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5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思考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考题答案.docx

《思考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考题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考题答案.docx

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区别?

2.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势及其对策。

3.如何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4.中国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

7.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请阐述你的观点。

8.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9.未来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上升还是有可能下降?

为什么?

10.简述中国银行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11.谈中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12.如何刺激中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

13.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应该如何变革?

14.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5.中国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区别?

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休克疗法”,而是“渐进式”的。

换言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方式来进行的,即在维持原有计划体制内的经济成分运行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体制外经济成分以市场机制来发展,或者是放松对体制外经济发展的管制的体制改革方式来进行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主攻方向可用三大目标来概括:

建立“公共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政府体制”。

根据三大体制的要求,应将裁藩、分流、定分、厘标、退市作为逼近改革终极目标的主要途径。

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

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

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书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

但杨小凯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

“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无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

二、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势及对策

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放缓,中国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意味着今后中国的很多层面都将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一种长期趋势,以往通过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

因此政策层面上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目前能看到决策层在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决心,但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要面临的一些中国经济发展本身的根本性难题。

首先是中国经济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新的比较优势没有创造出来,实体经济将不可防止陷入低速增长甚至衰退;其次,技术赶超策略逐渐失效,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原创性科技成果严重不足,这成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主要制约;第三,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日益突出,容易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第四,经济体系总体负债率快速上升,这必然拖累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外部经济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善。

美国经济并未出现实质性复苏;欧元区深陷衰退,举步维艰;英国经济难以走出低速增长局面;日本经济难有实质起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状况亦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已经陷入长期低迷和衰退时期,基础脆弱,复苏艰难,风险不断加大。

  因此,改革、重组、创新和创造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比较积极的现象是,十八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架构已悄然发生重大变化。

未来,创新宏观经济政策思维方式和调控工具;发展实体经济;从注重短期需求转向注重长期供应管理,深化改革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货币政策向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调控并重、货币传导机制和信用传导机制并重的转向,将信用政策提升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五大主要调整方向。

三.如何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在各地区间的流动和配置状况、制度变革〔主要是市场化进程〕在各地区间的差异、结构变动〔城市化是最主要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等。

根据这些决定因素和我国现阶段地区经济差距的现实情况,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在过去30年的经济改革期间,市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资本流动使使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加速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扩大了地区差距。

东部持续的资本流入同时也在逐渐缩小东西部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差距。

这将逐步减弱民间资本从中西部向东部流动的趋势,并改变外资一边倒地向东部倾斜的投资格局,从而减少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增长率差距,减缓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这种转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不过,这个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改善中西部软硬基础设施条件,但缩小地区差距不能主要依赖政府主导的资金转移,而要着眼于提高效率,改善投资环境。

3.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区域性金融机构,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就业水平,也将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4.受收入和就业时机差距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有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的趋势,这有利于缩小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效率。

政府应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培训,发挥劳动力流动的潜力。

5.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存在差距。

但更主要的差距在于中西部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很低,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生产率。

因此,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对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和缩小地区差距有重要意义。

6.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东部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要素生产率低。

而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在市场化方面,东西部差距明显,尤其是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发育方面差距非常突出。

这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鼓励非公经济发展,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改善法律制度环境等,将对中西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7.东西部地区发展程度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程度低。

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发展将是西部发展的一个推动力。

但这需要合理规划,全面统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防止不顾条件的一哄而上。

四.中国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及时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当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重要杠杆。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这种发展方式的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

实行这种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比较稀缺、资源环境问题还不突出的时期有其必然性,但当我国经济到达一定规模,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后,仍然实行这种发展方式,就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增加,水质污染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草原过载,牧场退化严重。

2.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

中国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投资增长过快,使得投资占GDP比重高达55.8%〔2013年前9月〕。

如此之高的投资占比不仅大大超过日本和韩国当年的高点〔约40%〕,也高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自己的高点。

另一方面,投资的效率在明显下降,边际投资效率,即GDP增量与投资之比,由2008年前的0.35降至2012年的0.19.伴随着投资率的上升和投资效率的下降,产能过剩加剧,政府和企业负债率飙升。

此外,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内需不旺也是面临的问题。

3.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和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偏高,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和奉献率偏低。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发明专利占比低;专利申请企业占比低;高科技领域发明专利少。

5.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行业间收入、不同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愈发明显。

五.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而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

2.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

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包括进一步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3.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

4.要加快进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要早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既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5.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力度,增加惠农补贴。

6.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保障农民受教育权利。

其次,政府应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7.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对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住房产权进行确权,并发给证书,允许上市抵押、转让。

六.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置于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之列。

保障粮食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提高种粮积极性。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包括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直补等。

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农民多种粮和粮食市场价格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的收益。

