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13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德育课题研究.docx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驼峰学校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驼峰学校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

(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

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

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

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

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

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

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

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

参研7位教师中有四位小学高级教师,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

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

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

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

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

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

1.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

高怀珠校长。

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主要成员:

各班班主任

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

(一)、准备阶段: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

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

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2、阶段研究报告3、班主任工作论文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

(四)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

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

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等。

(班主任论文汇编、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