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15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理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重点.docx

《生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重点.docx

生理重点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兴奋性: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内环境:

细胞所处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

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二、重要知识点

1、了解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

①细胞和分子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各有何特点?

①神经调节迅速、精准、短暂、局限

②体液调节缓慢、广泛、持久

③自身调节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3、熟悉机体内的正、负反馈调节方式。

正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了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方向改变。

特性:

破坏原有平衡

生理作用:

是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并尽快完成。

负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作用:

维持生理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阈电位:

引起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出现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临界膜电位值。

阈值:

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生物电现象:

机体内所有细胞在安静或活动状态下,都具有电的变化。

易化扩散:

体内一些不溶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高浓度一侧转向低浓度的过程。

二、重要知识点

1.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的特点。

被动转运:

顺浓度差或电位差,不需要消耗能量。

<1>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由C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2>易化扩散:

[1]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由离子通道完成转运带电离子。

通道的功能意义:

通过转运离子,完成跨膜信号传递。

通道特点:

①相对异性②通道有激活、失活、备用三状态

[2]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由膜载体蛋白完成。

特点:

①高度特异性②饱合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意义:

转运代谢物质(葡萄糖、氨基酸)

主动运输:

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1>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

生理意义:

(1)形成和保持C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

(2)Na+的浓度差也是发生继发性主动运转的动力(3)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4)胞内K+浓度高是代谢反应的必须条件。

<2>继发性主动运转:

间接利用ATP能力的主动运转过程。

特点:

①间接耗能(钠泵—势能储备)②与膜中特殊蛋白质有关

类型:

①同向转运②逆向转运

主动转运特点:

①逆浓度差②耗能

出胞与入胞:

指大分子或固态、液态物质团块,通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出、入C的过程。

出胞:

①C的分泌活动②神经递质的释放

入胞:

物质团块(细菌、病毒等)入胞(吞噬、吞饮)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机理。

静息电位:

静息时,存在于C膜内外的电位差。

①膜内<膜外②为稳定的直流电

动作电位:

指C受刺激时,在RP基础上,膜电位产生的快速倒转和复原。

①去极相:

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形成。

超射值相当于Na+平衡电位

②复极相:

K+外流形成(Na+通道关闭)

③静息期:

Na+泵活动↑,Na+、K+交换

3.熟悉细胞膜跨膜电位的五种状态。

①极化:

外正内负的状态。

②超极化: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③去极化/除极:

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④反极化/超射:

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

⑤复极化:

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4.何谓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其中的关键因子、结构基础是什么?

概念:

将肌细胞膜兴奋的电变化和肌纤维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关键因子:

Ca2+

结构基础:

横管系统、肌质网、三联管。

第3章血液

一、重要知识点:

1.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生理意义: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血细胞正常形态起重要作用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保持血容量起重要作用。

2.白细胞、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白细胞:

主要是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①吞噬细胞②免疫反应③执行特异免疫功能

血小板:

①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性②参与止血、凝血过程

3.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及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

原料:

蛋白质、铁

因子:

①促红C生成素②雄激素③其他(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4.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血浆:

血液抗凝离心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

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区别】血清无纤维蛋白原

5.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形成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6.人类的ABO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

第4章血液循环

一、解释名词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二、重要知识点:

1.心室肌细胞、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机制。

心室肌细胞:

RP:

K+的平衡电位

AP:

0期(去极期)Na+快速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Na+内流停止,K+外流;

2期(缓慢复极期、平台期)Ca2+缓慢内流,K+缓慢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强;

4期(静息期)Na+-K+泵、Na+-Ca2+交换体。

窦房结细胞:

AP:

0期(去极化):

Ca2+内流;

3期(复极化):

K+外流,Ca2+内流逐渐停止;

4期(自动去极化):

机制较复杂。

2.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1)心脏收缩和舒张造成心室和心房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2)心脏和大动脉内瓣膜的定向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

3.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

第一心音:

房室瓣关闭所引起;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标志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第二心音:

动脉瓣关闭所引起;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标志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4.心脏泵血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①射血过程:

心脏舒缩→压力变化→形成压力差→动力

②充盈过程:

