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074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礼仪规范.docx

大学生礼仪规范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

其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它要求全体成员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共同遵守。

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应和折射。

为此,学生在学习礼仪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一、学生注重内在修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达到一定的境界。

有德才会有礼,缺德必定无礼,道德是礼仪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为人虚伪、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唯我独尊、嫉妒心强、苛求于人、骄傲自满的人,对别人不可能诚心诚意、以礼相待。

因此,只有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至善的理想境界,才能使人的礼仪素质和礼仪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文化修养

风度是人格化的表征,是精神化了的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长期而又自觉的文化思想修养的结果。

有教养的人大都懂科学、有文化。

他们思考问题周密,分析问题透彻,处理问题有方,而且反应敏捷,语言流畅,自信稳重,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吸引力让人感到知识上获益匪浅,身心上愉快舒畅。

相反,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缺乏自信,给人以木讷、呆滞或狂妄、浅薄的印象。

因此,只有自觉地提高文化修养水平,增加社交的“底气”,才能使自己在社交场合上温文而雅、彬彬有礼、潇洒自如。

3.艺术修养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

艺术作品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素养,更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因此,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到艺术家世界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影响,倾心于艺术家所描述的美的境界中,获得审美的陶醉和艺术的升华。

思想道德得到启迪,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就会培养起来。

因此,要有意识尽可能的多接触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作品,如文学作品、音乐、书法、舞蹈、雕塑等,它对人们提高礼仪素质大有裨益。

二、校园礼仪

(一)与教师交往的礼仪

与教师交往是学生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内容。

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应热爱和尊敬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严格遵循有关的礼仪规范。

1.课堂教学中

(1)为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如擦干净黑板、讲台、教学仪器等。

(2)教师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即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并问好;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同学们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并说“老师再见”,待老师离开课堂再自由活动。

(3)学生应以饱满的情绪,集中精神,积极思索,听好每一堂课。

(4)老师提问,学生站起来回答,答不上来应说“对不起,我还没想好”。

有疑问提出应先举半臂右手,经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5)老师布置的作业应按时、认真、独立的完成,并认真体会老师在作业上细心批改之处。

(6)对老师讲的内容有异议时,下课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

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

(7)虚心接受批评教育,认真改正缺点错误。

若与老师发生矛盾,不要顶撞,更不要在课下散布对老师的无礼言辞,发泄不满情绪。

(8)迟到应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未经允许不可擅自推门进入。

(9)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要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2.请教老师问题时

(1)事先把问题想清楚,以便明确地向老师提出。

(2)态度要谦虚,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述,若遇观点不同,应委婉提出并谦虚地与教师探讨。

3.到老师家拜访时

(1)事先约时间,应尽量准确并照顾老师的时间;同时讲明拜访事由,让老师有所准备。

(2)守时践约,不要提前或迟到。

因不可避免的原因不能按时到达,应想办法提前通知老师并诚恳致歉。

(3)礼貌登门。

到老师家门口应先按门铃或敲门,动作要轻并有节奏,不要连续不断的拍门。

(4)老师开门后要问侯老师;若去不认识的老师家应先确认老师身份,然后再问候并作自我介绍。

老师请你进门时再进门,进屋后,若有其他人应点头示意。

(5)进屋后,东西不要乱放,老师请坐后再坐下,并向老师谢坐。

(6)拜访时间不要太长,一般20分钟为好。

有其他客人来访时也要告辞。

不要老看表,也不要在老师说完一段话后立即告辞;告辞时要谢谢老师并请老师留步。

(二)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同学情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与同学交往应注意有关的礼仪规范,从而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自己度过一段美好难忘的学习生活。

1.相互尊重

(1)见面要主动和同学打招呼。

(2)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不要嘲笑讽刺,而应热情帮助,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

(3)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要评头论足,对同学们的生理缺陷尤其不能嘲笑,更不能起侮辱性的绰号。

(4)男女同学交往要相互尊重,谈吐举止要有分寸。

2.礼貌相待

(1)有求于同学时,需用“情”、“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2)借用物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3.和睦相处

(1)在宿舍里,要自觉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就寝、起床,尽量避免打扰别人。

(2)自觉保持宿舍内的清洁卫生,既要搞好个人卫生,又要热心主动搞好室内的清洁卫生。

(3)不要随便在他人床上坐卧,不要随便动用他人物品,不要随便翻阅别人的书信、日记等。

(4)带朋友到宿舍来玩,不要在室内喧哗、嬉笑、打闹,以防影响同室人的学习、休息。

对来访的同学、家长要热情礼貌周到的接待。

(5)爱护宿舍的公共财物及各种用品,主动打开水,搞好团结,互助互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6)参加校内各项集体活动,要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有礼,相互照顾帮助。

(三)教室礼仪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应是一个严肃的场所,为此,同学们应严格遵守教室的礼仪规范要求。

