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55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docx

复习思考题答案docx

第一章基本建设

一、基本概念

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中建造新的固定资产从而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过程

建设项目:

也称基本建设项目,是指经批准在一个设计任务书范围内按同一总体设计进行建设的全部工程

单项工程:

也称工程项目,是指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单位工程:

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指在单项工程中具有单独设计文件和独立施工条件,而又单独作为一个施工对象的工程

分部工程是按工程结构、构造或施工方法不同所作的分类,它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

分项工程:

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能生产出来,并且可以用适当计量单位计算的“假定”的建筑或安装产品

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及勘测资料进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及定测、详勘资料进行编制的设计文件

二、思考题

1.简述基本建设的内容

基本建设包括: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及器具的购置;勘察、设计及相关工作;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2.简述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可划分为: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3.简述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流程

流程一般为:

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及公路网建设规划;编报和审批项目建议书;编报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审批初步设计文件;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和审批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准备;施工组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后评估。

4.简述公路施工过程

接受任务;开工前规划组织准备;开工前现场条件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

5.简述开工前的规划组织准备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有:

征地、拆迁和安置;完成施工用水、电、路工程;设备、材料订货;准备施工图纸;监理、施工招标投标。

6.简述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建立施工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做好组织协条工作。

7.简述施工监理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关系(简称:

三监控、两管理、一协调)。

第二章土质路基施工

1.简述土质路堤填筑工艺流程

流程如下:

填料选择;场地清理;填前处理;填料运输;摊铺整平;机械碾压;压实度检测填筑;下一层修整路槽、边坡;转入路面施工。

2.简述土质路堑基本开挖方式

方式有:

横挖法;纵挖法(包括有:

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分段纵挖法);混合式开挖法。

3.简述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的主要施工对象和作业环境要求

推土机的主要施工对象:

纵向短距离运土和横向推土,还可用于平整场地、挖基坑、填埋沟槽及其它辅助作业。

作业环境要求:

推土机适用于填挖高度在3m以下,运距10~100m以内的土方挖运、填筑和初步压实。

其最大切土深度为10~20cm,推运距离以30~75m为最佳,运距过长则不经济。

铲运机的主要施工对象:

填筑路堤、开挖路堑、填挖和平整场地等。

作业环境要求:

一般适合在含水量不大(25%以内)的土壤中作业,不适宜在地下水位高的潮湿地区、岩石地区作业;通行坡度不应大于15%,经济运距为400~600m。

平地机的主要施工对象:

摊铺、平整场地、修筑路拱、修刷边坡,开挖水沟等。

作业环境要求:

①高度为0.75米以下的矮路堤;②0.5米以下的浅路堑。

挖掘机的主要施工对象:

工程量大而集中的土石方工程,开挖基坑、沟槽。

作业环境要求:

工作高度3~6米,高于此值宜分层挖掘。

第三章石质路基施工

1.简述石质路基开挖方法及选择原则

①爆破法开挖②松土法开挖③破碎法开挖;

选择原则:

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节理发育程度、施工条件及工程量大小等选择。

2.简述选择石方爆破方法的基本原则

①全面规划,重点设计;

②前期进行的爆破应为后续的爆破创造条件,增加临空面,提高爆破效益;

③综合利用小群炮,进行分段或分批爆破。

第四章路面基层施工

1.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厂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生→开放交通。

第五章沥青路面施工

1.简述厂拌法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接缝处理→开放交通。

第六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简述小型配套机具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艺流程(24)

施工准备→拌和与运输→摊铺与振捣→整平→饰面→纹理制作→切缝养生填缝→开放交通。

第七章小桥施工

1.简述桥梁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主要施工过程

扩大基础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测量放样、基坑的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地基加固、圬工砌筑等。

机械成孔桩基础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放样、埋设护筒、泥浆制备、成孔方法、孔底清理、吊装钢筋笼、桩基混凝土浇筑等。

2.水泥混凝土柱式桥墩有哪些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柱式桥墩施工方法主要有常规模具施工、翻模施工、爬架施工及滑模施工等。

3.简述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方法

桥梁上部构造主要施工方法有

(1)就地浇筑法

(2)预制安装法(3)悬臂施工法(4)转体施工法(5)顶推施工法(6)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7)横移施工法(8)提升与浮运施工法等。

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一、基本概念

顺序作业法

将拟建工程项目划分成若干段落,每段又分解成若干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进行,或前一段施工结束后,后一段才开始施工。

平行作业法

将拟建工程项目分段或划分施工项目,分别组织施工队,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上同时进行作业,这样的施工组织方法叫平行作业法。

