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8166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Word格式.docx

教育学术》2011年第10期

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教学,面对世纪挑战,必须毫不含糊地做出自己的应答,必须通过我们的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在大力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己任。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学生实际和历史教学特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转变历史教学传统观念,创新课堂教学

思维定式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的准备状态,它极易使人们产生固定的思维框架和习惯性,从而禁锢人们的创新思想。

要突破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加强课堂思维训练,使教学观念实现由静态向动态、保守向创新的转变。

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因此,贯彻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由静态向动态、由保守向创新的转变,用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

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绝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勇于探索,敢于突破。

二、适当补充历史知识,加深理解,获得新认识、新结论

知识与创新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任何知识既是过去创新思维的结晶,又是未来创新思维的基础与出发点。

因此,发展创新思维受到原有知识质与量的制约,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思维的开拓。

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四给”:

给知识结构、给思想、给方法、给活动。

1.给知识结构

给知识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学科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个用于统帅这些知识的基本结构,这样学生可以利用结构去理解知识,还可以利用结构去整理知识以便识记、回忆和保存。

“能把一些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产生出新的结构和新的思

想,即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2.给思想

给思想是指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消除学生的历史无用论思想,以史为鉴,以古鉴今,用历史的观点去判断和分析当今社会、指导社会行为,完善历史思维方法。

3.给方法

给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一般方法即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特殊方法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训练就是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给活动

给活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课堂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运用正确的学科思维方法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和思维能力为目的,因而不能“满堂灌”,一讲到底。

教师更应注意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如课堂讨论、抢答、知识辩论等方法,课外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观看一些历史剧或作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科思维方法,形成相应的思维

能力。

三、加强课堂思维训练,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化

思维定式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产生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意义。

要改变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加强课堂思维训练,具体来说:

1.假想猜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假想猜测是指对沿袭已久的、合理的已成定论的事物,产生怀疑,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大胆假设,开拓思路,在符合客观事实的条件下,进行多维猜测、客观评价和检查已成定论的思维成果,从而探索新的结论。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破除对权威、书本的迷信,并使学生的质疑具有科学性。

这几种假想,都是针对教材提出的比较实在的怀疑,而且都能自圆其说,因而转化为创新思维成果。

当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环境,要能容忍学生不着边际的“歪想”,并要正确引导他们结合客观实际,有根据地猜测假想,否则,学生的臆想就会陷入空想。

2.培养逆推思维

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注重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惯的传统方向“顺推”,如果注重采取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正面”认识“反面”思维,“反面”认识“正面”思维。

如讲意大利统一时,教材认为加里波第拱手把政权让给

撒丁王国国王,暴露了他的资产阶级软弱性,有的学生认为有失公正,因为加里波第参与战争的信念是统一,把政权交给撒丁国王,正是出于这一信念,同时也避免了新内战。

从这一点来说加里波第应该是被肯定,而不是被批评。

通过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加里波第的评价更为公正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实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