1.整洁的仪容穿着

同学们进入教室,面容要清洁,头发整齐,男同学不要胡子拉渣,女同学不要化妆;衣服要整洁,夏天不能穿背心、拖鞋到教室,也不能敞胸露怀。

2.举止得体

(1)听课时不能扇扇子、戴口罩,不能吃东西、嚼口香糖、听录音机。

(2)入座时要轻要稳,不要随意挪动椅子,发出巨大的声音。

(3)坐姿端正。

两手不要抱肩、交叉在胸前,也不要趴在桌上或放在臀下;双腿不要过于叉开,也不要长长的伸开,脚不要不停的抖动。

3.注意保持教室的卫生和秩序

(1)不要在黑板、墙壁、课桌椅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教室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2)教室里随时保持安静、整洁,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间不要打闹,在楼道内行走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

(四)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老师备课、办公的地方,是一个严肃、安静的场所,同学到此拜访老师、领导时应注意相关礼节。

1.进出办公室礼节

(1)一定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2)进入后应与看到自己的其他老师点头致意。

(3)不要坐在其他老师的座位上,也不要随便乱翻办公室的东西。

(4)事情办完,立即离开,并礼貌的与老师告别。

(5)进出办公室不要大声喧哗;找领导一般要预约并准时到达。

2.与老师交谈时的礼节

(1)态度应诚恳,说话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

(2)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与老师目光交流,必要时点头应和老师的讲话。

(3)交谈时少打手势,音量适中;距离保持在1.5米左右。

(4)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谈话,若遇急事需离开,应向老师打招呼表示歉意。

(5)不赞成老师的观点时,不要直接顶撞,应婉转的表示自己的看法。

(五)校园公共场所活动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娱乐的地方,每个同学都有责任维护它的秩序。

1.升旗仪式礼仪

升旗仪式是学生每个星期一参加的一项严肃的活动,它是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强化爱国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好形式,作为学生必须了解和遵守它的礼仪规范。

自觉按时地参加升旗仪式,不能大声喧哗。

升国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应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唱国歌时,要严肃认真,声音洪亮,歌词准确。

着装要整齐,衣服扣子要扣好。

2.餐厅应注意的礼仪

(1)注意使用礼貌的称呼和语言,如“师傅”、“请”、“谢谢”、“对不起”等。

(2)自觉按秩序买饭,不要拥挤、插队。

(3)不要浪费粮食,随地倒剩菜剩饭。

3.观看体育比赛应注意的礼仪

(1)提前进场,进场后尽快到观众席。

(2)观看时不要大声喧哗,高声叫喊。

(3)应对比赛双方一视同仁,持公正态度。

(4)礼貌对待运动员的比赛,不可出言不逊、扔物品。

(5)应支持裁判员的工作,不应对裁判起哄、无礼。

(6)要维持场内的公共卫生。

(7)退场时不要拥挤。

5.在图书馆、阅览室的礼仪

(1)进馆要衣着整洁,不要穿拖鞋背心。

(2)办理借还书手续及进馆要按秩序。

(3)就座时移动椅子不要发声,不要为朋友占座位,阅读时不要出声,不要和熟人交谈,不要吃零食,不要在阅览室睡觉。

(4)查阅卡片和图书时,要轻拿轻放轻翻。

不能私自剪裁图书资料。

(5)对开架书刊应一册册翻阅,不要同时占有多份,阅后立即放回原处。

(六)校园生活场所礼仪

校园环境对同学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一个严肃而亲切,庄严又活泼,紧张且文明的地方。

1.行路礼仪

(1)路遇老师、同学要主动打招呼,需要交谈时应站到路边。

(2)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3)行右礼让。

人多拥挤的地方要礼让三分,对老师、女生更是如此。

进出校门要下车,自行车应停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

2.同学聚会礼仪

(1)打扮整洁,穿着大方,不吃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2)遵守时间,按时到达。

(3)主动热情地与同学打招呼、交谈。

(4)注意照顾女同学和其他同学。

(5)自我介绍时要镇定、自信,向对方点头示意并自然微笑,从容简洁的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

3.接打电语礼仪

(1)姿势端正,微笑接听。

一般左手握电话,右手执笔记录。

(2)应在电话铃响三遍前接电话,接电话礼貌的开头语应是:

问候、自报家门、询问事由。

(3)打电话礼貌的开头语应是:

问候、自报家门、事由。

(4)通话中,不要长时间沉默,应当随声应和,让对方感到你在专心地听。

(5)电话中断时,应由打入的一方立即重拨,并道歉。

(6)通话中有急事需处理时,应先向对方道歉,请对方稍等,处理完毕再通话;如时间较长,应约对方事后再通话,不能让对方久等。

(7)结束通话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告别,等打入一方挂电话后再放电话。

(8)通话时内容要清楚,突出重点,语速比平时讲话慢些,这样才能让对方听得清楚悦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