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101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课教师

1

9.1—9.2

可爱的校园

1

2-3

9.3—9.18

生活中的数

6

4

9.21—9.30

比较

3

5

10.1-10.5

国庆放假

6-8

10.6—10.23

加减法

(一)

13

9

10.26—10.30

整理与复习

2

10

11.2—11.6

分类

3

11

11.9—11.13

位置与顺序

4

12

11.16—11.19

认识图形

2

13-14

11.20-12.9

加减法

(二)

7

15

12.10-12.11

数学好玩

2

16

12.14—12.16

认识钟表

2

17

12.17—12.25

总复习

5

18-20

12.26-1.9

归类复习、期末检测、评价

机动

合计

50课时

 

第一单元

预备课

课题

可爱的校园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教学方式方法

引导、启发,观察、提问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指导观察情景主题图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

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

对了!

你们说的真好!

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

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

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

(想)

1、出示主题图、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

(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

(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

(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

(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

(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

(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

(1位)

2、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

有3座小房子

教师:

对!

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

(1)班、一

(2)班、一(3)班.

生2:

有小鸟

教师:

数一数有几只小鸟?

(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

(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

还有蝴蝶.

教师:

蝴蝶可真多呀!

有几只你们知道吗?

(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

(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

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

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

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

(欢迎新同学)

生2:

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

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

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

一共有几朵花呢?

(7朵)

5.小结

(1)教师:

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

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

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

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

有序观察

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1.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

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

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

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

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

有3个教室

天上:

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

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

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

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

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2只小兔子、3间教室、4只小松鼠、5个字、6只小熊、7朵花、8棵松树、9只小鸟、10只蝴蝶、

5.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课后作业设计:

学生放学回家后,寻找家中的数字,如有几口人,几件家用电器,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张床,……然后有文字后图画记录下来,上课时介绍给同学们听.

背诵内容: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1课时

课题

快乐的家园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

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难点

重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

了解1、2、3、4代表的意义

教学具

数字卡片

教学方式方法

感知、体验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

(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活动

(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你们想去吗?

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图片:

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

(板书"1")(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说:

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

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

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台上有几名运动员?

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

(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

  方法二:

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

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

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

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

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234

课后作业设计:

 

背诵内容: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2课时

课题

玩具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5各数;

2、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美观地写出1~5各数)

重难点

1-5的书写

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

教学具

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方式方法

演示、操作、体验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指名说

2、每说一种在练习本上用圆圈表示。

3、指导写1-5各数。

形象记忆:

1象小棒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秤钩

要求学生对数1-5的书写逐步达到整齐、匀称、熟练。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写数:

理解题意,第一行,仔细数一数,认真写出数;

第二行通过观察发现要写涂色的三角形的个数。

2、练一练第2题:

看数画线,画的方法不唯一,但尽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几节车厢/

(2)挡住的是第几节车厢?

(3)用数字表示出来。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

2的后面是几?

前面是几?

和3相邻的数

是几?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各数的写法,请大家要注意认真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板书设计1——5的认识

12345

 

课后作业设计:

P5练一练1、2、3、4题

 

背诵内容:

 

体会1的意义

 

从1的认识开始引出2和3、4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3课时

课题

小猫钓鱼1.知识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具

主题图

教学方式方法

演示、讲授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

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小猫钓鱼图:

(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

用几来表示?

第2只小猫呢?

第三只小猫呢?

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

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

(2)指导写0。

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

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

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

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

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

从0开始,0是起点。

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

说明: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

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

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课后作业设计:

P10第1、2、3、4题

背诵内容:

 

初步认识0的意义

 

0表示起点,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4课时

课题

文具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重难点

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难点:

8的写法

教学具

田字格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文具,你能说一说文具里都放些什么吗?

复习1-5各数。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察一下:

图画上画了些什么?

2、知道怎么做了吗?

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

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10这几个数来表示?

4、6-10的写法。

形象记忆:

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

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

第1题:

看数字画圈,再写一写。

第2题:

读数,接着画

第3、题;说一说各小朋友排在第几?

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是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板书设计6——10的认识

678910

课后作业设计:

P13练一练第4、5、6、7题

背诵内容:

从学生的日常用品引入课堂教学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5课时

课题

快乐的午餐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在比较事物的多少的过2、程中,渗透对应的思想方法。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比较数量是10以内的事物的大小。

难点:

理解事物的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具

图片

教学方式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

几只小松鼠到森林餐馆吃午餐,好客的服务员为每只小松鼠摆上了精美的餐具。

快来帮助服务员数一数还缺哪几种餐具,各缺多少?

二、说一说

1、比较松鼠和餐具的数量(同样多)

说一说:

比较松鼠和餐具多少的方法

(1)先数小松鼠的只数,再数餐具的个数。

(2)把小松鼠和餐具一一对应进行比较。

2、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

(1)比较松鼠和汤匙的数量

松鼠的数量比汤匙的数量多,汤匙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

(2)比较松鼠和杯子的数量

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

3、比较三个事物的多少

说一说,哪个最多?

哪个最少?

4、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2)用数数法比较

体验多和少的相对性

三、练一练

1、画一画

2、哪一堆正合适?

3、比一比,最多的是谁?

最少的是谁?

4、猜一猜,松鼠采了多少个蘑菇?

四、总结:

这节课“快乐的午餐”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课后作业设计:

P17练一练1—4题

背诵内容:

 

感知同样多的概念

 

比较事物的多少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6课时

课题

动物乐园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借助“动物乐园”这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重难点

重点:

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教学: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具

动物卡片、图

教学方式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

动物乐园场景。

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里。

热闹极了。

2、汇报交流。

3、设疑激趣:

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

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

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怎么比?

比的结果是什么?

②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比较小小熊和小鹿的个数,认识“=”。

(研究第一种情况)

(1)图上有几只小小熊?

几只小鹿?

这两种动物,谁多?

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习等号

小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我们就说小小熊和小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3)写一写。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

(4)举例:

除了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

根据汇报,师板书。

2、认识“>”、“<”(小兔和小猴比、小猴和小鸟比)

(1)认识“>”。

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

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2)认识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

(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课件:

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3)写一写。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1)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

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2)引导发现: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3)课件出示书第13页“填一填”。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动物乐园

板书设计认识“=、>和<”

4=43>24<5

课后作业设计:

P17练一练1—4题

背诵内容:

 

让学生探索比较的三种情况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2单元备课

第1课时

课题

过生日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重点:

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具

动物卡片、图

教学方式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

(课件出示)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三、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四、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

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出示教材p19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出示教材p19第4题: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谁喝得多?

说一说理由。

五、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全课总结:

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设计:

P17练一练1—4题

 

背诵内容:

 

板书:

过生日

(比大小)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教学的得与失:

 

 

第2课时

课题

下课啦(比高矮、长短)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2、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

重点:

高矮、长短的概念

难点:

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学具

动物卡片、图

教学方式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

疑难点

调整(补充)

课前预习设计:

指导观察P20页的情景图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从生活中看到过的事物对比引入:

(出示图片)

“长颈鹿和斑马谁高谁矮?

(1)为什么长颈鹿高?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同桌交流。

二、主动探究

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二、互动: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同桌互相说)

三、学生体验

1、师: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

一样长

2、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

谁高,谁矮?

3、老师再往旁边一站:

这时问同学:

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

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

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独立思考:

(学生评价)

A: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

“不公平”。

师:

为什么不公平?

让学生明白:

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

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板书:

比高矮比长短

比长短:

物体的一端对齐

比高矮:

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1.3.4题

背诵内容:

 

 

重难点突破情况:

 

学生思维训练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