流水作业法

是将拟建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按工序或按相同的施工过程分别组建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依次在各施工段上完成各自的施工作业任务,从而保证拟建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实现连续、均衡而有节奏地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

就是在工程施工前编制的,用来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应从工程施工的全局出发,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

二、思考题

1.简述公路施工的特点。

1)线性分布工程,施工流动性大

2)固定性的永久建筑,占用土地多

3)类型繁多,施工协作性要求高

4)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

5)野外作业,受外界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

6)工程质量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

2.简述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和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部署,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统筹安排施工顺序,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需用的人工、材料、机具等资源的数量;布置施工现场,做到少占农田、节约开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拟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有:

使复杂的施工过程明细化、程序化,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待建项目费用省、效率高、质量好,按合同工期完成;在施工前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资源数量和先后顺序做到心中有数;对施工现场平面进行合理布置,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针对预计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备,能防患与未然;可以把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经济、前方与后方、整个企业的施工安排和具体工程的施工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

3.简述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认真贯彻我国公路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2)根据建设期限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

3)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快速施工

4)现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5)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6)增产节约,降低工程成本

4.简述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阶段和内容

1).施工方案

①.施工方案说明

②.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安排表

③.工程概略进度图

④.临时工程一览表

⑤.公路临时用地表

2)修正施工方案

3)施工组织计划

①说明

②工程进度图

③主要材料计划表

④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表

⑤临时工程数量表

⑥公路临时用地表

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简述施工组织设计原始资料调查的内容(36)

1)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2)自然条件调查

3)施工资源调查

4)施工单位能力调查

6.比较顺序作业法、平行作业法及流水作业法之间的特点

顺序作业法的特点:

不能充分利用工作面去争取时间,所以工期长;施工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机具、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施工队和工人不能连续作业,劳动力需用量波动性大;单位时间内需要投入的资源数量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因只有一个施工队,所以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简单。

平行作业法的特点:

充分利用工作面,争取了施工时间,缩短了工期;施工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机具、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施工队和工人不能连续作业,劳动力需用量出现高峰;单位时间需要投入施工的资源成倍增长,现场临时设施也相应增加;因施工队多,所以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复杂。

流水作业法的特点:

科学地利用工作面,争取了施工时间,工期比较合理;施工队及工人为专业化施工,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专业施工队及工人实现连续作业,相邻专业施工队之间的连接紧凑;单位时间需要投入施工的资源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施工有节奏,为文明施工和进行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九章流水作业施工组织

一、基本概念

流水段法

将施工对象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段落,各段的施工过程相同、主要工程数量和所需劳动力资源基本相等。

组织若干个在工艺上密切联系的专业施工队相继投入施工,各专业队依次从这一段不断地转移到下一段,以相同的时间重复完成同样的施工作业任务。

这样的流水作业法就叫做流水段法。

流水线法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同样长度工程的施工作业任务。

这种流水作业法叫流水线法。

分别流水法

若施工对象包含若干个不同的施工过程,或相同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期限彼此不同时,首先将各个施工过程按上述流水段法或流水线法分别组成独立的流水,然后再将这些独立流水按其施工顺序的逻辑关系依次连接,从而形成整个施工对象的流水。

这种流水作业法叫做分别流水法。

流水强度

一个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方法和工艺性质的不同进行划分,是组织专业施工队的依据。

施工过程所指的范围可以是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也可以是单项工程、单位工程,随流水作业的等级而异。

工作面

某一专业工种的工人或某种型号的机械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

施工段

为了合理地组织流水作业,把施工对象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段落,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施工队在一个段落上完成一定的施工过程,这些段落称为施工段。

施工层

路基工程的高填方或深挖方地段、高桥墩等施工项目,为了满足操作高度和施工工艺要求,还要将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操作层,这些操作层称为施工层。

流水节拍

一个专业施工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相应施工任务所需要的作业持续时间叫流水节拍。

流水步距

相邻两个施工队依次投入流水作业施工,其开始作业时刻的时间间隔叫流水步距。

流水展开期

指从第一个专业施工队开始作业起,到最后一个专业施工队进入流水作业止的时间间隔叫流水展开期。

技术间隙时间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不仅要考虑专业队之间的协调配合、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有时应根据材料特点和工艺要求,还要考虑合理的工艺等待时间,然后下一专业队才能允许进入施工,这个等待时间称为技术间歇时间。

组织间隙时间

在流水作业中,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称为组织间歇时间。

平行搭接时间

为了缩短总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当专业施工队完成部分施工任务后,能够提前为后一个专业施工队提供工作面时,使后者提前进入该施工段,相邻两支专业队将在同一施工段上平行搭接施工,这段搭接施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

