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796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宜昌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阅读下面“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

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A.天子     B.卿大夫    C.诸侯   D.士  

2.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3.《资治通鉴》载: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D.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4.《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

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六部职能的衰退

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宰相权力的反弹

5.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氏族部落选出,后者按地区部落选出

B.前者按四个等级选出,后者按十个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的等级,后者注重财产的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6.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

这一原则

A.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C.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D.实质是把国王排斥于国家政治决策之外

7.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一条约内容时的摘录,该条约的影响是

A.导致了天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9.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0.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D.参加日内瓦会议

1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12.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B.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3.《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

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

胡佛水坝的建设表明胡佛政府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C.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14.有学者指出:

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

15.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你怎样看待俄罗斯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俄罗斯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人不想回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时期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美苏争霸造成经济困难

16.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

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

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17.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

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时空限制被打破D.市民广告意识增强

18.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

改革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9.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

20.《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违背这段话精神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2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C.民主共和D.民为邦本

22.牛顿临终时曾说:

“我所以有这样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为牛顿、达尔文、西门子“提供肩膀”的巨人分别是

A.哥白尼、胡克、爱因斯坦B.伽利略、拉马克、法拉第

C.伽利略、胡克、爱迪生D.开普勒、拉马克、普朗克

2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卢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薄伽丘——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24.孙中山曾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52分)

25.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

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

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感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

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彼又曰:

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

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异同。

(8分)

(2)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重要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9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

(4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的观点进行评论。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康熙元年,下了一道严令:

各省荒地“限自康熙二年始,五年垦完。

六年秋,请旨遣官严查。

各省垦过地亩,如荒芜尚多,督抚以下分别议处”。

这以后,康熙帝又规定了具体条例,把垦荒和人口增加与否,作为考核各级官员升降奖罚的基本依据。

康熙帝说得好:

“自古国家久安长治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犬之休。

康熙八年,他亲政之始,便下达禁止圈地的命令,“朕缵承丕业、又安天下,满汉军民原无异视。

比年以来,复将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以致民生失业,深为可悯。

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己圈者,悉令给还。

”这场公开掠夺民地的暴行,延续多年之后,终于被永久禁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康熙执政初期推行的农业政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执政初期农业政策的作用。

(9分)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A

A

D

C

C

B

A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C

B

B

A

A

D

B

B

D

C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52分)

25.

(1)异:

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

(或:

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4分)

同:

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4分)

(2)原因:

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

(2分)

理念:

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4分)意义: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美国发展.(3分)

(3)创新:

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治国之“用”。

(4分)

看法:

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

(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6.示例一:

(6分)

观点:

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

(2分)

论证: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有鲜明的特色,如科举制度、世俗政治、重视教化等。

但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凌驾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和重理轻欲的人性禁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宗教迷信。

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

(4分)

示例二:

(6分)

观点:

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

(2分)

论证:

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

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

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

(4分)

示例三:

(6分)

观点:

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

(2分)

论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面对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4分)

27.

(1)政策:

提倡和奖励垦荒;抑制土地兼并。

(6分)

(2)作用: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康乾盛世”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9分)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52分)

25.

(1)(8分)

 

(2)(9分)

 

(3)(8分)

 

26.(12分)

 

27、

(1)(6分)

 

(2)(9分)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范围:

必修1、2、3和选修1;考试时间:

90分钟;考试卷面总分:

100分

考察知识点(非章节节点)

预估难度系数

能力要求

了解识记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1

(48分)

宗法制

0.8

2

2

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0.6

2

3

三省六部制

0.7

2

4

中国古代内阁

0.65

2

5

雅典民主政治改革

0,6

2

6

英国君主立宪制

0.7

2

7

不平等条约

0.7

2

8

中共的革命实践

0.65

2

9

巴黎公社

0.7

2

10

新中国外交

0.8

2

11

冷战

0.65

2

12

中国古代商业

0.7

2

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0.6

2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0.75

2

15

斯大林模式

0.7

2

16

工业革命

0.8

2

17

中国古代经济

0.7

2

18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0.75

2

19

百家争鸣

0.65

2

20

儒家思想

0.7

2

21

明末清初思想家

0.7

2

22

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0.65

2

23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0.65

2

2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0.7

2

25

主观题(52分)

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

0.65

25

26

西方人看待中国

0.6

12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朝初期的改革

0.7

15

难度系数:

预计0.65—0.75,以考后实际数据测算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