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34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docx

附件1.9:

设备设施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变更、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酒店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酒店内所有生产设施的变更、拆除和报废管理。

3职责

(1)工程部负责对生产设施运行、变更、拆除和报废方面的安全管理。

(2)生产设施的变更、拆除和报废由工程部负责。

项目负责人应对变更、拆除和报废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3)安检部负责对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4内容与要求

4.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报废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

(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

(3)属于生产技术改造,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机电产品。

(4)属于生产工艺改变,长期闲置未用的机电产品。

4.2变更申请规定

(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闲置、报废申请表。

(2)由工程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报酒店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

(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登记。

(4)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改变而变更设备。

(5)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

(6)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7)要求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生产设施设备变更申请表,交工程部核实,报总经理审批。

(8)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酒店制度执行。

4.3安全拆除

(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报安检部、工程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2)拆除工程施工前,拆除部门应该对拆除设备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拆除方案,落实控制风险,经联合签字批准偶,方可施工。

较简单的拆除工作,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3)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和监督下进行。

(4)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应将电、水、供热设备等相连接部分切断。

(5)生产设备中若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介质的,应先清洗干净,经化验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动火拆除。

(6)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该有脚手架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方可操作。

4.4报废

(1)生产设备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由归口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和总经理批示,报批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

(2)如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部门应及时按相关规定予以报废。

由工程部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

16.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酒店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3职责

(1)安检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酒店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各部门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3)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4内容与要求

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

(1)总经理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2)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3)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4)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5)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6)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7)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8)安检部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4.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4.3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技术的措施。

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

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

(4)个人防护措施。

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4.4风险等级的分级管理

(1)确认为重大和较大风险等级的,由酒店进行管理。

安检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设施,由酒店领导最终签字确认。

分管安全领导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和较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确认为中等风险等级的,由部门进行管理。

部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措施,由部门领导最终签字确认。

部门主管人员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中等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确定为可接受风险等级的,由班组进行管理。

班组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可接受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4.5风险评价时机与频次

(1)各部门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检查、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风险评价一般于每年8至9月份由安检部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①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

②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如: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③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

④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时;

⑤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

4.6风险管理的培训

定期对职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5作业过程风险辨识方法简介

5.1概述

酒店采取的作业场所风险辨识方法主要为危险源辨识方法(LE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2危险源辨识方法-LEC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为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一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

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下表: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重伤或较重危害

3

轻伤或一般危害

1

轻微危害或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却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下表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考。

危险等级划分(D)

等级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重点控制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控制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obHazardAnalysis,简称JHA),是一种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

它将一项工作活动分解为相关联的若干个步骤,识别出每个步骤中的危害,并设法控制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辨识出工作中的危害,然后,根据风险度(R)=风险发生的概率(L)x后果严重性(S)的公式来计算出数值,确定其数值大小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分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