全等节拍流水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这种流水作业的组织方式称为全等节拍流水。

成倍节拍流水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其他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整数倍,这种流水作业的组织方式称为成倍节拍流水。

分别流水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

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各流水节拍之间不存在大于1的最大公约数,这种流水作业的组织方式称为分别流水。

无节拍流水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这种流水作业的组织方式称为无节拍流水。

2、思考题

1.流水作业组织如何分级

根据流水作业组织范围的大小,通常可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

1)分项工程流水;2)分部工程流水;3)单位工程流水;4)工程项目流水。

2.简述流水作业基本参数的工程意义

流水作业参数有工艺参数、空间参数、时间参数三类。

它们各自的工程意义为:

在组织流水作业时,用工艺参数来表达流水作业施工工艺开展顺序及特征。

2)在组织流水作业时,用空间参数表达流水作业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的状态。

这些参数称为。

3)在组织流水作业时,用时间参数来表达流水作业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的状态。

3.简述全等节拍流水组织形式的特点及组织过程

全等节拍流水组织形式特点:

1.流水节拍彼此相等,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两者的数值也相等。

2.按每一施工过程各组织一个专业施工队。

3.每个专业施工队都能连续作业,施工段设有空闲,实现了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组织过程:

1.确定施工过程数n;2.确定施工段数m;3.计算流水节拍ti并确定流水步距K;4.计算流水作业总工期T;5.绘制流水作业施工进度图。

4.简述成倍节拍流水组织形式的特点及组织过程

基本特点:

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

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但互为整数倍关系。

专业施工队的数目n1,大于施工过程数n,即n1>n。

各专业施工队都能保持连续施工,施工段没有空闲。

整个施工是连续的、均衡的,各专业队按自己的节奏施工。

组织过程:

1.确定施工过程。

2.划分施工段。

3.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i。

4.计算流水步距K。

5.计算各施工过程的专业施工队数bj和专业施工队总数n1。

6.计算流水作业总工期T。

7.绘制成倍节拍流水作业施工进度图。

5.简述分别流水组织形式的特点及组织过程

1)基本特点:

(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是相等的,这是组织分别流水作业的条件;

(2)专业队的数目等于施工过程的数目n,即每一施工过程只组织一个专业施工队;

(3)各专业施工队能保持连续有节奏的施工;

(4)施工段有发生空闲的情况。

2)组织过程:

(1)分解施工过程,确定施工过程数n;

(2)按划分施工段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施工段数m;

(3)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i,根据ti值判断是否为分别流水;

(4)计算流水步距K:

(5)计算总工期T。

(6)绘制流水作业施工进度图。

6.简述无节拍流水组织形式的特点与组织过程

1)基本特点

(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这也是无节拍流水作业的条件;

(2)专业施工队的数目等于施工过程的数目n,即按施工过程组织专业施工队;

(3)各专业施工队能保持连续施工,但没有固定的节奏;

(4)施工段有发生空闲的情况。

2)组织过程

(1)确定施工过程数n和施工段数m,计算每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i;

(2)计算流水步距K。

(3)计算总工期T。

(4)绘制流水作业施工进度图。

7.分析比较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及无节拍流水的图表特征

不同类型的流水作业的施工进度图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全等、成倍节拍流水的主要流水参数ti和K都是常数,分别流水的ti是常数K非常数,无节拍流水的参数都不是常数,节拍流水作业的计算公式是在基本公式基础上,利用流水参数计算出来的;

各流水作业的垂直图图表特征:

全等、成倍节拍流水的各流水线呈直线并平行,但前者流水线的间距相等后者不等,分别流水和无节拍流水的流水线前者呈直线后者呈折线,二者流水线彼此都不平行。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将会更加清楚。

(63)

三、基本计算

1.盖板涵施工分四道工序,每到工序的计划工日数分别为:

挖槽10工日、基础20工日、涵身40工日、盖板10工日。

工作面上只能容纳5名工日同时操作。

此种规格的涵洞共有10座,无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时间。

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写出计算步骤并绘制工程进度图。

解:

列表计算如下

参数名称

符号

 

参数值

备注

施工过程

n

挖槽

基础

涵身

盖板

已知

施工层数

r

1

已知

施工段数

m

10

已知

计划工日数

P

10

20

40

10

已知

工队人数

R

5

5

5

5

已知

流水节拍

ti

2

4

8

2

ti=P/R

最大公约数

k*

2

 

施工队数

b

1

2

4

1

b=ti/k*

总施工队数

n1

8

流水展开期

t′

14

t′=(n1-1)*k

总工期

T

34

2.某工程项目按A、B、C、D、E施工顺序进行,分为5个施工段,各工序在各施工段上的计划工日数如表,各施工段最多只能容纳20名工人同时作业,要求各工序连续进行,试组织流水作业,绘制工程进度水平图和垂直图。

