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79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1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清新美丽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搜索:

星空灿烂浩瀚宇宙(第一个视频)

师: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师: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那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他就是——

生:

地球!

师:

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

齐读课题

2书写课题,

3师:

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

地球的。

二、检查预习

 师:

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看屏幕。

  

1课件演示:

  贡献裹着宇宙慷慨恩赐滥用目睹渺小资源枯竭晶莹透亮

一叶扁舟群星璀璨

2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

渺,是细小。

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

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居住遨游扁舟枯竭

  师:

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寻?

  生:

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近,我们在解释这些词时,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

再看下面的一组词。

……不是……而是……甚至……

师:

把这些词语所在句子中的意思找出来读一读。

师:

“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么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师:

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读。

师:

再看下一个词。

自然资源

师:

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

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

现在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可以再生)

  生:

前一类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后一类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

这篇课文是科学知识说明文,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课文,思考:

师:

我们看课题,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题目?

请把下面的一句话补充完整: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生: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

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学生读书,背书)

  师:

请同学们一起背最后一段。

  (学生集体背诵后,下课)   

               

第二课时

  师:

我们一起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班集体背诵最后一段)

  师: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

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

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

《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

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

一名代表说:

“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

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你的心情这样?

(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通过这个表情,要让我知道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

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特别不解……现在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

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

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

美国的这个总统应该马上下台。

  生:

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么会这样呢?

  师:

鲁迅说过: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

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

请你先写好劝说稿。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

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

(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

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

听说有几个中国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不过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

布什总统,你太不应该了……

  布什:

你是谁?

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

  生1:

布什总统,你好。

我是中国的一位小学生。

我从网上知道你不愿参加“拯救地球会议”,我很失望。

布什先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

我们都应该倍加爱护我们的地球。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大气资源、水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也不能随意的破坏。

现在地球上60%以上的地区缺水,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经常下酸雨,南极上空大气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

这些都是工业污染的后果。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最多。

因此,你必须改变态度,重视地球的保护工作。

我们强烈要求你签署《东京议定书》。

  布什:

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

但是我认为没那么严重。

我们美国的科学技术这么先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有,我们还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嘛。

好了,再见。

  生2:

布什,你不要走!

  布什:

你是谁?

你要干什么?

  生2:

我是正义的化身,我要控诉你!

  布什:

控诉我?

凭什么?

  生2:

你听着!

你们美国是全世界排放废气最多的国家,是核试验最多的国家,是消耗石油最多的过家……你是大国的总统,应该有责任感!

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利业。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你们美国人也没处逃生。

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到时,你的总统的位子也不保了,你必须认真考虑!

  布什:

啊,好厉害的中国小姑娘。

虽然,态度很严厉,但讲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看来我是要考虑考虑。

再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生3:

(作海豚游水的动作)布什先生你好,很高兴能见到你。

  布什:

你是谁?

怎么这样?

  生3:

我是海洋的精灵——海豚,我代表海洋中的所有动物向您求助。

海水的污染太严重了,我们简直无法生存。

过去,我们在海洋中生活得自由自在。

可是后来大量的污水流入海洋,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中的同伴死伤惨重呀……(作流泪状)

  布什:

我很同情。

你要我做什么呢?

  生3:

希望你采取行动,拯救地球,揪揪我们海洋里的动物、植物。

  布什:

好,我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

  师:

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非常出色,连一贯很自负的美国总统布什先生也被你们打动了。

因为你们的理由很充分,讲话的态度也很诚恳。

这也说明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彻。

建议你们以班级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布什,希望真的能改变他的态度。

下课。

 

   感叹

  师:

同学们生字掌握得很好。

那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

地球很可爱,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破坏。

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

我们要保护地球。

(教师相机板书:

活动范围小 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保护地球)

  师:

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

“璀璨”什么意思?

怎么叫“再生”?

“枯竭”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

为什么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人类是怎样破坏自然资源的?

  师:

词语方面不理解的,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字典解决。

内容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本课学习中探讨。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学习“活动范围很小”部分。

  师:

同学们先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活动范围小”这一部分内容?

  师: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里告诉我们哪两方面的内容?

  生:

地球的美丽可爱,人类活动范围小。

  师:

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个人试读、小组合作读。

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师:

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你是怎么体会出的?

  生1:

地球的表面积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

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

是啊,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与人类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活动范围很小的原因,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地球表面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人类都能居住吗?

  生:

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师:

对,除去这些,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学生有感情地读。

一人试读,其余人给予评价。

再读)

  2.学习“自然资源有限”部分。

  师:

快速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讲“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部分内容?

  生:

第三、四自然段。

  师:

谁愿意把这两段读一下?

其他同学思考:

文中讲到哪几类自然资源?

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

体会不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特点)

  教师故意质疑:

不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我们说它是有限的,而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循环,怎么也说是有限的?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显示: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践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播放录像,展现自然资源毁坏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状况的痛惜与焦虑。

  师:

人类已经使不再生资源不断减少,再生资源不能再生。

我们面临的将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

你看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利用耕地不断减少,大量物种灭绝,长空在叹息,河流在呜咽。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

人类快觉醒吧!

  生2:

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生3: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赶紧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吧!

  3、学习“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部分。

  师:

如果人类再不觉醒,长此下去,终有一天,地球资源枯竭,人类将何去何从?

  生:

老师,我在科普书上看到很多科学家介绍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资料,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将来移居到别的星球,不可以吗?

  师:

是啊,老师也听说过这样的报道。

人类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而无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请大家认真读书。

(学生各抒己见)

  4.学习“保护环境”部分。

  教师阶段性总结,进入下文学习: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美丽可爱但又渺小,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所以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阵阵感叹。

谁愿意有感情朗读宇航员的话?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宇航员对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生:

保护地球。

  (教师板书:

保护地球)

  师:

你的想法和书中一样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

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生1:

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

  生2:

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物资源。

  生3:

保护珍稀物种。

不乱砍滥伐树木。

  生4:

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教师小结:

我们不仅要保护地球的现有资源用,还要注意开发新能源。

  师:

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

利用水力、风力发电,利用核能合理开发利用

  师:

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

每人设计师:

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

每人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好吗?

  标语的文稿:

  让天空蔚蓝,还大地绿色!

  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只有一个地球,舍它无家!

  5.播放录像,配乐,四名学生轮读全文。

  (录像:

与课文内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调查周围存在的环保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可以手抄配图,也可打印装订。

一周内完成。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