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20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吉林一中11级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2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0°一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一20°盛行东南风

C.30°一40°盛行西南风        D.20°一30°盛行上升气流

2.图3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2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读某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后回答3--5小题

3.图示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分别为

 A.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夏季    D.南半球 冬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温度在10°C以上 

 B.P处温度在10°C以下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布热带雨林

5.Q地与重庆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A.两地都雨热同期     B.Q地气温最高月份,重庆也正值高温期

 C.Q地受高压控制季节,重庆盛行偏南风   

D.Q地降水最多月份,重庆也正值雨季

下图是东北亚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

A.甲、乙、丙 B.丁、戊、庚  C.甲、丙、庚   D.甲、丁、戊

7、有关图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B.丙处为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若甲处为雨雪天气,则庚处为副热带高压脊

D.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值在1015~1020之间

读右图,完成8~9题。

http:

///-blogid=5a18c50f0100g6c2&url=

 

8.图示时期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9.假如图中a的数值200mm,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C.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高&考%资(源#网]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南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3.图中四地降水概率较大的两个地点是

①甲地 ②乙地 ③丙地 ④丁地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读“某地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造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A、B分别位于海陆两地

B.A、B分别位于锋面两侧

C.A、B分别位于山脉两侧

D.A、B分别位于赤道两侧

15.若该天气系统常出现在冬季的云贵高原区,则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河流D.植被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第16~17题。

16.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17.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第18~19题。

18.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A→B→G→EB.E→G→B→A→E

C.G→E→A→B→GD.G→E→B→A→G

19.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F)的是(  )

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如果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轴表示时间,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随季节的变化,则该图表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如果曲线1表示某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2表示该地大气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图反映的过境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

读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

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

%·(10a)-1,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24~25题。

24.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25.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26.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

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

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27~28题。

图K6-1

27.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为东北季风B.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

C.①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②由低压流向高压

28.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断流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下图为2011年2月至7月期间,110°E~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29~30题。

图K7-6

29.由图可知,对该区域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B.中纬度最多

C.2—4月少、5—7月多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30.关于北纬30°降水最多的月份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4月,西风带影响B.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6月,锋面控制D.7月,夏季风最强盛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31~32题。

31.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

A.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

C.南半球;近地面D.南半球;高空

32.若该地位于上海4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阴雨连绵D.炎热干燥

下图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

读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关于上图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

34.下列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

C.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D.乙地风向为东北风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读图,完成35~36题。

35.导致图中雨雪风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6.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以下关于图中锢囚锋符号的绘制,正确的是(  )

38.图中P处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

A.气压会持续降低B.气温会升高

C.持续晴朗D.出现阴雨天气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39~40题。

39.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40.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41~42题。

41.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4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

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43~44题。

 

43.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

44.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45~46题。

45.当a处气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图中b处最有可能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46.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空:

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B.高空:

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

甲处多阴雨天气

D.地面:

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灰霾天气,1月9日以来,京津冀、东北三省、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现了一条褐色的“污染带”。

据此回答47~48题。

47.与灰霾天气出现有关的是(  )

①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产生量增大②连续的静风、逆温天气等气象条件

③工业污水排放量增大④大气中CO2浓度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8.下列地区容易出现灰霾天气的是(  )

①淮海平原②珠江三角洲③四川盆地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读“某地气候资料表”,回答49~5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9

19.9

17.6

14.2

11.1

8.5

8.1

9.5

11.5

14.5

17.3

19.9

降水量(mm)

0.4

0.8

3.2

10.4

42.2

70.4

86.6

51.8

22.0

13.4

9.2

2.1

49.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50.该地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冬季温和,无冻害B.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C.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夏秋季节降水丰富

参考答案:

1/C2/C3/D4/B5/A

解析 

(1)在等压线图中,锋线位于低压槽处,高压脊处不可能存在锋面。

(2)丙处为高压脊,没有形成锋面;庚处位于日本附近,副热带高压脊不会影响到该地区;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值在1020~1025之间。

答案 6/D 7/A8/C9/D

10/解析:

由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气流沿山坡上升,此时吹谷风,应是白天。

答案:

