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17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docx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春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2002春)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古书上记载,夏刑共有条。

2、商朝的墨刑也叫刑。

3、夏有乱政而作刑。

4、春秋时范宣子任晋国执政时曾制定书。

5、“以刑杀为威”是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6、“傍妻”是时期妾的名称之一。

7、三国时期魏律将改为“刑名”。

8、隋朝《开皇律》共篇。

9、唐高宗时期颁布的主要法典叫《律》。

10、南宋时期将“编敕”更名为“”。

11、《大明律》共条。

12、源于唐律的杀人离乡的刑名,明清时期将犯人强制迁出一千里外安置的刑罚叫做“”。

13、清末制定的旧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叫做《》。

14、太平天国的主要刑事立法是《》。

15、北洋政府初期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叫《》。

16、我国第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17、《荀子》一书中记载“刑名从”。

18、西周中央政府设有大批官吏组成“卿事寮”和“”。

19、春秋时期晋文公称霸时曾“作之法”。

20、“法令由一统”是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21、“小妻”是时期妾的名称之一。

22、《蜀科》是三国时国的法典。

23、隋文帝时期颁布一部重要法典是《》。

24、唐玄宗时制定的行政法典,史称《》。

25、《宋刑统》在每篇之下设门,共门。

26、明朝历经30余年制定的法典是《》。

27、清朝将罪犯发到边远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的刑名叫。

28、清末修订的一部过渡性法典叫《》,开始将民刑分开。

29、太平天国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了制度。

30、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作“”。

31、汤刑是朝刑法的总称。

32、夏朝法令规定“昏、墨、”三种罪都处以死刑。

33、西周国家机关的总称叫“内服”和“”。

34、春秋时楚国在文王时曾作法。

35、“事皆决于法”是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36、“小妇”是时期妾的名称之一。

37、三国时期魏律将“具律”改为“”。

38、太平天国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是《》。

39、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迫于无奈,制定了《》,限制君权。

40、宋太祖时期所作的编敕叫《编敕》。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公布成文法始于()。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

