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264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docx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

所谓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就其理论内容而言,这个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线索。

邓小平理论,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展开的。

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史的考察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构想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这个社会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这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持谨慎严肃的态度。

他们一贯反对“教条式的预测未来”,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一再声明:

“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只限于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不愿意并且坚决反对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

马克思深知,他所面临的任务是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而不是为某个国家具体地规划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更不是描绘未来社会的详细蓝图。

他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图景,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完全应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条件来决定。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总的看法,或者说战略构想,一言以蔽之:

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具体说来,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名言: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894年,恩格斯的一位意大利友人致信恩格斯,征询他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看法,恩格斯回答说,关于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看法,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这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词句了。

可见,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或者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多次阐述过。

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在未来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只是从这时起,“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恩格斯这里讲的自由,有三重含义,一是相对于必然的自由,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相对于社会关系的自由,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相对于人自身的自由,即人类对自身的超越。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从而超越了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自然界获得了自由。

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们从社会关系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从社会中获得自由,人一旦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个人利益就不再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对立,个人的发展就不再妨碍他人的发展或者牺牲他人的发展。

而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一致,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

这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深刻内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新社会的创立,将全面改造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本身,不仅要改造社会经济关系,还将改造人的思想,人的观念以及人的行为方式。

将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代全新的人,将全面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将全面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自由地支配自身,自由自主的从事生产和生活,即“成为自身的主人”。

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作了一些概略的预测,主要有六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前提,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

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晶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第三,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第四,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第五,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

第六,没有商品和货币。

现在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在最主要方面,是符合实际的。

但实践也证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某些预测和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全面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

经过十月革命后短短几年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列宁深有感触地说,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所以发生根本转变,最深刻的根源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差异。

列宁的实践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这就同马克思恩格斯对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取得政权后建立的新社会所作的预测产生了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

列宁是一位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现实,列宁鲜明地指出: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

他强调,现在工人和农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对于俄国来说,社会主义已经从书本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应始终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列宁指出:

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只有创造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毕竟是新社会战胜旧社会最根本的东西。

第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还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则,便不能迅速地提高生产力,从:

而也就不能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第五,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在其发生发展的几百年间,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明成果。

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这样才能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

列宁指出:

“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

他还指出:

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只知有一种社会主义,即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

他还使用一个公式来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即:

“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秩序+昧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主义。

第六,改良(即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

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改良只是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良上升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实践证明,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思路是正确的,结论是可贵的,可惜,由于列宁的早逝,这种积极的探索中断了。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界定

斯大林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人们通常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这是一个贡献,一个进步。

这个模式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于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奠定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是,斯大林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当作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仿效的唯一模式,搞“唯苏独社”,“唯苏独尊”,使本来应当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僵化了、凝固了,限制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长期以来,使人们对于生机勃勃、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变成了几句教条:

即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上述认识成为关于社会主义的正统观念和普遍原则,深深地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种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相当一些人的思想和行动。

(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但到了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的领导层开始意识到苏联体制的弊端以及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

毛泽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他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结合苏联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深刻的思路;还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提出要把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上百年时间等重要论断。

可惜,这一有益的探索,由于反“右”斗争、“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而中断。

(五)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地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

经过20多年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许多新成果。

这些新的认识成果,在邓小平一系列理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对这些认识成果作了比较系统地归纳和表述。

这种系统归纳和概括主要有十一次:

第一次是1981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初步总结了建国32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八条基本方针,反映了我们党那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初步成果。

第二次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

中共十二大报告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当时概括为六条:

(1)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

(2)按劳分配;(3)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4)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6)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三次是1987年的十三大。

中共十三大报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在60多年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科学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明确指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归纳出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第四次是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这个讲话中,江泽民把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概括为三个方面:

(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三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主要之点有三:

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主要有三点:

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二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第五次是1991年底至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要点。

这是邓小平对自己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他自己在社会主义理论上获得的新认识的集中概括,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也是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

”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改革的性质和地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

第六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

江泽民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刻地指出: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

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十四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一国两制”。

第七次是1997年秋中共十五大报告。

这个报告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代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作出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地写入了党的章程。

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基本内容、科学精神和理论体系作了概括的论述。

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八次是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这个讲话中,江泽民集中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有关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例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新的阐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

第九次是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报告。

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并把这一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理论。

十六大报告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十六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特别是提出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

这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第十次是2003年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这个决定的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

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提出以人为本,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第十一次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这个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论断,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综上所述,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

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趋深化、日趋清晰、日趋具体、日益符合实际了。

二、关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是邓小平提出的新命题。

对于这一概念的集中表述,是在他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要点中。

邓小平鲜明地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要命题的崭新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这个重要判断,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之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贡献,把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一种新的科学论断呢?

这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

特别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脱离生产力的要求,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发达的生产力视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

邓小平强调指出: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这就抓住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体现了现阶段全体中国人民富民强国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

从而也拓展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和实现其目的的途径之中统一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

社会主义学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憧憬并设计了一种更美好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全体人民都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也反复申明,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两个方面。

目标是共同富裕,即使全体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首要任务。

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这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又从社会生产的目的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的本质差别。

这就是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有两个要点:

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共同富裕。

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不懈追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较好地解决了效率问题。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社会不平等进行批判的产物。

其本意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公正的社会制度,解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的社会公平问题。

即不是使少数人,而是使多数人生活得更美好。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效率问题,共同富裕是解决公平问题。

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就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这就决定了其根本任务,首要的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我们在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上,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第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即人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

即是从根本上论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说,人们苦苦追求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干什么的?

它又能够做些什么?

因此,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性出发的,都是用的动宾结构: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而且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实现的过程。

第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界定,突破了长期以来笼罩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种种传统观念,为人们根据新的实际、新的实践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或者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观念、政策措施,都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都不应该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

首先是计划经济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而结束了长达14年的艰苦探索和激烈争论,即解决了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问题。

改革一开始,我们只知道从哪里来,即从“十年文革”造成的废墟中走出来,但当时并不清楚到哪里去,因此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就是边走、边看、边实践、边总结,对的坚持,错的赶快改,不足的加把劲,因为当时别无选择,是被逼上改革之路的。

第六,有关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几个认识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长时期以来,我们脱离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片面界定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使我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吃尽了苦头。

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差。

吸取这个教训,才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奠定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了给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扫清思想障碍。

要害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述和纠缠于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

关键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这一点从邓小平论述问题的角度来看,表现得很明显。

邓小平鲜明地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里,邓小平是用把计划与市场都看作经济手段的方法,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划掉了。

从而廓清了笼罩在计划经济上空的种种迷雾,开启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闸门。

解决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催发了第二轮改革潮。

这个思想方法论值得借鉴。

在这段论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