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071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docx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A《古田会议决议》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2、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A坚持纯洁性和增强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B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C坚持民族性和增强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D坚持民主性和增强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

  13、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A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国家

  15、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A实事求是B有的放矢C洋为中用D实践出真知

  1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B英雄人物C社会精英D劳苦大众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20、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阶级斗争B科学实验C文化方面D社会实践

  22、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为()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B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C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D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无产阶级的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坚持党的远大理想不动摇,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群众

  C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D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答案:

  1C2A3C4B5A6C7D8A9A10B11C12B13D14B15B16A17A18B19C20B21D22B23B24B25C

1.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D.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还很落后

  答案:

B参见教材92页

  2.()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C

  A.周恩来B.刘少奇C.邓小平D.毛泽东

   3.认清国情,对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B)就指出: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刘少奇

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系统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D.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答案:

D参见教材95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是(B)

  A.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泛指第三世界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D.特指我国发展生产力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B)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答案:

A参见教材99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

B参见教材101—103页

  9.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表述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五大

  答案:

B参见教材101—103页

  10.()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A.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邓小平在十二大上

  D.邓小平在十三大上

  答案:

C参见教材104页

  1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

  A.政治建设这一中心

  B.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C.文化建设这一中心

  D.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

  答案:

B参见教材106页

  1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提出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十二大上

  D.十三大上

  答案:

D参见教材101—103页

  13.()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达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答案:

C参见教材96页

  14.()强调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答案:

D参见教材96页

  15.()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

D参见教材96页

  16.()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答案:

C参见教材96页

  17.()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

C参见教材96页

  18()指出:

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

D参见教材101—103页

  19.()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完备清晰起来,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领、政治建设纲领、文化建设纲领、社会建设纲领和生态文明建设纲领。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

D参见教材107—109页

  二、多选题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A.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一是我国社会的生产力还很落后

  C.一是我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还很落后

  D.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答案:

AD参见教材96页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能呈现的状态是()

  A.已经不存在了B.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C.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激化D.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

  答案:

BCD参见教材96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这些内容包含()

  A.“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B.“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C.生产力水平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

  D.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落后

  答案:

ABCD参见教材101—103页

  4.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内容包括()

  A.坚持改革创新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

BCD参见教材104——107页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A.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了的分配制度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答案:

ABCD参见教材107—109页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要()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案:

ABCD参见教材107—109页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ABCD)

  A.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D.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指出“两个没有变”,即()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我国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答案:

AC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三个没有变”,即()

  A.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状没有变

  B.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答案:

BCD

  11.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系统论述,有两个基本原因()

  A.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B.一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的认识

  C.一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还面临着种种思想观念上和制度上的种种桎梏

  D.一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答案:

AB参见教材95页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答案:

ABCD)

  A.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B.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C.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D.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A.党的十三大B.1992年南巡谈话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党的十三大

  3.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

  C.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优越性C.根本目的D.发展动力

  5.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创新B.实事求是C.发展D.廉洁

  6.“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B.生产工具C.生产关系D.先进思想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D)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9.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D)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5.实现共同富裕是A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

  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

  7.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A.共同富裕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D.公有制占主体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9.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10.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指

  A.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D.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三、判断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层次的。

2.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  

3.邓小平最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

  4.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共十四大上。

× 

  5.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江泽民。

× 

  6.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经济的发展。

×   人才

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科技。

× 人才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0.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C2.B3.D 4.A5.C6.D7.A8.D9.C10.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