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26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docx

植物生物学第二十章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教案

2009.9~2010.7学年

课程名称:

植物生物学

教材名称:

植物生物学(主编杨世杰)

授课对象:

生物各专业,生命科学试验班、资源与环境学院各专业

开课时间:

全年

授课学时:

48

主讲教师:

《植物生物学》课程组

教学章节:

第二十章

编写时间:

2009.09

 

第二十章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间的关系;了解植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掌握植物演化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了解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相关的植被类型;能分析植物在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

总学时:

2

教学目标:

对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基本了解,能分析植物演替过程。

教学重点:

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世界陆地植被类型

教学难点:

植物群落演替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章节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及安排

备注

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第一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第一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植物的关系

2

引言

回顾植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提出植物和其他生物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受到相同或相似环境的的影响,这就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有生物与其环境所构成的、能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本次课程所讨论的内容。

(3min)

一、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成分(环境)共同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含所有非生命物质,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三类。

无论是生物成分还是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生产者是指系统中的能利用简单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不仅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而且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

植物获取太阳能和吸收物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称为初级生产,或第一性生产,植物则被称为初级生产者。

初级生产是生态系统最基础的物质积累过程,包括物质的获取、合成、转化,也包括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相应地,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生产称为次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

介绍几个概念: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产量、初级生产力、生物量等。

各种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是不同的,如玉米和小麦单位时间和面积中的产量是不一样的。

二、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结构“骨架”

在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存在高度的有序性和整体性。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和垂直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和季相)及生物种群之间的营养关系网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而系统中各种植物的时空结构往往对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站和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体现,是系统内生物得以维持、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持环境的重要条件。

生态系统最初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产生热能和光能。

热能具有温暖大地,推动大气和水的循环作用;光能则是地球上一切活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H2O和CO2合成碳水化合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唯一)能将光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的生物,所积累的能量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可以说,没有植物转换和积累太阳能,就没有其他生物生存的能量。

植物所贮存的化学能,是通过食物链传递的。

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所食,能量就这样从较低营养级的生物一级一级地流向较高营养级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又可在生活时或死后被分解者分解从而使分解者获得能量,由此构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或“能流”。

在这些生物活动过程中,能量在各级中不断衰减,表现为单向流动的特点。

介绍生态金字塔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生物只讲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如野兔采食草本植物,野鼠、鹿、鸟也采食草本植物;同样,同种动物也取食多种食物,如狐狸既食野兔,也食野鼠;还有些动物,既食动物也食植物,如北极熊。

由此构成了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相互连结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而物质则来源于地球。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是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纽带。

因此,物质和能量都是生态系统中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且是密不可分的。

植物从土壤、大气、水体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进行初级生产,实现了物质从非生物环境进入到植物体中。

植物体内所积累的物质在营养级中流动,为其他生物重复利用,并通过分解者的作用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然后又可被植物和其他生物再利用,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过程称为物质循环,也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所有物质都来源于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它们也可以从环境中直接或取某些或部分物质,如水、盐等,这些物质通过这种方式同样进入到生物体并参与到物质循环中。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多种多样,有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氧循环、二氧化碳循环等。

1.水循环

生态系统中所有物质循环都是在水的推动下完成的。

没有水,生命就不能维系,也就没有生态系统。

植物在水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其主要途径来自根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在所吸收的水中,只有2%左右的参与植物体的建造并进入食物链中,绝大多数(约98%)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

如1株玉米每天需水约为2kg,整个生育期需水约200~300kg。

不同的植物类型,蒸腾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而森林的蒸腾量最大。

在降雨时,植被能够大量地截留、涵养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延滞了河流洪水的形成;在干旱时,降雨时所涵养的水分能被缓慢地释放出来以补充环境中的水分。

所以,植物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水分保障。

2.碳循环

碳是一切生命有机体中最基本的成分,有机体干重约45%以上是碳。

大气和水中的CO2是生物可直接利用碳,也是所有生命的碳源。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将CO2固定并利用它和其他物质合成多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

草食动物食用植物后经消化合成储存到动物体内,再通过下一级营养级消化、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碳通过呼吸作用

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的碳,则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从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不仅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

植物是环境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调节器。

人类一方面大面积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引起植被大面积消失或退化,大大消减了植物调节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规模地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

3.氮循环

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固氮作用有三种途径,一是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等方式进行高能固氮,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二是生物固氮,其每年所固定的氮占全球固氮量的90%,三是工业固氮,生产氮肥。

 