瓣膜的启闭→控制血流的方向

心室收缩期——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充盈过程

(4)等容舒张期(5)快速充盈期(6)减慢充盈期(7)房缩期

5.微循环的三条通路及其生理意义。

1)直捷通路(骨骼肌):

促进血液回心,保证循环血量。

微A→后微A→通血Cap→微V

2)动—静脉短路(皮肤):

调节体温。

微A→动静脉吻合支→微V

3)迂回通路:

营养通路,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真Cap网→微V

6.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自主神经

主要支配

作用

心交感神经

心房肌、心室肌

心肌收缩力↑

窦房结

心率↑

心迷走神经

房室结(房室交界)

传导速度↓

窦房结

心率↓

7.降压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过程:

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所处的血管壁收到刺激增大→传入神经冲动增多→①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加强②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加强③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①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②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③交感缩血管纤维传出冲动减少→①②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③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降低。

反之亦然。

意义:

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8.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心脏

与β1受体结合:

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

与β1受体结合:

心缩力↑心输出量↑通过减压反射使心率↓

血管

与α受体结合: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

与β2受体结合:

骨骼肌血管舒张,血流再分配

与α受体结合:

全身各器官血管收缩,外周阻力↑血压↑

9.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

(1)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Na+通道的状态、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距离等。

另外,血钾浓度也是影响心肌兴奋性的重要因素,当血钾逐渐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血中K+轻度或中度增高时,细胞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距阈电位接近,兴奋性增高;当血中K+显著增高,静息电位绝对值过度减小时,Na+通道失活,兴奋性则完全丧失。

因此,血中K+逐步增高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终结之后,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搏点的异常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

由于期前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这称为代偿间隙。

10.回顾动物实验,夹闭兔子右侧颈总动脉后,对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第5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即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二、重要知识点:

1.肺通气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肺通气: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直接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

呼吸运动。

2.平静呼吸中的特点。

在安静状态下呼吸运动平稳缓和,频率12~18次/分。

吸气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完成。

呼气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张完成。

3.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

生理意义:

1)维持肺泡和小气道的扩张;2)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4.气体交换的动力是什么?

气体的分压差

5.呼吸中枢的分布?

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脊髓

6.迷走神经对于呼吸的调节作用。

迷走神经主要参与肺牵张反射。

包括了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两部分。

吸气时,肺被扩张,气道的牵张感受器受刺激,发放冲动通过迷走神经到达延髓,切断吸气神经元的活动,使吸气过程终止。

此为肺扩张反射。

肺萎陷反射同理,呼气时肺萎陷,气道的牵张感受器受刺激,通过迷走神经来使呼气终止,然后转入吸气。

此反射只在肺明显缩小的时才出现。

7.回顾动物实验,给兔子吸入CO2和N2后,对呼吸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第6章      消化和吸收

一、解释名词:

紧张性收缩:

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对于维持消化道腔内的基础压力、保持胃肠的形状和位置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二、重要知识点:

1.胃液的主要成分、作用。

成分:

水、无机物(盐酸、钠钾氯化物等)、有机物(黏蛋白、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等)

盐酸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分解;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胃蛋白酶原作用:

内因子作用:

与维生素B12结合,保护维生素B12不被破坏,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B12的吸收。

粘液和HCO3-的作用:

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

①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粘膜的损伤。

②中和H+:

HCO3-+H+→H2CO3→CO2+H2O

③减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效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2.胰液的在消化中的作用。

①水和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②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③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或甘油一酯,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

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3.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什么?

