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246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docx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doc

 

校发〔2018〕9号

2018年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昌乐县教育局关于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意见》(乐教字[2018]11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计划 

类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合计

人数

50

370

492

638

1550

说明:

所列招生计划均为县内统招生(包含艺体特长生)。

二、招生范围

昌乐县初中应届志愿考生。

三、录取方案

(一)录取时间

在县教育局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录取。

(二)录取方式

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的方式。

1.录取的基本依据和必备条件

录取的基本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录取的必备条件是:

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技能、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等科目考试(或考查)并获得等级(符合相应条件,准予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技能科目免考的除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均为B等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为C等及以上等级。

有一科或一科以上科目缺考的,不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2.录取方式和录取程序

(1)综合录取。

该方式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考生综合素质等级进行录取。

根据县教育局设置的第一、二、三、四部分录取线,首先录取第一部分录取线上的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部分线上第一志愿考生多于计划数,则录满计划数为止,多出的考生由县教育局调剂到录取量不足的学校;如果第一部分线上的第一志愿考生少于计划数,不足部分,从第二志愿中录取;如果人数仍不足,从教育局调剂的考生中录取。

第一部分录完后,再依次录取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二、第三、第四部分录取方法与第一部分考生相同。

(2)特长录取。

主要是指对报考艺体特长的考生进行录取的方式。

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综合素质等级及特长考试等级。

对不同类别的艺体特长生相应设置文化课录取标准下限,学业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方可录取。

今年的文化课录取标准下限为普通生录取标准线下15个等级组合,招满为止。

具体招生计划另文公布。

四、特殊考生照顾政策

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以下特殊考生享受相关照顾录取政策。

1.在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工作累计满10年,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录取时将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的最低一科提高1个等级;如果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全部为A,则将其他科目中最低的一科提高1个等级。

2.作战部队、在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工作累计满10年,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子女,以及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录取时将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的最低一科提高1个等级。

3.驻一般地区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华侨、港澳台胞子女,少数民族子女,被授予“潍坊市荣誉市民”的外籍人员子女,录取时将其综合素质等级提高一个等级,最高提到A等级。

4.独生子女,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原始分数最低的一科加5分后,再划分等级。

以上特殊考生政策只取最高项;其中军人子女均指现役军人子女。

5.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的听力残疾学生,凭地市级以上医院(含地市级)出具的听力检测证明(报告),可以申请免英语听力测试。

经县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其英语成绩使用换算后的分数划分等级,换算公式为:

英语分数=考生笔试项目得分×1.2。

五、加强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各项中考改革政策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学处,负责统一协调招生的日常工作。

联系人:

张培溪 陈泗伦 张桂香

联系电话:

6277230, 6277209。

  

(二)坚持审批、公示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坚持审核制度。

学校制定的招生录取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核后实施。

2.坚持公示制度。

学校制定的招生录取方案,各类录取标准在学校网站和县教育局网站上公示。

3.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督查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公示和申诉制度,加强和完善社区代表参与监督制度,确保我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

4.完善学校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

具体方案见附件。

(三)规范招生行为,严肃招生纪律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规定,学校招生严格按照教育局的部署和规定程序进行,不招收县外考生,不到初中学校或学生家中进行招生宣传,不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不擅自招生,不以不正当手段乱拉学生,不接收已按规定程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对在招生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人员,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确保今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方案由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负责解释。

附件: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2018年4月17日

附件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指导,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实施

(一)编制《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主要包含:

①编制该手册的目的、意义②高中课程结构简介③学校课程开设方案④选课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⑤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⑥导师制度⑦选课程序说明⑧选修课程简介。

包括学科说明、开课计划、开设对象、学分分配、周学时数等。

学生人手一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选课。

(二)教学班编班

(1)分班编班:

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

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分班编班,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

(2)确定座次:

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

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

(3)组建学习小组: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三)编制选课走班课程表

(1)年级编排出选课走班课程安排表,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年级的课程安排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个人课程表,并按照年级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

(2)课程表的编排原则

①同一走班单元同时排课原则:

同一走班单元的学生必须同时走班,同时上同一学科,避免出现学生无课可上的现象。

②走班教室不连续使用原则:

尽量避免走班教室前后两节连续使用(尽量防止前一批学生还未完全退出,后一批学生在门口等待进入现象的发生)。

③走班模块课时分散原则:

走班模块课时尽量分散,避免学生一天走班的次数太多。

三、管理评价

(一)教学班管理

(1)教学班班主任

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是教学班的管理核心,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向行政班班主任反馈,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

主要职责:

A.强化德育教育,形成动态稳定的班集体;

B.负责选出教学班班长及各小组组长,组建教学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C.安排好座次,安排好卫生值日,组织好考勤;

D.搞好学生课堂听课评价,维持好教学秩序;

E.组织好学科考试及学分认定等。

(2)教学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A.班内设一位班长,直接对任课教师负责,如有问题直接和任课教师联系。

帮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考勤、课堂纪律维持、安排值日等常规工作。

B.组建教学班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班长和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成,负责纪律、卫生等各项工作,各小组长每天要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本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

C.组建教学班学科班长委员会,每个教学班各科均设3—5个学科班长(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

学科班长(课代表)一般由学习小组担任,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收发作业、分发学习材料、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

(3)教学班学生守则

A.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按指定位置就座,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请假。

B.认真按照课时计划做好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3分钟到达教室,下课1分钟迅速离开教室,保证课间得到休息。

C.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公物,不得翻动其他学生物品。

D.认真听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自觉认真地参加模块考试(包括修习不合格后的补考)。

E.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环境卫生,不随地乱吐、乱扔东西。

走班时清理好自己桌面,为其他走课同学提供方便。

来往走班走廊上安静有序。

(二)行政班管理

(1)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行政班班主任做好,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2)除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科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行政班学习小组根据选课情况重新组建,尽量做到选课相同的在一个学习小组。

(3)行政班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走班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全面实行“导师制”

(1)“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制的补充。

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辅导10--20名学生。

(2)导师职责:

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向学生解释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确保学生能理解手册的各项规定;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和兴趣点;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根据选课手册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继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扩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在级部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对“3363”生本生态高效课堂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培训成为常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五)加强学分管理

(1)完善、严肃学分认定办法,从制度上保障选课走班的进行。

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

只有修习课时达到规定课时、修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由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打分,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出分数,60分为及格)良好,模块考试成绩合格才给予相应模块学分。

(2)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按时检查学生的成长日记和学习笔记,为完成课程时的学分认定提供参考依据。

每个级部设考勤员一人,考勤员负责所有学生的考勤记录,逐次检查教师、学生的上课情况。

(3)实行人性化的补考制度,对于那些第一次模块考试不理想,学分认定不及格的同学,年级统一组织补考,每位同学有二次补考机会。

(4)对于未办理退选手续,而不参加上课及考核者,该模块作自动放弃处理。

(六)加强教师的集体教研,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

(1)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合作与研究。

年级定期召开教学协调会,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召开有关班主任、备课组长和任课教师会议,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

(2)落实每周“半日教研”制度。

加强教学研究,构建高效教学流程,实施整合的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年级安排公开课,学校安排示范课,教师相互听课观摩,共同提高,一起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七)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按照行政班进行教学的学科,执行学校原来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

(2)重新完善考核办法,按选课走班组织教学的学科,除继续执行正常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外,还要通过所教学生的动态变化对教师进行考核,以科学、民主的评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