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32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5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docx

辽宁省大连八中学年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一

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八中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

(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对符号ZAX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X元素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B.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A

 

C.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Z

 

D.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A﹣Z

 

2.(3分)(2011春•海珠区期末)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

 

3.(3分)(2014春•和平区校级期末)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和O3互为同位素

 

B.

O2和O3的相互转化为物理变化

 

C.

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

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4.(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3分)(2012春•皇姑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3分)(2012•云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D.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7.(3分)(2014春•南雄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

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8.(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

 

A.

①②③④⑤

B.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9.(3分)(2012春•吉林期末)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这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

达到平衡时,改变反应条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10.(3分)(2011春•湖南校级期末)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海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氯化合物直接排入大海,引发赤潮的发生

 

B.

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结果

 

C.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11.(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氯气

B.

溴水

 

C.

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12.(3分)(2006•宁夏校级学业考试)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蒸馏

 

B.

水洗后分液

 

C.

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

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13.(3分)(2012春•正安县校级期末)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Zn是负极

B.

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C.

溶液中H+向负极移动

D.

Zn电极反应:

Zn﹣2e﹣═Zn2+

 

14.(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D.

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15.(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6.(3分)(2010•江苏)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17.(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某同学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

取少量纯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Cu(OH)2并加热至沸腾,没有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生成,以下解释最正确的是(  )

 

A.

由于水解完毕没有加碱中和至碱性,所以见不到砖红色沉淀

 

B.

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

使用的硫酸太稀,导致水解反应不能成功

 

D.

加热时间不够长,所以见不到砖红色沉淀

 

18.(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下列烷烃的分子式表示的不是纯净物的是(  )

 

A.

CH4

B.

C3H8

C.

C4H10

D.

C2H6

 

19.(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氯化钠

 

20.(3分)(2013•湖北校级模拟)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份都是(  )

 

A.

碳水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气

D.

醇类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8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

(1)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①CH4和C3H8②CH3CH(CH3)2和CH3CH2CH2CH3③12C和14C

以上各微粒或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互为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①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矿粒:

      ;

②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

      ;

③夏天的食品易霉变,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

      ;

④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的盐酸和1.0mol/L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

      .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2.(12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醇和金属钠反应:

      ;

(2)苯制取溴苯:

      ;

(3)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

(4)蔗糖水解:

      ;

(5)湿法炼铜:

      ;

(6)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3.(12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一股淡淡清香能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主要由香精、酒精和水构成的香水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香精里面含有酯类物质,工业上以A为主要原料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又知2CH3CHO+O2

2CH3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分子之间中相互反应可以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2)B、D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      、      (填名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      ,④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④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4.(8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并进行乙烯性质的探究实验,制得的乙烯中可能含有SO2、CO2等气体,将制得的乙烯通过溴水时,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

(1)甲同学认为:

考虑到反应的复杂性,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理由是:

      ;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证明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则A中的试剂应为      ,作用是      ;B中的试剂应为      ,作用是      ;

(3)丙同学正确书写了溴水与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八中高一(下)化学暑假作业

(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对符号ZAX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X元素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B.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A

 

C.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Z

 

D.

X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A﹣Z

考点:

核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

ZA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X元素的一种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

解:

A、ZAX的质量数为A,质量数等于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ZA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X元素的一种原子,故B错误;

C、ZA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故C错误;

D、ZAX原子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是A﹣Z,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考查学生对原子符号ZAX理解,难度较小,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2.(3分)(2011春•海珠区期末)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

考点:

化学键.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据此回答.

解答:

解:

A、非金属单质分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氯化镁只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

C、溴化钾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

D、水所含化学键为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为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极性共价键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极性共价键由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

 

3.(3分)(2014春•和平区校级期末)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和O3互为同位素

 

B.

O2和O3的相互转化为物理变化

 

C.

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

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考点:

臭氧;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氧族元素.

分析: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

解答:

解:

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O2和O3是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错误;

B、氧气与臭氧是不同的物质,其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而每个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质子数也不同,故C错误;

D、由pV=nRT可知,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是对氧气与臭氧物质的考查题,通过回答本题进一步巩固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知识,明确氧气和臭氧的关系来解答.

 

4.(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考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根据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解答.

解答:

解:

A、因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

C、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正确;

D、因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有哪些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不能用元素本身的性质来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3分)(2012春•皇姑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考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化学反应不仅质量守恒,而且能量也守恒;

B、根据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也存在着能量的变化;

C、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

解答:

解:

A、因化学反应不仅质量守恒,而且能量也守恒,在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

B、因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也存在着能量的变化,但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因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不是放热,就是吸热,故C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6.(3分)(2012•云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D.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考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当前能源结构中,燃料的燃烧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B.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

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D.人体在运动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消耗能量.

解答:

解:

A.当前能源结构中,燃料的燃烧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故B正确;

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所以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故C正确;

D.人体在运动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消耗能量,如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所以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熟悉生活中的能源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3分)(2014春•南雄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

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考点:

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都必须有电子转移;

B.充电电池不能无限制的反复充电、放电;

C.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是放电时负极、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

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否则会缩短电池寿命.

解答:

解:

A.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有电子转移,所以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电池的使用有一定年限,所以不能无限制的反复充电、放电,故B错误;

C.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是放电时负极、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所以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故C正确;

D.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知识的了解,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合理利用电池,减少浪费.

 

8.(3分)(2011春•苍山县校级期末)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

 

A.

①②③④⑤

B.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

解答:

解: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注意与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区别.

 

9.(3分)(2012春•吉林期末)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这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

达到平衡时,改变反应条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根据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

解:

A、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100%的转化,故B正确;

C、达到平衡时,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依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难度不大,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10.(3分)(2011春•湖南校级期末)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海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氯化合物直接排入大海,引发赤潮的发生

 

B.

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结果

 

C.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根据赤潮的发生与海水的营养成分的关系分析原因.

解答:

解:

赤潮的发生与海域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存在,直接影响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这些化学因素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

故选C.

点评:

1、赤潮的颜色:

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2、赤潮的危害: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