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04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docx

春季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34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11

简便计算

课题:

简便计算(连减)

一、教学内容

例1、2,练习七(1至7)。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现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想干什么?

生1: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想去郊外游玩。

生2:

我想去河边钓鱼。

生3:

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阳春三月多么难得,所以我想去田野采集标本,留住这生机勃勃的春天。

生4:

我想去黄河岸边植树,为母亲河添绿色,让小树和我一样快乐成长。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

(多媒体演示)

师:

现在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

你从图上能了解到什么?

生1:

我了解到李叔叔正在阅读《自助旅行》这本书。

生2:

我了解到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生3:

我还了解到这本书一共234页。

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

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师:

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组交流,汇报。

师:

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l:

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去掉李叔叔昨天看的66页,再去掉今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

我们是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去掉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

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去掉今天看的34页,再去掉昨天看的66页。

随学生交流,板书:

①234—66—34②234一(66+34)③234—34—66

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

好,拿出练习本。

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

3.交流。

师:

都算完了吗?

你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

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师:

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

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正好得100。

师:

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

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

有道理。

选第一种的请举手?

噢,只有几个同学。

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叔叔旅行中的问题。

4.小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前面的。

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

5.发散思考

师:

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师:

希望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实践

1.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试一试。

请准备好练习本,比比谁的方法简便。

528—53—47470—254—46545—167—145

评价:

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够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现在我们学校也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春游。

老师征求大家是否愿意去“圆明园”的意见,请同学们用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325名同学参加投票。

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票。

师:

弃权的有几票,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啦?

3.同学们,假如李叔叔来开封做客,你们欢迎不欢迎?

(1)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李叔叔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这样,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开封作背景,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好,开始吧!

(2)小组展示汇报。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布置作业:

第42页5

板书:

简便计算(连减)

①234—66—34②234一(66+34)③234—34—66

=168—34=234一100=200—66

=134=134=134

a-b-c=a-(b+c)a-b-c=a-c-b

 

课题:

简便计算(连除)

一、教学内容

例3,练习八(1至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现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

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四、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放

师:

前面我们共同研究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出示:

25×(4+8)5×99+5800—36—264

师:

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请同学们任选一道,写在练习本上。

师: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生1:

我计算的是第一题:

25乘4加8的和,先把4和8与25分别相乘,再相加好算,得数是300。

生2:

第三题先算两个减数的和等于300,再算800—300等于500。

师:

同学们用简便方法完成了这3道题。

看来,同学们能够认真分析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合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简便计算的知识和方法。

(出示课题:

简便计算

(二))

(二)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

师:

请同学们回忆今年我们学校组织植树活动的情景。

你能想起有关植树活动的哪些信息?

(待学生思考评析,屏幕显示植树情景图,每组种多少棵树苗?

师:

谁来说一说参加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小组?

每组种多少棵树苗?

教师表述:

“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并板书。

师:

我还知道学校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板书)。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

每棵树苗多少钱?

师:

这个问题提得好,请把相关的信息与问题完整地说给同学们听听。

2.独立解决问题。

师:

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这个能力。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算一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师:

算出了结果,就和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探讨。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

我先算出5棵树苗多少钱,再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算式是:

1250÷25÷5,1250除以25等于50,再除以5等于10,每棵树苗10元。

(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

师: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

我先算出一共买多少棵树苗,再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算式是:

1250÷(25×5),25×5等于125,1250除以125等于10,每棵树苗也是10元,和XX同学的结果一样。

(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

师:

已经有两种方法了。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我的算式是1250÷5÷25,计算结果也是每棵树苗10元。

(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

师:

能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

我原来也是想用1250除以25再除以5,后来我认为先用一位数去除好算,并且得出的商比1250小了,再除以25,也会好算些。

就先算1250除以5了。

计算结果也正确。

师:

XX同学是从计算这个角度想的。

我们一起来思考,1250÷5表示什么?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

每个小组要种5棵树苗,如果每次给每组送一棵树苗,要送多少次?

生:

要送5次。

师:

每次一共要送多少棵树苗?

(25棵)

师:

这样来想,1250÷5表示什么呢?

生1:

每次送的树苗多少钱。

生2:

实际上是25棵树苗多少钱。

师:

说得不错,接下来再除以25,就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了。

这个等式也展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4.观察、比较。

师:

从最后的答案看,我们知道1250÷25÷5、1250÷(25×5)、1250÷5÷25结果相等。

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自己的发现先说给同桌听听。

师:

大家一起来交流自己的发现。

谁愿意第一个说。

生:

这三个算式相等。

师:

这三个算式相等。

从它们相等的关系中,能发现什么呢?

