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24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docx

周五拓展选修课乡土温岭

乡土温岭

李雪琴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民俗。

2、了解温岭的民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地图导入

1、知道这张是那个地方的地图吗?

——是的,就是我们的温岭。

2、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们的家乡温岭了解温岭的乡土人情。

二、乡土温岭-——民俗

1、什么是民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

2、今天我们先来走进温岭的风俗习惯之民俗

3、图片曙光碑引入

师:

这是哪儿?

是的是的,这就是2000年第一缕阳光找到的地方。

温岭石塘小人节

石塘小人节是分布于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除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外,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

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

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

在2006年,“石塘小人节”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夕最初为曝衣、曝书的岁时性节日,西汉时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渗透其中,逐渐形成为以穿针乞巧、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节日。

北宋期间佛教中摩喉罗六岁出家成佛的故事亦融入其中,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逐渐流行开来。

南宋建都临安后,该习俗在南方得到扩布。

后,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

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玩偶即从此发展而来。

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是小孩的保护神。

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需祭拜她。

石塘、箬山先民从闽南迁入之时,把这一习俗带入石塘一带。

现石塘小人节设彩亭、彩轿、祭七娘妈、祈愿儿童成长,表现了七夕节日内容的延续性。

 

石塘小人节程序为,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

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

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

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

从凌晨一直到上午九点钟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是香烟妖娆、鞭炮声不绝耳,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是指祭祀器物的准备。

石塘过“小人节”祭品中必须有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的彩亭(彩轿),民间简单称为“纸亭”。

它们通常以五彩纸和竹子为主原料,扎成精美绝伦的立体二、三层楼台,每一层又如民间的抬阁,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

内容多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

其中的人物长约10公分,头部为立体泥塑,身体用竹签为骨,外饰各色绢纸,栩栩如生。

两翼除古装戏故事中的人物外,有些也用彩纸和绢做成的假山、凉亭、石桌等装饰。

彩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为50—100公分,按需制作,价格不等。

部分彩亭的亭联为“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虫二”二字,即风月无边的意思。

当地16周岁男孩的“纸亭”,因习俗以为他们即将转为大人,是最后一次享受,所以制作异常精美。

一般均为三层,在底层戏剧人物场景外,正中位置加一个身背包袱、手拿雨伞外出赶考的男青年。

楼台最高层屋脊两端,也加上冲天的金色鱼龙尾,暗示金榜题名。

整个“纸亭”金碧辉煌,当地也称为“满金亭”。

为女孩制作的“纸亭”,过去没有楼台样式,而是传统的花轿样子,又叫“彩轿”。

现在女孩也有用彩亭的。

七夕前夕,当地居民(除基督教徒外)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购置彩亭或彩轿。

另还需购置鞭炮、香烛、供品等物,供品中还不能少“七色线”或“七色花”,山上采摘七种颜色的野花。

 

 二、“小人节”祭祀程序 

1、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六,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

不设供桌。

  

2、初七(小人节当天)清晨,在自家门口场地上设供桌,陈列供品。

在供桌中间摆放彩亭或彩轿,或简单地只陈列七娘妈纸人。

在彩亭或彩轿前,点上香烛,摆放七个酒盅,香蕉、桃子、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其丰盛程度视家庭情况而定, 

3、点燃香烛,开始正式祭拜,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

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也求家庭平安。

 

4、香燃尽时,全家再次揖拜,燃放鞭炮。

 

5、最后将彩亭和彩轿焚烧献给七女神,焚烧前,孩子们经常争先恐后扯下纸亭中的戏剧人物把玩。

 

小人节当日,孩子们身穿新衣,挂上银项圈,戴小香袋。

每家每户浸米做圆,送圆并宴请亲朋好友。

 

小人节的准备和祭祀内容环环相扣,隆重而又庄严肃穆。

小人节的流传范围较广,涉及到的几乎是家家户户,所以很难认定哪一家为主要传承人。

目前,渔民过小人节大多不亲自制作彩亭、彩轿,所以在传承人的认定上,采用以制作彩亭、彩轿为基本脉络。

 

16岁的小人节庆典俗称“满金亭”,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内涵,是当地男女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文化的一条分界线。

