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048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进校工作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进校工作总结.doc

《进校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校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进校工作总结.doc

2015年度工作总结

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我校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立足岗位和职能,突出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有计划、有重点、创造性地为建设教育强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研员素质

全体教研员坚守“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理念,带头学习遵守“八项规定”,保持“多积淀、常充电、树形象”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勤于汲取教研经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把自己打磨成真正能“导好课、评好课、讲好课、被信任、得好评、受欢迎”的教研员。

(二)积极探索研究,扎实推进教研教改

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

按照局校制定下发的《加强学校教学常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研室每次下校都抽查教师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深入课堂听课并及时组织上课、听课教师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同时深入教务处了解教学管理情况。

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各校教学管理情况和全县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业务情况,对决策全县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供了有效的第一手材料,也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中小幼教研员到基层学校听课均超过120节。

二是抓实片区教研活动。

城乡联动校际教研活动成效显现,每次活动主题鲜明,由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各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比赛,再由每所学校派一位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各显特色,充分互动,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加强课题管理。

召开中小学、幼儿园课题工作及培训会议,县课题专家组加强对基层学校各级别课题的申报、跟踪、指导、结题验收工作。

现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15个,县级课题292个。

本学年新立项县级课题,中学136个,小学、幼儿园56个。

四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充分发挥了长汀四中作为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功能。

指导和参与策划学校特色办学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在第二实小举办“长汀县小学第七届特色办学暨课改经验展示”推进会。

通过活动要求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思路,确定本校特色发展方向或继续修订和完善原有特色方案,融特色学校建设和课程改革推进于一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实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专长,教学有特点。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合理有序地开展。

五是搭建研究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基地校功能,组织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县优秀青年教师开讲座、上展示课。

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举办县各学科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重点探索了“同课异构”、“双课双评”、“一课三评”的教学新模式。

举办县直小学面向全县的开放周活动以及省、市、县示范幼儿园教学开放活动。

指导各中心校(中心园)举办教学专题开放周活动。

在原有的学校网络、教学论坛、教研沙龙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学科“公用学科电子邮箱”、教研室QQ群,基本做到了网上资源共享、网上业务交流和网上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六是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全县各校教务处、教研室主任参加的中小学教学工作及课程改革会议。

加强课程改革工作及教研工作的管理,把“发展内涵、创建特色、提升质量”作为特色办学、深化课改的重点。

分别在第二实小和河田中学举办了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开放周活动,总结交流研讨和推广特色办学及课程改革经验。

七是开展学业评价研究。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把“学业评价改革”作为重点课题之一,确立了实验小学、汀师附小、中区小学作为试点校,着力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评价机制。

八是鼓励师生参加竞赛。

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取得可喜成绩。

一年来,教师参加的各种业务竞赛,获得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市一等奖3名;另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县获市优课76节,省优课18节,9节被推参评全国优课。

在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各学科学生竞赛中,获省级奖励的有二十多名;获得市一等奖的有三十多名,二等奖的四十多名,三等奖的100多名;县级奖励200多人;另外,举办了第八届小学生“五项”知识技能竞赛,300名小学生获奖,9所学校获得了团体奖。

各级各类竞赛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特长的发展,推进了我县素质教育的发展。

九是做好论文交流、评选、汇编工作。

一年来,我县在专题研究、论文和论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研员及基层教师撰写的论文有60多篇收进CN级刊物汇编。

另外,还收集了200多篇中、小幼教学论文汇编成集。

(三)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根据我县实际和现代教学发展的新情况,在培训方式上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集中培训学习为辅,分享省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教师培训的最新成果,同时做好“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邀请县内县外名师开展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

1、新聘任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新聘任的中小幼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我校采用“一对一”、“点对点”、长期跟踪指导的方式分别对幼儿园、中小学新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2、省市级“名师送培下乡”培训。

组织了多场次的名师送培下乡、送教到校活动,此活动开展了幼儿园和初中语文、英语及高中语、数、英三个学科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共有9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3、在职教师培训。

积极组织全县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新课程培训,一学年来,受训教师超千人。

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工作,共1600多人参加了培训。

另外,还组织了八期在职幼儿教师培训,共计460多人参加。

4、学历教育方面:

做好福师大网络学院的招生报名、考试及毕业工作。

经过努力,我校招收了2014年秋季班新生31名、2015年春季班21名。

(四)强化管理落实,做好教学质量监控

1、抓好教学质量监控。

改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做到真实有效,积极促进学生各科均衡发展,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继续抓好考风考纪建设,净化考试环境。

组织我校教研员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初中期末质量检测。

小学抽考、期末质量检测,认真组织命题、评卷,做好质量分析,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的功能。

2、抓好毕业班工作。

切实加强对全县高、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

深入学校调研,摸清县内初、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好初、高中毕业班各学科的学科会、研讨会;及时总结和交流各校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经验,明确中考、高考方向,制定复习应考的最优方案;加强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深入研究课标、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中高考试题的命题要求及网上阅卷的要求,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我县高考和中考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辉煌,考进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600分以上考生突破300人,上线人数及上线率都居全市前茅;中考仍然取得较好成绩,各科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二名,及格率、优秀率也位居全市前茅

(五)加强德育工作,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年来,德育研究室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片际德育工作交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编印了12期《德育工作通讯》,交流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组织德育专干培训,评选、汇编《德育论文》,制作、更新《德育工作》网页等。

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

同时,为加强对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有效整合我县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了心理健康送教下校活动,为有效促进我县师生的身心健康作出贡献。

(六)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取得丰收

我校一直重视抓好学校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

要求全体教研员,对基层学校服务意识要强,对工作要务实高效,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全校上下人和气顺,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协调的工作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

在第九、十、十一届市级文明学校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被授予第十二届市级文明学校。

总之,教师进修学校是全县教研、教改的指导中心,也是全县教师继续教育的中心,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我校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不足,与本市先进县市比我们还有差距。

今后我们全体教职工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县尽心尽力。

二〇一五年九月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