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26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为满足人类发展对水的需求,我们应优先开采地下水

B.在工业生产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原料尽可能被利用

C.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D.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

【答案】A

【解析】善待地球、珍惜资源应减少资源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C

【解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①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④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A项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B项中的电极材料相同;D项中的酒精是非电解质。

3.如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或其单元。

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

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D.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答案】A

【解析】1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1mol蔗糖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乳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淀粉属于多糖。

4.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

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

A.4x

B.4x+6

C.4x+10

D.4x+14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与元素E同周期A的原子序数为x-1,C的原子序数为x+1,A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x;与元素E同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18、32,所以B和D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x、2x+10或2x+14;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4x、4x+10或4x+14。

5.关于碱金属单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活泼金属

B.都具有强还原性

C.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碱金属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其单质都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都易被氧化,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

6.某同学为了检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否为葡萄糖,他将纤维素与70%的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使用的硫酸过浓,只发生了脱水反应

C.由于水解后混合液中含有硫酸,所以见不到红色沉淀

D.加热时间不够长,所以见不到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葡萄糖的检验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应先加碱中和至碱性,再加入适量的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红色沉淀生成,在酸性条件下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7.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答案】C

【解析】在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其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

8.13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下列有13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3C的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6个中子

B.13C与金刚石、石墨、C6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

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13C是碳的一种核素,与12C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13C的质量数是13,原子核内质子数(或原子序数)为6,中子数为7,它是碳元素的一种原子(不是单质),与金刚石、石墨、C60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13C和12C为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所以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3。

9.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A.氧化物:

CO;环境问题:

煤气中毒;主要来源: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B.氧化物:

SO2;环境问题:

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

汽车尾气的排放

C.氧化物:

NO2;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主要来源:

工厂废气的排放

D.氧化物:

CO2;环境问题:

酸雨;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答案】A

【解析】根据酸雨——SO2、NO2、等;温室效应——CO2、CH4等;臭氧层空洞——氮氧化物、氟利昂等;光化学烟雾——NO2、CxHy、CO等;白色污染——各种颜色的难降解的塑料膜、袋等分析。

10.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A.NaI

B.CaCl2

C.NO2

D.KNO3

【答案】D

【解析】NaI、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NO2中只含有共价键;KN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双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CH3CH2CH2CH2Cl

【答案】CD

【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需注意以下三点:

①必须是有机物②分子式相同③结构不同。

显然C,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12.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戊的化合价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常见氧化物有两种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丙>丁

C.原子半径大小:

甲<丙

D.丙的氧化物能与戊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答案】AC

【解析】甲、乙、丙、丁、戊依次为碳、钠、硅、硫、氯。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烷烃的同系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CnH2n+2表示

B.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个同系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差为14或14的整数倍

D.同分异构体间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BD

【解析】烷烃是饱和链烃,其同系物的分子式通式一定为CnH2n+2;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其分子式一定不同,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差为14或14的整数倍;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可能不同(如官能团异构等)。

14.(双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不缺水,人类可以随意使用水资源,不必节约

B.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C.海水淡化的各种方法中,蒸馏法的成本比较低

D.生活污水排向湖泊、水库或海域会导致水华、赤潮等现象

【答案】BD

【解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才是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其资源量很少,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馏法因其高耗能而成本高。

15.100mL3mol·L-1硫酸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硝酸钠溶液

B.硫酸钾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水

【答案】BD

【解析】加水稀释或加入硫酸钾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加入碳酸钠溶液,氢离子减少,其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加入硝酸钠溶液,形成稀硝酸溶液,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16.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与铝是同主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能生成+3价离子

C.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D.Tl3+的氧化性比Al3+强

【答案】CD

【解析】铊和铝都位于第ⅢA族,它们具有相似性,都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都可形成+3价离子;由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知,铊的金属性比铝强,单质铊的还原性比铝强,Tl3+的氧化性比Al3+弱;氢氧化铊显碱性,不具有两性。

17.向平衡体系CO(g)+H2O(g)

CO2(g)+H2(g)中加入18O和2H组成的H2O(g),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含18O的物质只有一种

B.含2H的物质有两种

C.含18O和2H的物质各有两种

D.既含18O又含2H的物质只有一种

【答案】BD

【解析】依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仍然继续进行可得到,含2H的物质有H2O(g)和H2(g),含18O的物质有CO(g)、H2O(g)和CO2(g),既含18O又含2H的物质只有H2O(g)。

18.关于三种有机溶剂①苯、②乙醇、③四氯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烃的衍生物

B.只有②溶于水并电离出OH-而显碱性

C.①的分子中不含有官能团

D.只有①和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D

【解析】

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且不含有官能团不是烃的衍生物;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产生离子;苯和乙醇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四氯化碳中不含氢元素且不能燃烧。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都是混合物

C.通过石油分馏可以获得大量的芳香烃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答案】BD

【解析】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油气等,每一种均为混合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芳香烃主要从煤的干馏产品煤焦油中获取。

20.关于卤族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通常呈黄绿色的也是氧化性最强的

B.单质中通常呈液态的显深红棕色

C.都能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其通式为X2O7

D.氢气与氟气不能共存

【答案】BD

【解析】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依次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依次渐弱,通常呈黄绿色的单质是氯气,它的氧化性比氟气弱;通常呈液态的单质是溴单质,它显深红棕色;氟元素只显负一价,不能形成最高价氧化物;氢气与氟气混合即可剧烈反应,不能共存。

