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32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docx

诗歌炼句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

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

惠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钟辉勇

一、题型解读

古代诗词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尺幅之内,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而言在外。

诗句在文中有文本义、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艺术义、情感义。

而赏析之要,赏句为妙。

体现在高考试卷中,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题型高频率出现。

赏析诗句这种题型本身综合性很强,自由度也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思想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因此很多学生面对此题型往往束手无策。

解决之道要过三关,一关语言关,理解诗句读懂诗句,知道“写什么”“为什么写”,必须联系上下文,知人论世,整体观照,从而赏析出诗句的义、理;二关术语表达技巧关,知道“怎么写”;三关典型例题关,加强类题训练,看看类题,练练类题,读读类题,归纳总结。

经过多轮高三教学,不断积累,收集整理不同年份全国各地的高考模考题,形成了以下解题策略及题目汇编,从提问形式、答题步骤、知识储备、高考典型例题、类题组合训练等依次展开,深入训练,是可以帮助师生达到精准教学高效突破题型的目的的。

二、提问方式

1、XX句(联)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赏析XX句(联)的妙处

3、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

你认为哪句更好?

为什么?

4、(2017年)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5、(2015·四川高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6、(2015·全国卷Ⅱ)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7、(2013·辽宁高考)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3、XX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2016·全国甲卷)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2014·广东高考)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三、答题步骤

赏析关键句“4步骤”

步骤一:

理解句意

品读诗句,明确诗句内容。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

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

关注两点,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

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

细读全篇之后,看这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

步骤二:

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其中在写法上从以下方面考虑:

1.语言特点:

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

2.表达技巧:

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

3.结构特点:

首句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中间句的作用:

承前启后。

尾句作用:

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步骤三:

点出该句(联)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情感、艺术效果,而情感是重点。

步骤四:

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经典模板】

1.确立角度,说出术语观点。

2.具体分析,解说术语观点。

3.分析作用,点明作用效果。

包括艺术效果、情感效果、氛围意境。

【答题总原则】

先列观点,其后分析;分点作答,序号表明;标点清晰,层次分明;语句流畅,语法规范。

四、备考方略

(一)答题思维方法归纳,可以依次从以下角度或顺序考虑:

明确必答思维角度:

1、从修辞角度赏析,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3、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4、从抒情手法角度赏析;

把握选答思维角度:

5、从语言锤炼角度赏析:

炼字角度、诗眼、准确性、风格、特征,6、从情感角度赏析,7、从内容表达、意象选择、意境营造角度赏析。

8、从结构手法、构思角度赏析:

(二)知识储备

重点是“怎样写”方面:

(能够说出以下角度)

1、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互文、双关。

2、描写方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景近景、仰视俯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五官感觉结合、声色结合、色彩组合(搭配)、点景面景、正面侧面、白描手法、细节描写、渲染、衬托;动态、静态;绘形、绘色、绘声;有时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也可用于描写。

3、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情(借古讽今、托古寄慨)移情于物;效果上是能判断是哀景还是乐景,是否哀乐相衬)。

4、表现手法:

衬托、渲染、对比、细节描写、白描、叠词、象征、用典(点化)、联想想象(虚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面落笔(逆笔、主客倒置)、比兴、赋(铺排)、抑扬、通感、意象罗列、重章叠唱、借古讽今、点染、曲笔暗示、寄托、点化、以小见大、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褒贬、夸饰夸张、含蓄(暗示)、对仗、赋比兴、韵脚。

5、结构方法:

照应、起承转合、总分、线索,承上启下。

6、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7、语言方面:

语言锤炼、准确性、能指出语言特色和风格、诗眼、炼字。

8、明确名句并进行赏析与背诵。

★评价诗歌语言特点及风格的术语如下:

①清新。

②平淡。

③绚丽。

④明快。

⑤含蓄。

⑥简洁。

⑦自然。

8、工丽。

9、直率。

10、清幽。

★评价诗歌语言风格的术语: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常见风格类型:

1、雄浑,即雄浑刚健。

2、豪放,即豪迈奔放★。

3、沉郁,即沉郁顿挫★。

4、悲慨,即悲壮慷慨★。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6、冲淡:

即冲和淡泊,闲逸深远。

7、旷达,即通脱豁达,潇洒飘逸。

8、朴素自然★。

9、婉约细腻★。

10、含蓄委婉★。

11、清新明丽★。

12、幽默讽刺★。

此外,还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五、[高考回顾,应用体验]

1.(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两句视听结合,(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

(作用)

(2)衬托手法,这两句还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作用)

(3)动静结合。

分析略

【翻译】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入重叠的山峰之中,我摆脱一天的公务的烦嚣,来到山家周围寻幽探胜,晚霞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

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

这美丽的景色顿时排遣了心中官场束缚之闷,真想辞去官职,归隐在这山林之中啊!

