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4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5章外语的感知.docx

第5章外语的感知

第五章外语的感知

言语的感知:

接受(感觉)外部输入的言语信息(声音或文字),经过分析达到对言语的理解。

感觉:

大脑对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是知识的源泉,心理活动的基础。

知觉:

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整体进行直接反应,形成整体性映象的过程。

知觉是理解的准备阶段。

言语的理解:

对所感知的言语信号进行解码而揭示其思想内容。

理解的过程,就是解码的过程。

感知是感性的理解,限于第一信号系统。

理解是直觉的感知,为第二信号系统制约。

一般不注意(意识到)语言外壳。

只有当语言本身较难时,或者通过翻译阅读时,语言外壳才会成为自觉理解的对象。

 

第一节感知外语过程中各种感觉的作用

感知言语一般涉及:

听觉、视觉、动觉等。

一、言语听觉

听觉的主观体验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分别对应于频率、强度、音延和振动形式。

(一)音高

男人:

95-142赫兹;女人:

272-653赫兹。

有时音高会改变意义。

声调(汉语)

语调(英语)

(二)响度

振幅越大,声音也越响。

响度表示一定的附带意义、感情色彩。

GettysburgAddress

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

Door,fit

(三)音长

声音延续的时间。

有时有区别作用:

[bit][bi:

t]

[ful][fu:

l]

[cɔt]cot,[cɔ:

t](caught)

妈麻马骂

(四)音色

基本频率和陪音(附加成分)将声音区别开的特殊品质;由复合音的各部分音波的相互关系决定。

共振峰:

少数具有最大振幅的陪音。

口腔等不同,放大的陪音也不同。

元音由两个共振峰决定。

图5.3元音的口型等,形成不同的两个最响亮的共振峰。

F1F2

[i]:

1002600

[ei]4002000

[e]6001800

[æ]8001200

[ɔ]5001000

[ou]400800

[u]300600

韵律特征:

(一)语调:

(1)表示不同的态度等含义。

(2)表示不同的言语行为:

疑问、请求、怀疑等。

升调:

疑问,礼貌的请求;

降调:

肯定,命令;

降升:

怀疑,犹豫,保留。

声调:

汉语,区别词义。

(二)重音

英语重音区别词义。

`lighthouse`keeper

light`housekeeper

取决于语音的强度。

(三)节奏

快慢。

英语:

重音均拍;重音的间隔相当。

汉语:

音节均拍;音节的间隔相当。

[Wearestudents][ofthiscollege].两个音步。

我们是这所大学的学生。

二、言语视觉

视觉:

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征的感觉。

可感觉的光:

760-380毫微妙

对书面语的感知和理解始于阅读。

眼动:

注视(停视)、注视间眼动、回视

不熟练的阅读者,回视多,费时间多。

眼忆幅度:

阅读时,超过解释点的距离。

记忆一定的字数才解释。

眼声幅度:

朗读时,眼睛超过阅读点的距离。

三、言语动觉

发音器官的动觉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将信息返转传入大脑的感觉。

发音器官:

/m/,/n/moon,/sing/,/l/wall

Consonants英语辅音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双唇

bi-

labial

唇齿

labio-

dental

齿间

dental

齿龈

alveolar

舌面

palatal

舌根

velar

喉音

glottal

塞音

stops

p

t

k

b

d

g

擦音

fricative

f

θ

s

ʃ

h

v

ð

z

ʒ

塞擦音

affricate

鼻音nasal

m

n

ŋ

边音lateral

l

闪音flap

r

半元音

semivowel

w

j

四、言语知觉中各感官的相互作用

听、视、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感知口语:

听觉重要,但也伴随动觉。

听觉可唤起视觉形象。

手势、表情等也需视觉。

感知书面语:

视觉重要,但动觉、听觉也起作用。

文字唤起语音,读音又与动觉有关。

感觉反映客体的个别属性,但知觉、理解在综合各种属性的基础上产生。

五、语感的形成

特殊的关系感觉和情感。

同异感、差别感。

(87页)

对语言的结构、关系等的感性反映。

(88页)

三个范畴:

Classstruggleisthekey;everythinghingesuponit.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

(一)成分

词义感:

反映词与所表客体之间的联系。

语法感:

词汇和语法的关系感。

语音感:

语音鉴别力:

修辞感:

比喻恰当与否;

(二)关系:

语言内部体系特征的联系的直接感性反映。

语音的同异感;节奏感,动力感,旋律感。

发音动觉(发音基础感)。

词语形象之间的关系感:

感觉形象(视、听),运动形象(说、写)。

(三)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

同异感。

语感:

1、不是普遍适用的;

2、后天获得;

3、逐渐形成。

形成语感的因素:

1、先天的素质

具有一定的学习语言的先天素质;

2、语言理论知识

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3、运用语言的实践

足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

第二节言语知觉

一、知觉的特点

(一)整体性

反映客体作为整体的形象。

(二)结构性

从分散不同时感知的单位建立整体形象。

(三)恒常性

虽然客体不断变化,仍然能感知。

(四)意义性

感到的东西产生意义。

(五)具体性

不是抽象的形象,而是实际存在的客体的形象。

二、言语知觉的过程

依靠保存在记忆中的词语(table)的标准,知觉有意义的词(table)。

发现标准后,将词的语音特征等与记忆的词联系起来。

三、言语知觉中感觉与思维的统一

自觉对比外语与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

思维与感觉结合,提高言语的知觉。

四、言语中感知和理解的关系

感觉的是言语的外壳,理解的是言语的思想内容。

没有知觉,就没有理解;

有时不理解,就不能知觉:

ice-cream

Iscream.

五、言语知觉中的意识部分与未意识部分

人们虽然不了解自己语言的特点,也能自由地说和写。

言语在语言特点方面是未意识到的,是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自然、直接的过程。

六、言语中的发声材料和语言意义

利用具有语言意义(即按照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规则进行编码)的物理(发声的)信号来传递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