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294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临床技能学》B卷.docx

级《临床技能学》B卷

2007级《临床技能学》B卷

年级:

专业:

院系:

学号:

姓名:

南方医科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临床医学专业2007年级《临床技能学》试卷(B)

(此试卷必须随答题纸一同上交存档,否则取消成绩)

考试日期:

2010年07月12日,考试时长:

120分钟,组卷人:

林岚

题型

A型题

问答题

总分

满分

60

40

100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每题1分,合计60分。

1、以下不是切口选择的原则的是

A、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

B、要够大,便于显露和通过最短途径达到病变部位而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C、组织切开应逐层进行,切开皮肤时,应尽量与该部血管、神经径路相平行

D、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E、手术中必要时延伸切口

2、关于分离的描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包括锐性分离、钝性分离、电刀、激光分离;

B、锐性分离主要用于对致密组织如腱鞘、腱膜或瘢痕组织;

C、锐性分离常用于对较大的肿瘤组织和粘连较牢固的组织;

D、应用锐性分离不一定要在直视下进行;

E、用剪刀分离时,可将锐性分离与钝性分离结合起来。

3、下列各种止血方法中,应用不准确的是

A、毛细血管渗血时可用纱布直接按压渗血部位;

B、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手术,减少术中出血;

C、对于较多较小的出血可用电凝法;

D、结扎止血是手术进行过程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可用于对出血点的结扎;

E、皮下组织完全切开后即可进行止血,应尽量多夹住出血点周围的组织

4、关于骨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

B、在胎儿和幼儿骨内是红骨髓

C、在成年人骨内都是黄骨髓

D、变为黄骨髓后仍具有造血功能

E、成为黄骨髓后,不能再转变为红骨髓

5、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穿刺常选用的穿刺部位:

A、髂前上棘

B、髂后上棘

C、肋骨

D、腰椎棘突

E、胸骨

6、骨髓穿刺的绝对禁忌证是:

A、血友病

B、腰椎骨折

C、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盆

D、前一次穿刺后局部皮肤感染

E、幼儿

7、高压蒸汽灭菌,欲杀灭带芽胞的细菌细菌至少需

A、蒸汽压力15~201bf/in,温度121~126℃,维持10分钟

B、蒸汽压力15~201bf/in,温度121~126℃,维持20分钟

C、蒸汽压力15~201bf/in,温度121~126℃,维持30分钟

D、蒸汽压力15~201bf/in,温度121~126℃,维持45分钟

E、蒸汽压力15~201bf/in,温度121~126℃,维持60分钟

8、戴无菌手套时,只允许没戴手套的手接触

A、手套套口向外翻折部的内面

B、手套的掌侧

C、手套的背侧

D、手套的手指部

E、手套套口向外翻折部的外面

9、手臂消毒时,用肥皂水刷手后,应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中,浸泡时间不得少于

A、5分钟

B、3分钟

C、7分钟

D、4分钟

E、10分钟

10、骨髓穿刺的术前准备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了解骨髓穿刺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B、进行医患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C、准备骨髓穿刺的物品及器械

D、洗手,戴口罩、帽子

E、填写实验申请单及准备容器

11、下列哪项不是胸腔穿刺的禁忌症:

A、肋骨骨折

B、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

C、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D、凝血机制障碍或血友病患者

E、病情垂危、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者

12、胸腔穿刺抽液,首次及以后每次不能超过多少ml:

A、500,1000

B、600,1000

C、400,1000

D、500,1200

E、600,1500

13、胸腔穿刺抽液过多过快可造成:

A、急性肺炎

B、急性肺水肿

C、急性肾炎

D、肝瘀血

E、空气栓塞

14、下列关于胸腔穿刺的穿刺点,哪项是错误的:

A、气胸抽气减压--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B、胸腔积液--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处

C、积液较多时--肩胛下角线、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

D、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

E、仰卧位--腋前线5-6肋间

15、术后需去枕平卧4~6小时的操作是:

A、腹腔穿刺

B、胸腔穿刺

C、腰椎穿刺

D、肝穿刺活检

E、骨髓穿刺

16、横结肠造口手术后患者施行瘘口关闭术,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时,涂擦消毒剂的顺序是

A、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B、由手术区外周向瘘口周围涂擦

C、由手术区的上方涂向下方

D、由手术区的一侧涂向另一侧

E、无需按一定的顺序

17、下列无菌操作规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手套发现有小破口应立即更换

B、无菌手术单湿透时,应加盖干无菌单

C、坠落在手术台边以下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D、禁止越过头部或其他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无菌器械物品

E、室温太热时可用电扇,以防术者汗滴落入手术野

18、以下哪项不属于灭菌的物理方法:

A、高压蒸汽法B、煮沸法C、紫外线D、药液浸泡法E、火烧法

19、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以下,肩以上部位;

B、可以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但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物品,不准再拾回使用;

