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91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docx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一

新疆物理中考试题

(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3年我国将北斗星导航应用于交通运输业中,这将大幅度提高道路运输业应用卫星导航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计划用2年时间,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承平台,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这个系统对车辆的精确定位与导航主要是依靠(  )

A.电磁波

B.激光

C.超声波

D.红外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C.卫星与地面站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手机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带来电磁污染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形成

C.小孔成像

D.铅笔“折断”

5.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是3kg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

6.完成交会对接后,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

A.引体向上

B.做俯卧撑

C.举哑铃

D.原地蹬自行车

7.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

D.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8.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

)(  )

A.等于50g

B.小于50g

C.大于50g

D.无法确定

9.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一定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

B.在走廊和楼道使用声光控开关可以节约用电

C.家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发生了短路

D.少用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7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总电阻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悠扬的笛声是由于  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的标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

1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  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  km/h.

13.小华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14.风暴来临前,海边的渔民会发现,原来还在海边悠闲自得地悬浮的水母,纷纷远离海岸,潜入较深的海水中.当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水母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

15.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约为1×103kg/m3.已知一成年男子的质是为70kg,该男子的体积约为  m3,当该男子漂浮在海面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  N.(g=10N/kg,ρ海水=1.03×103kg/m3)

16.起重机将重为3×103N的混凝土板从地面缓慢吊起上升10m,又平移5m.在上升的过程中起重机做功为  J,平移过程中起重机做功为  J.

17.如图所示,小强在30s内用滑轮组将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6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它受到的摩擦力为60N,小强所用拉力为25N,则A的重力做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第11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标有“6V1.2W”字样.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5A.则:

(1)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A.

(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  J.

19.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为防止通电时所引起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电热水壶应使用  插头.(填“两脚”或“三脚”).

三.画图题(每图3分,共9分)

20.

(1)图甲是一块质地均匀的方形薄板,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完成图乙的光路图.

21.如图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体间相互排斥作用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中标出;

(1)通电螺线管的N极;

(2)磁感线的方向;(3)电源的正、负极.

第20题图甲

第20题图乙

第21题图

四.探究题(共25分)

22.(8分)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中,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

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  .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象丁时指出:

图象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秘:

  .(此空2分)

23.(5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第23题图

第24题图甲

第24题图乙

24.(5分)实验: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图甲)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B.将待测的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酱油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此空2分).

(3)据图乙,可知倒入量筒的酱油体积为  cm3,若已测出m1是36.4g,进一步可算出这种酱油的密度是  kg/m3.

25.(7分)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 ;理由是:

 .(此空2分)

(2)用笔划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如表

(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一)

(二)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如表

(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第25题图表一

第25题图表一

第25题图

(2)

五.计算题(共16分) 

26.如图所示是一辆新型坦克,其质量为20t,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00kW,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g取10N/kg,求:

(1)(2分)坦克的重力.

(2)(3分)坦克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3分)坦克以额定功率行驶10min,发动机所做的功.

 

 

27.如表是小明家电热水壶的铭牌.求:

(1)(2分)电热水壶的电阻.

(2)(3分)将1L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

(3)(3分)要放出这些热量,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时间[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

产品型号EL﹣8952

额定功率220V

频率50HZ

额定功率1000W

容量1.0L

 

2014年5月熊炯的初中物理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3•钦州)2013年我国将北斗星导航应用于交通运输业中,这将大幅度提高道路运输业应用卫星导航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计划用2年时间,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承平台,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这个系统对车辆的精确定位与导航主要是依靠(  )

 

A.

电磁波

B.

激光

C.

超声波

D.

红外线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

解答:

解:

北斗导航系统对车辆的精确定位与导航主要是依靠电磁波进行传递信息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在导航方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2013•岳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C.

卫星与地面站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手机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带来电磁污染

考点:

能源的分类;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波的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信息的传递;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A、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C、卫星与地面间的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手机可以产生电磁场,会产生电磁污染.

解答:

解:

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或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故B错误;

C、卫星与地面站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手机可以产生电磁场,会产生电磁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利用电磁波与地面间传递信息.

 

3.(2013•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

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考点:

水的三态变化;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

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

解答:

解: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搞清楚物质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

 

4.(2013•永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日食形成

C.

小孔成像

D.

铅笔“折断”

考点:

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

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日月食都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若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便为日食;若地球在中间挡住太阳光,则为月食.日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铅笔“折断”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一样,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2013•泰安)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B.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是3kg

 

C.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

长度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此选项错误;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一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此选项错误;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此选项正确;

D、人散步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6.(2013•厦门)完成交会对接后,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

 

A.

引体向上

B.

做俯卧撑

C.

举哑铃

D.

原地蹬自行车

考点:

重力.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从同一物体在太空上比在地球上轻很多这个角度分析,可选择宇航员锻炼身体用的相关健身器材.

解答:

解:

因为同一物体在太空上比在地球上轻很多,宇航员和物体都处于一种失重状态,所以可以使用原地蹬自行车锻炼身体,而引体向上、做俯卧撑、举哑铃都不能用.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重力知识点,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使用常用健身器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想象力.

 

7.(2013•深圳)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

 

D.

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增大摩擦的方法:

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虑,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摩擦.

(2)自行车行驶时,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惯性:

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4)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是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答:

解: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正确;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B正确;

C、因为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就会向前运动,当停止蹬脚踏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因此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故C正确;

D、当用力紧蹬几下脚踏板后,自行车的速度增大,因此自行车的动能就会增大,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杠杆、简单机械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8.(2013•南昌)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

)(  )

 

A.

等于50g

B.

小于50g

C.

大于50g

D.

无法确定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浮力.

分析:

由题知,木块的密度小于酒精和水的密度,放入酒精或水中将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也等于排开酒精或水的重,再根据重力公式分析质量关系.

解答:

解:

∵ρ木<ρ酒精,

∴木块在酒精面上将漂浮,

∴木块受到酒精的浮力:

F浮=G木=G排=m排g;﹣﹣﹣﹣﹣﹣﹣﹣①

∵ρ木<ρ水,

∴木块在水面上漂浮,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木=G排′=m排′g;﹣﹣﹣﹣﹣﹣﹣﹣﹣②

由①②可知木块排开酒精和水的质量(溢出的质量):

m排=m排′=50g.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将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结合使用(F浮=G木=G排)是本题的关键.

 

9.(2013•荆州)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一定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

 

B.

在走廊和楼道使用声光控开关可以节约用电

 

C.

家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发生了短路

 

D.

少用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考点: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①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引起人体触电,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

②在走廊和楼道使用声光控开关可以节约用电.

③家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一、短路;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④少用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解答:

解:

A、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一定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A正确.

B、在走廊和楼道使用声光控开关可以节约用电.B正确.

C、家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C不正确.

D、少用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D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生活中的安全用及节约用电的常识,平时学习时多了解、积累,加强安全、节约意识,学好电、用好电!

 

10.(2013•眉山)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总电阻变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和R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的变化,利用P=UI确定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

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故A不正确;

∵I=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不正确;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的阻值,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P=UI,且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判断好电压表测量的电路元件是关键,同时要注意把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转化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来处理.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2013•巴中)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悠扬的笛声是由于 空气 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的标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

考点:

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

①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图象判断属于哪种方式.

解答:

解:

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图是禁止鸣笛的图标,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故答案为:

空气;声源.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

 

12.(2013•聊城)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 自行车 为参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