【注释】

(1)少府,县尉的别称。

宋马永卿《嫩真子》“县尉呼为少府者,古官名也。

(2)返照:

落日。

层岑:

重迭的山。

物外:

超脱于世事之外。

这里指摆脱公务的烦嚣。

招寻。

犹寻幽探胜。

(3)幽佩:

昏暗的佩饰。

指临晚光线暗淡。

槐庭:

指大片的槐树林。

暗金,晚霞的落辉。

(4)樊笼累,官务的拖累。

樊笼,本谓关鸟兽的笼子,此处比喻官场的束缚。

松桂心;退隐之心。

松桂。

松树和桂树,代山林,隐含离洁坚贞之意。

2、(2017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答案】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纸上答题发出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紧张严肃的场景,显示出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表达了诗人的惜才爱才赞才之情。

【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古诗百科)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六、类题训练——高效突破

1、【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

紫薇①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①紫薇:

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

15.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15.①这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

②对比手法,离人似高飞的鸿雁,一去无踪,而最能牵动人们离愁别绪的岸柳却一眼望不到头,“塞鸿难问”与“岸柳何穷”构成对比,使离别的愁绪表达得更加深切。

③比喻修辞,“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作者以“纷絮”喻别愁,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思化为有形之物,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

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

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

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

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

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

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

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

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

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

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

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

注释:

①安陆:

今湖北省安陆市。

浮云楼,即浮云寺楼。

②霭霭:

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

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③紫微:

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

④平楚:

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

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⑤带雨: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

苏轼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注】①张山人:

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

②雪中乘兴:

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

③聊尔:

姑且如此。

8.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8、

(1)用词巧妙。

“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

(2)构思巧妙。

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

(3)手法巧妙。

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

[6分。

任答两点即可,每点3分。

构思巧妙,若答“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和后面的‘总眉愁’构成先扬后抑的关系”或者“侧面表现山水之美”,分析合理亦可。

手法巧妙,若只答对偶,只给1分。

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3、【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5~6题。

人月圆•春日次韵

张可九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①。

[注]①燕子楼:

在今江苏徐州市。

6.请赏析“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5分)

【答案】

6.(5分)海棠花开过后,梨花也已凋残,迷蒙细雨中,燕子楼人去楼空。

(1分)

(1)渲染,通过对海棠、梨花、细雨、燕子等景物的描写,渲染晚春残败、迷蒙、凄凉的气氛(2分);

(2)以景结情(以景衬情,写景烘托感情)(2分),抒发作者面对晚春的伤感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2分)最多得5分。

4、【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5.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

(6分)

【答案】

15.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

(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1分)

②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

(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

(1分)

5、【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

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琼瑶:

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5.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6分)

【答案】

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

译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

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

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注释:

⑴西江月:

词牌名。

⑵蕲水:

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⑶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

⑷层霄:

弥漫的云气。

⑸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

玉骢:

良马。

骄:

壮健的样子。

⑹可惜:

可爱。

⑺琼瑶:

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

杜鹃鸟

6、【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咸阳怀古

刘沧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9.结合全诗,简要说明尾联的运笔之妙。

(6分)

【答案】

9.

(1)此联写景,但景语即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无尽的风景里,蕴含着人们多少埋怨与遗憾;唯有寒山高耸,一半笼罩于白云之中。

(2分)

(2)联想,“苍苍”,勾起人们关于《诗经》名句“蒹葭苍苍”的联想,意境深邃。

(3)结构照应,尾联“多少恨”与首联“无穷事”“感废兴”巧妙呼应,“恨”的是“废兴”,即对秦、汉朝代更替感慨万千,点了题目中“怀古”之意。

(3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运笔之妙”,考生作答时务必聚焦尾联内容、行文结构、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具体解读。

7、【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9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6分)

【答案】

9.“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1)听觉写景。

从写景方法上看,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

(2)叠词手法。

“叶叶”“声声”的词语叠用,把“长”“苦”从声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叠字的方式将声音拉长,从而实现雨声由夜至晓的绵延。

(3)用词贴切准确。

从词语锤炼上说,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台阶的无声,也说明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

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

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注释:

⑴更漏子:

词牌名。

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

⑵画堂:

华丽的内室。

⑶鬓(bìn)云:

鬓发如云。

⑷衾(qīn):

被子。

⑸梧桐:

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⑹不道:

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8、【类题训练】

【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答案】

(1)①(从写景方法上看)声色结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抑扬手法,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注释:

⑴借问:

犹询问。

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

⑵飞空:

飞入空中。

⑶深涧:

两山中间很深的水。

⑷恬澹:

同“恬淡”。

清静淡泊。

汉王符《潜夫论·劝将》:

“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9、【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1)(内容上)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

(2)(情感上)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

(3)(效果上)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

(4)(修辞上)对仗自然、工整。

(答出三点即可分,每点2分)

注释:

选自《剑南诗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

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

吹箫打鼓。

⑥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⑧若许:

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

敲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10、【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

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

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

远。

【题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

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

(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步骤一)“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

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

(步骤二)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步骤三)

译文:

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

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

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

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

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

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

慢慢地倒酒来饮,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

注释:

⑴水槛(jiàn):

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

⑵去郭轩楹敞:

去郭,远离城郭。

轩楹:

指草堂的建筑物。

轩,长廊;楹(yíng),柱子。

敞,开朗。

⑶无村眺望赊:

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

赊(shē):

长,远。

⑷澄江平少岸:

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⑸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

城中,指成都。

⑹蜀天:

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

⑺槛:

栏杆。

⑻祗(zhī):

恭敬。

⑼尚:

崇尚,注重。

浮名:

虚名。

⑽涓涓:

细水缓流的样子。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