氮通常NO3-和NH4+形式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进入生态系统中。

植物中的一部分氮为草食动物取食,合成动物蛋白质或在动物代谢中分解成尿素、尿酸等含氮排泄物排出体外。

排泄物经细菌的作用,分解释放出氮。

动植物死亡后经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是有机态氮转化成为无机态氮,形成硝酸盐。

硝酸盐可以为植物再利用,继续参与物质循环,也可以被反消化细菌作用,形成氮气,返回大气中。

4.磷循环

磷是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生物的代谢过程都需要磷的参与。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磷主要来自于磷岩石,其风化、侵蚀后溶于水后才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无机磷后,参与组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经由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在各营养级中流动,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又使其回到环境中。

回到环境中的无机态磷,可再被植物利用,或由流水带入水体,被水生生物利用和沉入海底。

水生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机态磷、溶解的有机磷和颗粒状有机磷。

无机态磷易被水生植物吸收而进入营养链。

同样,生物的排泄和死亡后的分解使磷转变成无机态还入水中。

一些磷随同动植物残体沉入水底,除非地质活动或深海水上升才可将其带到表层,否则,它将长期沉于海底而退出生态系统循环。

5.硫循环

硫是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之一,植物用硫作为一些有机物合成的原料,如合成氨基酸。

植物吸收硫有二种途径,一是叶片直接从空气中吸收SO2,另一是以SO42一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后者为植物吸收的主要途径。

这些被吸收的硫最终通过营养网再返回土壤。

大气中的硫以SO2和H2S形式存在,SO2氧化可产生SO3,H2S氧化则产生SO2。

大气中SO2来源于植物释放、海水、火山爆发、化石燃料及有机物燃烧等。

SO2和SO3与大气水结合生成亚硫酸和硫酸,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

五、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制造者、接收者和传递者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生态系统调控的基础。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信息的载体,能量也与信息有着密切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而复杂的信息,既有系统内各成分间关系的内在信息,也有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外在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获取各种信息,而且其自身也会发出各种信息。

植物与植物之间同样存在信息交流,如植物化感作用。

生态系统也是一个信息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多种多样,各成分之间信息传递、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使生态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之一。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环境所组成的系统,其中在生物群落中,植物群落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地段上,由一定的植物种群所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

地球表面任何一个植物群落的形成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群落是一般性的概念,而不是分类单位。

中国植被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为分类依据,采用3级主要分类单位,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种类在一定生境中的聚合体。

不同植物群落的种类差异极大,如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而极地植物种类贫乏。

植物对于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植物的生活型。

如果统计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生活型谱。

生活型统计方法见ppt。

2.植物群落时空结构与环境

(1)群落的垂直结构

(2)群落的水平结构

(3)群落的季相

群落外貌随一年中季节(如春、夏、秋、冬或雨季、旱季等)更替而出现的周期性外貌称为群落的季相。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

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任何一个群落从它的形成开始就一直随着时间的进程而处于不断的变更之中。

如弃耕农田的植物演替。

演替是群落本身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个新植物群落的形成,可以从裸地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群落中开始,一般都要经过和竞争三个步骤。

植物在侵入和定居某群落以及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和其他逐步侵入的植物一起,在适应环境条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改变立地条件,使它们从最初不太合适的环境到适合的环境,最后又会因它们自身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为新的群落中的物种侵入和定居奠定了基础,也为老群落淘汰创造了条件。

结果使得这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取代。

即每一个群落本身都要经历发育初期、发育盛期到发育末期的发展过程,最终又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直至发展到顶级群落。

演替的类型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按时间发展划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快速演替,也可以按基质性质划分为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

演替研究的起点可以从裸地上开始,包括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

下面仅以原生旱生裸地和原生水生裸地为例来看演替的过程及基本规律。

1.原生旱生演替

原生旱生演替序列从岩石表面开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演替阶段。

(1)物群落阶段

(2)物群落阶段

(3)物群落阶段

(4)灌木群落阶段

(5)乔木群落阶段

2.原生水生演替

原生水生演替起始于新形成的湖泊,或原有湖泊因为淤积而使而使湖底垫高的地方。

一般将该序列划分为以下阶段:

(1)沉水植物群落阶段

(2)浮水植物群落阶段

(3)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4)湿生草本群落阶段

(5)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3.植物演替的基本规律

演替所表现的是植物种类和环境的适应性。

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生活型不断发生更替,并向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型类型发展,而在每个演替阶段内都有许多具体群落的更替过程。

不是所有的演替都能发展到木本或森林阶段。

演替的最后结果是当地环境条件(气候、土壤等)相适应的,如在温带草原区,则终将形成温带草原群落。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演替各阶段并不是完全按上述阶段逐步进展。

