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1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在临床和生活情景中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研究D以上都对[答案]D

12.对一批A型行为类型者,目前开始作综合行为矫正指导,此后追踪5个月实施过程中的被试行为改变程度,以验证该行为矫正技术的效果,这是:

A前瞻性研究B回顾性研究C以上都对D以上都不对[答案]A

二、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答案]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

[答案]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答案]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主观观察法

[答案]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5.纵向研究

[答案]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一问题的发展规律。

6.前瞻性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7.回顾性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性质。

[答案]①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②基础学科。

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

③应用学科。

医学心理学将心理行为科学的系统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结合医学实践,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医院、疗养院等。

2.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答案]①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③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⑤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3.简述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答案]①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②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

③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④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

4.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或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因素。

[答案]①研究目标不明确

②方法运用不当

③主观因素的影响

5.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答案]①观察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

②调查法。

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③心理测验法。

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④实验法。

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第2章心理学基础

一、单选题

1.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Ⅲ

A语言的理解能力B负责有意识的行为活动C与工作记忆有关D与自我意识有关[答案]A

2.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Ⅱ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答案]D

3.人的心理是:

()Ⅰ

A人脑的功能B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C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D以上都是[答案]D

4.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Ⅰ

A遗传家庭社会环境B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C父母老师朋友D家庭学校单位[答案]B

5.认知过程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B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

C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表象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答案]D

6.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理解性B对比性C恒常性D整体性[答案]C

7.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再现B识记C保持D再认[答案]D

8.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A再现B想象C思维D幻想[答案]B

9.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复杂性、逻辑性B逻辑性、概括性C分析性、抽象性D间接性、概括性[答案]D

10.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答案]C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A心境B激情C美感D应激[答案]A

12.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

A自然需要B生理性需要C社会性需要D精神性需要[答案]C

13.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

A持久而强烈B持久而微弱C短暂而稳定D短暂而强烈[答案]D

14.“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这么烦闷。

”是表示人的情绪状态中的:

A激情B心境C应激D觉醒[答案]B

15.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A动机冲突B抑郁C挫折D焦虑[答案]C

16.下述内容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A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B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C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D意志行动是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答案]D

17.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

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答案]C

18.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特征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A

1.社会化

[答案]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信息三个主要因素。

2.感觉

[答案]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物体的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

3.知觉

[答案]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

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味道、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构成。

4.记忆

[答案]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5.思维

[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6.想象

[答案]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7.知觉的选择性

[答案]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里,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8.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9.知觉的理解性

[答案]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10.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11.遗忘

[答案]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

12.识记

[答案]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13.保持

[答案]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

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4.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答案]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情感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15.心境

[答案]是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

16.激情

[答案]是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

常常是由于某种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突然来临时而产生的暴怒、狂喜、悲绝等。

17.道德感

[答案]道德感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8.动机

[答案]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具有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19.双趋冲突

[答案]即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0.双避冲突

[答案]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21.趋避冲突

[答案]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22.挫折

[答案]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23.个性

[答案]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4.个性心理结构

[答案]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

25.气质

[答案]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26.性格

[答案]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

[答案]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联合区,该联合区位于脑干网状结构、间脑和大脑皮质内侧部。

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联合区,此区主要位于两半球后部,包括顶-枕-颞区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

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联合区,此区位于额叶中央前回的前方,特别是前额叶及与之紧密联系的皮质下结构。

2.思维的基本过程

[答案]⑴分析和综合

⑵比较

⑶抽象和概括

⑷具体化和系统化

3.情绪的内容

[答案]⑴情绪的内部体验

⑵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⑶情绪的生理反应

4.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

[答案]该学说通过实验说明:

①情景刺激、认知因素和生理唤起三者相互作用可引起特定的情绪反应;

②认知因素在其中起着认知标签(cognitivelabeling)的重要作用;

生理反应对情绪体验不一定是必须的,但能根据个体对情景的认知起到始动作用(Leukel,1979)。

5.马斯洛层次学说

[答案]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需要是发展的;

在前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后层次的需要。

6.意志过程的基本特征

[答案]自觉性。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7.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答案]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气质、能力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遗传素质的影响最明显。

  生活环境是形成个性差异的社会基础。

环境影响着个性形成的过程和行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因素中,家庭尤其是父母行为对早期儿童个性的形成影响极大。

  教育(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在健全个性的形成中起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各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与个性的形成分不开。

8.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在于:

