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52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docx

福建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

2008年高三质量检查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答案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注意事项:

答案请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图1所示钱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唐朝通用的主要货币

B.始铸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C.成为唐以后历代货币范式

D.曾经在日本大量出土

2.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苏州府志》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社会贫富分化加剧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回答3—5题。

3.观察下列一组图片,从所给主题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4.下列加强对西南边疆管辖的措施中,明清两朝都推行过的是()

A.僧官制度B.改土归流C.设宣政院D.金瓶掣签制度

5.下列历史事件中,性质与“郑成功收复台湾”相近的是()

A.卫青收复河南地B.岳飞抗金

C.戚继光抗倭D.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的发展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回答6—8题。

6.作为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事异则备变”,下列寓言故事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自相矛盾B.掩耳盗铃C.守株待兔D.塞翁失马

7.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陶弘景对道教的改造及宋代理学的出现,集中反映出()

A.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渗透

B.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C.道教取代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

D.儒家学说的“神学化”色彩越来越浓厚

8.围绕“四大发明影响西方社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最不恰当的是()

A.大汉文明的传承——“纸”加速了欧洲的文化进程

B.新航路开辟的助跑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印刷术——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本动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追溯历史,在民生建设方面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借鉴。

回答9—12题。

9.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南假冒伪劣,市场秩序一片井然,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早上卖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行为D.孔子坚持“以法为本”的政治理念

2,4,6

10.唐朝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其表现之一是()

A.使农民生产时间有一定保证B.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C.使农民摆脱政府的人身控制D.使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加强

11.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该主张()

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一致

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D.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1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所发动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相似之处在于()

①重点打击不法的投机商②纯粹以经济手段解决问题

③有利于全国物价的稳定④实现了全国财经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13.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③协定关税④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14.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林则徐说:

我销;洪秀全说:

我反;康有为说:

我变;孙口山说:

看我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1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关于“五四运动”的这段材料揭示出()

①青年学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②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④斗争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新中国1953—1956年实行的“赎买”政策()

A.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官僚资本B.直接借鉴了苏联的成功经验

C.受到手工业改造形式的启发D.实现了向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鸦片战争引发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变化。

回答17—19题。

17.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在1852年的一份报告书中说: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造成该结局的因素不包括

()

A.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清政府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C.鸦片输入加剧中国白银外流D.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18.与《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相比,《资政新篇》的突出特点是()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B.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19.图2和图3所示两家企业的相同点包括()

①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思想主张②企业的部分产品投放于市场

③解决了其后军事企业创办的原料问题④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从古到今,许多历史人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各自的印迹。

回答20—22题。

20.下列对联与所吟咏的历史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A.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C.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宋教仁

D.倡民族民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无公则无民国;定联俄联共,促成第一次国共

合作,有史必有斯人——李大钊

21.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22.“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的这一主张()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C.调和了新旧文化之间的尖锐矛盾D.不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近代史上的国共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历程。

回答23—25题。

23.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正式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B.基本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和动力

C.忽视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D.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半目标

24.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要人携手共祭黄帝陵。

该场景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主动调整政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国民政府的性质彻底改变

25.图4与图5体现了20世纪四十年代国共之间的政治较量。

两次谈判()

A.都由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B.会谈地点都在重庆

C.反映了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D.国民党均拒绝签署和平协定

2,4,6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四题,共75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四个不同朝代的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海客乘天风,将船行远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李白《估客乐》

(1)写出材料一各图相对应的朝代名称。

(2分)

图6:

图7:

图8:

图9:

(2)据图6、图7概括两个朝代在交通领域所采取的相同举措,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3)据图8、图9比较两个朝代在对外交通方面的异同之处,概述促进其对外交通发展

的相同原因。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6分)

27.(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

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

与重点在于推荐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

考生可以“怀牒(注:

指写有应试者相关状况的簿册)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施行的重要结果之一,是造就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指出:

“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

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

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唐代)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宋代)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

这种做法,当时称之为“锁院”……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即糊名法)、“誊录”。

唐宋两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朝代

年数

取士(进士)总数

年均取士

290年

6603

23

310年

43000

139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加上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材料四惟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莫急于改科举。

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废,则莫先于废八股矣。

……然而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

——康有为《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材料五1905年08月,袁世凯等六大臣上书,请立停科举。

并指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得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智能,上知效忠于国。

下知自谋其生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无地无学,无人不学,以此致富奚不富,以此图强奚不强。

——《清末筹奋立宪档案史料》下册

(1)材料一所说“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的含义是指什么?

(不得照抄材料)结合材料一所述科举制的基本特点,分析其能够在这“一大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主要原因。

(7分)

 

(2)材料二反映宋朝科举制较唐朝有了哪些发展?

对此宋政治造成什么影响?

