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930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docx

精品中考化学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答案

2020年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

(二)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分值:

9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O-16Na-23S-32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B.NO2C.N2D.PM2.5

3.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B.KNO3C.Na2CO3D.FeCl3

4.2018年3月25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城市克麦罗沃一家名为“冬季樱桃”的购物中心发生火灾,造成64人死亡,其中41名遇难者是儿童。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逃生时拿个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压低身体往光亮处跑

B.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火灾可用水马上浇灭

C.工人切割装修材料时,附近的堆放物品具有可燃性,可能导致发生火灾

D.忘了关电暖器,使被单着火点升高,引起火灾

5.下列关于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6.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

微粒的体积变大了

B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

微粒在不断运动

8.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C.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0.化学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露天烧烤,丰富夜间生活

B.蔬菜、水果等食物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食物

C.为了预防贫血,多吃鱼、蛋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

D.用甲醛溶液处理海鲜,延长食物保质期

11.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加稀盐酸

B.稀盐酸和稀硫酸﹣﹣加烧碱

C.氮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硫酸铵与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13.在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多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采用先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二、(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8分)

15.(8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食品所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

(2)①海带中富含碘,该说法中“碘”是指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②营养成分表中的糖类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

③水果、蔬菜常用塑料保鲜膜保鲜,保鲜膜的材质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在下图A实验通电时,a试管中液体呈碱性、b试管中液体呈酸性,利用此原理设计的图B所示的家用电解水器,可得酸碱性不同的水,其用途见下表C。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③表C中用于“浸泡蔬菜”的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显_________色。

(4)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盐酸是常见的酸,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盐酸测定生铁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的组成,称取17.0g生铁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前装置以及药品总质量为167g,待完全反应后,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66.5g。

(1)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使溶液呈现浅绿色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依据的原理是:

(3)由以上实验可知,该生铁样品中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17题8分,18题9分,共17分)

17.(8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  ,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

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b.2→1→3→4c.4→3→1→2d.3→4→2→1

18.(9分)I、无锡某自来水厂净水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试剂A可以是,该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自来水厂一般用液氯对水消毒,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有害微生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II、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19.(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设计实验: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  。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实验方案

实验1

向20mL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2

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  ,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3

  。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如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

(6)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  。

 

2020年成都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

(二)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分值:

9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O-16Na-23S-32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B

【解析】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B.NO2C.N2D.PM2.5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

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

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

3.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B.KNO3C.Na2CO3D.FeCl3

【答案】C

【解析】A、HCl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发生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4.2018年3月25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城市克麦罗沃一家名为“冬季樱桃”的购物中心发生火灾,造成64人死亡,其中41名遇难者是儿童。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逃生时拿个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压低身体往光亮处跑

B.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火灾可用水马上浇灭

C.工人切割装修材料时,附近的堆放物品具有可燃性,可能导致发生火灾

D.忘了关电暖器,使被单着火点升高,引起火灾

【答案】C

【解析】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距离着火区;但不能往亮处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线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人切割装修材料时,附近的堆放物品具有可燃性,容易达到燃烧的条件,可能导致发生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5.下列关于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答案】C

【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6.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答案】D

【解析】A.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错误;

B.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吸热或放热现象,温度几乎不变,故错误;

D.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

微粒的体积变大了

B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

微粒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A、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8.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答案】C

【解析】A、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是氮肥,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是磷肥,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是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C.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A

【解析】A、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知,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一小格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故正确;

C、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故正确;

D、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正确。

10.化学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露天烧烤,丰富夜间生活

B.蔬菜、水果等食物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食物

C.为了预防贫血,多吃鱼、蛋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

D.用甲醛溶液处理海鲜,延长食物保质期

【答案】B

【解析】A、露天烧烤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蔬菜、水果等中富含维生素,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了预防贫血,多吃含铁元素较多的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11.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答案】A

【解析】A、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而其它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加稀盐酸

B.稀盐酸和稀硫酸﹣﹣加烧碱

C.氮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硫酸铵与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答案】B

【解析】A、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黄金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烧碱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钠和水,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13.在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答案】D

【解析】A、由实验甲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会有红色物质出现,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故正确;

B、由实验乙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会有银白色物质出现,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故正确;

C、由实验甲将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无变化,同样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所以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故正确;

D、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能完成本实验探究,故错误。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多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采用先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D

【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故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错误;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采用先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二、(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8分)

15.(8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食品所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

(2)①海带中富含碘,该说法中“碘”是指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②营养成分表中的糖类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

③水果、蔬菜常用塑料保鲜膜保鲜,保鲜膜的材质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在下图A实验通电时,a试管中液体呈碱性、b试管中液体呈酸性,利用此原理设计的图B所示的家用电解水器,可得酸碱性不同的水,其用途见下表C。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③表C中用于“浸泡蔬菜”的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显_________色。

(4)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

(1)维生素

(2)元素;有机;合成(3)增强水的导电性;氧气;红色

(4)混合物

【解析】

(1)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故答案为:

维生素;

(2)碘在海带中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单质和化合物中的微粒从宏观上都属于某种元素,故答案为:

元素;糖类物质都含有碳氢元素,故答案为:

有机物;合成材料有三类分别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答案为:

合成材料。

(3)加入可溶性盐的能够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答案为:

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浸泡蔬菜pH>7,所以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故答案为:

红色;。

(4)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水还有一些可燃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

混合物;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盐酸是常见的酸,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盐酸测定生铁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的组成,称取17.0g生铁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前装置以及药品总质量为167g,待完全反应后,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66.5g。

(1)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使溶液呈现浅绿色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依据的原理是:

(3)由以上实验可知,该生铁样品中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答案】

(1)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

(2)Fe2+;0.6g;质量守恒定律(3)14g

【解析】

(1)

(1)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水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2)因为反应后会生成FeCl2,该物质中显绿色的是Fe2+,,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167g﹣166.5g=0.5g;质量守恒定律

(3)设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2

x0.5g

解得:

x=14g

答:

生铁样品中纯铁的质量为14g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17题8分,18题9分,共17分)

17.(8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  ,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

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b.2→1→3→4c.4→3→1→2d.3→4→2→1

【答案】

(1)2KClO3

2KCl+3O2↑;b。

(2)C;CaCO3+2HCl═CaCl2+H2O+CO2↑;

其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3)c

【解析】

(1)实验室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