它在消化与吸收中的作用。

胆汁。

①乳化脂肪,有利于脂肪分解②有助于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③在十二脂肠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

4.胃和小肠的特有运动形式。

胃和小肠共有的运动形式:

①紧张性收缩②蠕动

 胃特有的运动形式:

容受性舒张

 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分节运动

5.糖类和维生素吸收的主要特点。

糖类吸收机制:

逆浓度差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管腔侧:

肠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钠依赖载体与Na+结合,于是载体便与葡萄糖结合,形成Na+-载体-葡萄糖复合物,将葡萄糖和Na+同向转运入细胞内;

管底侧:

Na+再由钠泵泵出,葡萄糖则易化扩散进入血液。

维生素:

6.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其吸收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小肠。

①小肠吸收面积大。

②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长,3-8h 。

③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形式。

④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⑤小肠能使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水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第7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名词解释:

体温: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二、重要知识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①肌肉活动(最主要)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

2、机体主要散热方式。

①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②传导散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

③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④蒸发散热: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里?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一、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超滤液量)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值

肾糖阈:

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

二、重要知识点:

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滤过膜孔径↑→滤过率↑(血尿);滤过膜面积↓→滤过率↓(肾炎);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率↑(蛋白尿);

②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③肾血浆流量↓→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2.肾小管各个阶段在重吸收中的能力差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有“选择性”的重吸收。

①全部被重吸收(100%):

葡萄糖、氨基酸;

②大部分被重吸收(99%):

水、电解质如

Na+、K+、Cl-、HCO3-等;

③小部分被重吸收:

尿素;

④完全不被重吸收:

肌酐、尿酸。

3.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对尿液生成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

抗利尿激素:

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醛固酮:

促进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排泄,同时增加对Cl-和水的重吸收。

保Na+、排K+、潴水。

4.回顾动物实验,给兔子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尿液有何变化?

其机理是什么?

 

第9章    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够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的允许作用:

指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或细胞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产生的效应明显增強,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二、重要知识点:

1.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现象及其产生的疾病。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各种病症:

幼年时:

过多—巨人症过少—侏儒症

成年时:

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缺少:

婴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呆小症(智力迟钝,身材矮小)

【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主要影响脑、骨骼及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2.简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影响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

①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

产热效应、物质代谢

②促进生长发育: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主要影响脑、骨骼及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③其他作用

神经系统:

对已分化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性

心血管系统:

直接兴奋心脏

消化系统:

间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3.参与维持血钙浓度的三种激素及其作用。

①甲状旁腺激素②降钙素③1,25二羟维生素D3

甲状旁腺激素:

<1>甲状旁腺分泌

<2>是调节血钙与血磷水平最重要的激素

<3>作用:

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降钙素

<1>甲状腺C细胞分泌

<2>作用:

降低血钙和血磷

对骨:

减弱溶骨,增强成骨

对肾:

抑制肾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

1,25二羟维生素D3

<1>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骨;肾小管

4.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调节。

胰岛素促进合成代谢,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5.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类型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都属于儿茶酚胺类激素(含氮类激素)

6.熟悉神经垂体激素和腺垂体激素的种类。

神经垂体激素:

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腺垂体激素:

第10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脊休克:

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牵涉痛: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可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二、重要知识点:

1.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的过程。

化学突触:

突触前细胞借助化学信号,即递质(见神经递质),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者。

2.突触后电位的类型及主要机理。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其产生机制为:

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升高→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即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为一种局部兴奋)。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其产生机制为: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即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熟悉胆碱能神经元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哪些?

胆碱能受体:

1)M受体:

阿托品;2)N受体:

氯化筒箭毒碱、六烃季铵(N1)、十烃季铵(N2)。

肾上腺素能受体:

1)α受体:

酚妥拉明;2)β受体: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β1)。

4.中枢抑制的类型。

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

5.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特点。

特异投射系统:

1)投射区窄小;2)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唤醒作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多次更换神经元;2)投射区广泛;3)易受药物影响。

6.大脑皮层主要的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布。

 ①运动区主要部位

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区和6区)

②感觉区主要部位

第一体表感觉区位置:

中央后回(3-1-2区) 

第二感觉区位置:

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7.内脏痛的特点。

1)产生缓慢、持续时间长;2)定位不清、分辨能力差;3)情绪反应明显;4)有牵涉痛。

8.肌牵张反射的类型及作用。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意义: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指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意义:

对抗牵拉以维持身体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而无法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

9.小脑对于机体运动的主要调节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前庭小脑)、调节肌紧张、协调与形成随意运动(脊髓小脑)。

10.基底神经节的病变所产生的疾病有哪些?

①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病理改变:

黑质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②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

☆病理改变:

纹状体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