此外,针对种粮食不能给地方增加多少财政收入,粮食大县财政困难的突出问题,中央财政加强对粮食主产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支持主产区粮油收储体系建设,取消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资金。

2.严格保护耕地,严格节约用地。

进一步加大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节约用地的管控;探索建立保护耕地的激励机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严禁搞耕地跨区占补平衡,杜绝多占少补和占优补劣的现象。

3.加大农业投入。

农业部门通过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培训、提高能力等几方面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

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新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小农水专项资金投入,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4.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以调节丰歉、平衡供需。

5.提倡合理消费,控制好粮食直接消费和用于饲料、酿造、生化等间接消费的比例,保障供需基本平衡。

6.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

对安全性未经证实的转基因农产品严格管控,保障所提供粮食品质的安全。

七.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农”问题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总称。

目前的现实表现为:

农业生产率水平总体低下,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低,增长缓慢,生存压力大且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条件不足;农村社会现代文明发展滞后,累积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突出。

在“三农”问题中,农业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首先,从生产环节来看,目前农业生产在许多地方仍使用原始的耕作方法和落后的农具,尚未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环节严重滞后。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农产品的附加值小,市场化程度低、流通阻碍大且农民缺乏经济组织依靠,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不能驾驭市场,获取市场信息成本高。

再次,从宏观政策取向来看,长期以来的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并未得到根治,而且农产品生产和流转的条件从总体上看并未取得实质而有效的改善。

按照生产力标准不难得出:

农业生产力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中最本质的约束要素,是“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不得其解的最根本原因。

故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条件。

八.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产业结构不合理。

表现为横向不合理和纵向不合理。

横向不合理是产业内部之间发展不合理。

参与国际分工主要是简单的加工,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在对外贸易中往往靠价格战取胜,企业间内部恶性竞争,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纵向不合理是我国三大产业间发展不合理。

第一产业是国家的基础,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同时付出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益的代价。

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且以服务业为主,发展不完善。

所以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经济发展。

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瓶颈。

我国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很多资源需要对外进口,如石油、铁矿石等重要的战略资源。

中国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针和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源市场,扩大资源来源,缓解国内资源的限制。

3.科技创新不足。

中国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竞争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4.影响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

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内需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外汇环境严峻,人民币升值压力大。

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使我国长期国际竞争力受到损害,同时还会带来人们收入的虚涨和资产的虚增,极易诱发泡沫经济。

6.国内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市场经济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体系脆弱。

等等。

以上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增长。

九、未来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上升还是有可能下降?

为什么?

无论在短期内还是中长期内,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到达完全层次的均衡。

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人民币汇率有上升压力。

  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此,人民币汇率一直成为学术界和美国政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最近几年,有能力让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美国竞选总统的杀手锏。

人民币汇率是否到达均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每一次升值背后虽然夹杂着政治成分,但更多的是经济因素。

  学术界将均衡汇率分为短、中、长期三个阶段来界定。

短期均衡汇率主要指在排除了非预期性冲击影响之外、由市场基本面因素决定的汇率水平;中期均衡汇率主要指与一个经济体的内外均衡相匹配的汇率水平;长期均衡汇率主要指经济体所有主题均实现了存量与流量均衡的汇率水平。

以下将沿着此类界限对汇率均衡进行阐述。

  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升值压力。

因中国经济增长势态良好,而美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仍不乐观。

根据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外汇供求关系可知,短期之内,不考虑非预期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有升值的压力。

  在中长期内,人民币汇率面临着不确定性,但是人民币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这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较乐观预期。

中国经济尽管面临着地方债务、银行坏账等潜在风险,但是这些风险目前还都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十.简述中国银行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构成:

多类型、多层次银行机构并存。

中国现行的银行体系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外资银行等各种类型的银行机构,这种多元、立体银行体系形成和发展,在把竞争引入了银行业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特点: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

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处于银行体系的领导地位,是典型的中央银行体系。

这种体系一方面保证了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另一方面也能确保搞活金融,取得较好的资金融通效益。

十一、谈中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改革“改变了过去财政承包制下多种体制并存、税制不合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标准、不科学等问题。

但是,改革并没有完成:

中国财税体制问题集中表达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明确,地方(特别低层级政府)支出责任较重,受事权和责任不明确制约,财政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仍不完善,省以下财政关系仍未理顺,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这些财税体制纰漏已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掣肘,最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在不透明、软约束环境下举债融资形成庞大债务,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

    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

合理、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理顺基础商品和服务价格(铁路运价、电价、水价、城市交通价格偏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增加供应,实现非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由进入。

公共产品提供方面,推行私人建设经营、政府监管的运营模式(降低私立学校、医院的准入门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即使需要干预也应尽量采用市场化手段。