因此,16岁过小人节有许多特殊之处,年满16岁时,就要有一个手拿雨伞的小纸人的“满金亭”,喻示这孩了从此长大成人。

在其他年份,七盅酒可以是半盅,到16岁时,一定要用满盅的酒,以示圆满。

在彩亭的底下左右两边,要用两个糖龟。

糯米水圆,平常年份,只要一碗就可以了,16岁这一年,一定要用两碗糯米水圆。

连炮仗(爆竹)、小炮仗(鞭炮)也有讲究,要求必须是两盒炮仗、三串小炮仗。

最后一年的小人节还有许多讲究,七月七这一天,家人都要穿上新衣新裤新鞋,连毛巾、牙刷、牙罐全部都要换上新的,还要求衬衫必须是长袖的。

满金亭上,还挂有七色线和一挂金锁。

上香,也一样要上三次香,擎香祈祝后,将7枝香插在彩亭前,上香完毕,将七色线和状元锁挂在孩子脖子上,然后,将彩亭在铁镬上焚烧掉,在去燃放了爆竹、鞭炮。

而这些之后,就是客人大快朵颐的时候了,富有渔家特色的美味佳肴摆满桌子,家家户户喝酒声此起彼伏,单是一大盆的正宗箬山“绿豆面”,里面炒进鱼鲞鳗鲞等各种渔产品,其美味会让客人啧啧称奇。

 因此有人戏称,七月七小人节不仅是当地孩子们的“儿童节”,同样还是大人们的“美食节”。

 在一切仪式告毕后,此后他们成为成年人便不再过小人节,不再享受小人节的荣誉和祝福。

这样,小人节又有“成人节”的内涵。

 

 石塘小人节在节日习俗和仪式上有其鲜明的地方性特征,这种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使其拥有独特的节日表现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

 石塘是中国至今惟一保留着“小人节”的地方。

这对我们认识七夕文化生命的演变,传统节日的传承途径和方法,及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过渡语:

石塘除了小人节,还有一个在元宵节很重大的节日,——扛台阁。

 扛台阁

    温岭石塘扛台阁,又名扛火镬,是温岭石塘渔区传统的闹元宵庆丰收习俗,流传至今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扛台阁时,由一个村发起,其他响应的村要将本村的台阁扛到该村,待全部到齐后,再按照发起、响应的先后顺序游街穿巷,待每条街巷、村子巡游完毕才结束,如此一直持续八九天。

扛台阁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且要连续扛三年。

    作为渔乡箬山的传统闹元宵活动,扛台阁在箬山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扮过台阁,他们及其家庭都是非常引以为傲的。

台阁中一般由童男童女扮成《穆桂英挂帅》、《五女拜寿》、《打金枝》、《白蛇传》等古今戏曲故事人物等,现在发展到一些流行的电视剧中的故事人物,如有一年,《宫锁珠帘》较流行,就扮《宫锁珠帘》,今年记者发现还有扮《母仪天下》这样的电视剧故事的。

现在的扛台阁也有了一些变化,原来都是由人力扛的,现在台阁下安装了滑轮,可以省一些力,有人戏称是“推台阁”了。

不过石塘民居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低低,颇为难行,很多时候还得人扛。

但扛台阁的人,虽然累得满身是汗,却不显倦怠。

相反,他们精神抖擞,在哨声指挥下,在激越的锣鼓声中,走过一村又一村。

    以前石塘镇的台阁都由竹木等材料制成,但随着时代变迁,近年来都是用不锈钢管扎成,周围再装上日光灯管,装饰亮丽。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跨火盆 

 温岭石塘的除夕夜,当一家人团圆聚宴后,父母便引着孩子到天井“跨火盆”。

这跨火盆是取出“廿四掸篷壅”后保存着的竹枝竹须,在屋前烧起,大人小孩都从火上跳过,大孩子跳来跨去,常不肯停下,小孩子则是由大人从腋下抓住胳膊,从火上晃来荡去。

这跨火盆表示燀去去年的晦气,迎来新年的光明和好运。

跨火盆竹枝将烧尽时,大人便急忙将竹枝钳入灶中作火种,烧隔年饭预支示年年有余。

 渔民们点起火盆,扛起台阁,为的是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尤其是出海捕鱼能有个好收成。

 

舞龙   

    舞龙是温岭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该项活动早在解放以前就很盛行,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初四舞到正月十六夜结束。

松门最早舞龙的是乐家和张家,该两家是于乾隆20年入迁松门的,两家每逢过年闹元宵都要舞龙,尤其是解放后庆祝胜利舞龙特盛,在大跃进期间乐家的龙舞出名气,到公社化时停舞。

