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21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doc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

按照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我自学了《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学习报告。

这次的学习对设计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现在,把学习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绿色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建筑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导了建筑从选材、施工、运营、拆除等环节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是从规划、设计阶段入手,规范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城市规划阶段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室内设计、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应协同工作。

因此,本标准的指标体系中,包含的以上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指标体系囊括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指导低碳规划的设计;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指标体系包括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空调专业、电气专业、场地景、观室内装修,全面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

3、绿色设计贯穿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从项目的策划、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规划、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各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中,全过程地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

1、选址上优先选择可更新改造用地或废弃地和良好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区,不应在生态敏感区域选址建设,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禁止在各种灾害影响范围内安排选址,同时项目选址应保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安全性评价要求。

用地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公共设施规划、用地建设强度等均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2、道路与公交系统规划中,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并合理确定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积,实现低碳出行,减少排放。

3、能源利用应进行区域和建筑整体能源规划。

建筑布局应采用被动式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应满足本标准设计指标要求。

规划应提高可再生能源贡献率,应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废热、深层地热、太阳能,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水资源利用上,应结合城市水环境,合理规划和使用,根据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再生水资源利用率。

5、废弃物利用上,应遵循生活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原则,合理布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并应设置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

三、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1、建筑设计应按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优化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自然资源,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2、建筑空间布局上应提高空间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高大空间、无功能空间和辅助性空间,并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室内热环境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空间宜集中布置,以利节能。

设备机房、管道井宜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以减少设备功率损失,降低能耗。

3、建筑围护结构中,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等,应符合现行天津市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其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按建筑层数分三个等级:

≤3层、4~8层、≥9层。

强制规定北向不应设凸窗。

4、建筑材料的选用,应满足国家及天津市发布的有关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现行文件的规定。

宜选用天津市现行推广的建筑材料,宜选择含能和碳排放量低的建筑材料。

5、建筑声、光、风、室内空气质量等环境状态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力求做到低碳环保,减少能耗和三废的排放。

四、结构设计的具体要求

1、在使用年限、安全等级等指标满足国家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构设计应优先考虑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并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

2、结构材料应选择资源消耗小、环境影响小的材料,且优先采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高性能、高强度材料,并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且应优先选用附近地区生产的材料。

3、对主体结构设计、地基基础设计、改扩建结构设计等内容均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五、给水排水设计的具体要求

1、应制定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水资源规划方案应包括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的内容。

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应优先选择工业余热、废热和冷凝热,有条件时可利用地热和太阳能制备热水。

2、供水系统设计、节水设备及器具的选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等内容均作了具体的要求。

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源和处理技术。

六、暖通空调设计

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必须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域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当采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蓄能系统等新型能源或节能系统形式时,宜进行全年动态负荷和能耗变化的模拟,分析能耗与技术经济性,选择合理的冷热源和采暖、空调系统形式。

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设计中,设备的效率不能低于限值;供热管网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锅炉房和热力站,应设置热量自动调节装置,根据室外气温等气象条件变化,对热源侧和用户侧系统自动进行总体调节。

通过这些规定,控制供热管网的动力消耗,达到水力平衡,减少能耗,节约能源。

3、供暖(空调)系统,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以达到准确、合理计量的目的;居住建筑室内主要供暖和空调设施应设置室温自动调控装置。

住宅采用户式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设备须达到规定的能效参数。

七、建筑电气设计

1、方案设计阶段应制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方案,优先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节能高效电气设备,合理应用节能技术,并应将节能高效作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方案设计比较。

同时应对场地内的可再生能源进行评估,宜采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热电冷三联供等作为补充电力能源,并宜采用并网型发电系统。

2、供配电系统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技术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提高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变配电所宜靠近负荷中心。

3、应根据项目规模、功能特点、建设标准、视觉作业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值,并应根据建筑内各场所的照明要求,合理利用天然采光。

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能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并应采用应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及节能控制方式。

各类用电负荷应设置分项电能计量装置。

八、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专项设计的有关规定

1、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地形、水系和植被进行统一设计,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在绿化、水景、场地、照明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2、室内装修设计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预评估,预评估结果应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表6.0.4的要求。

3、室内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及北京地区发布的现行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相关规定选用。

应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绿色建筑选材技术指标体系的要求。

宜选用可循环材料和利废材料和耐久、蓄能、自洁、除醛、抗菌、调湿、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功能材料。

4、建筑幕墙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热泵系统、冰蓄冷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等应与建筑协调,并确保安全。

综上所述,《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3版》,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的需要,在总结近年来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出来的。

内容涵盖建筑设计的全方位、全过程,它体现了天津市对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积极响应,以及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

本次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一定会以本标准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并不断的在工作过程中改进和学习,争取为绿色建筑事业做出自己一点努力。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