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084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注意四点: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

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

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因素方面:

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

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主观因素方面:

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

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

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

“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

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

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

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

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

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

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

如:

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

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

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

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

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

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

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

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

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

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

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

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

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

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

对中国的影响呢?

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

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

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政治答题公式

1、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政治主体:

政府,这样做的依据、为什么做某事、怎样做某事,一般可从以下六点进行论述。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宗旨和基本原则

  ◆职能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⑥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二、国际关系

  1、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政治学)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

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1、性质

  2、宗旨

  3、执政理念

  4、指导思想

  5、领导地位

  6、执政方式

  7、领导方式

  8.加强党的建设

  9.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经济生活)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

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

开发和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

(外贸出口)

  9.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利用世贸规则)

  10.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

(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效益)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

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三大原则:

  ①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人与规律的关系;

人与联系的关系;

人与矛盾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等。

  

(2)劳动者:

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国家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者: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人:

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5)纳税人:

权利义务,依法纳税。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

文化精神力量;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

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

核心;

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

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角度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

要注意从党领导地位、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指导思想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

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序政治参与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