2、投书罪规定在()中。

A魏律B汉律

C秦律D九章律

3、“十恶”罪名最早规定《》。

A魏律B北齐律

C开皇律D大业律

4、宋朝把五代时出现的“凌迟”,以诏敕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始于()。

A高宗时B仁宗时

C理宗时D太宗时

5、“法律答问”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

A汉朝B战国

C秦朝D春秋

6、“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规定在()中。

A周礼B汉律

C秦律D法经

7、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刑法原则的规定,始于()时期。

A广州、武汉政府B抗日民主政权

C工农民主政权D解放区民主政权

8、西周时公族犯死罪磬于()。

A司徒B乡士

C遂士D甸人

9、战国楚国悼王时担任令尹的是()。

A吴起B屈原

C李悝D荀况

10、唐初“五十三条格”制定于()。

A武德元年B武德二年

C武德三年D武德四年

11、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帝王是()。

A启B禹

C桀D纣

12、盗徙封罪规定在()中。

A汉律B秦律

C魏律D唐律

13、“八议”入律始于()。

A魏律B陈律

C秦律D汉律

14、元初中央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廷尉

C宗正府D大理

15、秦律对麻风病犯者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

A淹死B坑杀

C定杀D溺杀

16、汉朝的刑制改革始于()。

A文帝B景帝

C惠帝D高后

17、《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颁布于()。

A1947年B1945年

C1946年D1948年

18、西周的《吕刑》作于()。

A成王时期B康王时期

C昭王时期D穆王时期

19、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是()。

A荀况B李俚

C吴起D商鞅

20、唐宣宗时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

A120门B125门

C123门D121门

21、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于()。

A商朝B夏朝

C西周D春秋

22、“以古非今”罪规定在()中。

A秦律B汉律

C魏律D宋律

23、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最早规定在()。

A武德律B贞观律

C大业律D开皇律

24、宋太祖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在中央特设()。

A廷尉B宣徽院

C审刑院D大理院

25、改“命为制,令为诏”始于()。

A秦始皇B秦二世

C汉高祖D汉武帝

26、汉代“女徒顾山”是女犯可不去服劳役,每月出钱()。

A一百B二百

C三百D四百

2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于()。

A广州政府B工农民主政权

C抗日民主政权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民主政权

28、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叫做()。

A龙凤合挥B质剂

C司约D券书

29、战国时期在楚国制定“宪令”的是()。

A吴起B屈原

C李俚D荀况

30、《唐律疏议》的第一篇是()。

A盗贼B网捕

C名例D断狱

三、多项选择题

1、商朝负责祭祀和记事的史官有()。

A乍册B卜

C巫D史

E众

2、西周法律根据地区远近规定的不同上诉期限有()。

A国中一旬B郊二旬

C野三旬D都三月

E邦国一年

3、参加制定晋律的主要有()。

A贾充B羊祜

C杜预D武廷芳

E沈家本

4、《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主刑有()。

A死刑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D拘役

E罚金

5、太平天国为平均分配土地,按产量高低将土地分成不同等级,即()。

A上上田B上中田

C上下田D中上田

E中中田

6、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包括()。

A政权组织B人民权利

C司法D经济

E文化

7、南京国民政府设五院,除行政院外,还有()。

A审刑院B立法院

C司法院D考试院

E监察院

8、唐律规定死刑犯人在执行前,京师和地方的覆奏制度有()。

A一覆奏B二覆奏

C三覆奏D四覆奏

E五覆奏

9、据《晋书•刑法志》记载,东汉时私人解释法律的有()。

A叔孙通B郭令卿

C马融D郑玄

E李悝

10、春秋时期晋国自文公以后制定的法律有()。

A被庐之法B常法

C刑书D法经

E竹刑

11、《大清新刑律》在体例上分()。

A总则B名例

C分则D盗贼

E断狱

12、夏朝监狱的名称有()。

A夏台B钧台

C牖里D囹圄

E夏牢

13、三国时参加制定《蜀科》的有()。

A诸葛亮B法正

C伊籍D刘巴

E李严

14、清末修订法律馆翻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典有()。

A德意志刑法B日本裁判法

C俄罗斯刑法D日本现行刑法

E监狱法

15、太平天国颁布的具有纲领性的文件有()。

A太平刑律B十款天条

C太平条款D天朝田亩制度

E资政新篇

16、抗日民主政权为鼓励犯人自新实行的制度有()。

A外役B假释

C保释D提前释放

E赎金

17、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废除封建恶习,振兴民族精神的法令有()。

A严禁鸦片B限期剪辫

C劝禁缠足D禁止赌博

E维持国权

18、唐朝的法律形式,除了律以往还有()。

A令B科

C格D比

E式

19、汉律规定享受减免刑罚的最高年龄为()。

A60岁以上B70岁以上

C80岁以上D90岁以上

E100岁以上

20、《刑律十八种》中的律名有()。

A田律B厩苑律

C仓律D金布律

E关市律

21、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是()。

A一断于法B布之于百姓

C重其轻者D法令由一统

E法网严密

22、西周时从中央到乡、遂的司法官主要有()。

A大司寇B小司寇

C士师D乡士

E遂士

23、鸦片战争后修订法律馆主持制定的法律有()。

A大清新刑律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民律草案D法院编制法

E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24、清末起草民法典时,其中有些是有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包括()。

A总则B物权

C债权D亲属

E继承

25、宋朝为了加强对盗贼的处罚,制定了()。

A重法地法B盗贼重法

C凌迟D具五刑

E通行饮食罪

26、抗日民主政权刑罚制度中的“从刑”有()。

A没收B罚金

C训诫D苦役

E褫夺公权

27、北洋政府制定的约法、宪法正式公布的有()。

A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天坛宪草

E十九信条

28、唐宣宗时期的《大中刑律统类》把当时有关的法律形式编在一起的有()。

A科B律

C令D格

E式

29、李悝《法经》的篇名有()。

A盗法B贼法

C囚法D捕法

E杂法

30、元朝制定的法律有()。

A大元通制B元典章

C至元新格D至正条格

E五十三新格

四、名词解释

1、九刑

2、乞鞫

3、刺配之法

4、修订法律馆

5、竹刑

6、廷尉

7、天坛宪草

8、御史台

9、吕刑

10、盗徙封

11、牵掣

12、秋审

五、简答题

1、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2、简述汉代通行饮食罪。

3、简述《大清现行刑律》。

4、简述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5、简述唐代法律形式。

6、简述《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7、简述“八议”制度。

8、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六、论述题

1、试述秦朝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

2、试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特种刑事法庭。

3、试述明朝法律严惩贪官污吏。

4、试述《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法制史》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第一部分答案(2002春)

一.填空题

1.三千

2.鲸

3.禹

4.刑

5.秦

6.汉

7.具律

8.12

9.永徽

10.条法事类

11.460

12.迁徙

13.大清民律草案

14.太平刑律

15.天坛宪草

16.法经

17.商

18.太史寮

19.被庐

4.秦

21.汉

22.蜀

23.开皇律

24.唐六典

25.213

26.大明律

27.发遣

28.大清现行刑律

29.国库(或圣库)

