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298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docx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

LT

绝大多数品系的小鼠经过长期的驯养和人为的挑选,性格都是很温驯的,除了被受到攻击以外都不会咬人。

小鼠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要平稳快速,如果在操作中发现小鼠变的焦躁不安,此时应停止对小鼠的动作而等其平静下来后再重新开始操作小鼠。

4.检查阴栓

小鼠交配后,精液在阴道内凝固,如一白色栓塞堵在阴道中,叫做阴栓。

小鼠的阴栓比较牢固,可在阴道内留存较长时间。

安排精确见栓的做法是:

在每天光周期结束前,将雌性小鼠同确认有生育能力的雄鼠成对合笼(一般做法是下午5-6点钟合笼),第二天上午7-8点左右检查阴栓。

可直接观察或用镊子等器械来辅助观察。

假设配种行为是在黑暗期的中间(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发生的,则第二天中午便可假设为怀孕期的第0.5天。

在检查阴栓时,将小鼠移动至不锈钢网罩上,以拇指及食指抓紧小鼠的尾端并将其它没用到的手指放在小鼠的荐骨及腰部附近,向后上提,使前爪抓住网罩,身体绷直,易于观察小鼠阴栓,如使用辅助器械时,切忌将器械深入小鼠阴道,触碰小鼠子宫颈;触碰后会引起小鼠机械性假孕。

5.小鼠的抓取固定

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可先用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置于网罩上,使其前爪抓住网罩,身体拉直,有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颈部皮肤,将小鼠握于左掌心,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和小指按住鼠尾和后肢。

抓颈部的动作好坏是小鼠保定的关键,要将小鼠保定好则得用手抓住小鼠颈部背后的所有疏松的皮,要做这样的步骤得先将手放在小鼠的肩膀两侧,拇指放在一侧而食指放置于另一侧,此时小鼠背部的皮可用剩余的手指及手掌来抓住。

若非常常在每天的某个特定时段操作小鼠,则可以发现小鼠在早晨至午后较容易操作保定,小鼠活动力最强的时候是在日照即将结束之前,所以此时会是一天中最难操作小鼠的时段。

6.如何区别小鼠的雄雌

   无论在任何时期,雄性小鼠外生殖器到肛门的距离皆大于雌性小鼠。

小鼠在约2周龄时,雌性的乳头可明显的见到,此时雄性的并不可见。

在成年的小鼠,雄性小鼠的阴囊(及外翻的睪丸)是相当明显可观察的特征。

对性成熟之前的小鼠来说,可先调整好笼子的位置而让小鼠可以攀爬在铁盖上,以拇指及食指抓住小鼠的尾巴,其余手指则放置在小鼠的背部并同时抵住使小鼠的尾端朝向操作者,此时小鼠会试着远离而抓住铁盖上的横杆,若能使小鼠完全的伸展开来,则这会是个容易观察新生小鼠性别的操作方法。

7.如何确定小鼠配种比例

小鼠的配种要根据实验的需要采用合适的配比,常见的是将一只雄鼠与一只或两只雌鼠养在同一笼中。

不同品系的雄鼠的交配能力有较大的区别,在选择雌雄配比时,应考虑到这个差异。

在仔鼠长大到要分笼之前及整个笼内不会过于拥挤的情形之下,这些小鼠都可以一直养在一起。

若仅需要某个性别的小鼠,可以在小鼠出生数天后将另一种性别的小鼠移走(产后24小时之内不要打扰雌鼠),此时剩下来未被移走的小鼠的生长会更加迅速。

当雌鼠所需哺育的胎儿仅剩三只的时候,其会是一个相当好的雌亲,这并不需要特别严格的筛选。

若是需要迅速的增加小鼠的数量,则可在每天下午将正值动情周期的雌鼠与雄鼠合笼,并于次日早上检查是否有阴栓,并可将有阴栓的日期相近的雌鼠饲养在一起直到仔鼠可以离乳分笼为止。

8.如何避免雌鼠食仔

将小鼠与其”朋友”关在一起时,此时对仔鼠的照顾会比较好(因为小鼠为社会性动物)。

可将雌鼠与种雄鼠持续的关在一起,或将怀孕的雌鼠关在一起,或将怀孕及未怀孕的雌鼠关在一起,然而,绝对不要在雌鼠分娩前几天再在笼舍中加入新的雌鼠,这样会打扰到新生仔鼠的状况。

