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63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鲁科版必修2.docx

山东省菏泽市联考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鲁科版必修2

2014-2015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化学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a—40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市场上有些人不顾诚信与道德,用假货欺骗消费者。

针对下面一些生活现象,某同学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某消费者购买了一件标识为含毛量100%的羊毛衫——可从毛衣上抽取丝毛点燃,根据能否产生烧焦蛋白质的特殊气味来初步判断是不是含有羊毛

B.某广告称某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未加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本广告有误导行为,不加糖不等于不含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C.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伤人事件屡禁不止,某经营者称是由于消费者饮用过度导致——事实,甲醇、乙醇都是醇,甲醇更易醉死人,饮用工业酒精要适量

D.某公司称为了轻松“减肥”,可采用不运动、不节食、不忌口的快速瘦身药物疗法——不科学。

多运动,可增加体内脂肪消耗;平衡膳食结构,少吃油腻食物,可防止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

2、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He,每百吨

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He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和

He互为同位素

C.

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

He具有较强的失电子能力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B.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

+2H+=CO2↑+H2O

B.大理石溶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C.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

Ca2++CO2+H2O=CaCO3↓+2H+

D.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2H++SO

+Ba2++2OH-=BaSO4↓+2H2O

5、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加入试剂Y时,看到U型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高;

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D.①

6、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7、在下列几种物质中①NaHCO3、②Al(OH)3、③(NH4)2CO3、④SiO2、⑤金属铝、⑥A12O3其中跟HCI溶液和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只有②④⑥B.只有①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⑥D.全部都可以

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3后,若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增大

9、将1.28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0.08molB.0.09molC.0.11molD.0.12mol

10、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A.金属钠B.溴水

C.碳酸钠溶液D.新制Cu(OH)2悬浊液

11、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到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它是一种碳酸盐

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它是一种高聚物

12、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13、根据所给的4个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1)C12+2KI=2KCI+I2

(2)2FeCl2+C12=2FeCl3

(3)2FeCl3+2HI=2FeCl2+2HCl+I2

(4)H2S+I2=S↓+2HI

A.S>I2>Fe3+>Cl2B.C12>Fe3+>I2>S

C.Fe3+>C12>S>I2D.C12>I2>Fe3+>S

14、将两根Pt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向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就可构成燃料电池。

该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3H2O;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燃料电池工作时,在装置内部可以看见淡蓝色火焰

B.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通入甲烷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8e-=CO

+7H2O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基本不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W为主体物质,X为杂质,Y是除去杂质所加试剂,Z是除去杂质所用方法,其中正确选用了试剂和处理方法的是()

W

X

Y

Z

A

CH3COOC2H5

CH3COOH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B

CO2

HCl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NaCl固体

I2

CCl4

分液

D

Na2CO3

NaHCO3溶液

Ca(OH)2溶液

过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8分)

(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NH4Cl晶体时,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

B.把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加水定容

C.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

D.把装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氮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

(2)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这些概念。

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下表中。

③金刚石与石墨;④氕、氘与氚;⑤16O、17O和18O;

⑥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⑦氧气(O2)与臭氧(O3)

类别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组号

17、(12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5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B、D元素的名称:

B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写出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C、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8、(11分)(I)以下四种物质是与生物细胞呼吸作用相关的有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由D和氢气可生成C,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C与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用于鉴别A溶液和B的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现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2H4,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1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后,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C2H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

的化合物与C2H4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

聚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器包装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份是聚苯乙烯(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聚合而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9.(1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I、Ⅱ装置可制取收集气体(K2关闭,K1打开)

①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直接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锌和稀硫酸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C.浓氨水和氧化钙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②在不改变I、II装置及位置的前提下,若要制取收集NO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装置II内充满水;若要制取收集NO2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I、III装置可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①若要证明氧化性:

KMnO4>C12>Br2,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明乙炔为不饱和烃,则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中使用球形干燥管D可防止液体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选用的试剂如下:

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Na2S溶液、新制氯水、0.5mol·L-1盐酸、3mol·L-1盐酸、酚酞试液。

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光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0.5mo1·L-1盐酸中

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

③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

④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已用砂纸打磨过)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1盐酸和3mol·L-1盐酸中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但铝粉消失比镁条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④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

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通过实验④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C2.B3.B4.D5.B

6.A7.C8.D9.B10.C

11.C12.A13.B14.C15.A

二、填空题

16.(8分,每空2分)

(1)D

(2)

17.(12分,每空2分)

(1)氧铝

(2)

(3)Al(OH)3+OH-=[Al(OH)4]-

(4)离子键、共价键

(5)O2-、Na+、Al3+

18.(11分,每空1分)

I.

(1)葡萄糖;乙醇

(2)加成

(3)

(4)各取A、B溶液少许于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为A溶液,另一种为B(或有黑色沉淀生成的为B溶液)溶液

II.

(1)CH2=CH2

(2)不正确,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色,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

(3)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4)

19.(12分,每空2分)

(1)①AC(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②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①Cl2+2Br-=2Cl-+Br2

②CaC2+2H2O→Ca(OH)2+C2H2↑

溴水褪色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20.(12分,每空2分)

(1)生成淡黄色沉淀Cl2+2S2-=2Cl-+S↓

(2)氯离子得电子能力强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其它合理答案同样得分)

(3)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4)否

(5)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