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7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词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法.docx

《词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词法.docx

词法

第二节词法

词法的内容包括实词词法和虚词词法。

以下介绍的内容是虚词词法中的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一、代词

代词的句法功能大致与名词相类,可以在句中充当的主要成分有主语、宾语、定语。

以下将要介绍的代词有五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

(一)人称代词

顾名思义,人称代词是指称人的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反身代词,我们主要介绍三称代词和单复数问题。

1.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7个:

吾、我、卬;余(予)、台(yí)、朕。

其中最常用的是“吾、我、余(予)、朕”5个。

(1)吾、我

“吾”(甲骨文写作“鱼、”等)和“我”都是产生很早的第一人称代词,在早期的文献中,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文献中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指出:

“吾”用于主位和领位,不用于宾位。

除非在否定句里,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时候,“吾”才可以用于宾位。

“我”字用于主位、领位和宾位。

在原始时期,王力先生推测说:

“我”字只用于宾位,“吾”字则用于主位、领位,这就是“吾”、“我”在语法上的分工。

例如:

①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论语·雍也》)(主、宾相对)

②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孟子·梁惠王上》)(领、宾相对)

③吾君杀我而不辜。

(《墨子·明鬼下》)(同句领、宾相对)

④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同句主、宾相对)

这一现象在《论语》、《孟子》等文献中反映尤为明显。

⑤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⑥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

战国以后“吾”字用作宾语的例子逐渐多见。

例如:

⑦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

(《庄子·田子方》)

⑧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⑨足下昔称吾于颍川。

(嵇康《与山巨渊绝交书》)

(2)余、予

“余”、“予”二字同音,二字的差别可能只是时间或地域的不同形成的。

它们大多用作主语、宾语,很少用作定语。

例如:

①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

(《左传·僖公十年》)

②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论语·先进》)

就先秦文献来看,甲骨文、金文、《左传》、《国语》多用“余”;《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多用“予”。

(3)朕

“朕”最初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一般只用作定语。

例如:

①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

(《尚书·舜典》)

②无废朕命。

(《诗经·大雅·韩奕》)

春秋以后可以用作主语,这在屈原的作品中常见。

秦代以后,“朕”成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4)卬、台

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除了《尚书》和《诗经》以外难见其例。

例如:

①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汤誓》)

②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魏晋南北朝以后又产生了几个新的第一人称代词。

例如:

①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②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鲍照《吴歌》)

③吴人之鬼,住居建康……自呼阿侬,语则阿傍。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2.第二人称代词

在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5个:

汝(女)、尔、若;而、乃。

(语音上声母均同)

(1)汝(女)、尔、若

这三个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全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例如:

①女我克孥二人。

(《殷墟文字甲编》3933)

②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诗经·豳风·七月》)

③王曰:

盂,若敬乃正。

(《大盂鼎》)

以上是用作主语例。

④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大克鼎》)

⑤王曰:

“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尚书·多士》)”

⑥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

(《庄子·天地》)

以上是作宾语例。

⑦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

(《庄子·天地》)

⑧今尔惟时宅尔宅,继尔居。

(《尚书·多士》)

⑨使余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繁昌。

(《墨子·名鬼下》)

以上是作定语例。

三个代词中,“汝(女)”出现最早,甲、金文中都有用例,“尔”出现稍晚,“若”出现最晚。

(2)而、乃

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主要用作定语,极少用作主语,一般不用作宾语。

例如:

①乙卯卜,宾贞曰氐乃邑。

(《殷契卜辞》173)

②而康而色,曰:

“予攸好德。

”(《尚书·洪范》)

以上是作定语例。

③朕心朕德惟乃知。

(《尚书·康诰》)

④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论语·微子》)

以上是作主语例。

除了上列5个第二人称代词以外,《诗经》中还出现“戎”作第二人称代词的文例,一般作主语、定语。

例如:

⑤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诗经·大雅·民劳》)

⑥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诗经·大雅·烝民》)

(3)卿、你

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产生的第二人称代词。

先看“卿”:

①府吏谓新妇:

“贺卿得高迁。

”(《焦仲卿诗》)

②王安丰妇,常卿安丰。

安丰曰:

“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

”妇曰: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遂恒听之。

(《世说新语·感溺》)

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据吕叔湘先生考证大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首先是“爾”草写作“尔”(王羲之帖即是如此),而后两字读音分化,再给“尔”字加“人”旁。

有趣的是百衲本《北齐书》中保存了三种写法的用例:

③谁是爾叔?

敢唤我作叔!

