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78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docx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

一、深圳经济概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下同)增长12.0%。

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比重为0.1:

47.5:

5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70亿元,增长13.8%。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26.29亿元,增长17.5%。

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76亿元,增长17.2%。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82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5.27亿元,增长26.4%。

二、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一)产业概述

2010年,深圳市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9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4%,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占GDP比重超过60%。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发展战略

在我国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的大背景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大环境下,深圳提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

树立发展新理念,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总体规划

深圳经历了三十年“领先一步”的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

在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和以国际化城市的定位基础上,在第四个十年规划中提出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以解决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的四大问题。

三、产业发展和布局

(一)工业

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轴,深圳工业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园”的布局结构。

一核心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设计、高端生产及企业总部为主,以无污染的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为辅研发总部中心;九片区是根据产业分布和规模形成的产业功能片区;五十二园是将园区按照重点扶持程度划分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二)第三产业

1、金融业

深圳金融产业的总体布局是“一主两副一基地”,其中以福田中心区为主中心区,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区,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

2、物流产业

依托港口、机场、铁路、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深圳市建设了5类9个物流园区,分别是盐田港、前海湾、大铲湾、机场、平湖、龙华、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和宝安、龙岗配送中心。

(三)文化产业

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创意设计、高端工艺美术、动漫游戏、体育休闲旅游和现代印刷等几个产业。

结合自身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各区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

四、各区发展优势

(一)福田区

福田区产业优势有三大方面。

一是政治优势。

福田区是深圳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深圳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近几年来深圳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CBD深圳商务区,聚集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全球分销中心和采购中心,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总部,金融、科技、文化、信息、高端旅游等高端行业。

二是产业配套优势。

福田区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是电子产品、计算机及软件、通信器材、数字视听、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品的交易中心,其中,福田已成为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和辐射基地。

三是会展中心优势。

福田区会展业发达,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大型专业会展中心,每年举办过百场国内外大型会展。

(二)罗湖区

罗湖区产业优势主要表现在金融和商贸。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商业人气,是深圳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之一,集中了全市74%的银行机构、80%的保险机构、40%的证券机构和50%的其它金融机构,集中了全市60%的金融资产、90%的外资银行。

最为著名的大“金三角”商圈,日均人流量超过100万人次,是深圳市面积最大、业态最全、商品种类最多的中心商业区。

(三)南山区

南山区产业优势有三大方面。

一是前海优势。

前海规划批复,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将向前海区域倾斜,凸显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的现代化产业优势。

二是人才优势。

深圳11所全日制大学有8所座落于南山。

北大、清华、哈工大等著名高校已入驻南山办学,深圳市三分之二的博士在南山生活和就业。

南山区以高校科研力量为代表的人才优势,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产业高端化优势。

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众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南山,同时也孕育了深圳近一半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盐田区

盐田区产业优势突出在港口。

盐田港是深圳第一深水港、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区。

盐田港口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仓储业对辖区GDP贡献超过4成,物流行业发展比较成熟。

目前,盐田区政府重点引进高端物流产业项目,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争取盐田综合保税区尽快获批,为下来盐田物流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宝安区

宝安区产业优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空港优势。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国内第四大空港,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的机场。

在发展前景上,为与香港、广州的机场竞争,深圳将扩大机场的规模,将在机场的西侧投入巨资填海造地近14平方公里,新建第二条跑道和T3新航站楼。

二是工业基础优势。

宝安区是深圳的老城区,工业基础雄厚,拥有一批百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对带动区域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重大项目投产优势。

宝安区37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75.3亿元,超过计划23.7个百分点;62个区级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6.3亿元,超过计划12.5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投资和建设,将直接有益于区内战略新兴产业、商业、金融等产业发展。

(六)龙岗区

龙岗区产业优势最直接表现的就是大运主场馆优势。

大运会的召开对龙岗区整体水平提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直接宣传作用。

宣传大运会离不开宣传深圳,离不开宣传龙岗,对提高龙岗知名度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大运会主场馆不单是龙岗区的标志性建筑,还是龙岗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二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作用。

大运会的召开,龙岗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更新范围明显扩大。

目前,大运场馆周边的道路、绿化、立面刷新工作加紧进行,龙岗中心城的城市建设档次明显提高。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作用。

