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224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0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本部分共计50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xx2月,一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是(  )

A.一种流星现象B.宇宙空间的一块石头

C.降落到地面未烧尽的流星体D.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

2012年6月24日12时许,从酒泉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据此回答第2题:

2.对接后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  )

A.始终在地月系B.脱离了地月系C.脱离了太阳系D.到达河外星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据此完成5~6题。

5.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B.太阳活动C.流星D.太阳辐射

6.下列说法符合航天员在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

A.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

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D.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10日美国宇航局根据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传回的图像数据证实,火星上存在一条足够支持生命数万年生存的古老湖泊,并存在支持微生物存活的一切条件。

科学家指出,在35~36亿年前火星实际上就是“类地球”环境。

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火星也存在与地球类似的板块构造,火星断层可能至今仍在运动。

材料二 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表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平均密度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5.52g/cm3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3.96g/cm3

-23℃

24小时37分

7.“好奇号”在火星探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重力较小  B.太阳风暴影响通讯C.昼夜更替时间长   D.陨石坑众多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

读图完成8~10题。

8.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B.W2造成的破坏最大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9.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3000km   B.3500kmC.4500kmD.4000km

10.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①B.②C.③D.④

xx10月15日,俄罗斯“科柳切夫”火山重新喷发火山灰,喷射高度达7000米。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地壳上部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D.地核

1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

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据此回答13~14题。

13.在下列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地球上的人

B.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地球上的人

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

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

1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右图中ADB线为180°经线,ACB线为昏线,D地与C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

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C地当天的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D.极昼

16.此时,与太原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的(  )

A.三分之二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三

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17~18题。

 

17.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8.从a到b的方向是(  )。

A.向东B.先西南后西北

C.向西D.先东南后东北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21~22题。

图1              图2

2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D.丁点附近

2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甲点时(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23.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

25.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

据此完成第26~27题。

 

26.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沉积作用B.②—风化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D.④—侵蚀作用

27.图中④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B.大理岩C.砂岩D.玄武岩

28.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29.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

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

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30.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31~32题。

 

31.图中A处的地形为(  )

A.背斜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32.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

A.aB.b

C.cD.d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甲处地貌为(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D.背斜成谷

34.乙处(  )

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

D.侵蚀作用明显

下图表示某地高空等压面图,图中a、b、c线为等高线且数值a>b>c。

读图回答35~36题。

35.与乙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甲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

A.气温高      B.气压高

C.降水多D.气压低

36.下列对图示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B.乙地近地面为晴朗天气

C.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

D.近地面气温甲地高于乙地

37.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AB、BC、CD、D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38~39题。

 

38.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冰蚀B.水蚀

C.风化与风蚀D.褶皱、断层

39.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  )

A.石灰岩形成之后B.页岩形成之前

C.变质岩形成之后D.石灰岩形成之前

图2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

据图回答40—41题。

40.该海域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

41.若A、B、C、D四处的气压值分别是PA、PB、Pc、PD,则

A.PA>PB>Pc>PDB.PD>Pc>PB>PA

C.Pc>PD>PB>PAD.PB>PA>PD>Pc

42.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43.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D.昼最短夜最长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图,且甲地位于40°N。

读图回答44-45题

 

4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B.20°NC.20°SD.23°26′N

45.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B.甲、乙两地昼长相等

C.北京市白昼逐渐变长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46.若右图中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则北京时间是(  )。

A.2:

40B.13:

20C.16:

40D.1:

20

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36.1°N,82.5°E)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下题。

4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

据此完成48~49题。

48.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时20分B.15时20分

C.2时20分D.3时20分

 

49.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

50.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第Ⅱ卷(综合题)

本部分共计2小题,共计25分

51.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某地并滞留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2012年11月10日,安徽突降大雾,能见度不足50米,车辆行动缓慢,民众出行困难,大雾天气对各地城市交通造成极大影响。

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读安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2分)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2分)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3)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率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10分)

52.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1分)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

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

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

“这是怎么回事?

”同伴笑着说:

“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

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

亮亮惊讶地问:

“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

不知过了多久,它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

不久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

又过了一些日子,它们商量着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

这时,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

“要回家,你们还可能要经历更大的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

”依照老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它们的地表之旅。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2分)

(2)你认为亮亮个头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请你简要推测晶晶来到地表的过程。

(2分)

(4)亮亮和晶晶在低地变成了哪类岩石?

(1分)

(5)亮亮和晶晶要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至少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2分)

(6)下图是亮亮和晶晶地表之旅的路线图,“可爱的岩浆之家”是____________;“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的阶段是________。

(均填写数字或字母)(2分)

 

河北安新中学xx高三年级9月份月考地理试题

1.C2.A3.C4.D5.B6.D7.B8.B9.C10.B11.B12.C13.D14.B15.C16.A17.D18.B19.C20.A

21.C22.C23.D24.C25.C26.C27.D28.A29.D30.A31.C32.A33.A34.D35.B36.C37.A38.B39.A40.D41.C42.D

43.B44.B45.A46.A47.A48.A49.D50.A

51. 

(1)D

(2)B

(3)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52.答案 

(1)因为亮亮已经冷却凝固成岩浆岩了。

(2)受到风化、侵蚀等作用。

(3)随着地壳隆起,上面覆盖的岩石剥蚀而露出地表。

(4)沉积岩。

(5)重熔再生作用。

(6)① c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分)(xx秋•石柱县校级月考)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Ⅰ、Ⅱ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在t1时刻相遇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Ⅱ两个物体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考点:

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t1时刻位移不同,故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Ⅰ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Ⅱ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错误,C正确;

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Ⅰ的平均速度小于,Ⅱ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2.(6分)(xx秋•石柱县校级月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小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4m/s2

B.

3m/s2

C.

2m/s2

D.

1m/s2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1s末的速度及第3s内的速度;则由加速度定义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

解答:

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末的速度;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s末的速度;则有:

a===3m/s2;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计算及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同时平均速度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6分)(xx•金凤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

 

A.

B.

C.

D.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可知:

小球受到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伸长量.

解答:

解: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小球受到重力mg、弹簧的拉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N,作出力图,如图.作出F和N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可知,F和N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N=F,则有

2Fcos30°=mg

又由胡克定律得F=kx

联立解得x=

故选C

点评:

本题解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此题运用合成法进行求解,也可以根据正交分解法处理.

 

4.(6分)(xx秋•石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3kg、m2=2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为F1=5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

两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2N

 

C.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变为4m/s2

 

D.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系统的加速度,然后以其中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称的示数;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分析弹力撤去后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否变化,进一步判断物体加速度是否变化

解答:

解:

AB、对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加速度为:

a=

隔离对2研究,有:

F﹣F2=m2a,则F=30N.所以弹簧秤的示数为32N.故B正确,A错误.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1的瞬时加速度为:

a=.故C错误.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没来得及发生变化,故弹簧的弹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求解弹簧秤的弹力,是常用的方法.撤去外力时,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5.(6分)(xx秋•石柱县校级月考)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B.

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先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得到各个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对PQ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情况.

解答:

解:

A、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如图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得到

N1=mgtanθ

N2=

由于θ不断增大,故N1不断增大,N2也不断增大;

故A正确,C错误;

B、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MN杆的支持力N1,地面的支持力N3,地面的静摩擦力f,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N1=mgtanθ

由于θ不断增大,故f不断增大,故B错误;

D、物体Q一直保持静止,所受合力为零不变,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关键先对物体Q,再对物体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处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8分)

6.(9分)(xx秋•三台县校级月考)某同学利用数码相机研究竖直上抛小球的运动情况.数码相机每隔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