C、手术中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

D、如前臂或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更换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E、如无菌单巾已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布单。

20、关于穿脱隔离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离衣为各病区专用,不可串用;

B、隔离衣每24小时更换一次;

C、穿脱隔离衣时,避免将袖带甩到衣领及面部以上;

D、悬挂隔离衣时,污染面应向外,开口处面向病人;

E、隔离衣必须纽扣、腰带齐全,并且宽大,能盖住工作服。

21、下列哪项不是诊断性腰椎穿刺的适应症:

A、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B、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C、肿瘤性疾病的诊断

D、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

E、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2、下列哪项不是腰椎穿刺的禁忌症:

A、颅内占位性病变

B、颅内高压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休克、极度衰竭、严重败血症等危重患者

E、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感染

23、下列关于腰椎穿刺哪项是错误的:

A、患者侧卧位,头向前部弯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使脊柱尽量向后突。

B、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腰椎间隙进行。

C、边进针边回抽无血液后方可推注麻药。

D、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3~4cm

E、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50~120mmH2O,儿童压力为20~80mmH2O

24、下列哪项不是腹腔穿刺术的禁忌症:

A、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B、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C、大量腹水的患者

D、极度衰弱、精神异常等不能耐受或配合者

E、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5、腹腔穿刺时体弱患者体位应取:

A、半卧位

B、头低足高位

C、仰卧位

D、俯卧位

E、膝胸卧位

26、下列关于诊断性腹腔穿刺正确的是:

A、必须以迷路穿刺的方式进入腹腔

B、腹水量较少的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

C、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进入腹膜腔

D、抽取腹水100~150ml送检

E、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上消毒纱巾以胶布固定

27、止血带不适用于:

A.一般表浅伤口出血

B.四肢大动脉出血

C.四肢大静脉出血

D.加压包扎不能止血

28、关于石膏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包扎的肢体得到较长时间的固定;

B、坚固的石膏支持面不能减轻或消除身体患病部位的负重;

C、使肢体保持某一特别位置,制止患部肌肉的不必要收缩和活动;

D、保护患部,避免再度受到外伤;

E、封闭伤口,减少混合感染的机会;

29、石膏技术应用的适应征,不包括那一项

A、骨和关节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固定;

B、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等)的固定;

C、患部伤口有厌氧性感染的可疑者;

D、关节扭伤的固定;

E、关节脱位经复位后的固定;

30、下列哪项不适宜做石膏固定

A、四肢Ⅱ度或Ⅲ度烧伤的治疗;

B、关节挛缩或神经麻痹后的治疗;

C、成形手术后(如血管缝合、皮瓣移植后等)须作肢体间特殊位置的固定;

D、呼吸或循环系统和肾功能不全者的躯干包扎;

E、制造肢体的石膏模型,以便复制肢体的支具或支持物;

31、上止血带时间允许时间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E.5小时

32、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是什么?

A:

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妥善搬运。

B.先固定、再包扎、搬运。

C.先复位、再止血、包扎、固定。

D.先搬运、再止血、包扎、固定。

E.以上都不对

33、四肢外伤后需要固定,便于止痛和搬运伤员。

固定的注意事项有:

A先止血包扎再进行固定。

B.用夹板固定,要加衬垫

C.夹板等固定物的长短要超过两个关节

D.外露性骨折不要复位

E.以上都是

34、如包扎后,伤者感觉麻痹,伤处以下的肢体变得苍白冰冷,可能是因为

A.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B.血管损伤

C.组织坏死

D.神经损伤

E.以上都是

35、关于换药操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B、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C、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

D、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

E、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不必加盖纱布或棉垫。

36、对于切口愈合良好者的拆线时间,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面颈部4~5日拆线;

B、下腹部会阴部6~7日;

C、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

D、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

E、减张缝线10日可拆线。

37、关于肉芽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超出伤口平面或凹凸不平,应予修平;

B、分泌物少可用油纱布覆盖,反之用盐水纱布;

C、常用盐水或依沙吖啶纱布覆盖肉芽创面;

D、颜色鲜红,平坦的创面再生能力差,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

E、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38、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引流物

A、绷带

B、盐水纱布

C、橡皮片

D、管状引流

E、油纱布

39、四肢外伤后需要固定,便于止痛和搬运伤员。

固定的注意事项有:

A..先止血包扎再进行固定。

B.用夹板固定,要加衬垫

C.夹板等固定物的长短要超过两个关节

D.外露性骨折不要复位

E.以上都是

40、心脏骤停的心电图类型不包括:

A.心室颤动;

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电机械分离;

D、心电静止;

E.快速性心房纤颤

41、一般认为,大脑皮层耐受完全性缺血缺氧的安全时限为:

A.1-3分钟;B.4-6分钟;C.6-8分钟;

D、8-10分钟;E.10-12分钟;

42、心脏骤停生存链不包括:

A.早期识别与呼叫;

