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75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docx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

一、案例描述

基本资料:

XX,男,16岁,现就读于XX职业中学。

现在与爷爷同住,母亲对她关心很少,家庭经济条件很差,要靠低保来维持生活。

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沉迷网络,经常因为某些原因对家人说谎,曾为了某些问题和家人争吵,甚至轻生,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背景资料:

案主在7岁的时候,父亲由于意外去世,母亲在父亲去世两个月后重新组建家庭,把案主扔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不闻不问。

爷爷奶奶和案主的生活来源全依靠伯父。

奶奶对案主很宠爱,但在案主9岁时,奶奶去世,

给案主造成很大的打击。

爷爷在奶奶去世后对案主也宠爱,伯父常年在外工作,除了经济上给予案主关心,很少对案主管教。

在案主读初中时认识了一些哥们儿义气的朋友,时常一起去网吧通宵玩耍,进而学习一落千丈,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在升高中时选择了就读当地的一所职校。

主要问题1、自我评价低2、学业落后3、网络成瘾4、沟通障碍、缺乏诚信

问题分析:

1、自我评价低。

案主由于出身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而且没有父母的关怀,从小就认为比别人少了很多。

产生了

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各方面评价都很低

2、学业落后。

案主一度沉迷网络,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学心理,进而放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网络成瘾长期无人管教,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交友不慎,案主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4、沟通障碍、缺乏诚信。

由于家人对案主期望过高,而案主缺乏自信,每当达不到家人的要求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说谎,以提升自己在家人心中的形象,以骗取家人的信任,获得家人的夸奖,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二、介入策略

服务模式

1、任务中心模式:

解决的是心理与社会的问题,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

该模式关系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

任务中心模式相信案主有解决其问题的能力与潜能,所以这一模式强调发挥案主本人的主观能动性。

案主在界定问题与处理问题上有最后的决定权,他可以决定是否处理以及如何处理;同时案主在任务的执行上必须相当投入,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

该模式认为,问题产生是由于个人能力暂时缺损,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

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目标:

1、帮助案主克服自卑的心理,重建信心,走出痛苦、沉

沦的牢笼。

2、帮助案主恢复学习,增强案主的能力。

3、帮助案主寻找相关资料,建立良好的人际、家庭关系。

工作计划:

1、与案主联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2、讨论并分析案主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3、与案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定出总目标和小目标,制定一个具体的、短期的、可行的工作认为。

4、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对案主进行支持和鼓励,当案主遇到困难时和他一起分析解决。

5、若任务顺利完成,案主各方面得到提升。

回顾个案过程,对案主进行鼓励,制定未来的计划。

三、服务内容

(一)具体目标:

认清问题之所在

服务时间:

2011-11-18

个别活动时间、目标、内容。

1、工作人员自我介绍(包括扮演的角色)5分钟案主与

工作者初步认识

2、案主自我介绍10分钟深化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建立初步的信任感

3、介绍服务目的、澄清案主的疑问、制定规范,签订协议。

20分钟使案主初步清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

4、工作者与案主就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让案主认识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10分钟商讨具体、合理的解决方案,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制定目标5分钟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感受及意见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

案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峻性、急迫性。

并愿意积极的去改变现状。

5、解决方案、目标:

A、发展能力、培养自信、准确定位。

B、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C、控制上网频率、远离网络危害、合理规划时间。

D、学会沟通理解,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E、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F、全方位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自身综合能力。

(二)具体目标:

打开心结,实施关爱

服务时间:

2011-11-23

1、主动接近案主,鼓励、赞扬

2、放松训练,引导他打开心扉15分钟加深案主自我认

识,使其能准确定位。

让案主做一次测试(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

测试结果分析15分钟清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目标。

谈论问题(A、我能做什么?

我不能做什么?

B、我的理想是什么?

C、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10

分钟发展能力,培养自信1、挖掘优势,从长处看发展2、认清劣势,分析劣势带来的影响3、分析自身条件,展望未来10分钟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包括阶段性目标)1、

学习方面的规划2、生活方面的规划3、理想、目标4、未来就业规划5分钟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感受及意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

案主对自身有了新的认识,树立了信心与勇气,有意愿挑战未来

人生规划:

1、学习方面的规划A、合理安排时间,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快乐地学

习、充满信心地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C、要虚心、

要自信、有主见、有理智,认真学习英语。

D、除了完成课

程的学习要求外,广泛阅读,拓宽自身的视野。

2、生活方

面的规划A、探寻心灵的地图,做到最好的自己。

B、努

力认清现实,全面发展自我。

C、努力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D、提高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

(三)具体目标:

控制上网频率、远离网络危害、合理规划时间。

服务时间:

2011-11-27

1、使案主认清自己网络成瘾的状况:

描述自己对网络

的依赖状况;做一个“网络成瘾自我诊断题”15分钟获得家人的支持、协作,进一步的了解案主的网络史了解家人对案主沉溺于网络的看法(电话访谈)20分钟寻找网络成瘾的因素1、环境因素(学校、家庭、社会)2、自身因素15分钟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1、身体方面2、精神方面3、人格方面15分钟制定合理的戒网方法、目标1、商讨解决方案2、制定合理目标5分钟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收获、感受及意见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

案主清除的认识到过度依赖网络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的困扰、危害,并愿意在家人的帮助下摆脱困境。

四、网瘾综合征八项标准

1、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2、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3、当网络线路被掐断或因故不能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4、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5、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上网的程度?