1980年,由村人乐纯建、乐纯更、乐可平、张一飞等人率先制作出布龙在乡间舞,到“东海明珠”创建时,即1996年该村舞龙达到顶盛,至今不衰。

    旧时一般在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之间舞。

如果要想正月初一开舞,必须在年前的十二月三十夜龙队到四门的庙里参拜过菩萨后方可,如今不作兴这套。

但正月初一要舞的话,镇政府大院是必到之处。

传统的形式在龙队有两人用秤杆挑着大铜锣敲十三记锣开道,以显示黄龙的神圣壮严。

观众大铜锣基本不用了。

    龙随鼓点起舞,有参拜祝福、盘龙磕首、游龙翻滚等一系列动作,其中舞龙头者有3人轮换,第二节和龙尾者各有2人轮换。

舞时有牌灯一对,鱼虾蟹灯二对。

舞龙的特点是场面大,热闹。

打击乐器有中鼓、大锣、月锣、小锣、大钹、中钹、小钹及叫锣等。

乐曲主题是二焕及普通狮子锣鼓。

    目前松门有东城、松东、东升等村都建有舞龙队,每支龙队都有近40人,还有东升村还专门组建训练了一支少年舞龙队,发展状况良好。

旧时一般仅以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舞,平时不能舞。

如今只要有大型的活动都能舞,如一些商铺开或庆祝喜事等都可以进行。

  三月三庙会

    据旧版《泽国镇志·民俗》·《三月三》记载,“旧时三月三,泽国要举行迎神会。

迎神会原在农历三月廿八,是日为东岳庙寿诞,村人间岁或数岁奉神出游,称为迎赛。

以后为纪念周、章两名书生投井救民的献身精神,改为每年三月初三。

”“初三为迎神出巡之日,市民早起,穿戴一新,齐集丹崖山麓雄镇庙前,迎周、章两神出巡。

神像前,纱灯前导,鸣锣开道,鼓炮齐鸣,由小巡风领先,各保队伍持有头牌、大纛、文武彩旗、彩伞。

牌上写着‘奉天出巡’、‘肃静’、‘回避’等。

每支队伍都有铙钹鼓乐,有梗杠(吊梗)、平梗(台阁)、千秋杠、踏地、高跷;有排街、洒尺、莲花;有闹浮船(也写作闹湖船)、打花鼓、打花棍;有抛瓶、舞刀叉等,缓行表演。

一路上,围观男女老幼踮脚或攀高,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清代泽国籍学者、进士戚学标在其《回头再想》卷二中也有记载:

“里(泽国)东岳神会之盛,不下路桥。

以三月二十八日为神诞,村人间岁或数岁奉神出游,谓之迎赛。

”则三月三原来应当是三月廿八的东岳庙会。

“赛社轰传三月三,十年冷落亦何堪。

甲兵洗后人康乐,旧事今年好再谈。

”“旌旗十里彩云连,大纛周章帅字先;镇日灵风吹不断,龙蛇天半恣蜿蜒。

”“热闹无如锣鼓声,咚咚锵锵两争鸣;年来怕听刀枪鸣,锣鼓声高耳倍明。

” 这是民国路桥人任重作的《温岭县泽国镇三月三日迎会竹枝词十二首》中的几首,在1949年前,因为抗日战争,三月三庙会曾经中断10年后恢复。

此后,到1957年举办了一次后又中断51年。

2008年农历三月三,泽国镇恢复了中断51年的三月三传统庙会。

这次规模大,有台阁、吊梗9只、舞龙4条、舞狮6只,还有其他民间艺术项目。

这一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因此,三月三巡游活动中还结合了一些把迎奥运的主题元素。

 

关门铳、开门铳  

 传说明朝时,我们台州六县到处受到倭寇骚扰,害得万民百姓不得安生。

这时候,有一位大将叫戚继光,为了使万民百姓过年欢乐安宁,他就叫百姓买几铳炮仗,三十夜黄昏临困之前,先放几铳炮仗,再关门去睡觉。

  十二月三十夜黄昏,一团漆黑,倭寇又来骚扰,这时,炮仗突然响起,这边响,那边响,户户都响。

接着遍地杀声喧天。

他们听到这炮仗声和杀声,以为是军民联合攻打他们,个个吓得不得了,很快逃光。

  这样一来,十二月三十夜打关门铳就流传到如今。

 因此,除夕和大年初一凌晨,温岭人要分别打“关门铳”和“开门铳”,过去一般打三响就可以了。

 

 按传统的说法,开门铳要在涨潮时候打,是为图个吉利,让财源如潮水一样滚滚而来。

而三十夜的“关门铳”倒是没什么讲究。

  

