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99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踩踏事故救援预案.doc

踩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使用地点:

楚溪大酒店

--------------------------

现场负责人:

---------------------------

使用日期2028年11月17日

----------------------------

踩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一)、踩踏事故类型

踩踏事故是人员堆积在某一楼层地点,由轻微的垮落或严重的踩踏事故相结合。

(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随着人员的增加、一般会议室和餐厅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一旦发生踩踏事故,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原因

(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事故发生的时间很可能在集中交流会议期间和用餐时间。

(2)事故危害程度:

发生踩踏事故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是一般事故只要处理及时,有序展开应急救援是不会有人员伤亡的。

(3)发生事故的原因:

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超额承重是发生踩踏事故的根本原因。

(4)影响范围:

发生踩踏事故时会对事故地点及周边的人员和房屋以及生活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范围不断扩大。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

总指挥:

@@

副总指挥:

向#####

成员:

##军

1、应急疏散组:

由向洪明担任组长,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立即疏散事故现场所有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受事故威胁的区域,避免事故扩大化;

2、现场维护组:

由向红羽担任组长,负责确保交流活动期间的安全,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会场,会议交流期间有不听从管控的人员及时进行劝导及带离会场,发生事件后协助应急疏散组撤离现场人员;

3、通讯联络组:

由向小平担任组长,负责会议交流前和会议交流期间的人员安全联络工作;

4、交流发言组:

由向洪明担任组长,负责现场交流活动期间的发言顺序,保证交流人员不发生多人次的发言冲突;

5、外部联络组:

由向阳(江口)担任组长,负责对黔西县外的宗亲提前联系,到达交流地点的安全迎接,发生事件及时与应急疏散组联络,将不熟悉现场的外来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三、处置程序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前线抢险救援指挥部及工作小组,按照救援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主要原则是:

(1)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解决、分工负责、快速处理的原则。

各救援联络工作小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负责现场救援、设置警戒区域、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导楼道出口、抢救危重伤员、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2)坚持先预防、后消灭,救人第一、确保重点的原则。

现场指挥人员要正确判断踩踏情况,积极抢救遭受踩踏威胁严重的人员,针对现场各种复杂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确保被救人员和抢救人员安全脱险;合理组织、使用救援力量,科学利用各种手段保护重点设施等。

(3)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

根据事故现场、周围环境、影响范围、的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情况,灵活运用应急救援战术,提高效率,缩短救援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二)、预警

当踩踏事故发生后,总指挥首先必须对事故种类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预判,并及时下达救援命令。

四、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影响范围及控制能力,将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

发生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

发生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

发生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应急处置分工

(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

(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发生事故及时联系医院)。

(3)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消防器材、备用品等(发生事故报告消防队)。

(4)防护用品:

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酒店准备)。

(三)、应急响应

发生踩踏事故后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根据应急响应的标准,迅速做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

如果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部门报警,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人员通知明细表,迅速通知指挥部成员密切配合工作。

(四)、应急结束

(1)应急处置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应急处置结束后,由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恢复正常。

(3)应急处置结束后,由总指挥宣布救援结束。

(五)、后期处置

(1)指挥组负责事故后期的损失评估和生活秩序恢复。

(2)配合善后处理部门的一切工作。

五、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及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尽快安全撤出踩踏事故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3)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运输、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当有可能发生二次踩踏事故时,必须控制好可能事故二次事故的地点未人员进入。

六、注意事项

①所有救援人员必须听从总指挥的命令。

②发生踩踏事故时救援人员必须保持冷静。

③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

④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