(卷11)

④闻尔病,我为尔计。

(卷30)

⑤你父打我时,竟不来救。

(卷12)

隋唐以后“你”字的使用即普遍通行。

3.第三人称代词

严格说来,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借用指代词而来的“之”、“其”,句法功能也受到明显的制约。

它们一个只作宾语,一个只作定语,无法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匹配。

中古以后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

(1)“彼”、“之”、“其”

这三个都是借用指示代词而来的第三人称代词,“彼”用作主语,用例很少;“之”用作宾语,“其”用作定语。

例如:

①彼,丈夫也;我,丈夫也。

吾何畏彼哉!

(《孟子·滕文公上》)

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

③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偶或“其”作兼语。

例如:

④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

(《庄子·齐物论》)

汉代以后,“其”的情况有所变化。

例如:

⑤武王梦帝与其九龄。

(《论衡·感类》)(宾语)

⑥其若问之,当作依违答之。

(《宋书·刘邵传》)(主语)

(2)伊、渠、他

这三个第三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出现或产生的新词。

其中“伊”、“渠”可能是吴语方言词。

例如:

①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

(《世说新语·方正》)

②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③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心口。

(《游仙窟》)

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旁指代词演化而来的,中古时期已可指代人,隋唐以后普遍用作三称代词。

例如:

④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制,无鞍骑马,下而叩头。

长房曰:

“还他马,赦汝死罪。

”(《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别人义)

⑤尝大会,温使叼彝嘲之。

彝谓(韩)博曰:

“君是韩卢(古韩国名狗)后邪?

”博曰:

“卿是韩卢后。

”温笑曰:

“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

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邪?

”(《晋书·张天锡传》)(有歧义)

4.人称代词的单复数

在中古以前,汉语的人称代词基本都是单复数同形,即它们既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

有时也用“侪(chái)”、“曹”、“辈”、“等”、“属”等词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词性不是词尾,而是名词。

例如:

①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

(《左传·襄公十七年》)

②今欲杀尽若曹。

(《汉书·东方朔传》)

③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

(《晋书·苻坚传》)

④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也。

(《史记·高祖本纪》)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现代汉语的复数词尾“们”,吕叔湘先生认为唐代已经产生,字形写作“弭”或“伟”。

例如:

⑥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

(赵璘《因话录》)

⑦儿郎伟,重重祝愿,一一夸张。

(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

宋代以后字形也作“懑”、“瞒”、“门”、“每”等,最终定形为“们”。

(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指那些具有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也就说这些代词对所称代的对象具有区别作用。

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旁指、特指、泛指等类别。

以下主要介绍近指、远指和特指、泛指。

1.近指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主要有:

“此、是、斯、兹”等,这4个代词中,“兹”产生的时代最早,而后世不如另外3个代词常用。

这4个代词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例如:

(1)兹

①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

(《尚书·盘庚上》)

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尚书·汤誓》)

③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

(《尚书·盘庚上》)

(2)此

①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

(《尚书·无逸》)

②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左传·哀公十四年》)

③违此二者,奸莫大焉。

(《左传·僖公七年》)

(3)是

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②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

“必嫁是。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

(4)斯

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学而)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2.远指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和“夫”。

两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前者更常见,后者的指代性较弱。

例如:

(2)此

①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

(《尚书·无逸》)

②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左传·哀公十四年》)

③违此二者,奸莫大焉。

(《左传·僖公七年》)

(3)是

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②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

“必嫁是。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

(4)斯

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学而)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2.远指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和“夫”。

两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前者更常见,后者的指代性较弱。

例如:

(1)彼

①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诗经·小雅·大田》)

②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

(2)夫

①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诗经·陈风·墓门》)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语·季氏》)

③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

“贼夫人之子。

”(《论语·先进》)

3.特指和泛指

古代汉语中的“其”是特指代词,一般用作定语;“之”是泛指代词,一般用作宾语,也可用作定语。

例如: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隐公元年》)

③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逍遥游》)

4.其他

指示代词中还有5个的情况比较特殊,难以归入哪个类别。

它们是:

若、然、尔;焉、诸。

(1)若、然、尔

这3个代词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此”、“这样”或“那样”,“若”常用作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

例如: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②河东凶亦然。

(同上)

③汝乃我家出,亦敢尔邪?

(《后汉书·邓禹传》)

(2)焉、诸

“焉”是兼词,通常用在句尾兼有代词和语气词的功能。

如果指代功能消解,就是句尾语气词。

例如: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左传·隐公元年》)(兼词)

②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梁惠王上》)(语气词)

“诸”可用在句中或句尾,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介词)”,用在句尾,相当于“之+乎(语气词)”。

例如:

①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左传·隐公元年》)(之+于)

②不识有诸?