第一胎分娩或太过于年轻的雌鼠育成仔鼠的成功率低于有经验或较为年长的雌鼠。

在分娩第一天不要打扰雌鼠与新生仔鼠,在第二天雌鼠则会表现出较多的雌性行为而较能容忍被打扰的状况。

突发的噪音或有害的震动等不利的环境控制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在育成困难的情形下,可将仔鼠交给雌性较佳的雌鼠养育或是在雌鼠分娩前先将与雌性较佳的品系的雌鼠(同时或提前受孕的)关在一起,可以随时维持数对远交系的小鼠以作为代养之用。

9.小鼠分笼

小鼠应于出生3到4周后龄或雌鼠又生了另一胎的小鼠时进行分笼。

分笼时的仔鼠应可见开眼、长牙及长出成鼠的毛,此时仔鼠或许需要用跳跃的方法才得以吃到饲料及饮水。

在许多品系来说,接近可以分笼时的小鼠在笼盖打开时会一直有跳跃的动作,所以操作时一定要避免动作大引起的惊扰。

分笼后若担心小鼠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可以在分笼的前几天放置微软(加少许水)的饲料在笼子的底部。

 

10.小鼠的常用标记方法

A、剪耳:

帮小鼠剪耳号的时候可不必做麻醉的动作。

2周龄以后的小鼠的耳壳就已经大到足够可以做耳号的标记。

但是耳号会因为剪耳号数周后伤口愈合的关系而变得难以辨认。

B、剪脚趾:

当仔鼠小于一周龄时,要剪脚趾做记号并不需麻醉,但若大于一周龄则需先做麻醉后方可帮小鼠剪脚趾。

C、染色法:

用苦味酸或中性红涂在小鼠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以示区分,此法适用于短期实验的大、小白鼠,如实验过程中出现褪色,可以再染。

但须注意的是,如果为新生仔鼠,则可能染料会被雌鼠舔掉而必须随时补上记号。

D、芯片移植亦是一种作记号的方法,但其缺点为价钱过于昂贵,且亦不是完全的不会被消除掉。

11.雄鼠与雌鼠如何饲养

将五只互相陌生的雌鼠群养在一起而不会有任何的问题,雄鼠则因为其有较高的打斗的倾向而必须特别注意。

雄鼠一般不会跟在性成熟之前就关在一起的同伴打架;而在性成熟之后,两只互不相识的雄鼠就会有打架的状况发生。

因此,要将雄鼠关在一起就必须在性成熟之前,不然就得一个笼子只能关一只雄鼠。

要知道雄鼠之间是否有打架的情形可检查是否有咬伤的伤口甚至是死亡。

有时雌鼠也不见得会一直和睦相处,此时可由其尾部的毛是否柔顺、其它地方是否有脱毛或是否有咬啮背部、臀部或后腿等地方来判定,一般来说,减低笼内的饲养密度,或将地位较高的雌鼠移走就可以解决雌鼠之间的问题。

12.如何确定一只雌鼠是不是处于发情期

雌鼠发情的表征为阴门张开,以及阴道表皮黏膜抹片呈现角化现象。

在发情前期,阴道涂片有含核上皮细胞以及一些角化上皮细胞;发情时角化上皮细胞占大多数。

稍后的发情后期和间情期,角化现象减低,且白血球增多。

小鼠为多次发情动物而且整年皆可繁殖。

平均发情周期为4-5天,平均夜晚发情期为12个小时。

(一般发情开始于下午4点及晚上10点,持续12至14小时),小鼠发情后8至11小时自发排卵。

产后发情约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排卵发生约介于产后12至18个钟头间。

在整窝仔鼠断乳前,不会发情(乳泌期间不会发情)。

小鼠生育力在75日和300日龄间达到最高峰。

13.小鼠的繁殖特性

信息素是多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是由动物所制造的外在物质,可由其它同种的个体所感受到使产生特定的发情效果,信息素会改变小鼠正常的发情周期。

布鲁斯效应(Bruce):

雌鼠在交配后不久与陌生雄鼠直接接触或暴露于含有陌生雄鼠化学气味的环境中,会导致雌鼠妊娠终止(流产)的可能性增加,4-5天后重新发情,

而与配偶雄鼠及其气味的接触则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雌性小鼠在原配种后24小时内与陌生雄性小鼠接近,约有30%母小鼠会有妊娠阻碍及胚胎着床受抑制现象。

在第二只雄性小鼠与原配种雄性小鼠为不同品系时,会发生最大效应。

李-波特氏(Lee-Boot)效应:

当4只雌性小鼠或更多的雌性小鼠养在一起,这种群养雌鼠在缺乏雄鼠的刺激下,使得雌性小鼠发情受抑制,。

小群饲养的雌性小鼠常在没有交配情况下发生假怀孕现象。

假如以30只或更多只关在一起,则会发生不发情现象。

〔在小群饲养的雌鼠,FSH下降,倾向假怀孕;在较大的群聚雌鼠,FSH剧烈下降导致不发情〕

魏顿氏(Whitten)效应:

群体笼饲的雌性小鼠可能会进入一个连续的不发情期,一旦有雄性小鼠气味或其尿液出现,则此种不发情会被雄性信息素所中断。

大多数的雌性小鼠会在第三个夜晚(72小时)进入发情期,出现发情的高峰,即所谓的Whitten效应。

群聚之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交配,在受到雄性小鼠信息素刺激的第三天会进入配种的高潮。

在大鼠同样也有此种现象,但较不显著

 

14.雌鼠不哺乳时,有无方法来改善繁殖的状况

8月龄以下的小鼠的哺育行为较佳,所以得持续注意繁育小鼠的年龄状况,及时更新。

15.将突变基因导入近交系

将突变基因小鼠培育成近交系,一般需要7年左右,而采用将突变基因导入近交系的方法,可大大缩短育成时间,也易获得成功。

方法:

以突变纯和基因的个体(这个个体近交系承受1/2基因)再与近交系回交,产生回交2代(N2表示带有3/4近交系的基因),再由回交2代选择具有突变基因的个体,与近交系回交,产生回交3代(N3表示带有7/8的近交基因),如此一代代的继续下去,其近交系的基因概率为1-(½)n(n是指回交次数),一直回交到8代,其近交系基因导入率为99.6%。

突变基因导入率为0.4%,可称为突变导入系。

如果需要纯化突变基因时,可选择回交8代以后的不同性别和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进行交配,即可育成纯合型的近交系。

其导入方法如下:

a.每代回交法

(a)显性突变基因导入法。

以野生色基因(AA)导入黑色(aa)C57BL近交系为例,说明如下:

C57BL黑色×野生色亲代

(AA)

C57BL黑色×野生色回交1代

(aa)(Aa)

C57BL黑色×野生色黑色回交2代

(aa)(Aa)(aa)

C57BL黑色×野生色黑色回交3代

(aa)(Aa)(aa)

C57BL黑色×野生色黑色回交4代

(aa)(Aa)(aa)

图1

图1的亲代野生色小鼠(基因型为AA或aa)与黑色C57BL(基因型为aa)交配。

如野生色基因是AA时,所生子代全部是野生色(Aa)。

如是杂合型(Aa)时,所生子代为野生色(Aa)和黑色(aa)。

每代都使野生色(Aa)小鼠与C57BL(aa)交配,一直回交8次。

B.代间隔回交法

当纯合的隐性突变个体无繁育能力或繁育能力低,可采用此法进行维持。

如129/Re-dy(肌肉萎缩症),C57BL/6J-Ob(肥胖症),KK-Ay(肥胖糖尿症)等就是采用此法进行维持和繁殖。

现以无胸腺裸鼠(nu/nu)为例,加以说明(图3)

TA1×未定背景的裸鼠亲代

(+/+)(nu/nu)

正常×正常第一代(互交)

(+/nu)(+/nu)

TA1×裸鼠正常正常第二代(回交)

(+/+)(nu/nu)(+/nu)(+/+)

正常×正常第三代(互交)

(+/nu)(+/nu)

TA1×裸鼠正常正常第四代(回交)

(+/+)(nu/nu)(+/nu)(+/+)

图3

其亲代裸鼠(nu/nu)和TA1近交系杂交,所生的第1代仔全部为杂合型(+/nu),使其兄妹互交所生的第2代仔鼠有裸鼠(nu/nu)和正常鼠(+/+,+/nu),再将其裸鼠与TA1回交,所生的子3代,仍为杂合型(+/nu),以此类推。

通过裸鼠与TA1的回交与其子代杂合型的互交,由N1,N2,N3,…,N8,即可将nu基因导入TA1近交系。

循环6次(12代)其TA1近交系的基因导入率可达99.9%。

16.近交衰退

在近交系的培育过程中,到6—7代时,易出现生殖能力减退,生产下降,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而使世代延续发生困难,若继续采用兄妹交配,易遭失败。

此时应冷静判断,如不能再按所需特性发展,则应停止,如果仍能按选择目标发展,只是繁殖能力低,可采用亲子交配和非兄妹之间的交配,待繁殖力恢复后,再进行兄妹交配。

近交衰退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主要有两点:

1.有害的隐性基因的暴露。

一般病态的突变基因绝大多数都是隐性的,所以处于杂合状态时是不表现出病态或不利的性状。

这些有害基因的作用可被显性的杂合子等位基因所掩盖,但经过一段近亲繁殖,纯合的基因(纯合子)比例渐渐增多,于是有害的隐性基因相遇成为纯合子而显出作用,出现了不利的性状,对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活和生育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例如杂种动物所带有的不育的隐性基因往往被其显性的等位基因所掩盖,而不表达其不育的性状,但由于纯育,动物的纯合性逐渐增高,不育的现象也就表现出来了。