D

11/解析:

位于同一高度的两地相比,甲地的气温比乙地低,甲地空气下沉,密度增大,所以气压比乙地高。

答案:

D

12/解析:

由a处气流推知,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高空,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因此b处风向最有可能是东北风。

答案:

A

13/解析:

乙处近地面为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

D

14/B15/B16.A 17.A 

解析第3题,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第4题,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18/B19/D20/A21/C

22.【试题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索契位于临海地区,故①错。

23.【试题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图中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建滑雪场的条件是积雪多,且有适宜的坡度,故①②正确。

索契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和,故④错。

 24.B   25.D

第1题,空间定位为西高东低的云贵高原,日照变化显然东高西低。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而相对高度差异显著者应为河谷地区(图中无法确认)、水力资源最丰富应为西部地区。

第2题,就试题题干排除A、B,而按C选项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应增强。

 

26.选C图中明显看出,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要早于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变化,故C正确。

赤道低气压带在3月份开始北移,9月份开始南移,故A错误;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故D项错误。

27.B28.B第3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4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

29/30CC

解析:

第2题,根据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确定该地位于高空。

第3题,上海的高空是低压,近地面为高压,天气晴朗。

答案:

31.B 32.D

解析:

第4题,从锋面中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可知为北半球的冷锋。

第5题,甲地位于冷气团一侧,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33.A 34.C

解析:

第4题,从锋面中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可知为北半球的冷锋。

第5题,甲地位于冷气团一侧,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35.A 36.C

37.B38.D[根据题干中的锢囚锋的概念和图示可以看出,m侧空气最冷,势力最强,冷锋前的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n侧空气较冷,势力较暖空气弱,锋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运动,P处将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39.B 40.B

【解析】 第1题,考查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温最低时,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气温最高时,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

在日出后的升温阶段,陆地升温快,因此在某一时刻陆上气温会达到与海上气温相等的情况,该时刻过后,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

图中海陆间等温线平直,说明此刻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

6时大致是气温最低的时刻,14时气温最高,12时为正午,气温接近最高,因此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出现的时刻最可能是9时。

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某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是太阳直射丙地所在纬线20°N。

比较甲乙日落时刻的早晚,可参考下图:

甲丁同纬,乙丁同经。

此时越往北昼越长,因此丁日落晚于乙。

同纬度的甲处,日落晚于丁,因此日落时刻甲晚于乙。

因此A错误,B正确。

甲位于21°N,乙位于19°N,甲乙分居直射纬线20°N两侧对称位置,因此甲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D错误。

41.B 42.A

【解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系统不同部位天气特征。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①地等压线比②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故A项错误;图中①地位于高压脊,天气晴朗,③地此时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故B项正确;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②地气压比③地气压高,故C项错误;②地此时受冷空气影响,温度较低,④地此时受暖空气影响,温度较高,故D项错误。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系统影响下风向的变化。

锋面两侧由于气团性质差异很大,因此受锋面影响,风向、风力变化很大,结合b图分析,10时~12时④地风向风力变化最为剧烈,为锋通过该地的时间,为上午时段,故A项正确。

【答案】 43.B 44.A

【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判读。

通过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因而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注:

不是正比关系,两者之间无确定的比值。

所以答案为B。

第8题,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据图,四个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并不一致。

说明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很多,如纬度位置、海拔高度、温室气体浓度等。

因此二氧化碳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为A。

【答案】 45.A 46.D

【解析】 第9题,由a处气流推知,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高空,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因此b处最可能吹东北风。

选A。

第10题,乙处近地面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选D。

【答案】 47.A 48.A

【解析】 第14题,灰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水平方向上静风现象增多,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加。

选A。

第15题,黄淮海地区、珠江三角洲经济较为发达,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较多,容易产生灰霾天气。

四川盆地因盆地地形,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也是我国灰霾天气较为严重的地区。

选A。

【答案】 49.A 50.C

【解析】 第16题,从气温看,最热月均温出现在1月份,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

该地最冷月均温为8.1℃,说明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再从各月降水分配来看,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因此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选A。

第17题,该地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