(《孟子·梁惠王上》)(之+乎)

(三)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问人、问事物、问处所。

常用的疑问代词虽然可以分类,但也常有通用现象。

1.问人的疑问代词

问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两个:

谁、孰。

“谁”始见于《尚书》,后世成为常用词,沿用至今。

作为代词“谁”的语法功能齐全。

比较而言,“孰”一般用作主语,偶尔作宾语,不用作定语;“谁”指代事物的用例很少见,“孰”则比较多见。

例如:

①天下之害孰为大?

(《墨子·兼爱下》)

②礼与食孰重?

(《孟子·告子下》)

以上两例中的“孰”均指代事物。

“孰”还可以与介词“与”组合,构成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孰与”,并逐渐成为凝固结构表比较或反问。

这也是“谁”没有的。

例如:

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论语·颜渊》)(一般介宾短语)

④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

(《战国策·齐策》)(表比较的疑问)

⑤从天而讼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表比较的反问)

2.问事物的疑问代词

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

何、胡、曷、奚。

总体而言,“何”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

其他三个使用范围较窄。

(1)何

在古代汉语中,“何”可以作宾语、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也可以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

例如:

①君何患焉?

(《左传·隐公元年》)(宾语)

②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定语)

③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

“何肥多?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状语)

(2)胡、曷、奚

这3个代词大多作状语,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胡、曷”常与介词“为”构成介宾短语“胡为”、“曷为”问原因。

例如:

①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公输》)

②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式微》)

③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劝学》)

④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公羊传·隐公元年》)

⑤子奚哭之悲也?

(《韩非子·和氏》)

“奚”还可以问事物或处所。

“胡、曷”也可问事物。

例如:

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论语·子路》)

⑦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

⑧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

(《汉书·食货志》)

⑨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下曷损?

(《荀子·荣辱》)

(3)汉魏以后新生的疑问代词

汉魏以后新产生了一些疑问代词,以下介绍“何等、等、底、那”4个。

例如:

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后汉书·东平王传》)(主语)

②上问:

“何等兵?

”丹等对言:

“上谷、渔阳兵。

”(《后汉书·景丹传》注引《东观汉记》)(定语)

③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

祖惭,乃诃之。

衡更熟视之,云:

“死公云等道?

”祖大怒。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定语)

④文章不经国,筐筴无尺书。

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魏·应璩《百一诗》)(宾语)

⑤单身如荧火,持底报郎恩?

(《乐府诗集·欢闻歌》)(宾语)

⑥腹中如汤灌,肝肠寸寸断,教侬底聊赖?

(《乐府诗集》卷46《华山畿》)(状语)

⑦一日万机,那得速?

(《世说新语·政事》)(状语,方式)

⑧御道边那得此草屋?

(《宋书·明帝陈贵妃传》)(状语,原因)

3.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上古汉语中用语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

安、恶、焉。

这3个代词的共同特点是一般用作状语,表反问,较少作宾语。

例如:

①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状语)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宾语)

③天者神,子恶知之?

(《谷梁传·昭公十八年》)(状语)

④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宾语)

⑤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隐公元年》)(状语)

⑥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诗经·小雅·白驹》)(宾语)

汉魏以后产生了“何所、所、那”等新的表处所的疑问代词。

例如:

①佛从何所来?

去至何所?

(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萨陀波伦菩萨品》)(宾语)

②一切诸顺,何所恨起意?

(《阿阇世王经》卷上)(状语)

③肃等格卓,卓惊呼:

“布所在?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宾语)

④嗜欲虽不同,伐生所不识?

(嵇绍《赠石季伦》)(状语,怎么)

⑤良久乃苏,问母:

“父所遗言?

”(《宋书·余齐民传》)(定语,什么)

⑥间者那行?

今从何来?

(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化迦叶品》)(宾语)

⑦尔当正饥,那得美食邪?