6、是否因为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

险?

7、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8、有4项或以上并持续一年就表明已是“网瘾综合征”。

五、网络成瘾的因素:

家长的原因

1、要求过高2、过于严历3、疏于管理4、过分溺爱5、缺

乏情感6、暴力行为7、自身问题

孩子的原因

1、贪玩心理2、自卑心理3、缺乏自控4、逆反心理5、敌

对心理6、过度要求7、缺乏情感8、以暴易暴

六、网络成瘾危害:

1、长时间上网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往。

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2、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

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

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3、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的扭曲的表现。

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于变为相反的东西。

这样的互联网容易造成人们角色的混乱。

青少年情感情绪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对刺激——反应模式产生依赖。

而互联网上的不良的元素,恰恰是很具有诱惑力、易刺激人的感观,一旦青少年对其产生了依赖,沉溺于其中的话,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七、表现与特征:

1、身体方面:

视力下降,背肩肌肉劳损,睡眠混乱,免疫功能减弱等精神状态:

上网时精神振奋,全神贯注;下网时精神萎靡,忧闷抑郁,有躁狂、焦虑、社交恐怖倾向。

2、人格特征:

喜欢独处,性格内向封闭,易陷入虚幻的世界中。

八、戒网的方法、目标:

1、孩子目标:

行为规范、适应环境、抗拒挫折、增强情商、稳定情绪。

建立自信、改变偏执、学会感恩、心理成熟。

C、规范作息时间。

(有

2、家长目标:

和谐家庭、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A、家长要适当的满足案主合理需求B、转移案主兴

趣爱好(兴趣培养——爱好转移)

效的控制上网时间,进而减弱网络游戏的痴迷度)D、家长都要与孩子交流沟通,多给予孩子精神情感上的关爱,为其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空间,增强其自信。

3、社会、学校的角度:

要加强网络使用的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变堵为疏,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单的积极作用。

从学校教育来说,应以学生成长为本,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适当减轻学生的压力。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九、沉醉与网络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每天有户外体育活动,天天如此,一个小时;

2、不能开夜车,以学校课堂为主,听好课;

3、有8小时睡眠;

4、听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在学习时,不要听歌曲;

5、每天有足够的休息;

6、彻底消除物质欲;

7、经常回忆最好的精神状态;

8、不要指望有什么方法,学习方法往往是炒作,学习靠自己的踏实;

9、消除嫉妒心、消除虚荣心、消除抱怨、消除借口。

10、短期计划: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2、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3、

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4、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5、每天

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6、合理安排时间,

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远期目标:

考试理想的大学。

坚持做到如下几点:

1、学习未动,兴趣先行2、务学与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4、态度决定一切5、不

强调进步6、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7、会

玩、会偷懒、然后会学8、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

一步计划、调整自己9、学习别人

11、提高诚信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成员和谐相处。

1、学习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2、敞开心扉与人交流、

沟通3、以诚相待.5分钟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收获、感受及意见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

案主清除的认识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愿意努力改善现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自身角度:

1、认知偏差(自我评价过低、从众,缺乏主见)2、情绪失控3、态度不端正、偶尔缺乏诚意4、语言(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困难)5、个性(自

我为中心)

12、其他方面:

1、生活方式、价值观2、交往频率

建议:

一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自高自大,也不自轻自贱;二要正确认识他人;不以偏见和成见看人;三是交际中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因自己的喜怒哀乐影响效的气氛。

同时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四是善待他人,待人要"尊"、"真"、"诚",忌"傲"、"伪"、"妒"五、要提高语言素养,谈吐得体,以诚相待,酿造亲切自然的交际环境。

六是不断完善交际人格。

十、后期跟踪

这次活动以后,我们进行了结案,并制定了一系列跟踪服务计划,评估反思成效:

我们认为服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多次的会谈,案主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有效的控制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改善。

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清楚的发现,案主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

在本案例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积累起来的情绪冲突和不愉快等,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帮助案主逐渐忘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

我们通过鼓励案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案主的自信心、增强案主的受挫能力,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但是,就案主现在的状

况,如果依旧不能很好的适应生活,是否会回到自暴自弃的状态中去呢,甚至,会不会加重案主的挫败感?

启示感受:

面对沉默寡言的案主,找到切入点是至关

重要的。

本此活动中,我们显示了极大的耐心,化解的案主的恐惧和抗拒心理。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对案主的问题做自我的价值判断,我们本着一种探讨、协商的口吻和案主进行访谈,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提升案主对问题的自决能力。

我们还注重让案主自我剖析,亲自面对存在的问题,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智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此外,我们还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开展访谈。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案主情绪不稳定、保持沉默、家庭的配合力度不够等。

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分析,不能将理论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很多方法、技巧用起来比较生疏、僵硬。

过这个个案,我们发现:

第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案主极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第二,针对性格内向的案主,找到话题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最好选择案主感兴趣的事务;第三,案主的许多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得到解决,次要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