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0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本次考试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用黑色钢笔或水笔作答,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运用对偶描写景物、节令,蕴含着自然理趣,历来被人称道的两句诗是:

□□□□□,□□□□□。

(2分)

(3)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

(4)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1分)

(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liàng()地响。

(2)我暗暗地在那里nìxiào(),却一声儿不响。

(3)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tā()。

(4)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qīngpàzhòng(),把重担推给别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三十年来,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形象。

D.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C.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

奋斗是迎风劲舞的青松,,。

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意与日去   ()

(2)险躁则不能治性 ()

(3)年与时驰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8.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生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漫”“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二)(9分)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③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

“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

王羲之。

②减:

不足。

③大将军:

指王敦。

④钱凤:

人名,字世仪。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恒置帐中眠/持之以恒B.便言逆节之谋/阴谋诡计

C.屏人论事/屏气凝神D.大将军尝先出/卧薪尝胆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11.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3分)

答:

(三)(10分)

有一种成功叫“笨笨的坚持”

毕淑敏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②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的,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③她对八个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④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⑤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静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色的。

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

⑥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

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⑦二十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如雪的纯白。

⑧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

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是否还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⑨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

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奖金不再兑现。

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⑩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只想问一问,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

我能种出来……

⑪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世人再没有了这种笨笨的坚持。

⑫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2.联系上下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分)

(1)奶奶的儿女反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1分)

(2)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1分)

13.请从修辞角度品味第⑦段画线句子“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如雪的纯白”。

(3分)

答:

14.文章结尾句“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中的“绿手指”与第①段中的“绿手指”含义有何不同?

这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希望?

(5分)

答:

(四)(17分)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

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

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

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

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

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

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⑤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

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⑥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涨,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

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

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⑦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

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

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

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⑧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

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

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

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

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

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

“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⑨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⑩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⑪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

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⑫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5.“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16.揣摩细节描写。

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两处家人一直在关注我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4分)

答:

17.第④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与第⑩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4分)

答:

18.作者通过本文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少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

(6分)

答:

三、作文(50分)

19.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

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

”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

你看那伙人,丢了执事,都去盹睡。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

“不好,不好!

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

一时拿住,怎生是好?

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

“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

也罢!

也罢!

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即整衣撞进去。

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

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遏,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

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

大圣喜道:

“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

”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

“不好!

不好!

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

走!

走!

走!

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

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提到的两件事。

(2分)

答:

2.选文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怎么样?

从大闹天宫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答:

    

3.孙悟空“丹满酒醒”之后,揣度道:

“不好!

不好!

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

”然后使个隐身法逃去,如此行动,你认为有损孙悟空的形象吗?

(4分)

答: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本次考试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用黑色钢笔或水笔作答,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题号

一、基础

(24分)

二、阅读(46分)

三、作文

(50分)

附加题

(10分)

合计

1~5

(一)

6~8

(二)

9~11

(三)

12~14

(四)

15~18

19

得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运用对偶描写景物、节令,蕴含着自然理趣,历来被人称道的两句诗是:

,。

(2分)

(3)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

(4)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1分)

(5) ,  。

,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2.(4分)

(1)(   )

(2)(     )

(3)(   )(4)()

3.(3分)(   )

4.(3分)(   )

5.(4分)

奋斗是迎风劲舞的青松,,。

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6.(3分)

(1)(  )

(2)(  )(3)(  )

7.(4分)

(1)译文:

(2)译文:

8.(3分)()

(二)(9分)

9.(3分)()

10.(3分)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11.(3分)答:

(三)(10分)

12.(2分)

(1)

(2)

13.(3分)答:

14.(5分)答:

(四)(17分)

15.(3分)答:

(1)

(2)

(3)

16.(4分)答:

17.(4分)答:

18.(6分)答:

三、作文(50分)

19.题目:

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

200

400

600

700

800

附加题(10分)

1.(2分)答:

2.(4分)答:

3.(4分)答: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24

110(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

(1)1山岛竦峙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2影入平羌江水流思君不见下渝州

(4)1博学而笃志

(5)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4 (每个词1分,每词错一字扣0.5分,扣完该词分为止)

(1)1嘹亮

(2)1匿笑

(3)1坍塌

(4)1拈轻怕重

33 D

43 C

54示例:

奋斗是傲雪盛开的腊梅

奋斗是高傲飞翔的海燕

(评分意见:

结构相似,内容连贯,即可。

二46

(一)10

63

(1)1消失

(2)1修养

(3)1疾行,指迅速逝去

74

(1)2以(用)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83B

(二)9

93B

103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113①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想方设法来自救。

②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题能从一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表达通顺即可)

译文:

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

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

一会儿钱凤来了,两人摒退其他人讨论大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便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

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

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

“不得不杀掉他。

”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右军的性命得以保全。

(三)10

122

(1)老奶奶根本不懂遗传学的规律,专家都做不到,老奶奶年纪太了很难做到。

(1分)

(2)老奶奶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1分)

133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金盏花的美丽和纯白,(1分))衬托出老奶奶的坚持不解的精神终于得到回报。

(1分)

145第①段中的“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园丁的称赞,结尾段的“绿手指”指持之以恒的精神。

(3分)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老奶奶一样拥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2分)

(四)17

153

(1)我要在大房间中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