生1: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除了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还可以先算出两个除数的积,再除。

生2: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用这个数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生3:

计算连除有不同的方法。

以后计算连除时,可以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师:

说得好。

我们在计算连除时,可以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那么,你们喜欢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呢?

生:

简便方法。

生:

能口算的。

师:

不错,计算时要注意算式和数据的特点,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独立计算。

师:

请看这几道题:

2000÷125÷81280÷16÷8390÷13÷3。

师:

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交流、评议。

师:

谁来介绍你的计算方法?

生1:

我知道125乘以8等于1000,我就把连除变成了用2000除以125乘8的积,商是2。

师:

被除数是2000,两个除数的积正好是1000,先算出两个除数的积再除,是比较简便。

你们是这样算的吗?

生2:

1280÷16÷8,先算出16乘8等于128,再算1280除以128,商是10。

生3:

我先算1280除以8,再除以16。

1280除以8等于160,再除以16等于10。

师:

计算第二道题的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呢?

生1:

我认为用第二种简便些。

先算1280除以8,可以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商,再用这个商除以16就好算了。

生2:

我也认为先算1280除以8简便。

生3:

我认为第一种方法16乘8等于128,接着可以想出商10,也比较简便。

师:

谁来说说第三道题怎样算的?

生1:

我是先算出两个除数的积等于39,390除以39等于10。

生2:

我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的,也好算。

390除以13等于30,再除以3等于10。

生3:

我先算390除以3等于130,130除以13等于10也简便。

师:

这三位同学方法不同,但都认为自己的方法简便。

你们怎样看呢?

生: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来算,每一步都能口算,所以说用哪种方法算都简便。

2.计算、探索。

(1)独立计算。

师:

出示:

420÷35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算一算,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就用什么方法算。

师:

老师想知道,谁能想出巧妙的方法?

(2)交流。

师:

谁愿意给大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

我写出了竖式,是笔算出结果的,420÷35等于12。

生2:

我是口算出得数的。

师:

请你讲讲怎样口算?

生2:

我把35看成7×5,420÷35;就等于420÷7÷5,420除以7等于60,60除以5等于12。

师:

真是太妙了,由XX同学的计算方法,你想到了什么?

先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想到的。

师:

谁愿意把自己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1: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除数的积再除,反过来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生2:

根据数的特点,把一步除法变作连除可以口算,使计算简便。

师:

对,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除法,先算出两个除数的积再除,还是把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的运算变成连除,要看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解决问题。

(1)做一做(第2小题)。

师:

(点击课件)能提出一个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生:

小东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师:

(点击课件,出现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独立解决“小东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的问题。

师:

谁来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

我先算出平均每个星期写多少个毛笔字,算式是420÷3÷7。

生2:

我先算一共写了多少天,算式是:

420÷(3×7)。

师:

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那么,哪种方法简便些呢?

生:

用哪种方法都能口算,一样简便。

师:

遇到这种情况,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师:

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点击课件)希望小学收到许多捐赠给他们的图书。

谁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

我知道希望小学收到捐赠图书350册。

希望小学全校共有14个班。

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师:

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

请拿出练习本,快行动吧!

师:

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师:

看来,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了。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

我们解决了小东练习毛笔字的问题,又解决了希望小学收到捐赠图书的问题。

现在请每位同学静静想一想,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想好了,就说给大家听听。

生1:

今天我知道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生2:

我知道了连除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一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是,可以先用被除数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三是,可以先算出两个除数的积,再除。

生3:

还有,为了计算简便,可以把一步计算的除法变成连除算出得数。

师: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遇到计算时,需要认真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数据的特点,看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

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注意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

简便计算(连除)

      1250÷25÷5     1250÷(25×5)     1250÷5÷25

     =50÷5        =1250÷125      =250÷25

     =10          =10         =10

              a÷b÷c=a÷(b×c)  a÷b÷c=a÷c÷b

 

课题:

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

例4、5,练习八(4至8)。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相应的简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我是三园小学的老师,我的学校和你们的学校一样漂亮,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想)那就跟随着咱们的摄像机镜头一起走进校园吧!