2.多基因平衡的破坏。

个体的发育受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影响,虽然其中每个基因的作用效应微小。

对环境适应较好的野生或杂交动物,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利于保存那些生物适应能力较强的基因组合具有平衡的多基因系统,近交繁殖往往会破坏这个平衡,造成个体发育的不稳定。

17.小鼠有闭眼、眼睛过大、肿瘤、秃毛或猝死,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小鼠有可能遭遇许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成因有可能是因为品系、饲养环境及其它的控制所引起的。

上述的情形是较常见于小鼠的疾病,遇到这些状况时,最好常常跟兽医师作讨论及联系。

18.需要维持多大的小鼠群体

维持的小鼠群体的大小,依照所实际的实验需求量而定;一般尽量维持在实验所需最小的数量。

19.需要特别注意发生突变的小鼠基因背景吗

基因背景对突变的基因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一般会希望突变是发生在像C57BL/6这类有健全、完整且普遍的近交品系上。

在发生突变的时候,可与C57BL/6背景的小鼠反复交配10代以上,此时便可预期其仔鼠有99.8%的C57BL/6的背景,且在此之后可继续使其交配以保持该变异,然而如此持续这样反复交配可能会造成新的突变基因固定在该品系小鼠中,所以这是应该要避免的。

此外,对饲养繁殖、基因剔除、基因转殖等小鼠除了用PCR作监测之外,亦该偶尔使用南方墨点法来作测定(此乃因为PCR的监测有时会出现测不到的情形)。

而因基因转殖的品系时常会出现该转殖基因的变异,所以对其每一代都做基因的监测是较好的方法。

20.应该作哪些饲养纪录?

应该追踪什么

饲养记录的详细程度应依个人的需求而定,对大的群体而言,过于详细的记录会造成显著的资源浪费。

然而,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详细的记录便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记录要同时保存在实验室笔记本及动物房鼠笼上的牌卡上,以便备查。

21.如何运送/接收老鼠

所有的实验小鼠必须向有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商购买,购买时必须索要动物质量合格证。

从实验机构引进小鼠时,需要供方提供检测报告、设施合格证,为了避免因传染性病原的潜伏期及运送过程中小鼠受到感染等的问题,小鼠运抵后需要在隔离检疫房内隔离,只有隔离检疫合格才能接受;如不合格,必须进行生物净化。

此外,在运送时要注意气温状况,避免在天气过冷或过热的时候运送,运送怀孕第一胎到第三胎的雌鼠时,则常会造成胚胎吸收的情况。

22.小鼠的安乐死方法

实验动物的安乐死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

实验动物的物理安乐死方法有猛击(震击、电击、打击)、脱颈、断头和微波辐射。

猛击的不同方法和脱颈都能造成知觉的快速丧失,随后必须立即伴以另一种方法促使和确保动物死亡;微波辐射的方法主要被神经生物学家采用,他们想在不损坏大脑解剖结构的情况下固定大脑代谢物,只能用特定的专用仪器才能进行,此法的关键要将微波束正确定位于动物的大脑之上。

实验动物的化学安乐死方法,最适宜的安乐死用化合物是一些过量的麻醉剂。

挥发性麻醉剂如:

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甲氧基氟烷等只能在专门气室中使用,80%-100%的CO2可在几秒钟内致动物昏迷。

注射类的麻醉剂,主要为巴比妥类如戊巴比妥钠,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和最为合适的动物安乐死试剂。

三倍于麻醉的剂量可致快速昏迷及死亡,静脉注射是最可靠、最快速的途径;腹腔注射也可用于小型啮齿类动物,但致死时间稍长。

23.如何避免小鼠接触病源体

近年来,随着屏障设施的普及,加上IVC、隔离包的使用,实验动物的饲养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不同等级的动物设施的生物级别有所不同,但很多操作的规则是通用的,如:

应避免接触可能带有病原的小鼠、不在实验室(家)中饲养实验动物或宠物鼠、立即隔离逃脱或野生群体的小鼠、避免与已知带有病原的小鼠接触、避免与有疫情的区域的实验人员接触等。

24.实验动物采血

单次采血量低于动物总血量的15%,对动物不会有影响。

然而,若取血量是总血量的15-20%,则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心输出量或血压降低,如取总血量的30-40%则会引起缺血性休克,若取血量达到40%可引起约50%的大鼠死亡

只要动物正常。

健康,没有让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单次采血不超过15%,可在3-4周后重复使用。

这并不代表动物没有受到伤害,而只是表现不出来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