B.早期CPR;

C.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D、早期除颤;

E.早期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43、关于外科手术基本技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各类手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技能操作各不相同;

B、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及微创手术原则是外科手术都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C、切开是外科手术的重要步骤,正确选择切口是做好手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D、组织切开应逐层进行,切开皮肤时,应尽量与该部血管、神经径路相平行,在切开各种组织时,应顺着其本身纤维方向,以便术后使局部组织功能得到充分恢复;

E、结扎止血是手术进行过程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失血,而且还能保持手术野的清晰

44、关于微创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

B、精细分离组织 

C、严密地保护切口

D、不必分层缝合组织

E、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45、下列执刀方式,不正确的是

A、执弓式

B、执笔式

C、握持式

D、反挑式

E、把抓式

46、以下哪项不属于单纯缝合法

A、8字缝合

B、连续缝合

C、连续锁边

D、垂直褥式

E、减张缝合

47、以下哪项不属气管内插管的禁忌症:

A.上呼吸道梗阻;B.喉头水肿C.鼻咽部肿瘤

D.大咯血;E.院外心肺复苏

48、关于人工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

B.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

C.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D.已建立人工气道,且为二人CPR时,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由30:

2改为15:

2;

E.针对成人心脏骤停的现场CPR,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为30:

2。

49、关于胸外心脏按压,错误的是:

A.病人去枕仰卧,置于平滑地面或硬板床,头颈躯干四肢位于同一平面;

B.抢救者站在病人右侧或跪于病人右侧(肩部水平);

C.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点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D.按压幅度:

4~5厘米

E.按压频率:

60-80次/分钟;

50、下列外用药物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碘酊,用于皮肤消毒;

B、30%硫酸镁,用于肉芽水肿创面湿敷;

C、2%戊二醇,用于器械玻璃类浸泡消毒;

D、3%过氧化氢,用于感染创面湿敷;

E、0.02%高锰酸钾,用于厌氧菌感染创面的冲洗。

51、下列哪项不是换药之前必须做好的

A、跟病人沟通;

B、换药前半小时不扫地、铺床;

C、提前给病床周围消毒;

D、按无菌原则,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E、器械、敷料、引流物、固定用品等物品准备

52、关于换药的适应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B、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隔天换药1次;

C、新鲜肉芽创面,每天换药1次;

D、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每天换药,引流3~4天更换或拔除;

E、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24小时内拔除。

53、关于石膏固定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Eton在1798年写的《土耳其帝国游览》首次详细地描写用石膏作硬化物质,来固定创伤;

B、石膏粉浸入水中后,迅速地吸收水分,变成坚实的结晶状态;

C、临界点定义是指石膏在硬化程序中不许搅动而能确实地硬化和变得坚固的阶段;

D、在临界点之后,再抚摩和改变关节和骨折的位置,石膏才能很好地形成结晶和变得坚固;

E、要透过普通石膏型拍摄X线片,所用的X线应比没有透过石膏而拍片时约增强10%,感光的时间应延长约50%。

 

54、石膏固定时,各肢体保持关节功能位,下列错误的是

A、肩关节:

外展75-90°、前屈15-30°

B、肘关节:

屈曲90°

C、髋关节:

外展15°、屈曲15°、无旋转

D、拇指:

对掌位

E、腕关节:

背屈45°、尺偏30°

55、关于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不包括:

A.胸骨及肋骨骨折;B.气胸、血胸;C.肺挫伤;

D.脂肪栓塞E.肺水肿

56、早期除颤对抢救突发心脏骤停(SCA)十分关键,理由不包括:

A.VF是现场目击的SCA最常见的原因;

B.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C.随着时间推移,除颤的成功率迅速下降;

D.VF常在数分钟内迅速恶化为心电静止;

E.除颤有效的标志是,可将VF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

57、石膏固定时,应注意

A、浸泡石膏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以手握住其两端,将水挤出,绞扭

B、浸泡温度越高,硬化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C、石膏绷带要平整,勿扭转,以防形成皱褶;

D、管型石膏绷带宽松点较合适;

E、躯干及特殊位置固定,不会影响呼吸、饮食;

58、石膏固定术后,应该注意以下处理,除外

A、维持石膏固定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B、搬运时注意勿折断,否则及时修补;

C、抬高患肢,防止肿胀;

D、石膏固定部位不必保暖;

E、密切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59、石膏包扎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除外

A、血液循环障碍;

B、神经麻痹;

C、窗口肿胀;

D、压迫性溃疡;

E、出血。

60、心肺复苏给药途径中,目前已不采用的是:

A.周围静脉给药;B.中心静脉给药;C.骨髓内给药;

D.气管内给药;E.心内注射给药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61、简述腹腔穿刺的穿刺点有哪些?

62、CPR有效的指征是什么?

63、穿无菌手术衣注意事项有哪些?

64、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分哪三类?

伤口愈合分哪几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