分卷II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1.0分,共12分)

21.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族。

(2)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位于第________纵行。

(3)含有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________周期。

【答案】

(1)Ⅷ 

(2)17 (3)六、七

【解析】熟悉周期表的结构。

铁元素是中学重点学习的元素,它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22.福建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

A.氧化性B.还原性

C.挥发性D.腐蚀性

(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Br2+

CO

===

BrO

Br-+

CO2↑

(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

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__。

A.乙醇B.四氯化碳

C.烧碱溶液D.苯

【答案】

(1)富集(或浓缩)溴元素

(2)C

(3)3 3 1 5 3

(4)SO2+Br2+2H2O===2HBr+H2SO4

(5)BD

【解析】

(1)由于海水中Br-的含量低,步骤Ⅰ中获得游离态的溴后,步骤Ⅱ中又将其转化为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2)步骤Ⅱ中用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主要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3)利用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4)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

(5)乙醇能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

烧碱与溴能反应,也不能用作萃取剂。

四、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9.0分,共9分)

23.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aq)

悬浊液

(C6H11O7)2C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适合的是________。

(2)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氧气/葡萄糖氧化酶

D.银氨溶液

(3)第②步充分反应后碳酸钙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步实验中不用氯化钙替代碳酸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步需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B.热水

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答案】

(1)B

(2)C

(3)除去过量的溴水和将葡萄糖酸转化为葡萄糖酸钙

(4)氯化钙不易将葡萄糖酸转化葡萄糖酸钙,也不能除去过量酸性杂质

(5)防止温度降低时,葡萄酸钙析出而损失

(6)溶解溴化钙,除去溴化钙杂质

(7)C

【解析】

(1)反应需在55℃的恒定温度下进行,故需要用水浴加热,同时还要不断地滴加溴水,选项B正确。

(2)因高锰酸钾能氧化葡萄糖中的羟基,故B不正确;选项A、D中试剂价格较高,最佳试剂是氧气/葡萄糖氧化酶。

(3)除去过量的溴水和将葡萄糖酸转化为葡萄糖酸钙。

(4)碳酸钙能与葡萄糖酸、溴化氢反应,而氯化钙(属于强酸盐)不能与葡萄糖酸反应,不能用氯化钙代替碳酸钙,另外碳酸钙过量时可确定葡萄糖酸、溴化氢能完全转化为钙盐。

(5)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碳酸钙,由表中数据知,葡萄糖酸钙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热水的溶解度,故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葡萄糖酸钙部分结晶析出。

(6)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钙、溴化钙,由于前者微溶于乙醇而后者易溶于乙醇,故加入乙醇后可降低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7)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残留的溴化钙,最后还要除去乙醇,应选用D项。

五、推断题(共1小题,每小题9.0分,共9分)

24.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C的氢化物与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比较A、C的原子半径A________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氮 硫 氟 

(2)第2周期ⅦA族 (3)

 HF H2S (4)> NH3+HNO3===NH4NO3

【解析】由图可知:

A、C位于第二周期,B位于第三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为x-9,C为x-7,据题意有x-9+x-7=x,则x=16,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的中子数为16,B为硫,则A为氮,C为氟。

六、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25.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体积减小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一种碱性溶液吸收氧气,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浓度相等

b.三氧化硫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三氧化硫的生成速率与二氧化硫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消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占原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

(3)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bc 

(2)94.7% (3)10.5g

【解析】

(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浓度不再变化(不是两者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三氧化硫的生成与二氧化硫的消耗表明的都是正反应,无法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守恒,故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保持不变,密度保持不变,无法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7mol-

=0.45mol,则消耗的n(SO2)=生成的n(SO3)=0.45mol×2=0.9mol。

反应后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0.95mol,即为反应前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反应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100%≈94.7%。

(3)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由SO3+H2O+BaCl2===BaSO4↓+2HCl可知,n(BaSO4)=n(SO3)=0.9mol×5%=0.045mol,m(BaSO4)=0.045mol×233g·mol-1≈10.5g。

26.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80mL,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1.6×104Pa,心跳每分钟约70次。

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80%(睡眠时)用来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g)(放出热量2804kJ)

(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49W 

(2)10.3g (3)7.68L

【解析】

(1)设靠近心脏的某种血管横截面积为S,心脏压送血液的平均压强为p,心脏一次搏动可使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推进距离L,心脏搏动一次做功:

W1=pSL,心脏每分搏动70次,其平均功率为P,P=70×

PSL,式中SL为心脏一次搏动中泵出的血液量,SL=80mL

  所以P=

pSL=

×7×1.6×104×80×10-6=1.49(W)

  

(2)每天心脏跳动做功W=1.49×24×3600=1.29×105J

  需葡萄糖提供热量Q=W÷80%=1.61×105J

  C6H12O6(s)+6O2(g)

6CO2(g)+6H2O(g)      放热

  180g   6mol                               2840×103J

  m(C6H12O6) n(O2)                        1.61×105J

  m(C6H12O6)=10.3g

  (3)n(O2)=0.343mol

  V(O2)=0.343×22.4=7.68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