(5分)

 

(3)材料三、四两种观点有何相似之处?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和康有为提出其观点的各自背景。

(6分)

 

(4)1905年,袁世凯等人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设立学堂”,据材料五概述其主要理由。

(2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35年华北事变的帷幕拉开后,日本驻屯军于7月制订了《关于华北新政权产生之相应经济开发指导案》,进一步提出“应利用一切机会,促进对交通、资源及金融等方面的投资”。

日本利用其在华北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以合办、贷款、直接投资等形式和强力攫取的手段,渗透、控制了该地区的矿业。

至1936年底日本在关内(华北为主)矿业投资已达3484.6万美元,超过了英国的投资额。

……日方对平汉、京包、胶济、津浦、同蒲等线路的货款已达8733.25万元。

……1935年12月,华北日军制订了《华北自主币制施行计划纲领案》,并于次年2月提出修正案,对建立日方控制下的币制的发行机构、发行额、本位币与辅币的种类与进位制都作了具体规定。

——吴景平《试析国民党转向抗日的经济原因》

材料二1939—1942年间华北地区华资、日资、中日合办企业状况变化

华资企业

日资企业

中日合办企业

1939年

1942年

增幅

1939年

1942年

增幅

1939年

1942年

增幅

厂数(家)

438

808

84.5%

189

653

245.5%

91

197

116.5%

资本(亿元)

1.075

1.222

13.7%

2372

4.59

93.5%

1.627

1.745

7.25%

产值(亿元)

1.842

1.658

-10%

2497

4.903

96.36%

0.621

1.316

111.9%

——据虞和平主编《现代化历程(第二卷)·启动与抉择》绘制

材料三1936年,华北原煤产量为1673.3万吨,1944年时达到2039.7万吨,1942年曾达到2423.9万吨。

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

日本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到400万至600万吨。

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35年至1936年日本在中国华北地区扩张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8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三类企业中发展状况最差的企业和发展状况最好的企业,简要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材料三反映这时期日本对华北地区进行经济侵略的目标是什么?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8分)

 

29.(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正如韦斯塔教授认为的,中苏友谊的内容首先是作为一种反美联合,或者说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反资本主义制度的联合,它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战后美国在亚洲的出现,以及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点上,中苏双方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的。

但(1949年)中共要求与苏联结成同盟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

2,4,6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早在1949年夏天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时,中苏两党就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在国际革命运动中应有所分工。

斯大林希望中国今后多担负一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向的帮助。

“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责任”

……1952年9月周恩来访苏时请求苏联在今后5年中再贷款40亿卢布,但其中大部分还是用于军事和国防,购买工业设备的仅有8亿卢布。

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开支达人民币62亿元。

……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材料三从历史演变的脉络看,自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打开中美和解的大门,两国先是为了对付共同威胁而形成了没有内在要求的战略合作关系;然后在战略合作过程中,于70年代末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不过从80年代初开始,中美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巨大但一时还难以被清楚认识到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动力是来自于(此前)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性变动……。

——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材料四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

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注:

指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一打仗,这个计划就吹了,只好拖延……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

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反映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的基本外交方针是什么?

中苏两国结成同盟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经济上的原因”具体指什么。

(3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领导人决策出兵朝鲜的主要原因以及战争给国内经济建设带来的双重影响。

(6分)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美关系“历史演变的脉络”。

材料三所说的“共同威胁”具体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性变动”的基本含义。

(5分)

 

(4)材料四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四,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5题共75分)

1—5BDABC6—10CADDA11—15CCBBD16—20DBDAD21—25DABCC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21分,28题16分,29题20分,共75分)

2,4,6

26.

(1)秦朝、隋朝、西汉(汉朝)、唐朝(2分)

(2)修筑驰道(1分):

如秦修筑咸阳至九原郡的驰道,隋修筑洛阳到太原(榆林到涿郡)的驰道(1分);开凿运河(1分):

如秦开凿灵渠;隋开凿大运河。

(1分)

(3)异:

汉以陆路为主,唐则海陆并重;唐对外交通路线更加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可延伸到北非、西欧。

(2分,答出两点即可)同: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可以抵达西亚、东欧和印度半岛。

(1分)原因: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3分,答出三点即可)

(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对外关系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秦、隋两朝的建设加重百姓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两朝的灭亡。

(2分)

27.

(1)含义: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

(2分)原因:

科举制具有考生自由报考、取消门第限制、以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中央掌握选拔权等特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它的实行有利于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扩大官吏来源,抑制门阀势力。

(2分)

(2)发展:

考试程序日趋严格(更加公正);录取规模扩大。

(2分,如答“基本清除门阀政治的影响”可加1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影响: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提高官员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分,答出两点即可)是造成北宋官僚队伍迅速膨胀的因素之一。

(1分)

(3)相似之处:

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选拔。

(1分)顾炎武: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兴起;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脚踏实地的学风。

(3分)康有为: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反对八股取士制度,提倡西学以培养人才。

(3分)

(4)理由:

设立学堂不仅可以为国家提供官吏来源,还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

(2分)

28.

(1)特点:

利用政治和军事特权加紧经济侵略;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扩张和掠夺;力图全面控制华北地区的资源、交通和金融。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影响:

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民族危机加深;扩大日本在华势力,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损害英、美等国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加剧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推动国民党亲英美派逐步走向抗日。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华资企业状况最差,依据:

只有资本增幅大于中日合办企业而居第二,其他均处于末位,产值甚至出现下降;(2分)日资企业状况最好,依据:

除产值增幅略小于中日合办企业居第二外,其余均居首位。

(2分)目标:

将华北变为日本的原料基地,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2分)影响:

造成资源严重流失,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2分)

29.

(1)方针:

“一边倒”(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分)政治基础:

共同对抗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1分)原因:

新中国在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进行国家建设和管理方面需要苏联援助。

(1分)

(2)原因:

美国占领朝鲜将使新中国面临严重威胁,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

(2分)积极影响:

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分,如答“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可加1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负面影响:

巨额战费开支加重财政负担,不利经济发展。

(2分,如答“西方各国继续对华封锁”可加1分)

(3)脉络: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供的长期对抗到70年代末实现关系正常化。

(2分)苏联的威胁。

(1分)含义:

“文革”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

(2分)

(4)调整: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基本国策;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分,如答“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可中1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

目的:

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2分)变化:

从主要立足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到主要立足于国家利益。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