大运会的召开,加快龙岗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增强龙岗区淘汰低端产业的决心。

大运会直接刺激龙岗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吸引企业总部、战略新兴产业入驻。

四是提高人口素质作用。

在全民迎大运、人人做好东道主的理念影响下,不少市民改变以往不文明的行为,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身素质。

另外,淘汰低端产业,引进战略新兴产业,也将减少低文化水平的劳务工数量,增加高文化素质人才。

(七)坪山新区、光明新区

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产业优势有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优势。

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可开发土地面积大,其中坪山新区剩余可建设用地近30平方公里,光明新区可建用地58.01平方公里,其中未建用地29.75平方公里。

连片可建设用地可吸引大型重点企业进驻以及大项目落地,是经济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二是后发地区优势。

在拥有大面积可开发土地的基础上,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都将制定高起点、高定位的城市规划,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比如在十二五期间,坪山新区将170亿元完善坪山路网,实现新区10分钟可进入快线路网体系,20分钟可至龙岗中心城、盐田区、大亚湾中心区等周边相邻城市副中心区,40分钟可至深圳市中心区、惠州市中心区等城市中心区。

五、对龙岗区招商引资的几点建议

龙岗区辖区面积为全市最大,2010年生产总值却排在全市第四,单位土地产出率不高。

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多属耗能较高、环境污染较大、产出率较低的产业;人口文化水平不高,消费水平较低,多属外来流动人口。

为提高引进企业质量,提升龙岗经济水平,结合招商引资,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是招商引资的指路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是衡量企业是否符合我区的标准。

(二)收集资源信息

需要收集的资源信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收集土地资源信息;二是收集空置厂房、商铺、可升级改造厂房等已建成的硬件资源;三是收集现存企业信息;四是收集可引进项目的企业信息。

对收集的信息建立信息库并进行分类。

其中,对现存企业信息的信息库需再进行细分,如可培育上市类、未能上市的重点扶持类、普通类、低端淘汰类。

(三)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对已分类的信息库进行分析,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做好土地整合规划,将零散土地整合成连片土地;二是做好旧厂房、商铺的升级改造规划,创造引进战略新兴产业等符合产业战略发展产业的条件;三是制定重点培育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重点企业发展提供平台。

四是建立产业准入制度,制定重点鼓励项目和禁止引进项目标准。

(四)建立招商引资团队

建立专业招商引资团队,加大龙岗区招商引资的宣传,根据发展战略、产业规划进行招商引资,对新进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五)建立部门合作体制

建立部门合作体制,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对低端淘汰的企业进行疏导搬迁。

(六)制定考核目标

对重点扶持企业进行考核,查看扶持效果,改进扶持措施;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考核,增强合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件:

1、《深圳产业分布》

2、《各区基本经济情况》

3、《各区发展战略》

4、《各区功能片区简介》

附件1深圳产业分布

表1深圳工业布局(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园)

一核心

研发总部中心

包括福田、罗湖、南山组成的中心城区和宝安中心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设计、高端生产及企业总部为主,以无污染的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为辅,形成区域的研发总部中心。

九片区:

产业功能片区

福永---沙井

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其配件、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电气机械、文化办公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及化学原料等产业。

光明---石岩

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电子照明、计算机与通信等产业。

龙华---坂田

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计算机与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技术、多媒体系统结构、ATM技术、光交换机、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软件开发及平板显示等产业。

宝龙---碧岭---大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片区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与配件、大型先进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公明---松岗

优势传统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五金、塑胶、化工、内衣、钟表、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配套产业。

观澜---大浪

优势传统产业片区

发展汽车整车制造、汽车电子及配件等产业,发展家私、服装、塑胶、五金、专用仪表制造等相关配套产业及优势传统产业。

布吉---南湾---横岗---平湖优势传统产业片区

发展家电、眼镜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及高新技术配套产业。

龙城---坪地

新兴产业制造片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新型显示器及相关配套产品、半导体照明、生物工程等产业基地。

葵涌---大鹏

新兴产业研发片区

发展高科技研发、生态环保和智力密集型新兴科技产业。

五十二园区

先进制造业园区

将工业园区整合为三类52个,包括9个重点发展园区、20个重点培育园区和23个功能提升园区。

其中9个重点发展园区为市高新区、光明南高新区、福永高新区、石岩高新区、宝龙---碧岭高新区、大工业区、龙华---坂雪岗高新区、观澜高新区和坝光生态产业园区。

表2深圳第三产业布局

金融业

一主两副一基地

以福田中心区为主中心区,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区,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