30.袁记约法

31.商

32.贼

33.外服

34.仆区

35.秦

36.汉

37.刑名

38.天朝田亩制

39.十九信条

40.建隆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C

6.B

7.B

8.D

9.A

10.A

11.A

12.B

13.A

14.C

15.C

16.A

17.C

18.D

19.D

20.D

21.B

22.A

23.D

24.C

25.A

26.C

27.C

28.A

29.B

3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

4.ABCDE

5.ABCDE

6.ABCDE

7.BCDE

8.CE

9.ABCD

10.ABC

11.AC

12.AB

13.ABCDE

14.ABCDE

15.DE

16.ABCD

17.ABCD

18.ACE

19.BC

20.ABCDE

21.ABC

22.ABCDE

23.ABCDE

24.DE

25.AB

26.AE

27.BC

28.BCDE

29.ABCDE

30.ABCD

四、名词解释

1、西周时期刑书名。

指墨、劓、非、宫、大辟五刑加鞭、扑、流、赎四刑。

注:

教材中还有

另一种说法,答出也算对。

2、秦汉时期当事人对原判决不服,请求复审。

当事人或第三人均可提出复审。

汉代规定乞鞫

期限在三个月内。

3、对罪犯先刺面、决杖,然后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刑罚。

宋初是对死刑犯赦免死罪的宽宥措

施。

4、清末设立的修订法律的机构。

沈家本、舞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

翻译外国法典,起草新法

典。

5、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后被国家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因把法制条文写在竹简上,故人们

称其为竹刑。

6、中国封建社会最高司法机关和长官。

从战国出现到北齐始由大理寺取代。

7、北洋政府时期1913年起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因该草案是在天坛祈年殿起草,故又

名“天坛宪草”。

8、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监察机关。

御史大夫为长官。

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注:

只答唐朝也

给满分。

9、西周穆王时司寇吕侯所作。

主要规定赎刑和刑法原则。

10、私自移动田界的标志。

科以“赎耐”的刑罚。

11、唐律指债务人负债不偿时,债权扣押债务人的财物。

但不得超出债务额,否则以坐赃

论处。

12、秋审是清朝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行,故名秋审。

秋审主要

是审理地方上斩监候和绞监候的案件。

四.简答题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其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开始打破了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重其轻者。

是指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

2、汉代指为农民起义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

汉律处以斩首。

目的是镇压农民反抗活动,维护地主阶级专政。

3、由沈家本等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为一部过渡性法典。

宣统二年颁布,共30门。

取消了吏、户、礼、兵、刑、工诛律目,把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等有关民事条款分出,以示民刑有别。

同时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

4、法令由一统: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

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事皆决于法:

凡事皆有法式。

以刑杀为威:

法网太密。

严刑重罚

5、共有律、令、格、式四种。

律是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6、中国宪法史上第一部规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纲领。

它的推行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积极性,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为以后政权建设和制宪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

它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文献。

7、三国魏律入律。

由《周礼》的“八辟”发展而来。

指八类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

分别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8、1911年12月3日通过并公布。

共4章21条。

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是行政机关。

参议院是立法机关。

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它规定了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不采用内阁制。

它公布后,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次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改政府成立后,宣告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五.论述题

1、出售商品要明码标价。

明码标价对商业活动起着监督的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出售人从中贪污,要当着买主的面把钱放进瓶子中,否则罚一甲。

关于货币和比价与使用。

秦朝货币有钱、金、布三种,在使用时要按一定的比价折合。

有关度量衡的使用与管理。

有关官吏每年至少要检查校正一次度量衡。

如果误差在千分之四多,就要受罚。

2、南京国民政府为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

特种刑事法庭分两级:

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和各省特种刑事法庭。

特种刑事法庭所作的判决,不准上诉和抗告。

反映了法西斯专政的审判制度。

3、朱元璋深知贪官污吏是激起农民反抗斗争的重要原因,对封建国家造成严重的危害。

他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惩贪官污吏。

明律对“枉法赃”从严惩处:

一般官吏满 80贯处绞刑;主管官吏不分首从满40贯处斩;监察官犯此罪加重二等处刑。

明初对于官吏的贪污行为,惩处尤其严厉。

洪武十八年,因户部侍郎郭桓与二司官吏共谋贪污国家粮食一案而受牵连着万人。

4、1947年10月10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共16条。

内容包括:

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设立人民法庭,保证土改进行。

重要意义:

激发了人民革命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部分

一、填空题

1、周有乱政,而作。

九刑

2、“昏、、贼,杀。

”是夏朝的一种法律制度。

3、商朝的“”是把犯罪者捣成肉酱的死刑,称做。

4、商朝末年,王位继承实行以的继承制度。

    嫡长继承制

5、西周时期的是婚姻管理机关。

 媒氏

6、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神权法思想

7、西周初期,诸侯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即所谓的    。

   田里不鬻

8、据《周礼》规定,西周时期结婚要经过六道程序,被称做。

  六礼

9、在我国法制史上,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将改为。

 法 律

10、秦朝的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廷尉

11、在秦朝,对麻风病人犯罪所使用的刑罚一般是 。

 定杀

12、秦朝以确定责任年龄。

     身高

13、汉朝把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的犯罪称为。

通行饮食罪

14、汉代将宣读判决书叫做。

 读鞫

15、隋唐时期的中央监察机关是  。

御史台

16、封建制“十恶”正式确立在《律》中。

开皇

17、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叫做。

编敕

18、宋朝为了严酷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加重对“盗贼”的处罚,制定

了和。

盗贼重法重法地法

19、《大明律》专设了“”条,以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接。

奸党

20、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是制度。

 禁榷

二、单项选择题

1、建立夏朝的帝王是()。

C

A尧B禹C启D周公

2、据记载,禹刑规定了五种刑罚,共()条。

D

A五百B一千    C二千D三千

3、在我国,赎刑最早出现在()。

A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中的“吕”指()作刑。

B

A周公B吕侯C吕不韦D邓析

5、商朝法律中对先王的誓命称做(),作为一种法律形式。

C

A诰命B礼C遗训D殷彝

6、西周时期,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C

A遂士B士师C大司寇D小司寇

7、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的书状叫()。

D

A均金B束矢C剂D傅别

8、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B

A商鞅B子产C邓析D李悝

9、春秋时期晋国赵鞅公布成文法时,遭到()的反对。

A

A孔子B叔向C邓驷歂D周公

10、楚国在悼王时任用()为令尹,实行变法。

B

A商鞅B吴起C屈原D李悝

11、明清时期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做()。

C

A司寇B御史台C刑部D大理寺

12、汉代的买卖契约叫()。

B

A质剂B券书C文券D散估

13、汉代把对被告人进行判决称为()。

D

A乞鞫B读鞫C鞫狱D断狱

14、魏律改具律为(),并冠于律首的是。

A

A刑名B户律C兴律D擅兴律

15、“八议”最早规定在()。

A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

16、“重罪十条”最早规定在()。

C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

17、《唐律疏议》一共()篇。

C

A18B20C12D6

18、唐朝以()为中央审判机关。

D

A司寇B御史台C廷尉D大理寺

19、唐律的第七篇是()。

D

A名例B卫禁C户婚D贼盗

20、《宋刑统》共()门。

C

A120B121C213D70

21、《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重要区别在于()。

A

A《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后

B《宋刑统》增加了凌迟、刺配之法

C《宋刑统》一直被宋朝沿用,“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D每篇之下设门

22、在宋朝,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被称为()。

B

A断例B指挥C申明D看详

23、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而成的法规,在法典编纂体例上被称作()。

D

A会典B疏义C律例D刑统

24、元朝地方上的司法权,掌握在()的手中。

B

A宗正府B扎鲁花赤C审刑院D御史台

25、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D

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元典章》D《大明律》

26、将民事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的法典是()。

D

A《宋刑统》B《元典章》C《大明律》D《大清现行刑律》

27、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B

A《大明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28、旧中国起草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C

A《大明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2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

C

A《大明律》B《大清律例》C《大清民律草案》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立法的总汇是()。

C

A《唐六典》B《明会典》C《清会典》D《资政新篇》

31、清代创立的比充军更重的发充边疆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的刑罚是()。

C

A迁徙B充军C发遣D戮尸

32、明清专掌复核,不再主管审判的司法机关是()。

A

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

33、每年八月九卿主要对地方上斩监侯、绞监侯进行复审的程序叫做()。

A

A秋审B朝审C热审D冬审

34、每年霜降后十日进行的对刑部判决的案件或京师附近的斩监侯、绞监侯重审的程序叫做()。

B

A秋审B朝审C热审D冬审

35、明朝的()是监督法律执行、维护封建吏治的最高监察机关。

D

A刑部B法部C御史台D都察院

36、六科给事中制度最初创立于()。

B

A元朝B明朝C前清D清末

37、中国的宪政运动从()开始。

C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初

38、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年。

A

A1901  B1906 C1907D1911

39、《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是。

A

A君上大权B国会C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

40、《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

A君上大权B国会C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

三、多项选择题

1、夏朝的监狱叫()。

ABC

A圜土B夏台C均台D囹圄

2、奴隶制五刑有()ABCD

A墨B劓C刖D宫

3、商朝掌管祭祀、宗教活动的史官,有()。

ABD

A乍册B卜C尹D巫

4、以下属于商朝刑名的有()。

ABCD

A炮烙B脯C劓殄D墨

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先后实行了()。

BCD

A世袭制B兄终弟及C父死子继D嫡长继承制

6、西周时期中央政府设有一大批官吏,组成()。

CD

A外服B内服C卿事寮D太史寮

7、西周的九刑是五刑加上()四刑。

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