(课件出示:

小记者介绍参观校园)

师:

我们的校园美不美?

不仅如此,我们的学校还有新变化呢!

(课件出示体育室情景。

小记者介绍:

同学们,这是我们改建后的体育室,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吧!

镜头主要锁定在5副羽毛球拍共330元、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师:

看了改建后的体育室,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

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

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3:

我还看见一筒羽毛球上写了“一打装”。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上出示相应的定格图片。

师:

“一打装”是多少个球?

(12个)

(课件演示一打是12个的动画。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生2: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生3: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生4: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5:

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6: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

(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及时把问题展示在电脑上。

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先来共同解决“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这个问题。

(二)学生尝试,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师:

想一想,这道题你有没有办法解决?

(有)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看谁的算法多,想好的同学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写完后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自己补充完善。

(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巡视。

师:

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算法?

(学生板书)

生1: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教师追问:

你们是怎么想的?

(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

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2: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教师追问:

你们是怎么想的?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

哪个小组还有别的算法?

生3:

12×25

=12×(20+5)

=12×20+12×5

=240+60

=300(个)

教师追问:

你们是怎么想的?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

哪个小组还有别的算法?

(学生想不出,教师稍加提示。

生4:

12×25

=12×100÷4

=1200÷4

=300(个)

师:

你们真聪明!

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100÷4=25,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积不变,得缩小4倍。

师:

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比较一下黑板上这么多的解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1:

它们的结果都一样。

生2:

它们都用到了乘法运算定律。

生3:

还有的运用了除法。

生4:

这些解法都比较简便。

师:

说得都不错,看来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

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

简便计算)

师:

剩下来的5个问题,我们4人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能用简便算法就用简便算法。

(课件消去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出示

(1)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3)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4)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一共花了多少钱?

(5)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

学生尝试解题、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展示解法:

(1)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

=330÷10×2

=33×2

=66(元)

(2)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解法

(一) 330÷5÷2

解法

(二) 330÷(5×2)

教师追问:

解法

(一)先求了什么?

再求了什么?

解法

(二)先求了什么?

再求了什么?

(3)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解法

(一)25×32

   =25×4×8

=100×8

=800(元)

解法

(二)25×32

   =32×100÷4

=800(元)

(4)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一共花了多少钱?

800+330=1130(元)

(5)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

800—330=470(元)

2.教学例5

出示情境图。

师:

通过观察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

如何计算科考队这次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图书馆问题。

师:

我们已经解决了体育室里的数学问题,那么学校里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我们再到图书馆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

图书馆里某一层书架上摆放了35本《数学大王系列》,单价是16元。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这些书一共多少元?

师: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集体订正。

2.微机室问题。

师:

同学们真棒!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现在我们一起去微机室解决另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小记者: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微机室。

学校准备投资1650元,更换微机室的全部鼠标。

微机室有8行桌子,每行有8台电脑,每个鼠标25元,这些钱够吗?

师:

同学们,请你们算一算钱够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生1:

8×8×25

=8×2×4×25

=(8×2)×(4×25)

=16×100

=1600(元)

1650-1600=50(元)

生2:

8×8×25

=64×25

=64×100÷4

=6400÷4

=1600(元)

1650-1600=50(元)

3.购物问题。

师:

同学们表现得实在太出色了,下面让我们继续校园之行,看看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课件出示小记者:

同学们,我们学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在这里学习也是非常努力的。

为了鼓励同学们,学校举办了“每周作业无错误”活动,奖励学生笔记本,总务主任准备60元买笔记本,会选什么笔记本?

能买少捆呢?

总务主任从文具批发市场带回如下资料。

产品名称

数量

单价

淘气牌笔记本

每捆50本

每本6角

蓝猫牌笔记本

每捆25本

每本8角

小记者:

怎么办?

同学们愿意帮助总务主任解决这个问题吗?

(愿意))

师:

假如你是总务主任,你会买什么笔记本?

能买多少捆呢?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相互交流。

(四)汇报交流,回顾总结

1.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

我学会了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生2:

我会解决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心里真高兴。

生3:

我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

知识解决了我们校园里的实际问题。

课下,同学们找找自己校园里的数学问题,看看你能解决它们吗?

布置作业:

第47页6

板书:

简便计算

方法1: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方法2: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3:

12×25

=12×(20+5)

=12×20+12×5

=240+60

=300(个)

方法4:

12×25

=12×100÷4

=1200÷4

=30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