物流产业

港口综合物流

包括盐田港、前海湾、大铲湾3个物流园区。

提供集装箱中转、拆拼、仓储、保税、简单增值加工、海关查验等物流服务功能。

航空综合物流

机场物流园区(含空港保税物流园区)。

处理国内、国外航空货物为主,集货站、快件货场、海关查验场物流功能区为一体,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在园区集聚。

铁路综合物流

平湖物流园区。

联接东、西部港区,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面向珠江三角洲及内地形成中远距离货物集疏运、内地与香港中转物流基地。

陆路口岸物流

龙华物流园区。

以提供集装箱中转,空、重、冷藏箱堆放,海关进口保税,出口监管等主要服务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

城市配送物流

包括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和宝安、龙岗配送中心共3个物流园区。

以服务城市生产、生活消费物流为主,是城市消费配送集中的物流节点。

文化产业

福田区

重点发展创意设计、高端工艺美术和新兴媒体产业,园区分布在福田中心区、八卦岭、新洲南和泰然等片区。

罗湖区

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高端工艺美术和演艺娱乐等产业,园区分布在翠竹水贝、东湖、黄贝和南湖等片区。

南山区

重点发展数字视听、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等产业,园区分布在华侨城、市高新技术园、蛇口和南油等片区。

盐田区

重点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园区分布在沙头角、东部华侨城和大小梅沙等片区。

宝安区

重点发展现代印刷业、创意设计业和文化旅游业,园区分布在龙华新城和观澜相关片区。

龙岗区

重点发展现代印刷业、体育休闲文化旅游业和高端工艺美术业,园区分布在布吉、大运新城和大鹏半岛相关片区。

附件2各区基本经济情况

表3、各区产业生产总值情况

本地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全市

9510.91

12.0

6.00

-14.3

4523.37

14.1

4981.54

9.9

福田区

1832.63

10.6

0.69

1.7

195.88

16.0

1636.06

9.6

罗湖区

1006.88

8.3

0.15

-30.0

95.79

6.2

910.94

8.5

南山区

1996.65

12.1

1.33

-1.4

1208.70

11.5

786.62

13.0

盐田区

282.02

10.3

0.06

-13.2

75.64

1.2

206.32

14.4

宝安区

2329.84

14.0

0.80

-17.7

1516.45

15.2

812.59

10.8

光明新区

273.27

28.0

1.22

-20.0

196.64

34.3

75.41

11.6

龙岗区

1571.62

11.5

0.82

-18.5

1064.54

12.6

506.25

8.0

坪山新区

218.01

27.5

0.93

-18.0

169.74

33.2

47.34

8.6

表4、各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额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绝对值(亿元)

增速%

绝对值(亿元)

增速%

绝对值(亿元)

增速%

全市

1944.70

13.8

1226.29

17.5

458.47

4.8

福田区

174.42

3.6

93.46

2.2

48.13

17.9

南山区

287.13

6.1

170.93

19.6

72.51

-26.6

盐田区

87.31

0.1

48.31

9.6

32.56

-21.7

宝安区(含光明新区)

690.28

18.1

478.37

19.0

126.42

31.2

龙岗区(含坪山新区)

632.38

19.3

405.45

21.2

140.42

14.2

表5、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亿元)

增速%

全市

3000.76

17.2

福田区

930.93

16.3

罗湖区

602.54

15.0

南山区

384.00

19.3

盐田区

35.65

15.5

宝安区

653.67

18.4

其中:

光明新区

48.84

23.0

龙岗区

394.98

18.7

其中:

坪山新区

33.56

21.5

附件3各区发展战略

表6各区发展战略简介

福田区

2010年初,福田区正式提出以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抓手的“双轮驱动”战略,为促进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明确了主线。

即以实施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为“双轮”,以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为驱动力,围绕总部经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环CBD高端产业带、打造现代服务业载体、攻坚节能减排五大行动,全力打造“高端商务区”和“低碳城区”,提升竞争力、辐射力和集聚力,推动福田区经济新发展。

罗湖区

2010年初,罗湖区提出了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与行业的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好“四城一镇”(“金融城”、“万象城”、“珠宝城”、“工艺城”和“梧桐山艺术小镇”),将罗湖建设成为联手香港、融合珠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战略。

