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127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8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docx

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复习题汇编

1.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C.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2/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2.某溶液中含有Fe2+、Al3+、Ag+、Cu2+,为了分别得到各含一种金属阳离子的沉淀,可采取:

①通入H2S;②通入CO2,③加HCl溶液,④加NaOH溶液4个步骤,设试剂均过量,且每次都把所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

3.在相同条件下,2mLX(气)跟5mLC2(气)反应,生成4mLAC2(气)与2mLB2C(气),则X的分子式是( )

A.ABB.B2CC.A2B2D.BC2

4.下图可用于CO、CO2混合气体的分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试剂瓶甲中装浓NaOH,乙中装浓H2SO4

B.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可以是盐酸

C.甲中可以盛放KMnO4吸收CO

D.甲装置是用于吸收CO2,乙装置是干燥作用

5.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

7.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H4)2SO4、KCl、MgCl2、Al2(SO4)3和Fe2(SO4)3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B.NH3·H2OC.AgNO3D.BaCl2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于0.3mol/L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L溶液中含有0.6NA个钾离子

B.1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A

C.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ol/L

D.2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0.6NA个

10.某实验需要0.2molNaOH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

A.等于8.0gB.等于8.00gC.大于8.0gD.等于0.2g

1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12.将Mg、Al、Zn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2.8L(标准状况下),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0.250molB.0.125molC.0.100molD.0.080mol

13.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g10%的H2SO4溶液。

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①托盘天平 ②1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烧杯 ⑤玻璃棒 ⑥100mL容量瓶 ⑦胶头滴管

A.②③④⑤⑦  B.②④⑤⑥⑦C.①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⑦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

③28gCO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⑥D.④⑤⑥

15.用CuSO4·5H2O配制0.1mol/L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取25gCuSO4·5H2O溶于1L水中

B.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取16g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将25g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取12.5gCuSO4·5H2O溶于500mL水中

16.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需要480mL0.4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

①100mL,②250mL,③500mL,④1000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分析: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物码倒置(1g以下用游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用1mol/L的NaCl溶液润洗________.

1.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C.SiCl4D.PCl5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

A.CO2B.Br2C.Na2O2D.H2O2

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②③⑤⑥⑦D.①④⑧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Y、Z和W可以组成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4∶1的离子化合物

7.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a+

C.NaRb>K>Na

8.下列各组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是()。

A.CH4、H2O、Na+B.F2、Ar、HClC.H3O+、NH4+、NaD.O2-、Mg2+、Ne

9.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KB.CaC.ID.Ne

10.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11.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有气态、液态、固态的是()

A.ⅠA族B.ⅤA族C.ⅥA族D.ⅦA族

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

16.已知五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的分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2)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E与B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D、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5)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_______(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指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

(1)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八周期第IA族B.第七周期第ⅦA族C.第七周期第0族D.第六周期ⅡA族

3、关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代表A、B、C、D所具有的能量)()

A.EA>EBB.EA>EC+EDC.EA+EB>EC+EDD.EA+EB<EC+ED

4、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度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D.增大反应物浓度

5、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高温

点燃

A.2H2+O2==2H2OB.CaCO3===CaO+CO2↑

点燃

C.CaO+CO2===CaCO3D.CH3CH2OH+3O2→2CO2+3H2O

6、实验室欲制取氢气,所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铅、铜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7、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mol·L-1和5.4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mol·L-1,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mol·L-1·min-1B.0.3mol·L-1·min-1

C.0.2mol·L-1·min-1D.0.6mol·L-1·min-1

10、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1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13、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1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

15、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DB.C>A>B>DC.A>C>D>BD.B>D>C>A

1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

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7、将3mol O2加入到V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

3O2

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

 

18、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丙烷的燃烧热为2220kJ/mol,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跟C3H8的体积比为()

A.3∶1 B.1∶3 C.1∶4  D.1∶1

19、一个原电池总反应式为:

Zn+Cu2+==Zn2++Cu,该原电池材料及电解质可能是()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Fe

负极

Cu

Zn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CuCl2

20、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Q1,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Q2,则Q1与Q2与的关系是()

A.相等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

21、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铝为___极,电极反应______;

石墨为___极,电极反应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______。

2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

n(A)=n(B)=________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3)x的值为________.

1.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2.能说明一定是金属元素的事实是()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能失去电子的原子

C.在化合物中只有正价没有负价的元素

D.能跟非金属反应的物质

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AlB.Al2O3C.Na2CO3D.NaHCO3

4.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它试剂无法区分的一组溶液是()

A.KOH溶液和AlCl3溶液B.Na2CO3溶液和盐酸

C.MgCl2溶液和氨水D.盐酸和NaAlO2溶液

5.下列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Na2O2+H2OB.Na2O+H2OC.Na+H2OD.CO2+H2O

6.67g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其质量增加到72.6g,则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4.4gB.8.8gC.11.0gD.16.4g

7.把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把滤渣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恰好跟原来合金的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铁、铝质量之比约为()

A.1︰1B.3︰1C.7︰3D.1︰4

8.将一定量的铁粉与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发现加热前后混合物的质量无变化,则原混合物中铁和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3︰2C.81︰64D.28︰55

9.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所剩固体物质滤出后能够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

10实现Al3++3A1O2-+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

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

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