如在哥伦比亚海岸的干旱区,继苔藓群落之后,为荒漠灌丛;

在原生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一般随演替的进程而增加,在到达顶级群落前达到最大。

生物量随演替的进程而增加,到顶级群落时达到最大。

顶级群落阶段的生产率最小,而呼吸量最大。

三、植被分布的地带性

1.植被的水平地带性

2.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四、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类型

1.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及南北纬度5~10的范围内湿润地区,可以分成三个区:

美洲热带雨林区、印度-马来热带雨林区和非洲热带雨林区。

它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现存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作用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全年气温高而温差小;年平均降雨量不少于2000mm;土壤为酸性,颜色为红色或黄色。

物种最丰富的;群落结构复杂;常具有板状根;草本稀少;藤本和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植物无休眠期,群落无明显季相交替。

植物的花期多样,从每年开花1次到花期不断,有不少乔木具茎花现象;传粉动物多种多样;凋落物分解很快.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的植被。

分布区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寒少雨。

年平均气温为16℃~1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达24℃~27℃,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3℃~8℃。

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主要集中于春夏季,秋冬季少雨,但无明显的干旱。

总体表现为空气潮湿,蒸发量小于降雨量,全年均较湿润。

群落的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三个基本层次。

我国是常绿阔叶林带范围广、跨度大的国家,从秦岭、淮河以南一直到广东、广西、海南等省的南部,东到台湾玉山山脉的北、中部,西至云南中南部、贵州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侧。

由于南北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因而从北到南常绿阔叶林的外貌、结构等群落特点也不同。

通常,将其划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种类型。

3.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

由于群落表现出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季相,故又称夏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北美洲东部,中、西欧以及亚洲东部地区,在南半球几乎没有分布。

分布区气候为四季分明,夏季多雨炎热,冬季干燥较冷。

年平均降雨量在500~1400毫米。

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14℃~28℃,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多在0度以下,最低可达-15℃。

落叶阔叶林乔木主要由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和杨柳科等科的植物组成,为冬季落叶的阳生树种。

4.针叶林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为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在整个地球的温带陆地上形成一个非常宽广的地带。

针叶林的北部界限也是地球森林带的北方界限。

针叶林分布区纬度跨度大,各地气候并不一致,总体表现为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十分寒冷。

最暖月平均温度在10℃~20℃,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0℃~-30℃,有些甚至达到-52℃(西伯利亚)。

多数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6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水量不大,但北美海岸降水(以雪为主)集中在秋冬季。

针叶林是由松杉类植物为主构成的森林类型。

其群落分层简单明显,林下可有一灌木层、一个草本层和一个苔藓层。

各种针叶树种的树冠也各具特色,在外貌上都易与其它森林区分。

我国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西南高山地区及西北地区,其中以大小兴安岭所占面积最大。

大兴安岭主要由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以冷杉、云杉和红松为主,并有与阔叶树种(如紫椴、风桦、水曲柳等)构成的混交林;西部阿尔泰山脉的针叶林主要由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构成。

5.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只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以及纬度在30~40范围内的各大陆西部边缘地区,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而形成的植被类型。

群落内乔木、灌木为常绿植物,但其叶小而硬,或变成刺状,与当地气候相适应。

6.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是指热带和亚热带较干旱地区多少含有散生乔木或灌木的草原植被,有时也把乔木稀疏而灌木占优势的疏林和刺灌丛划入此类型。

它是介于热带雨林和荒漠之间的类型。

高温和有明显的雨季、旱季是稀树草原气候的共同特点。

稀树草原的年平均降雨量比雨林少,在900~1500mm之间,最少的仅有250mm。

温度的变化各地差异很大,取决于植被覆盖的状况和干旱季节的长短,但月平均温度一般不低于6℃。

稀树草原主要分布于热带非洲东部,约占非洲陆地面积的65%,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美洲南部、中部呈片段分布,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也有这种类型的植被分布。

乔木多为落叶乔木,植物密度小,藤本、附生植物少,无茎花现象等特征而有别于热带雨林。

在稀树草原,乔木通常矮小。

高度不超过15m,树皮较厚,分枝多,叶较小,绝大多树为旱季落叶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丰富,不少是球茎植物。

有少数藤本植物,但几乎没有附生植物。

7.温带草原

为温带气候條件下的、界于落叶阔叶林和荒漠之间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

它是以多年生丛生性禾草植物占优势构成的草本植物群落。

地球上最大的二个温带草原都在北半球,即欧亚草原区(又称斯底帕Steppe)和北美草原区(又称普锐利Prairie)。

温带草原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菊科和藜科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多为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