南山区

南山区提出实现“双轮提速,双翼腾飞”,实行“四大转变”的发展战略。

即一是要坚持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强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大力发展高科技总部经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型向创新型、高端化转变;二是要大力支持前海物流园区、港口保税区和疏港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口岸、港口等高端服务业,推动传统港口装卸业向以港口和口岸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转变;三是要紧紧抓住深圳湾口岸开通的契机,大力推进“三点一线一中心”商贸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商贸业向金融、保险、商务、总部和口岸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转变;四是要加快以高新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推动文化产业从传统的以旅游、展览、文体为主,向以创意、设计、数字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转变。

盐田区

在2011年盐田区委三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盐田区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的新定位,努力将盐田区打造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港口物流枢纽、全球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国家级生态低碳示范城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首善之区”、民生幸福的和谐家园。

宝安区

在十二五规划中,宝安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总抓手,以“深圳质量”为新标杆,积极实施追赶跨越、民生优先、自主创新、人才强区、转型替代和低碳发展“六大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改善社会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幸福宝安,努力把宝安区建设成为深圳科学发展主力区和特区一体化先行区,全面打造深圳西部城市中心。

光明新区

光明新区在2010年底提出坚持“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建设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区为突破口,加快专业园区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化特色园区,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力争实现经济指标“六个翻番”。

龙岗区

在“十二五”期间,龙岗区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

一是深入实施产业高端化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深入实施城市功能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是深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打造宜居绿色城区。

五是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建设幸福和谐城区。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民生投入的刚性约束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坪山新区

在2011年召开的“坪山新区发展战略暨规划咨询会”上,坪山新区提出要以德国斯图加特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走低碳、高端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依托比亚迪总部和相关产业园区,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把坪山新区打造成突出新能源的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名城的战略目标。

附件4各区功能片区简介

福田区产业片区简介

功能片区

产业导向

重点项目

深圳中央商务区(CBD)

深圳中央商务区(CBD)位于深圳中心区的核心地带,商务功能高度集聚,有3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规划面积,集中了近三十座高档商务楼宇。

该区域成为深圳市国际性企业区域总部最集中的地方,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最佳选择区域之一。

车公庙

功能区

重点发展以移动通信、嵌入式软件开发、光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设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动科技创新、服务外包、金融、高端专业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

①天安数码城厂房及公寓改造项目,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②上沙创新科技园二期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③泰然科技园升级改造项目,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

福强南

功能区

属于综合型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深港合作创新产业园和工艺品文化广场。

沙尾工业区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工艺品总部基地、展示基地、交易基地、研发基地和出口基地。

福田

保税区

保税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

园区定位为高科技工业与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计算机及零配件、微电子、光通讯无器件等出口加工制造、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转口贸易、国际贸易。

上步功能区

发展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以电子专业市场为龙头,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解决方案供应等相关业态共生共荣,在国内最具影响力,辐射海内外的高端信息服务业基地。

华强北商圈升级改造,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商业经营总面积90万平方米,其中电子专业市场经营面积40多万平方米。

科技广场功能区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创意产业集群,打造成创意设计产业园和科技之芯、总部基地。

①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②福田科技广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

八卦岭

功能片区

属于综合型产业集群,规划为现代都市型产业园。

为福田经济高端产业发展储备产业用地,实施综合整治和优化,对条件成熟的园区推进“厂房再造、产业置换”。

①福田荣生高新技术创业园,总建筑面积10.99万平方米;

②福田区安吉尔饮水产业科技园,占地面积0.72万平方米。

彩田北

功能片区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创业板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园。

①赛格日立园区建设项目,占在面积13.1万平方米,改造后规划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②新浩工业区改造项目,占在面积3万平方米。

梅林

功能片区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发展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园和科技创意园。

①梅林燃机电厂旧址升级改造项目,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改造后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②雅昌艺术馆,致力于为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爱好者、艺术品收藏者与投资者构筑起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

罗湖区产业片区简介

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

罗湖万山---水贝工业区

罗湖万山-水贝工业区,面积56.63万平方米。

共有600多家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在此集聚,集中了深圳珠宝业近七成的生产及交易量,

金融服务

蔡屋围金融中心区

以罗湖区蔡屋围为中心的金融中心区,在这个区域内,集中了全市74%的银行机构、80%的保险机构、40%的证券机构和50%的其它金融机构,集中了全市60%的金融资产、90%的外资银行,另外驻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