三、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祭祀活动

温岭民间传统风俗,清明冬至,子孙应祭祖,清明祭为扫墓,冬至祭则在宗祠。

“祭祀之日,族中之事,在祠中商决。

祭品有猪、羊,有牲醴、肴馔。

拜祭者长者为先,卑者在后。

 ”

谢年   

快过年了,温岭市不少地方的人们开始了。

 谢年就是以祭品拜谢天、地、水。

谢年时要点三支香,这三支香一般是要插在盛米的“升”中,一支谢天,一支谢地,一支谢水,谢年时还要准备三牲米鸡,另外的供品还有猪肉、猪头、雄鸡头、鹅、鱼等,鱼不能用无鳞的鱼,就是说带鱼之类的不能用,要用黄鱼、鲫鱼之类。

雄鸡头是必备的,所以温岭有句老话说:

“谢年打炮仗(爆竹),雄鸡头孤栖相。

”意思是谢年时要牺牲雄鸡了。

 

  谢年时,要将这些供品放在桌上,猪头的方向要朝出,桌也要对出,不能横头,意思是请天地等享用,而拜土地爷时,猪头的方向则刚好反转,要朝里面。

 

 

  在谢年时,人们还要说一些祝颂的话,如“谢谢天地菩萨,今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平安吉庆……”并希望来年也同样如此,这里既包括谢,也包括求,既谢过去一年的保佑,又求明年的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谢年结束后要打三响炮仗。

 

  谢年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是要选农历十二月时的黄道吉日,要以潮水为准,趁着涨潮时谢年,不宜在退潮的时候谢年。

 

  过去,基本上都是在自家的院落、天井里谢年,现在也有图省事,到庙里谢年的。

 

祭财神

过年,在最让人感受到年味的就是祭财神了。

  民间云,破五迎财神,五路可得财。

这无疑最能让人联想到的是赵公明。

但在浙闽一带,关乎其中的主人公,却另有他人,即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

他们分秉东西南北中,也称五路神。

    在温岭,随着地理环境限制而衍伸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天还能看见。

从坞根到石桥头,再从石桥头到松门径直进入箬横、石塘等邻镇中,都会发现,民间所敬奉的各路神明是参差不齐的。

单说箬横吧,就有送财神之说,而在松门却不存在,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两镇仅一河之隔。

  所以,温岭的祭财神,各地也是不同的。

宋时著名理学家江烨与宋时状元徐俨夫联姻。

在一次省亲中,俨夫就向烨详细询问关于祭祀财神的事宜,并遵从当地风俗跨过由松柏枝架在芝麻秸上加黄钱阡张元宝而焚烧的火炕,寓送财神之意。

(见《温岭盘峰江氏新训·行篇》)

  而在今天,这些风俗还被保留着。

值得一说的是,箬横的祭财神活动是从初一开始的,还与天师庙之帝君联系在一起。

初一傍晚,人们纷纷云集各天师庙,祷告祭牲,然后由庙司用香头绕头,意消去一年来的污秽;再是奉送上孝敬钱,也就是用红包包起来的百元大钞放进奉献箱中,示意庙君只会财神爷,最后就是初二至初四的准备迎神了。

  据松门陈氏宗谱载,这迎神,在古时就是送神。

由于民间有高架烧鬼之说,人们会采集松柏枝架垫底,再在其上铺上一层意瘟神的芝麻秸,然后点火焚烧。

家里的小孩都要从火盘上跨过,意送走一切污秽,把自家人都变成纯净人,辞旧迎新;最后打起丈把长的小鞭炮,告诉财神一切就绪,只等他的到来。

  直到正月初四子夜,人们再备好糕果、香烛等祭物,把香插在地上,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希望财神能看在初五是他自己诞辰的面上临门一次。

果然,初五凌晨,民间所谓的抢路头、接财神就拉开序幕。

从门前祭祀,一直到灶前、屋内,无不弥漫着檀香味和祷语声,人们正在期盼财神能显灵,争利市,抢财源,及至初五中午,迎财神才告一段落。

有些人为讨吉利,也会再跑到附近的庙宇,奉上羊头或鲤鱼,图平安、余财之念头。

此外,大开大门和窗户,放爆竹,点烟花也是不能避免的,因为不做到这一点上,人们不会深信,财神会认得路会认为自家虔诚会临门的。

  望着这些活动,尽管到处充斥着迷信的味道,但这是喜乐的日子,是一个国度延承文化遗产的标志。

三、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饮食

清明习俗

温岭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吃青团(温岭话称青腌,即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用糯米做的,与做糯米圆用料差不多,只不过,做青团时,要在糯米粉中加入地梅(鼠曲草)或苎叶打成的叶汁,后亦有以芥菜汁代之的,馅料(馅头)有咸甜之别,甜者取豆沙或红糖,咸的馅料则有猪肉、豆腐干、春笋、虾皮等,视各人喜好而定。

