

1.用公式P=FV分析

P一定时,F与v成_________,如汽车上坡时减小速度以增大________。

v一定时,F与P成__________,如汽车速度不变时,加大油门以增大_______。

F一定时,P与v成________,如汽车匀加速行驶时,速度增大,功率也________。

2.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

为什么?

小结:

课件展示。

作业:

教科书P63页习题1-3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先创设情竟题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过程,学生们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和了解其意义,体会用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学会求解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功率问题,又通过探究、讨论机车启动过程到匀速运动过程中公式P=FV和F-f=ma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还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课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机车启动过程理解的不透,要通过下了节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