此外,还有一年生植物、半灌木和小灌木等植物。

我国温带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南端,主要分布是从东北松辽平原到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阿尔泰山前也有小面积分布,呈现宽阔的条带状。

根据温带草原植被的外貌及地理环境,通常将其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种类型。

8.荒漠

是在干燥的大陆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植被类型。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大多数荒漠的年均降雨量少于200mm,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阿拉伯半岛。

在近东、蒙古的东北部、北美的西部、南美的西部和南部、澳大利亚以及我国的西北部均有沙漠分布。

荒漠日夜温差大,有的高达102℃。

降雨多在夏季,有些荒漠是夏冬季两个降雨期。

植物生长期和降雨期相吻合,不同的降雨期植物种类不同。

荒漠植被覆盖稀疏,植物的种类比较少,

我国的荒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属温带荒漠,包括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宁夏北部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区。

荒漠的东南部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而西北部主要受西北寒流的影响,降水多在冬春季节。

9.冻原

冻原有极地冻原和高山冻原两种类型。

极地冻原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环绕北极。

高山冻原分布于地球各气候带的高山树线以上的寒冷区域。

冻原的总面积约2.5×107km2,占地球总面积的1/6左右。

冻原是以低矮灌木、草本植物、苔藓植物和地衣构成的灌草植被或草本植被类型。

没有乔木种类。

冻原的气候条件恶劣。

冬季漫长,夏季短促。

多数地区最热月温度也在10℃以下,全年温度在0℃以上的只有2~6个月。

年降雨量一般在250mm以下,大多以雪的形式在夏季降落。

地表以下常年为永冻层

冻原的植物种类少,多为多年生植物常绿植物,一年生植物极少。

灌木种类常贴地生长,禾草类植物多呈垫状生长。

我国的冻原分布于高山和高原,如长白山2100m以上、阿尔泰山3000m以上以及部分西藏高原等地。

五、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

水生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各类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海洋和淡水2大生态系统。

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及其岸边、河口,以及淡水沼泽等均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这些水体的形成以及在地球上的分布与气候条件和地质事件有关。

与河流相比,湖泊、池溏是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各种物质多沉积在湖底。

河流从源头到河口,植物群落组成往往多种多样,从藻类到挺水植物直至湿生植物都能见到。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湿地已成为世界保护的重要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占有地球表面比例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分布往往受非生物因子影响很大,这些非生物因子包括盐碱度、温度、压力、涌流、海浪、海潮以及光强等。

海岸带是位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部分,不同地区环境差异大,因此也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小”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从浮游、附生一直到大型固着生植物群落都有,红树林就是热带到亚热带海岸的一种沼泽森林群落。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滩上的一种单层森林植被类型。

由于构成群落的主要是红树科植物所组成,故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的树种少,全世界仅有23科,30属,81种。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为干预下的生态系统,因此有人将它归为人工生态系统,但也有人人为它是半自然生态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农业生态系统有完全利用太阳辐射来进行植物生产的,也有对生态因子进行人为调控,如控光、控温等;除此之外,大量人工辅助能(化肥、劳力等)投入以获得最大效益是该系统的最大特点。

在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相对简单,往往一块农田中只有1~几种作物,农田中和农田边界的植物群落也都是在人工干预下的类型,特别是农田中的杂草,在作物生长季节通常会被清除。

一些农林复合系统,如多年生果树和一年生作物、生态林与作物等混种的方式,对保持水土,构建良好的农业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所构成的统一体始终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一定的组成、结构及其进化、演替规律,它对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都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

生态系统这种抵抗外界干扰的抵抗和恢复能力以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倾向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稳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动态而非静止的。

一方面,生态系统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在其形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内、外环境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某个阶段是相对稳定的。

随着内部环境改变、物种的变迁、外界条件的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将会被新的生态系统类型所替代,原有的稳态被打破,新的稳态被建立。

另一方面,在一定强度范围内的外界干扰下,生态系统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校正由外界干扰引起的不稳定。

但是,一旦外界干扰强度超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范围,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就会降低甚至消失,生态系统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甚至破坏。

二、植物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

在一定的区域中,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不仅能为各种动物提供栖息地,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建立复杂的食物网,系统的自我调节也就越强。

如果植物种类少,甚至单一,则难以构建复杂稳定的食物网,系统的稳定性差。

如在农田和单一的人工森林群落稳定性就差。

在一定的区域内,植物种类越丰富,能量和物质积累和吸收的途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