糯米粉揉成团后,再用手工包入各种馅头,放锅中炊熟即可。

经蒸炊后的青团,呈现出诱人的青色。

 端午习俗

问起温岭人对端午节的印象时,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起吃麦饼。

端午就得吃麦饼,这似乎已是温岭人的共识。

端午节,在温岭可说就是麦饼节了。

常吃的有麦饼拭饼麦油煎

 

(1)麦饼 

温岭人日常所吃的以麦做的麦饼,大致有以下数种:

麦饼、拭饼(也有写作“食饼”、“席饼”、“锡饼”等)、麦油煎(做法与拭饼差不多,然比拭饼厚且粗粝)。

端午节吃得最多的,当是用“地莓”(佛耳草、鼠曲草,即周作人文中所写到的做“黄花麦果”的原料)、苎(麻)叶等做成的麦饼。

   温岭人所说的“地莓”,还有真“地莓”假“地莓”之分。

所谓真“地莓”,就是开黄花的那种佛耳草,假“地莓”则不会开黄花,但也可以做麦饼。

不过,现在田头地角“地莓”很难寻了,一般人就用苎叶来做麦饼了。

  苎叶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叶子。

温岭人做麦饼所用的那种苎叶,叶背是白色的。

另有一种叶形细小的野苎叶,据说倘若牛不小心吃了,则会痢血,因此过去放牛时,就十分留意,尽力避免耕牛误食野苎叶。

  在采摘苎叶后,一般要将叶脉去掉,然后放在锅中煮,一般煮苎叶时加一点食用碱,这样可使叶色显得更青。

煮好后,再用清水洗净沥去水分,然后把苎叶和麦粉揉在一起,成为绿色的粉团,再摘成一个个鹅蛋般大的粉团,再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麦饼,然后将麦饼放在熬盘(平底的煎盘)上烙,待烙熟就好了。

(2)拭饼

传说先贤蔡复一才高八斗,得罪权势,罚他抄书,蔡复一先贤双手并用,没有时间用手吃东西,蔡夫人以拭饼皮包馅喂蔡复一,所以民间传说吃拭饼是先贤蔡复一夫人所发明的。

  如1992年版《温岭县志·岁时习俗》一节中记载:

“端午,家家食麦饼,饮雄黄酒……少数人家于是日吃粽子。

  台北市温岭同乡会编印的《温岭县续志稿·俗尚》在记载端午习俗时这样写道:

“吃麦饼:

重午,新麦早已登场,气候温暖,应节食品,麦饼最为适宜,配以雄黄烧酒,又易消化,所以无家不食,而宴客亦以麦饼也。

端午节,亦可称为麦饼节,食粽者甚少。

1992年版《温岭县志》书中称拭饼是“先制成粉浆,再在平底锅中拭匀烙熟”。

拭饼的做法是用面粉加水拌成面粉浆,摊拭饼时,主妇拈一团又软又韧的面粉浆放在底部加热的平底鏊盘上,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拭匀上一圈即成,手艺好的摊成的拭饼不但皮薄、匀而无洞眼,且外周“滴括周圆”。

再卷入煮好的菜包进去即可,个人觉得和贵州的丝娃娃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饼皮大了许多倍。

  

  还有几个节日也是习惯吃麦饼

  实际上,除了端午节外,温岭还有几个节日也是习惯吃麦饼的,如醉夏、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农历五月十八杨府爷寿日(城东街道肖村前黄洞等处)。

醉夏,一些人写作“疰夏”,即立夏,温岭民间谚语有:

“醉夏呒麦饼,白落做世人。

”意思是说,立夏这一天,如果不吃麦饼的话,那么就白白做一回人了。

    五月十三是关帝寿诞,温岭旧时各地似都有关帝庙,如县城、松门、南鉴、石粘、泽国、桥下、肖家桥、淋头、箬横……这一天,温岭各地照例也要吃麦饼。

  而端午吃麦饼,更是隆重,被温岭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五月十八这天是杨府庙寿日,肖村前黄洞祀杨家将,当天,前黄村等地百姓就家家吃麦饼。