工序名称

A

B

C

D

E

计划工日数

66

60

204

117

24

解:

考虑流水节拍为整天数,各施工段最多只能容纳20个工人,要求各工序连续作业

A工序组织2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11人,则施工队数为1,作业持续时间为

tA=66/11=6(d)

B工序组织1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20人,则施工队数为1,作业持续时间为

tB=60/20=3(d)

C工序组织3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17人,则施工队数为3,作业持续时间为

tC=204/17=12(d)

D工序组织3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11人,则施工队数为3,作业持续时间为

tD=117/13=9(d)

E工序组织1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8人,则施工队数为1,作业持续时间为

tE=24/8=3(d)

流水作业参数列下表计算

参数名称

符号

 参数值

备注

施工过程

n

A

B

C

D

E

已知

施工层数

r

1

已知

施工段数

m

5

已知

计划工日数

P

66

60

204

117

24

计算

工队人数

R

11

20

17

13

8

根据条件组织

流水节拍

ti

6

3

12

9

3

ti=P/R

最大公约数

k*

3

 

施工队数

b

2

1

4

3

1

b=ti/k*

总施工队数

n1

11

流水展开期

t′

30

t′=(n1-1)*k

总工期

T

45

3.有4座涵洞的施工,分为5个施工过程,各施工段在工施工过程的作业持续时间如下表,已知工序A完成后需要3天的检查时间,工序C完成后需要1天的准备时间,试组织流水作业施工,详细写出计算过程并绘制工程进度图。

工段

工序

A

2

2

4

1

B

3

2

1

3

C

1

1

3

3

D

2

2

3

3

E

2

4

3

1

解:

列下表表计算

4.某平原区路堤工程量呈线性分布,施工时按照清理原地面、路基下部施工、路基上部施工、路床施工的过程进行,这样的路基共12km,上述各施工工序间距1600m组织施工,每周工程进度为800m,试组织全等节拍流水,计算总工期,绘制工程进度水平图和垂直图。

解:

计算工作时间参数

流水节拍:

ti=1(周)

最后一个专业施工队在每个施工段上的全部作业时间:

t=L/v=12000/800=15(周)

确定流水步距K:

因各工序的ti=1(周),

则K=1(周)。

流水展开期:

=1+1+1=3(周)

技术间歇时间:

Z1,2=Z2,3=Z3,4=1600/800=2(周)

总工期:

+∑Zj,j+1+∑Gj,j+1-∑Cj,j+1=(1+1+1)+15+(2+2+2)=24(周)

5.某涵洞工程为5座涵洞施工,按照挖基坑、砌基础、砌涵台、砌洞口的过程组织施工,各工序工程量和产量定额见下表,根据工艺要求,基础完成后需等待3天进行检查,涵台完成后需4天的准备时间,为早日完工,基础与涵台可搭接2天同时施工,各工段作业面最多可容纳15人同时作业,试组织流水作业,计算总工期并绘制工程进度图。

工序名称

工程量(m3)

产量定额(m3/工日)

挖基坑

1320

20

砌基础

2025

15

砌涵台

1944

18

作洞口

216

8

解:

计算各工序施工时间:

挖基坑A:

安排11个工人,则tA=1320/20/11=6(d)

砌基础B:

安排13个工人,则tB=2025/15/15=9(d)

砌基础C:

安排12个工人,则tC=1944/18/12=9(d)

作洞口D:

安排9个工人,则tD=216/8/9=3(d)

流水作业参数列下表计算

第十章网络计划技术

一、基本概念

网络图

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

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

工作

一条箭线与它两端的节点共同表示一项工作。

节点

网络图中的圆圈称为节点,它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等关系。

网络始节点

网络图中第一个工作的工作始节点。

网络终节点

网络图中最后一个工作的工作终节点。

工作始节点

表示工作的开始的节点。

工作终节点

表示工作的结束的节点。

紧前工作

紧前工作在网络图中,是相对于某工作而言,紧排在该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

紧前工作在网络图中,是相对于某工作而言,紧排在该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后工作。

先行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

后续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该工作之后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网络图最后一个节点(终点节点)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

线段

网络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通路称为线段。

线路

从网络始节点到网络终节点之间的通路称为线路。

关键线路

网络计划中总持续时间的最大值就是完成该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决定网络计划总工期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是指总时差为零的工作。

网络图三要素

网络图三要素是指箭线、节点和流。

最早可能开工时间

当一项工作具备了自身的作业条件和资源条件后可以开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