(《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四)无定代词

所谓无定代词是指这类代词指代的对象是不确定的。

这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共2个:

“或”、“莫”。

1.肯定无定代词“或”

无定代词“或”大多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在句中充当主语。

例如

①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尚书·无逸》)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史记·廉蔺列传》)

③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之。

(《史记·陈丞相世家》)

以上三例,前两例指代人,后一例指代事物。

一般“或”

字前先出现先行词,如上例的“左右”、“奇计”,但也可不出现先行词。

例如:

④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论语·为政》)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与“或”相类,“莫”也是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

例如:

①蝃蝀(dìdōng)在东,莫之敢指。

(《诗经·鄘风·蝃蝀》)

②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孟子·公孙丑下》)

③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

(《韩非子·难一》)

先秦时期“莫”大致为无定代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出否定副词的用法。

例如:

④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史记·商君列传》)

⑤诸将皆莫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五)辅助性代词

这类代词也只有2个:

“者”、“所”。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指代性却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与其他词或短语组合,构成“者”字结构、“所”字结构以后方能充当句子成分。

“者”、“所”辅助性代词的说法取自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的观点。

1.者

“者”字辅助性代词的用法有两种:

一类是与动词、形容词(或两者的短语)组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

例如:

①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

②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孟子·滕文公下》)

③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论语·颜渊》)

④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礼记·大学》)

另一类是与数词、时间词、方位词组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这种组合不会改变组合词的词性。

例如:

⑤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论语·颜渊》)

⑥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

(《公羊传·僖公二年》)

⑦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

(《韩非子·初见秦》)

2.所

“所”可以与动词、形容词、名词组合,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

虽然结构的性质与“者”字结构相同,但“者”字结构不会改变结构中形容词、数词、时间词、方位词的性质。

“所”则不同,与“所”组合的形容词、名词都用作动词。

例如:

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②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

(《史记·吕不韦列传》)

例中的形容词“善”、名词“母”都已用作动词。

即使都是与动词组合,“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所指也不相同:

“者”字结构的所指是动作的施事,而“所”字结构的所指是动作的受事。

例如:

③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另外要提醒的是,“所”字结构还可以与“者”字结构组合而成“所……者”结构,这个结构依然是名词性的,但意思与“所”结构相同。

例如:

④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史记·酷吏列传》)

例中的“所爱者”、“所憎者”的意思等于“所爱”、“所憎”。

“所”还可以与介词组合。

例如:

⑤其妻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孟子·离娄下》)

⑥是吾剑之所从坠也。

(《吕氏春秋·察今》)

⑦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史记·项羽本纪》)

要特别提示的是“所以”组合,。

在现代汉语中“所以”已经成词,用作因果复句中引导结果分句的连词。

在上古汉语中,“所以”还是个凝固结构,与今天的“所以”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例如:

⑧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尉缭子·武议》)(工具)

⑨吾知所以距子矣。

(《墨子·公输》)(方法)

⑩吾所以为此者,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史记·廉蔺列传》)(原因)

二、介词

介词是汉语造句中起重要联结作用的一个词类,它与所带宾语组合成介宾短语作句子谓语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对象、方式等。

古代汉语的不同时期介词都会有所兴替,但总的说来,它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词类,数量不是很多。

主要有“於(于)、以、为、因、自、由、从、在、向、被”等等。

下面主要介绍“於(于)、以、为、因”5个介词。

(一)于、於

对于这两个字形,清代的学者段玉裁、陈奂等认为是古今字,近现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一般认为这两个字早先读音也有不同,用法也有差异。

先秦的情况大致是,《尚书》、《周易》、《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了引用他书一般用“於”,《孟子》多用“於”,《左传》、《荀子》则两者并用,现存战国以后的文献大多写作“於”。

汉字简化后统一写作“于”。

“于”“於”并用的文献,两字粗略的分工是:

介绍处所一般用“于”,不用“於”;被动句和描写句一般用“於”,不用“于”。

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叙述时均用“于”表示。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举例说明。

1.介绍时间和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

例如:

①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

(《尚书·金縢》)

②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韩非子·五蠹》)

③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④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与现代汉语的“向”、“对”、“给”。

例如:

①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

(《左传·隐公元年》)(向)

②颍考叔为荥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

(同上)(给)

③公将不利于孺子。

(《尚书·金縢》)(对)

3.介绍比较对象,与现代汉语的介词“比”相当。

例如:

①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孟子·公孙丑上》)

②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

(《荀子·劝学》)

4.介绍动作行为的施事。

(见被动句,此略。

(二)以

介词“以”由动词义“用”语法化而来,常见的用法有四种。

1.介绍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藉,与现代汉语的“用”、“拿”相当。

例如:

①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具体)

②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僖公七年》)(抽象)

③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五蠹》)(抽象)

2.介绍动作行为凭藉的身份、地位、资格等。

例如:

①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史记·高祖本纪》)

②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汉书·张骞传》)

③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

(《左传·隐公元年》)

④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汉纪57》)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

例如:

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凭藉—原因)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原因)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例如

①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巫马期以星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