而大溪镇四月廿三庙会,据《大溪镇志》记载,当天当地也家家吃麦饼。

    馅头中的温岭味道

  做好了麦饼,还得准备馅头。

温岭人所吃的麦饼馅头,视家境好坏跟个人喜欢而定,猪肉、猪肝、绿豆芽、炒蛋、豆腐干、土豆、萝卜、虾、鲳鱼、蛎肉饼(岙环人的特色馅头)、黄鳝、茭白、墨鱼、弹涂鱼、咸菜、炒面、洋葱……关于这馅头,石塘人则有说法,叫作“无鱼不鲜,无肉不油,无蛋不香,无绿豆芽不松”,可谓是深得其中三味。

 

 元宵习俗

山粉糊是温岭元宵节期间普遍食用的风味食品。

它其实就是温岭人对糟羹的俗称——又称糊糟羹、粉菜羹、绺糟羹、元宵羹,

相传唐朝初年,台州刺史尉迟敬德发动兵士修城防盗。

修城大难,修完已是正月半。

又逢大雪,民工返乡,乡中竟无好吃之物犒劳亲人。

亏得有聪明人将家中所有吃食拌以薯粉共煮,御寒充饥,味道竟是大佳。

人相效仿,流传至今。

这个版本,仅见于方志。

又传戚继光戚大将军于台州大败倭寇,时也恰逢元宵,本是双喜临门。

无奈吃食已被小日本掠空,大概连做一顿元宵都不够本的。

于是大将军无以劳军老百姓无以过节,就这样又欢喜又无奈。

但大将军毕竟是大将军,灵机一动将残留的乱七八糟一锅煮了,其中就有小日本瞧不上眼的番薯粉。

天可怜见,居然是好味道!

于是大军山呼海吃,百姓奔走相告。

因取乱七八糟之物,故名曰糟羹。

当年老戚在江南平荡倭寇,端的是英勇神武,才华横溢,则则让人叹服,只这名字让人叹气,什么不好取偏取作糟羹!

 

山粉糊以薯粉或藕粉为主料调制而成,分咸、甜两种。

咸山粉糊多以肉丁、冬笋丁、年糕丁、豆腐干丁、香菇丝、蛏肉、牡蛎肉、虾皮、川豆瓣、花生仁、盐等为佐料; 

甜山粉糊则以红枣、葡萄干、桂圆肉、桔饼、莲子、荸荠、冬笋、红萝卜、花生仁、白(红)糖为佐料。

通常要放葡萄干、桔皮丝、蜜枣丝、金桔丝,还要放各种新鲜水果丁。

其他特有小吃

(1)石连糊·青草糊

石莲糊,在温岭又称“石莲豆腐”,采用石莲籽为原料。

关于石莲糊,温岭有一民间谜语这样描述的:

“邓(谐音藤)家大娘,水家丈夫,布巾四做媒,糖小姐陪陪。

”倒是蛮形象的。

 

(2)嵌糕

温岭嵌糕,也可以叫温岭夹糕,是温岭特有的小吃。

(方言版本为:

“gie gao")。

温岭人一般将其作为早餐,和麦饼有点类似,把一小块年糕用手分两侧按平,再按个人喜好加 入爱吃的菜。

把年糕粘起来,做成一个花边,类似饺子的形状。

 (3)坞根发糕

“坞根发糕”, 又名“童子叶包”。

是坞根镇特有的点心。

 因其形扁长,上圆下平,宛如击打乐器中的“笃笃鼓”,当地坞根群众以形称其为“发糕鼓”;这种食品制作时,在每块发糕下面垫放一幅桐子叶,因“童”与“桐”同音,且“童子”比“桐子”别有一番意思,所以起名为“童子叶包”。

做法为把米粉调成糊状,然后用勺子舀到桐子叶上,再放到蒸笼里炊。

 

(4)泡虾

“泡虾”是温岭人的方言称呼,比如松门等地,一般叫“油鼓”。

因为温岭濒临东海,海鲜丰富,使得当时的鱼虾卖成现在的咸菜价,所以温岭最早的“泡虾”使用虾等海鲜做馅,故名“泡虾”。

泡虾的做法,一般用面粉加水搅拌成粉浆,在一块大的竹片或一个油勺上摊开粉浆薄片,在上面置入肉末或鸡蛋、葱花、盐粒等,再在馅料上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