    强化中央事权,明确政府间职责分工。

中央上收、集中事权如下:

国防、边境安全和界河管理等关系国家安全的支出;养老保险、传染病及免疫业务支出;食品和药品安全管理;跨区民事、重度刑事和高级官员贪污渎职等犯罪审理司法支出;海域和流域管理、航运、水利调度、大江大河治理、全流域国土整治、全国性生态和环境等重点项目建设;跨境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于中央)。

在明确划分政府间职能后,需要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主要是增加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完善税制,标准非税收收入,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改良转移支付机制。

进一步推进“营改增“,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税收立法权,较好税种是零售税,潜在主力税种是房产税,加快、扩大房产税试点。

对非税收收入“分流归位”,将某些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收入改为税收(如环境保护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税、社会保障税)。

降低增值税税率,改为中央收入,同时,允许地方在不超过原增值税分享额度内开征零售税。

将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调整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制度框架,明确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减少转移支付总规模确定的随意性。

    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硬化预算约束。

加快预算法修订,将预算支出作为人大批准预算的主要目标,确实强化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约束和监督,在硬预算约束下,地方政府承担起财政决策的成本,地方政府支出超过可承受限额,必须自担后果,坚决杜绝、防止地方政府因存在中央政府的救助预期而将支出责任或债务风险向上级政府转嫁,引发道德风险。

十二、如何刺激中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城乡居民对改善住房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汽车等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比较强劲,对满足各层次的服务需要也比较旺盛。

对此,国家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

此外,国家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出台并落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

这将使已经拥有的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

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面,而刺激农村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

国家将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定并发布增加各项农业补贴的方案,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做好粮棉收购工作,尽快出台振兴奶业和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

在投资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资。

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投资加以改良。

地区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此外,抓紧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面。

十三、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应该如何变革?

1.集体土地产权不完整。

我国土地所有权主体还有待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同几级集体组织与农民的权利关系,法律规定不够明确,集体土地权未能受到严格限制。

农民作为土地使用权人,其对集体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权及收益权都缺乏法律保障和标准,权利行使渠道不完善。

2.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还需加强。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土地管理和利用最核心的环节、最基础的支撑。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慢于城镇,且确权登记质量还不够高,没有完善而系统的农村土地地籍档案作支撑,承包地、林地、建设用地还未实现统一登记、一张图管理。

3.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相对薄弱。

土地规划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目前,农村缺少村社层面的土地规划指导,乡村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布局混乱、用地不经济在所难免。

4.农村土地市场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大多为自发、私下的,没有统一的交易规则,其流转更类似于大海捞针式的选择机制,不仅流转规模不大、价值实现形式相当有限,更缺少统一标准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5.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狭窄。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受市场不健全、流转范围有限等制约,农民很难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变现其土地财产、获得财产性收入的跃增和财富的积累。

6.征地制度亟待改革。

征地的政府强制性、行政定价以及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等始终存在争议,导致征地政策制定、实施中仍面临重重矛盾和压力,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呼声仍然很高。

7.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使耕地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耕地保护手段仍较单一,引导集约节约合理用地的价格杠杆、财税制度等尚未有效形成,尚未形成市场化的耕地保护利益机制,没有调动起市场主体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因此,必须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耕地保护制约和激励机制,让保护耕地有利可图。

 改革思路

1.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

推动集体土地统一登记,在确权中进一步摸清农村各类土地现状,并建立土地管理台账,锁定现状,并实现动态监管。

二是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

开展试点探索,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行使代表和成员资格,完善集体土地处置和收益权能,细化集体土地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三是推进土地权利立法。

以物权法为指导,通过立法确定农村各土地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标准土地使用、流转和补偿等行为。

   2.改良农村土地规划计划管理。

一是加快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

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细化、完善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居住、产业和农耕空间,指导乡村建设和发展。

二是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开展村镇建设规划编制,整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集中居住区生产生活配套,凸显乡村规划建设特色。

   3.标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

一是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二是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

建立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交易范围、主体、程序,健全交易服务,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土地等级和地价体系,并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发展。

三是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

   4.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一是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二是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

以标准政府征地行为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标准征地程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面建立征地补偿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拓宽安置渠道,探索留地安置、土地入股等多种模式,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探索市场化征地补偿机制,适时提高补偿标准。

   5.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宅基地的概念。

二是改革宅基地无偿配置的制度。

三是加强宅基地审批管理及执法监察力度。

 

   “三权”抵押融资试点。

扩大农村“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及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试点,建立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三权”抵押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

十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

1.外来人口难以进入。

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要素市场在城乡间和地区间都是呈分割状态。

这种分割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地区间要素流动的不充分。

劳动力要素流动不充分主要表达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制约上,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自由,同时也致使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就学、社保等诸多方面无法拥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时机和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