首先,从性质上看,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

而气质是表现在人心理过程和行为中的动力特点。

其次,从形成机制看,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理条件,主要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在社会评价上无好坏、优劣之分。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更多的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差别。

第三,从表现看,气质形成的早,表现在先,可塑性小,变化慢。

性格形成的晚,表现在后,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它与气质相比较,具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表现在:

首先,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如粘液质的人容易形成自制的性格,而胆汁质的人则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在一定的程度上掩盖和改造着气质。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1.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I

A人际和谐B情绪稳定C身体强壮D人格完整[答案]C

2.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是:

()II

A给予适宜的刺激B给予充足的营养C给予有效免疫力D给予温暖的母爱[答案]D

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B有利于道德品质培养C有利于发展交往能力D以上都是[答案]D

4.青春期主要的自我意识矛盾是:

()IV

A成长与发展B独立与依赖C精神与物质D幼稚与成熟[答案]B

5.对心理应激的应对,不常用:

()III

A意志对抗B淡泊名利C学会放松D主动回避[答案]A

1.生命周期(lifecycle)

[答案]是指个体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学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过程,即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发展过程。

2.心理卫生(mentalhealth)

[答案]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3.代沟(generationgap)

[答案]是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以及由此引起的隔阂、猜疑、苦闷和交流困难;

代沟实际上是指代际交流困难,常见于中学生。

4.第一反抗期(first-rebellionphase)

[答案]三、四岁幼儿独立愿望增强,常要自行其事,表现不听话,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5.“情商”(emotionalquotient)

[答案]“情商”主要指人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育学家大量调查表明,智商高不一定能使人成功,倒是“情商”高的人更易成功。

6.自我中心(self-centered)

[答案]以自己为中心来推测周围事物,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考,假定每个人的思考都与他一样,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不能理解别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7.空巢(emptynest)

[答案]子女长大求学、就业、成家独立后离开家庭,家里只剩下夫妻二人的现象。

8.依恋感(attachment)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结。

当婴儿重复接触一个人或一件物,就会产生依恋感。

很多学者认为,孩子与父母早期的依恋感与未来他的社会化及情绪发展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9.分离焦虑(disconnectionanxiety)

[答案]分离焦虑是指婴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或他所依恋的人离开他时所经历的紧张和不安全感。

分离焦虑是最原始的焦虑之一。

10.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答案]人类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11.母婴联结(mother-infantconnection)

[答案]婴儿早期与母亲之间的心理与情感关系。

12.人格完整(personalityintegration)

[答案]人格完整是指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有相对完整的心理特征等。

1.中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答案]①帮助他们学会客观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②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③引导性意识健康发展;

④加强代际交流、消除心理代沟等。

2.青年性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答案]①对性有科学的认识:

对性有正确的知识与态度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

②正确理解性意识与性冲动:

③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

缺乏异性交往,是性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

3.成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案]⑴减轻过量心理压力①量力而行;

②淡泊名利;

③学会放松。

⑵协调各种人际关系①调整认知结构;

②改善个性品质;

③提高交往技能。

⑶保持婚姻和谐美满①增进夫妻间的沟通;

②认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1.经典条件反射把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称为:

A强化B消退C有效D泛化[答案]A

2.`斯金纳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称为:

A杠杆动作研究B经典条件反射C奖励惩罚研究D操作条件反射[答案]D

3.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A泛化B正强化C积极刺激D有效刺激[答案]B

4.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泛化[答案]B

5.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III

A惩罚B消退C正强化D负强化[答案]D

6.精神分析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A催眠状态B潜意识C前意识D消失的意识[答案]B

7.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

A自我B本我C潜意识D超我[答案]C

8.贝克(BeckAT)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这一观点是指:

A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B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C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D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导致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答案]D

9.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

A心理神经内分泌学B心理神经免疫学C现代分子生物学D以上都是[答案]D

10.罗杰斯认为儿童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

()II

A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B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距离接近C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D潜能发展的阻碍[答案]A

1.行为学习理论

[答案]该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

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2.强化

[答案]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3.消退

[答案]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

或者行为的结果是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积极)↓→R(减弱)的关系

4.正强化

[答案]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即R→S(积极)↑→R(促进)的关系,这称为正强化

5.负强化

[答案]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即R→S(消极)↓→R(促进),这属于负强化

6.惩罚

[答案]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消极)↑→R(减弱)的关系,这属于惩罚

7.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8.操作条件作用

[答案]当某一行为反应R(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S(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R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

9.示范作用

[答案]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mode1)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